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234|回复: 3

[推荐]王中平先生和他的心平健康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8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平健康学简介:心平健康学是研究心理与身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通过心理定向调节祛除疾病,以达到心理和身体同时健康的一门科学。从医学的角度讲是研究心理病因、病机和调治的理论和方法。通俗地讲是研究什么心情得什么病,怎么想才能使疾病得到治愈的理论和方法。
王中平先生简介:
王中平先生,1958年4月出生于北京,现为北京心平健身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体协心平健身公司分会会长,北京市职工健康快车活动基地副主任,北京市职工健康快车科研体测中心副主任,北京市职工健康快车组委会体疗保健中心副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华人文化院养生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保健师。
王中平先生自幼喜爱体育运动,1981年师从我国著名养生学家王松龄教授,系统学习道、佛、儒养生理论和修炼方法。自1986年起,王中平先生通过个人的探索与体验,深切感受到心理调节对病情转机起着决定性作用,心结不解,医药将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此后,又历经十数余载,在大批志愿者热情参与支持下,认真进行心理调节与治病的临床实验,取得良好效果,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在"病由心生"的基础上发展构建了"病由心解"的理论与实践,总结出了心平健康学的五条基础理论:
(一)人的意念活动和心情波动,对体内气血的流动方向有定向性和定位性;
(二)人的意念活动和心情波动,能够对人体内的气血产生定向的生理效应和病理效应;
(三)心情波动后变化的气血对身体的作用有存留性;
(四)心情波动后变化的气血对身体的作用产生机转,包括疾病的良性机转和恶性机转;
(五)用平静的心情状态、辩证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于人体的存留信息(病因),可以将存留信息祛除,使疾病减轻或痊愈。

1994年,创办"悟达康保健养生所"任所长。
1995年,受北京电台之邀在"人生热线"23:00-24:00进行"心理调节与治病"的专题讲座。
1995年,北京科学教育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王中平心理保健系列讲座30讲"。(系列讲座10盘磁带)
1996年9月,参加第七界国际身心医学亚洲部学术交流大会,论文"心理调节与治病理论"被选入《国际身心研究文集》。
1998年,论文"心理调节与耐寒理论"在《美国中华健康卫生杂志》第一卷上发表。
1998年9月,论文"心情对气血的定向定位性"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
1999年,论文"膝盖病症心理因素与治疗""心理治疗广角"在《心理医生》上发表。同年"胆结石的心理因素与治疗"被选入《中国现代医学与临床》。
1999年11月,论文"心理与病因、病机治疗理论方法--心理调节"的论文在"全国临床医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荣获"世界学术贡献金奖"。
2000年,论文"心身疾病学概论"在全国临床医药与心理卫生学术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2000年8月,论文"心理调整与人体耐寒"一文在"全国临床医药学与心理卫生学术会"被评为优秀论文,并获得美国中华医学会、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院的杰出成就奖、特殊贡献奖。
2002年10月起,《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连载《心平健康学系列讲座》至今。
2003年论文"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被收入《中国医学论文汇集》。
2003年9月20日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专著《心灵的潜能》。
2003年,《运动与健身》、《心理与健康》、《中国保健》、《青年心理》等多家杂志均刊登了有关心平健康学的文章。
2003年,《中华养生保健》杂志连载刊登心平健康学讲座。
2004年,《时尚健康·男士》杂志长期特聘王中平先生为医学专家,高级顾问。
2005年4月,论文"中医七情内伤理论的延展"在《中医杂志》上发表。
2005年6月,首届中华养生大会特邀大会发言,论文"心态平衡是健康长寿的根本"在大会论文集上发表。
2006年6月,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上进行大会发言介绍心平健康学,论文"中医心理病因与治疗的新思路"、"百病生于气而病可由心解"、"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治疗的新思路"、"用心调治高血压病"、"心理调整在临症中的应用"在世中联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进行交流,并被选入《国际中医心理学论丛》。
经过王中平先生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心平健康学理论已趋成熟,运用心理调节进行疾病自调自理的实践,业已取得可喜的成效。应社会各界之邀,王中平先生先后在新加坡、北京、沈阳、鞍山、丹东、本溪、盖州、锦州、抚顺、内蒙古、山东、河北、深圳、上海、天津、河南等地巡回讲学近万课时,辅导学员数万名,治愈病人近万例,包括了肿瘤、癌症(特别是肺癌)、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各类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肝胆类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及某些外伤性疾病等。
此外,王中平先生创造性地将心理调节应用于人体耐寒和耐热训练,1996年11月,在辽宁省体委的支持下,成功举办群体自行车耐寒健身万里行大型公益活动;2001年元月在北京大观园庙会上,成功进行"冰台抗冷"挑战吉尼斯世界记录;2003年在北京昌平雪世界举行的"首届极限耐寒挑战赛"上身着泳衣在-20℃的冷库中,以4小时30分的成绩获得耐寒冠军。2003年9月20日,在国内首届桑拿耐热比赛上,在90℃的温度中,他以19分51秒的成绩夺取冠军,而第二、三名都是他的学生。2004年5月,在山东济南成功地举办了"鲁京耐寒擂台赛",王中平先生获得了男子组冠军,女子组冠军也是他的学生。曾被北京市体育局授予"健身明星"荣誉称号。


对心平健康学有兴趣的师兄可至心平健身网http://www.xinping.net/index.htm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讲座摘要

    王中平

第一讲 为什么要研究心平健康学
当我每原谅一个人时,身体就有奇迹般的变化,疼痛也慢慢减轻。在病情由重到轻直至痊愈的过程中,我深深地理解了“度尽众生己方度”的内在含义,原来度尽众生是把自己心理对人、事、物的不理解和怨恨一个个原谅开、想开,最后得度的是自己,原谅别人就是最大的原谅自己。
通过这次患病使我深深地体悟到,人的任何执着、偏见和不平的心理状态,都会导致生理的疾病发生,甚至能毁灭人的一生。
人体如同一个大的化工厂,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身体就进行什么样的化学合成。如:害羞时脸红,吓一跳脸白。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2年10期)

第二讲 论心平健康学的五条基础理论

心平健康学的五条基本理论:
一、心情波动对人体内的气血活动有定向的导引作用;
二、心情波动能够对人体内的气血产生定向的生理效应和病理效应;
三、经心情导引后的气血在人体内有其残留性;
四、心情波动可导致气血的机转变化;
五、用平静的心情状态、辩证自然的观点,反作用于人体的残留信息(病因),可以将残留信息祛除,使疾病减轻或痊愈。
正气、免疫力是从哪里来的呢?从心平健康学的角度上讲,这些结果来源于我们的心。我们存的信号越少,正气就越足,免疫力就越强。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2年11期)

第三讲 心平健康学的作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思想、行为、意识、规范等都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巨大的内在影响。
人与人之间在健康与疾病上有着千差万别,其根源还在于人的思想观念,它引导人们走上了不同的生活之路,从而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结果。
人身的疾病和心灵的苦闷均与人的思维、观点有着联系。即疾病在思维与观点之中,只是人们没有深刻地领悟而已。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2年12期)

第四讲 自然力与平衡论

人们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而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无形的力,在协调着所有的平衡。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及思想上的每一个闪念,自然力无论你相信或者不相信,它都存在。
无形的力控制着有形的结果,我们有些人对无形的力是不信的,来源于它们看不见、摸不着。要想理解这个力的存在,第一要有整体观;第二要有辩证的分析。
自然力良性平衡的三个条件:坦然、自然、客观适度。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1期)

第五讲 自然力的平衡控制及特性

自然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这里所说的平等,是自然力对于我们大家的平衡作用都是平等的,而不是表面现象的平等。
什么样的不平心情,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那么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结果时,不要急于学他的表面做法,要首先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和客观条件。
恶性的心理必然导致恶性的疾病。如:恨的心理,反映的症状是疼痛;无奈无助的心理,反映的症状是软、累、困、乏等。现在我们已经总结出了临床各科400多种病症的心理对应规律,在身与心的作用关系研究上,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我们过去所存的信号可以转化成我们现在或未来的疾病,人存哪方面的信号,就会出现哪方面的结果。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2期)

第六讲 参悟与反参

心平健康学要达到的目的,是身心解放,其全过程叫参悟。用现在的语言解释叫反省或反思,都是用来提高觉悟的。
用现在的想法回忆过去,能反过来想、辩证地想、自然地想,目的是将残留在体内的不良信息,也就是疾病祛除。
当你觉得别人不理解自己的时候,可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你理解别人多少。人们常说理解万岁,只有我们大家都能互相理解,才能在社会中轻松地生活。
如果你是一个急性子人,你身边就会有一个慢性子的人来平衡。如果你是一个亢奋型的人,你身边就会有一个消极的人来平衡。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3期)

第七讲 心平健康学与中医理论

病从心起(心理影响生理),因而人的每一种不良情绪、每一个执着的观点和各种不自然的想法,都将导致人体内气血的不良运转,以至于给人的身心造成很大的痛苦,带来病变。
这是因为在宇宙当中,有一种无形的力(规律),在控制着自然界当中所有的一切。这其中也包括每一个人的每一闪念,使我们的身体产生不同变化。
如我们不是站在自然的角度,而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带着不平的心理去看待事物、去评说是非、去处理问题的时候,就会在宇宙当中残留下信息。这种信息反作用于人体,就形成了一种力量,这种力中医把它称之为证。一类是虚证;一类是实证。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4期)

第八讲 情感、理智与自然

人们要想从病痛的折磨中解脱,就需要找到并解除病痛的根源。
真理与谬误之间只是一念之差。如果我们都能站在自然的角度,理智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就将看到一个美好的世界。
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向往的本身并没有错,但要带着感情、欲望、苛求,往往结果不尽人意。
如果我们能把吃亏和礼让当作一种精神收获,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我付出物质,可以得到思想上的磨练;对方可以得到物质的帮助。双方可谓各得其所,谁也没有吃亏,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人们常常苦于别人不理解自己,然而却不努力地做到理解别人,他们不明白,理解他人正是他人理解自己的基础条件。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5期)

(附:给郭女士的一封回信)
百病皆由心生 百病须由心解
人最大的弱点是不能战胜自己。
人的心理对疾病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心理的转变对疾病的祛除也同样具有决定性作用。
人身上有病全是自己心态不平衡造成的。有病找谁?找自己。谁是救世主?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5期)

第九讲 治疗心脏病:心“膝”相应是良方

通过研究疾病的心理规律,发现心脏和膝盖有密切的对应关系、有共同的心理规律。心脏的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人体提供传输物质时所需要的动力。人体由心脏向全身传输物质时,心脏提供初始的动力,而由全身向心脏传输物质时,则要靠膝盖的力量,这种力量的来源由心脏供给。
膝盖和心脏的密切关系表现在:膝盖可显现心脏的全息规律,膝盖就象一个显示器,通过膝盖外部信息感觉,可反映出心脏的全息健康情况。这是一种“用外揣内”,“有诸内,必有诸外”的法则,即当内在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可通过体表的信息反映出来。
根据心脏与膝盖的全息规律,采用经常性按揉膝盖法,可随时发现还没有形成感觉的心脏病变;更主要的是通过按揉膝盖可对心脏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有的心脏病症表现为后背部不适,自己按摩不方便,但按照对应规律按揉膝部就很容易操作。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6期)

第十讲 如何才能想得开?

人们拼命地追求物质的享受无非是要达到心情的愉悦。从根本上讲,是心的需求而不是物质的需求。
在处理外界事物时,要保持一种冷静、客观、博爱、全面的态度。这就是平衡论中要求的看待和处理事物应保持的心态。
明白这种辩证关系,心里有想不开的事、不能理解的人,就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简单地把责任推给外界。当你容不下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就会淘汰你。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7期)

第十一讲 心态平衡是健康长寿的根本

人生的最大学问正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能在生活当中随时调节心态,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才是治病强身、修身养性的根本。
人活得要有追求,去掉苛求;活得要有希望,去掉欲望。
光练身不修心是不行的。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8期)

第十二讲 人的心理特点与如何想开

生活中你认为什么都正常,你的生理功能就正常。
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就有什么样的身体,你认为这个世界怎么样,你的身体就会怎么样。
坦然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然,坦然是合于自然的阶梯。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09期)

第十三讲 心平健康学与人体耐寒

对做事容易亢奋的人,自然力就会用达不到目的来平衡你,这种不平的心态下的如愿以偿更会导致乐极生悲的发生,因为你并不具备迎接成功的心理承受量,所以自然力只能让你失望,在处理其它问题时也是如此。
耐寒并不只是为了少穿衣服,而是通过这种方法把体内的存留信息调出来,尽早消除掉,达到提高免疫力、治愈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认识自然、合于自然,学会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提高适应自然的能力,才能在任何艰苦的条件下、恶劣的气候环境中保持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10期)

第十四讲 心平健康学对耐热健身的尝试

耐热是一项有意义的健身活动。通过耐热,使人们更加适应自然环境,恢复了人体的本能。通过耐热训练可增强心、肺、肾、气管、皮肤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在耐热的同时获得健康。通过锻炼可磨练人的意志,提高对恶劣环境和来自社会各种压力的承受力。增加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由于我们的耐热训练是在心理调节的配合下进行的,因此耐热的过程可以消除我们不正常的心理因素,使心灵和身体同时受益。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11期)

第十五讲 红楼梦教你感悟人生

人生不能没有追求,但要去掉苛求;不能没有希望,但要去掉欲望。
《红楼梦》实为一本教人彻悟人生的教科书。人生好比一场梦,大梦初醒,才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不在于你得到多少,失掉多少,而在于你在奋斗中悟出了多少。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3年12期)
转贴自http://www.xinping.net/xplw/jz-zy.htm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讲座摘要(续)

    王中平

第十六讲 对待子女须怀自然心态

过分的爱能转化为彻头彻尾的害。
家长对孩子的欲望越强,希望值越高,孩子学习起来就越困难。由此看来一个孩子的成功,不但是孩子本身具有成功的能力,还需要我们的家长有面对成功的承受力。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家长每一个不自然的想法或做法,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1期)

第十七讲 心平健康学反思的三个层次

通过一件事物,用不同的观点去想,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那些残酷的环境,可以锻炼一个人,同时也可以毁灭一个人。关键是我们怎样利用现有的环境,把自己锻炼出来,而不是因此被毁灭。
实际上人们在得病以后,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对疾病是否能发生转机的考验,如果能够促使观点转变,对所发生的事予以想开,病情就能缓解。
自然力把以前的信息存在于时空当中,我们可以通过意念与过去的某段时空共振,这样就可以把那段时间的存留信息(病)祛掉。当过去的时空信息发生变化后,就会对现在的时空以及未来的时空产生作用。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第十八讲 对镜反思法之一

它通过万事万物的比类,把人们犯病的规律当作镜子,找出得病的缘由,以便有效地解决它。
学习了心平健康学,怎样使自己从疾病的痛苦与精神迷茫中解脱出来,我认为是当前的首要问题。
心平健康学解病是逆五行治疗,是通过犯病的规律把病根找出来,反思以前存的各种不平心理,是什么事存的信息,导致得病。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3期)

第十九讲 对镜反思法之二

什么是颜色对镜反思法呢?有些人会因看到某种颜色而犯病,我们通过颜色当镜子,以便能准确地找到患病的规律,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什么叫比类对镜法呢?所谓取象比类,是我们对镜反思的主体内容。比类对镜法是有些疾病涉及到类似的观点、形象、动作等有关的规律。我们是通过这些疾病当镜子,以便能准确地找到病因,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
人生的幸福和愉快,并不在于从物质上得到了什么,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从精神上解脱了什么,解脱了多少。
物质是有得有失的,而且得到的也是暂时的,最终是不属于自己的。但心灵的解脱是属于自己的,是永远的。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4期)

第二十讲 追逐物欲烦恼多

当今有些人为自己创造了各种各样的优越的物质条件,看来是爱己,实际上是害己。他们把自己娇惯成只能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才能成长的鲜花,他们放弃了大自然赋予他们自己某种锻炼的权力和磨练的机会,从而影响和降低了人类的整体素质,出现了身体与心灵的严重失调。
掌握精神变物质的规律,我们就可以真正的当自己的主人,当一个明明白白的人。
任何消极悲观和无所作为都不是人应有的气质。
心理上的失调,也必将导致身体上的种种疾病。
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完全是索取,所以我们提倡奉献精神,只有在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中,才能获得精神物质的双丰收。
人们一旦把无私的奉献换成贪婪的索取,那么一个健康、纯洁、正直、善良的人就会变得自私、愚昧、多灾、多病和不可救药的人。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5期)

第二十一讲 想得开就是真幸福

过激的行为和心理都会有自然的平衡。
平时你最烦什么人,你最喜欢什么人,遇上了就会拿他当“大夫”治你的病。
人生不在于追求后得到什么,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和学到了什么。
认识一个事物要看它与自然合不合,而不是与原有的知识合不合。
学习平衡论,实际上,它能帮人们减轻的不只是当时的疾病所造成的身心的损害,还能减少以后的许多灾难。
实际上人的任何一种过分都会带来一种相反的结果。
只要存在就是需要。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6期)

第二十二讲 得病是平衡的需要

病没有凭空得的,它来源于你的思想境界。
实际上得病是让人觉悟的。
如果你觉得这个世界那么自然,当你的心能顺应自然时,你身体就正常。
实际上不论你表现怎样,动机如何,身体有病就说明你已经偏离自然了。
付出与得到是很重要的一对平衡,付出了就一定得到,但不一定在你付出的这个点上得到,这与你付出时的状态有关,同时也受大平衡的影响。
其实可怕的不是当时的偏激心理,而是病了以后自己不能解开,这时才是最可怕的。所以遇到什么事,最根本的是想开。
静下来体会病的本身,对病就有调整作用。
只要立体地看社会,就会明白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是平衡的需要。
在自然当中,只有你不知道的道理,没有没道理的事。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7期)

第二十三讲 怎样认识自己

人们常说:人生最难的就是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的前提是要认识自己。
当你看不惯什么人,什么事时,你就很容易碰上这类人、这类事,自然在随时地提醒你。
凡是你得到的,无论是罪或是福,都是你自己的,要坦然地面对,坦然去调整。因为事物的发展是跟你心的静度连着的,定力小的人就会影响事物的结果。
既要把一切看淡,又要有一颗拼搏进取心,人生没有追求点就迷茫了。如果你的追求点太高了,又承受不了,变成压力了,就要把这个点降低一点。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8期)

第二十四讲 程序对人的影响

一个人的本质转变,这就是命运的转变。
人要能辩证地看问题才不得病。
“不受人尊崇”“不被人戏弄”
人要活得有希望,但要去掉欲望;人要活的有追求,但要去掉苛求。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09期)

第二十五讲 边追求,边消信号

明白人不怕信号多,随来随消;胡涂人随来随存。
人活一辈子到底为什么呢?除了为国家、为社会、为小家、为自己谋幸福而外,更主要的是通过这些过程来发现自己、改变自己,消自己的信号,使它发生变化。
人活着要有希望,去掉的是欲望。因为希望给人带来的是幸福、是乐趣、是奔头,但欲望给人带来的是压力。人活的要有追求,去掉的是苛求。
他做的这些事,你看了窝火、堵心时,你应该怎么做呢?这时不要找对方的对错,找自己为什么烦这种人,他是来平衡自己什么的。当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时,就改变自己适应这个世界。
人生就是一个消信号的过程,对世间万物本来运动规律的体验过程。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反感、较劲的东西越多,你的病和不顺就越多。
消信号实际上就是对疾病和以往不平心理进行调治的过程。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10期)

第二十六讲 亢奋心对人生的影响

要知道高峰之后会有低谷,甚至是灾难。当灾难来临时,能够坦然面对,用灾难来消自己当初亢奋的信号,来给自己扩容,当你的容量够了,后面可能就会有更大的成功。
用平静的心去平静地拼搏。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工作中,既要有目标要奋斗,又要保持平静的心态。人活得要有希望,不要有欲望;要有追求,不要有苛求。
人要有理想,但目标不要设定的太高,要与你的实际条件相符。如果你把目标设定的太高了,实现不了是自然的。这时你就要静下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把目标降低,调整心态,继续拼搏。而不是失败了,就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
有很多事情,当你为此生气、较劲、想不开时,原因是你看问题只看到了问题的某一点,如果能立体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就会增加对别人的理解。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11期)

第二十七讲 错觉对人生的影响

人的偏激性越强,错觉就越多,越容易得病。
你觉得自己最正直的地方,可能是你一生最犯傻的地方;觉得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优点,可能是你一生存病最多的地方。真正的好人是要能掌握火候的人。
人对待世界如果不是用体验去理解而是用逻辑去理解,肯定有偏激的一面,有错觉的存在。
人在对世界的认识上,要发现自己跟自然合不合,而不是跟知识合不合,这样才能减少错觉。
其实人生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减少错觉的过程。而你的错觉越少,才跟事物的本来越合,得的病才少,事业和生活才会更顺利。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4年12期)

第二十八讲 磨难是对你的挽救

你的愿望、理想、目标的实现,需要平衡的条件和状态。不是因为你急着、盼着就能实现的。你付出时的状态,越平静,结果和你的目标越接近。越不平静,结果就距离你的目标越远。
面对人生的起伏,当你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态时,面对有些好的结果比坏结果危害还大。好结果容易使人产生欢喜心,坏的结果可以让人正在亢奋的心冷静下来。
人的一生有拼搏、有奋斗,老了回忆起来才有趣味。如果一辈子特别顺利,也没意思、没趣味。
所有的存在都是需要,如果不需要,它就不存在了。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1期)

第二十九讲 怎样用平衡论使自己想得开

站在平衡的角度,无论遇到什么,都是自然给予你的最佳选择。
遇上什么都是需要,都有遇上的道理。没有没道理的事,只有没找到的道理。
你若想生活得轻松,必须在你的心理上先得到轻松;你把什么都看得重,又想活得轻松,是不可能的。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2期)

第三十讲 怎样看待人生的灾难

你遇上任何一个不顺的事,都没有凭空的。遇上了不用紧张,无论碰到什么都不用怨天怨地。凡事都有平衡,包括你的倒霉、得病,遇上什么灾都是你曾经存信号的结果。
请记住:付出一定能得到,但不一定在付出的这个点上得到。
你所遇上的挫折磨难,实际上是造就你伟大的过程。
人的疾病与痛苦根源在自己的心,与遇到事情的大小没关系。
当你容不下这个世界时,这个世界也容不下你,你就先被淘汰了。
人为自己定的格调越高,要经历的磨难也越大,坦然的过了这些磨难就能上升一个层次。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3期)
转贴自http://www.xinping.net/xplw/jz-zy.htm
 楼主| 发表于 2008-3-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平讲座摘要(续)

    王中平

第三十一讲 如何理解夫妻矛盾

其实,在你力争去改变对方的时候,自己本身就是在跟对方较劲,在讲你自己的那半边理时,里边就有你的偏激点。
一个事物的发展总是从一个低点到高点,又从高点回到低点,如此循环往复。
一般人认为,一个家庭应该是两人齐心合力的过日子,但事实是这样的家庭很难维持平衡。“一人过,一人混”的家庭才正常,这样的家庭才是平衡性家庭。
家长对孩子的婚姻不要过分的干涉,你提示一下就够了,家长的责任是指路。你不管,是做家长的失职,但不能把你的意见强加给孩子,指完了路就行了。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4期)

第三十二讲 怎样对待无理

人们要遇上不顺的事心理真的能平静,就是给自己扩容的过程,对身体、对生活都有正作用
人为什么较劲想不开?是执着于自己的一半理当中了。
一件事物只要有招你烦的地方就有正作用,只要让你高兴的同时就有负作用,是你怎么定位的问题。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5期)

第三十三讲 怎样扩大自己的人生境界

遇上灾难以后,静心反思是自己存了那些信号的结果,把这些信号消了,就为成功打下了基础;
扩容的同时也是减少心理垃圾的时候,以后遇上灾难时你想一想,这是在扩自己哪方面的容量,你能从深层次接受理解事物,幸福和灾难的界线就会越来越淡。
任何残酷的环境可以毁灭人,同时也可以造就人。用良性心理对待倒霉是造就自己成功的机会,心存不平则是毁灭的条件,关键是你利用这个环境消信号还是存信号。
思维层次高的人不是较劲的人,是觉悟高的人,跟知识多少不能等同。
其实你舍掉利益的同时,实际你也舍掉了灾难,你过分追来的利益往往是灾难。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6期)

第三十四讲 做好人不如做自然人

其实好坏对错要有先决条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才有对错,如果没条件就问对错,就没有确切的答案。
在社会上我们无论做什么都要掌握好火候,都要适度。好心“过了”同样会得到相反的结果。
越了解自然力的平衡法则,对无形的事物体会越深,对有形的物质理解得就越透彻,人生的层次也就越来越高。
实际上你对别人好,常常是为了满足自己想当好人的心理,并不是解决对方的需要,这就是私心。
做人的基点是既不当好人也不当坏人,当一个自然的人。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7期)

第三十五讲 怎样教育子女(一)

做任何事只有符合平衡的法则,你的愿望、理想、目标才能实现。而要符合平衡的条件就得要事事心平,而不是急着想、盼着想就能实现。
在你平静、坦然、自然的前提下你得到的才是幸福。你心态越不平,你的磨难就越重。你过分的程度跟你的磨难是成正比的。
人的身体不仅仅受营养物质的控制,还受人的心理程序的控制。你的心理排什么程序,身体的化工厂就按这个程序化合。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8期)

第三十六讲 怎样教育子女(二)

我认为人有很大的潜能,孩子也有很大的潜力。家长用自己的不平心情,用你不自然的观点约束了孩子,把他的很多能力影响、制约了。
残酷的环境可以造就人,在残酷环境中人的心越坦然,免疫能力就在增加。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09期)

第三十七讲 痛苦源于心

有人说:“遇上他,气得我一身病。”你反过来想想,遇上他还能治你的病呢。不要怕遇上事,遇上事是来给你治病消信号来了,不用怕,不用紧张。
你的人生观增加一种新的理念,遇上事情以后进行一种新的调整,这个作用比治病要大。
要认识到得病对你是个挽救、是个点化。只有通过病,才能让你明白过去对事物的偏激点,才能改变自己。
遇上什么不顺心的事,要想到这是在平衡我什么。我为什么需要它?越往深了学越发现,正好是我的需要,我遇上这件事正合适。因为你在这边偏激大了,这事就从那边来平衡你。
你对这个世界理解得越深,遇事心平的程度才能更深。
没有人想疼,为什么会疼?没有人想得病,为什么会得病?是因为你以前存的很多信号造成的。
自然力对任何一件过分的事情都有一种平衡。
对自然力理解的越透,活的越明白。你越较劲,活的越累。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10期)

第三十八讲 中医学里的“心平”思想

其实人们心中所有的偏激情绪、不辩证的逻辑观点都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并有着严格的对应规律。
心理是决定各种致病因素能否对身体发生作用的关键,疾病是心理与其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后在身体上的反应。
要通过发现周围的问题返回来发现自己,反省自己,只有这么逐步发现自己的错觉,修正自己,才能逐渐达到觉悟,觉悟了才是正觉。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11期)

第三十九讲 战胜自我的前提是认识自我

其实凡是你得到的,无论是罪或是福,都是你自己的,都要坦然地面对,然后在以平静的心态去调整。
能做到与自然融合的人,生命力就强。
生活当中,表面上看起来要舍掉一部分,其实在那里面就会得到一部分。但是往往让人舍掉是很不容易的,实际上当你舍掉利益的同时也舍掉了灾难。
当你没有容量的时候,到达的位置越高,摔得越惨。
什么是你的?钱是你的吗?你丢了,别人一样花。官是你的吗?把官给你罢免了,别人还可以当。到底什么是你的?只有“明白”是自己的。
怎样才能获得成功?一方面是你的素质,另一方面是你后天努力付出的大小,这两方面加到一起才能成功。
人生不在于追求到什么,而在于在这个追求和奋斗过程中你体验和学到了什么。
当你遇上困难时,你要考虑到它的出现有自然的一面,造就你的一面,但是不等于认命。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5年12期)

第四十讲 人与我

我看人和人看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看自己,看清自己,看(kān)好自己。所看人事物之处,都是对镜,见的都是自己,都是自然力的显现、点化。
守身份,不生非分之想;尽名分,不掉失礼之举;得安分,不招无妄之灾。
自己活得好,也让别人得好活;能让别人得好活,自己一定活得好。
人我,一切人际关系的总和,一张可助你也可障你的关系网,自然力的平衡作用,就是借这张网得以实现的。从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本质上去认识,你所看人、事、物之处,见的都是你自己。这是处理人我关系的一种较高境界,等而次之,则是按名分行事,依道德做人。
在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中,就有很多人我之间的平衡,其他方面的人际关系,大家可从中借鉴参考。
每一个地方都需要维持一种平衡,平衡反映在很多方面。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实是因为你产生了不平静的心情造成的,不是事情本身引起的。学习平衡理论,有好多事就能想开了,就能理解对方了。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1期)

第四十一讲 心态平衡才是真

以往人们都认为得病容易祛病难,但是掌握了心平健康学就会做到祛病也容易。调治过程就是转变理念的过程,在解开你心结的同时,你身体的疾病也会随之减轻并祛除。
宇宙间有一种力了了分明,它和我们每个人的一切都在发生作用,在进行着各方面的平衡,这个力我们叫做自然力。
就人体而言,我们把制约人的心理、生理、病理变化平衡规律的这种力,称为自然力。对此力越了解、越明白,就活得越轻松;越不理解,活得就越累。
心平健康学之所以与众不同,就在于治的不仅是疾病,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导致疾病的心理原因。
要知道人没有精神的超越,就没有身心的健康。
当你原谅别人的时候,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当你不能原谅他人的时候,你就是在给自己制造痛苦与烦恼,同时也在给自己制造疾病。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2期)

第四十二讲 不断完善自我

人是活在现实当中的,要不断扩充自己的容量。当你容不下这个世界时,这世界就要淘汰你。你不可能改变规律,只能适应规律,只能改变自己。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第四十三讲 降服自己躁动的心

心平健康学是一种以自我心理调整、自我疾病调治为主的保健方法。所以学习心平健康学,首先要同自己结合。同自己的具体情况结合;同自己的疾病结合;同自己的弱点结合;同自己的逻辑观点结合;同自己的性格、秉性结合;最根本的是要同自己那颗心结合。
平常心来自平静、来自平常,是靠一点一滴的修持而来的。凡事要不急不躁,不恼不怒,功利面前要顺其自然,困难挫折面前要坦坦荡荡,让我们的那颗心经常处于平常态,疾病就会离我们远去。
当我们了解了自然力,了解了疾病的根源,就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走出迷惘,进入自主的天地。使我们能用平常心来面对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不苛求别人,顺其自然,就能使我们的心身进入良性的循环中。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4期)

第四十四讲 调整心理得健康

当你得了某种疾病,你准会认为是坏事。我们就说这是好事,有病能早知道,就可以早调治,当然是好事。这实际上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心平健康学调治疾病是通过思维观点的转变和存留信息的消除来完成的。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5期)

第四十五讲 自然力的“主观意志”

当你运势鸿通、功成名就而得意时;当你为权、财、色而忘形时,你就应该当心:“福兮祸所伏”。物极必生反,平衡就在你身边。
当你事不如意、气不顺畅时;当你遭受意外伤害、病痛困扰时;当你财破业败、丢官罢爵时;当天灾人祸飞来时……总之,当你身处逆境,感叹人生之苦时,你应该警醒:我正在被平衡。
当你为什么事什么理,跟自己或他人争强、较劲、置气时,你要当心……
你有不同的想法,出现不同的情况,就会受到不同的平衡。从大的角度讲,自然力一直在进行着平衡,世界是公平的。每遇到一个不顺,你应该想到这是在平衡你什么。
你在走运时,对那些不走运的人说(想、做)过什么?在不走运时对那些走运的人说过什么?这些实际都是在存信号。你把信号存在那个时空里了,将来在相应的时刻就会变成疾病、不顺或磨难来考验你。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6期)

第四十六讲 以客观的态度面对磨难

平衡,是自然力的“主观意志”,只能以“客观态度”去面对、去接受、去应付、去觉悟,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灾祸、磨难、病患、伤害等诸多的痛苦与不幸。
“想开”很重要、很关键,不仅对调病,对整个人生都有影响。要做到想开,就要学会“克服乱想”、“尽量少想”、“习用定向想”、“常驻自然想”。
遇上什么都有遇上的道理,没有没道理的事,只是没找到道理。很多现象的存在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对什么事物都不能阶段性地看待。
法则不仅仅是束缚人用的,更是成就人用的。你无论干什么,知道这个法则就能做好经历沉浮的思想准备。这时不论你处于高峰或低谷,都会当成是一种体验,不是认为不幸,遇到什么都认为是正合适。
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目的是怎样使你能从中理解自然平衡,将自身的病辩证解开。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7期)

第四十七讲 困难是对你的帮助

只要存在的就是需要,就有其存在的道理,一切都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应该有以苦为乐之心。苦难实际上就是自然力赐予人们升级锻炼的机会。
既然发生的都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没必要去在是非、对错上较劲,而是要从中发现自己、调整自己。这时你每战胜一个困难,人生就提高了一个层次。
人生就是一个消信号的过程,一个对世间万物本来运动规律的体验过程。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反感、较劲的东西越多,你的病和不顺就越多。
(《中老年健身科学》杂志2006年08期)
转贴自http://www.xinping.net/xplw/jz-zy.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2:41 , Processed in 0.0241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