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姜与炙甘草

zt 当代中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深谷幽兰 的帖子

推荐的当代中医 .
发表于 2010-3-3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间中医网的大夫也要小心甄别呢,针灸拔罐栏目的置顶帖那个飞X,我那时想找好的针灸师为一亲属做治疗,刚好有一天我落枕,就去了他家针灸试水,结果10几针下来,脖子还是动不了,赶紧付了200块跑路。
发表于 2010-4-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好帖子一定要留名。
发表于 2010-4-8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楼,  山东 , 刘文澄【澄空先生】,  栖霞市 , 家学渊源,走经方派扶阳派路线,家传经验之一:使用大剂量的附子的时候配合大量生姜可以减少减弱附子的排病反应,澄空先生毫无保留的把他家几代人的经验都公开了,是在令人赞赏!

  著有《民间师承中医学》一书,28元,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13个章节,对民间师承中医学中的太极阴阳元气论、方证临床、条解伤寒论、养生、无药疗法、六经阴阳辩证治疗纲领等内容作了介绍。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澄空先生网站“澄源堂”今日不知何故已经关闭,在三七网首页链接下有。

节选一篇先生文章:

“上火”与消炎(转自澄源堂)

概论
气有余是火,不足是寒,火旺者阴必亏而气有余,寒胜者阳必衰而气不足。“气”者何物?阴(水,也就是能流动的物质)阳(火,也就是能量)化一而成。《易》有太极,太极就是气,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和阳。阴阳何物? 阴(水性)在人体生理上就是五脏六腑四肢百窍中所藏的精、血、津、液;阳(火性)就是能使阴运动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能量。

病理上的阴就是湿、痰、饮、水、淤血,这些一气而同类,凡具备这些物质的证就叫阴证,阴证小便清长或者大便稀溏不成形;病理上的阳就是真热,真热之人小便黄而必烧灼,这是最直观的检验方法,这叫阳证。

凡是酸寒咸味药属阴性,辛甘淡发散热类药属于阳性。苦味要有寒有热。参合阴阳证应用 。阴证就用阳性药,阳证就用阴性药。

中医的目的就是合阴阳,阴阳合一化气百病不生。用阳性药化阴邪就会出现呕吐、腹泻、出汗等排病反应。体实之人病则容易从阳化热,出现真热,其在上者或汗之、或吐之,其在中者中满而消之,在下者下之。体虚者身体瘦弱,气血两虚,容易从阴化寒,宜首先从饮食调养,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生姜山药藕丝汤,生姜白面油饼煎,生姜葱花油饼煎是妙方,此几方尤其适用于胃脘冷痛,腰背寒凉的患者。这是说中医的治疗方法。

下面具体说一说“上火”,这是现代人最爱说的口头禅,也是现代化医学的通病。这“上火”一说,用中文最直观的解释法就是,火在上,寒在下(我们观察其小便一定是清的,小便清就属寒),实际上这就是中医学说的“虚阳外越”,什么意思呢? 就是坎阳(肾阳)不足,坎阳被寒水逼上上焦,头耳眼目口鼻喉,《易经》《未济》上九叫“有孚失是”,也就是坎阳失位,治疗之法,回阳化气,四逆汤之属;西医包括现代非民间中医如何治疗呢? 消炎(药性苦寒)清火,听一听多响亮的广告词呀!!!!结果是闭门留寇。

上火治法

一实火
实际上有没有真正的上火呢? 肯定有,真正的上火小便灼热,口渴饮冷,栀子6g生甘草15g一两副药就会好。

二虚火病例
前几天一个朋友说他弟媳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要买点药治一治,我说电话问一问小便清、黄、有无灼热,反馈说小便清,我说开个中药泡服方,三天就好,并且好了不容易复发。处方如下:生甘草20干姜20淡附子10桔梗5细辛3生姜3片三付开水泡服,当水喝。朋友反馈药还没喝完病就好了。这是多么神奇呀。这就是民间中医,只取精髓充养身,不与世俗同流污。

虚火通用方:凡口腔溃疡,牙痛 ,咽喉疼痛等上火的病只要小便清长,大便稀溏就可以用如下的方子。

生甘草20干姜20淡附子10肉桂10


————【在先生的经验中可以看到,甘草生姜于附子的比例,多半为2:1,这样就能减少附子的毒性,让患者平稳渡过排病反应期】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6 晴暖香 的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者先生是在同仁医院.

发表于 2010-5-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山佳 于 2009-12-4 14:34 发表

楼主整理这个贴子真是费心了.
小声问一下:河南的那个向医生好象是不在了?


向医生已经不在了,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发表于 2010-5-17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姐姐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今天中午惊闻王正龙先生于公元2010年5月16日上午十点十五分在北京家中病故,享年四十六岁。

我相信王正龙先生一定会乘愿再来中国!!!!!

后辈自当努力!!!
发表于 2010-5-18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5-2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有天津的就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游记]李可老中医厦门之行纪事

7月28日上午,艳阳高照,厦门气温高达36°C,应厦门立和中医馆的邀请,李可老中医抵达厦门,我和医馆的罗庆模医生到机场迎接,得知李老来厦,医馆的同仁们都十分兴奋,倍受鼓舞,罗医生自称是李老的“粉丝”,对李老早是仰慕已久.。
原定10点到达的飞机,因故延迟11点15分到,经过兴奋难捺的1个半小时,终于等到了李老的出现.当李老出现的在出口的一刹那,我们很难相信眼前这位满头银发、瘦弱宁静的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可老中医!身着朴素的土黄色夹克,浅灰色的裤子,一双凉鞋,同样朴素平静的师母.以及随身携带的两件行李,给我的感觉是朴素的不能再朴素了,我的心里良多感慨和震憾,感慨的是,李老如此瘦弱的身体,近八十的年纪,还一直为振兴中医事业,为救治病人东奔西走,鞠躬尽瘁。据陪同二老前来的福建弟子李建西介绍,李老因劳累过度,今年已中风两次,本因在家安心休养。为了中医事业,老人在自服"小续命"汤病情较稳定后,便带药四处奔走,其精神令后辈汗颜。按李建西医生的话说:“为了中医事业,李老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老人是个有使命感的人!”.而李老及师母的朴素宁静,也让我震憾,一代名医,誉满神州!被邓老喻为当代“中医的脊梁”,却是如此的低调、朴素、平易近人,没有一丝架子.淡淡的微笑,宁静的语气。走在人群中,没有说明,你是一定不会注意到他的。正所谓“大隐隐于市”也!让我不由想起李老为《圆运动中的古中医学》作的序中说到:“犹如长者在侧,耳提面命……”
安顿好李老一行后,稍事休息,原本计划午休后早点去厦门环岛路观光,但却因有病人捕捉到李老的行踪,早已从外地赶来,在李老住下的酒店等候就医,李老休息一会儿,即投入紧张的诊病了,患者的是一位被西医宣布为绝症的运动神经元疾病,虽然只有一位病人,经过详细的望”“闻”“问”“切”,却足足看了约45分钟之久,前去观摩学习的立和中医馆的罗庆模和林建明医生慨叹:“这才是真正的大医看病啊!”。
诊完病,已是下午近5点,我们驱车前往厦门环岛路的数星园,路上,弟子建西说:“没办法,李老走到那里,总有病人跟到那里,我们做徒弟的有时实在看他累的不行,把他手机关了,但还是有许多从外省甚至是国外赶来的病人,老人是菩萨心肠,能不看吗?但来得多了,老人的身体实在受吃不消。前天在广东时,凌晨5点半还有新加坡病人去敲李老住的房间门,那晚李老是将近4点才就寝的,你说,身体那还受的了!”
傍晚的海风带着些许的凉爽,我们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天空还算湛蓝,两位老人明显放松了些,老人对厦门的空气环境印象不错.我邀请李老夫妇在厦多休息几天,李老说:“哪有时间啊!”一旁的师母补充说:“他哪停的下来啊!”。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可老中医夫妇在厦门的环岛路海滩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立和中医馆的罗庆模(右)和林建明(左)医生与李老夫妇合影

走了一小段沙滩,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我邀请李老夫妇品尝厦门的特色功夫茶,看着小小的茶杯,听我说厦门人的悠闲生活和泡茶的心境,李老说道:“那浪费多少时间啊!”原来老人不是不想休闲,而是觉时间太少,使命太重,只争朝夕啊!“在厦门,家里来了客人,如果不你摆出功夫茶具,泡功夫茶给客人喝,而是用大杯冲泡或白开水,客人或许会认为你怠慢了他呢!”我说道。“噢…”李老惊讶,随即哈哈笑开.随行的李老弟子建西,拿出家乡的"水仙茶”一试,茶汤呈琥珀色,香气淡雅内敛,但口感绝佳,醇香而厚,自有一番风味。我由此想到优秀的民间中医,不善言谈与包装,只重技术,道德高尚,笃行专一,朴素亲切,为民众解除病痛。当为医界中的上品“土茶”。
简单的晚餐过后,我们邀请李老夫妇一行到立和中医馆参观指导,我给李可老中医介绍了立和中医馆坚持走纯中医的发展道路,李老说:“这在全国可能还是第一家。”李老饶有兴趣的参观了立和中医馆, 并对立和中医馆收集到的许多中医文物,古代医书以及墙上挂的古代中医强身练功图等很感兴趣,边看边说:“挺有意思”。到医馆不久,就有慕名前来的多个人等候就诊,考虑到李老的身体,弟子建西安排了外地来的一位先天痴呆发育不良的儿童给李老看,“其他的由我来处理。”建西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老专注观看中医文物(左主李老,中间为李老的徒弟李建西医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老观看墙上的中医养生练功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师徒情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可老中医和罗庆模、林建明医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来,过来,坐下来,把你的手给我瞧瞧…”李老和蔼可亲的对患病儿童说:“来,吸气,放松,试着能不能把你的小肚皮吸进去一点…”李老面带笑容,摸了摸患病儿童的头,患病儿童也很配合听话,还朝李老扮个鬼脸,惹的整个房间的人都大笑起来,大家都被一种亲切友善的气氛所感染。患者也没感到一丝的紧张,罗医生说:“古时候好的中医在看病就是这么热闹亲切的。”是啊!医技精湛,医德高尚,医生视病人如亲人,病人视医生如朋友、老师,那里还有紧张的医患关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老在给病人看病

看病过后,我邀请李可给立和中医馆题几个字,李老欣然应允,“我从16岁后就再也没有练过字了,写的不好!”李老边蘸墨边谦虚的说,“立-和-中-医”,李老一气合成,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热烈的掌声响起,想不到李老还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字如其人,气势宏大”建西说道。“自古燕赵多豪迈慷慨之士,这正反映了李老的性格。”几个气势磅礴的字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李老的胸襟与气度!“看来,立和中医有福气了,筹办之际,迎来了“中医的脊梁”——李可老中医,还留下了李老的墨宝。”一位同仁说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老为立和中医题字

第二天,我前往宾馆接李老夫妇往鼓浪屿,鼓浪屿——号称中国最美的十大城区之一,鼓浪屿的主要景点是日光岩,位居岛屿之中心,海拔92.7米,甚为陡峭,天气炎热,又加多日奔波劳累,我们都很担心李老夫妇的体力,分三段,李老夫妇一同攀上日光岩的顶峰。一路上,李老似乎并不怎么在意风景的秀丽,但若逢摩崖石刻,却是必停下观摩细看的,同时对作者的身世来历娓娓道来,他的博学令我们陪同的每个年轻人汗颜。智者也许就是在意内涵和历史,而大部分人却只关注秀丽的风景和华丽的外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可老中医在鼓浪屿日光岩

在中途古避暑洞休息时,罗庆模、林建明医生分别跟李老夫妇合影后,罗医生从包里拿出预先准备好的《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一书让李老签名留念,李老稍沉思一下,即挥笔写下“仰慕医圣,英雄肝胆,菩萨心肠,劈雳手段!门人共勉。”使罗医生倍受激励。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李老给罗庆模医生的题字

在返回途中,经过鼓浪屿广场,一位民间艺人在深情演唱,我们为老人点了一首鼓浪屿之歌,老人投入的和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合唱,我们几个人也加入合唱队列,我们的投入吸引了周边人的观看参与…“鼓浪屿海波在日夜唱,唱不尽骨肉情长,舀不干海峡的思乡水……”深情感人的歌声飘荡在广场上…这一场景让我们见识到了老人真性情的一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鼓浪屿轮渡广场欣赏艺人演唱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近中午,因李老夫妇订的机票是下午2:00多,在路上匆匆用餐后,即赶赴机场,老人要飞往北京,还不是老家山西,建西说:“李老去北京操劳一些出书的事…”“出医书是件重大的事,故要慎重,医书的谬误,会害了多少后学者及病人,而历代因种种原因,有许多医书存在谬误…”建西显得有点心情沉重。“如何培养好下一代中医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望着李可老中医夫妇的背影从机场安检门中过去,为了心中的使命踏上新的征程。我们在心中默默为他们祝福:祝李可老中医夫妇健康长寿!因为李老及跟你们一样的这一群人的存在,才让世人看到了中医复兴的希望,中医的未来才会越来越光明!

作者:言忠

附注, 应该是在丁亥年即2006年, 李老去的厦门.
 楼主| 发表于 2010-6-9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姜与炙甘草 的帖子

福建厦门的李建西和罗庆模都是很好的年青经方中医.

今年6月上旬, 我在厦门也很幸运地拜访了罗庆模中医师.
发表于 2010-7-24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l8 于 2010-7-24 23:54 编辑

             温州名医潘德孚在《治病的常识》一书中指出:“古代社会中,中医一般是三类人:一是御医,战战兢兢看病开方。在这个位置上,稍有不到便会得杀头之罪。所以,大凡临床,都会喜欢用没风险的药方,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医的智慧光芒被奴才的枷锁所约束,很难得到发挥。二是下三流占了大多数,走入游民社会的江湖郎中。江湖郎中实即游民,为谋生奔波于下层。历代造反,都有医生参加,很多都做了吴用一类的人物。游民、灾民的生活,一般都朝不保夕。三是历代中医的中坚分子。这些人只有极少数,如张仲景、孙思邈、李东垣、李时珍等。他们都是衣食无虞,看透官场本质,而以行医济世为志的人。一部中医的发展的历史,就是由他们来写成的。”潘大夫的文章,可作为一个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3 02:39 , Processed in 0.0311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