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674|回复: 5

大海里面,有我的一杯水(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1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2013年7月《人物》杂志刊登了嘎玛仁波切的一篇专访。记者就很多大众迷茫的佛理佛法问题,诸如什么是加持,为什么要快乐学佛,如何理解觉悟,关于临终关怀和功德回向等等,对仁波切进行了访问,仁波切对之做了深入浅出的解答。这次采访给记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说,没有想到所谓高人原来如此和蔼可亲,善解人意,完全颠覆了她心目中的神秘高深的高僧大德形象。
  











大海里面,有我的一杯水

《人物》杂志2013年7月专访嘎玛仁波切  记者孙航



       嘎玛仁波切(祖古颜班)——

      

    1968年生,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人,藏族。现任宁玛巴昌列寺(位于马尔康)住持。嘎玛仁波切多年来致力于佛教僧团精英教育、倡导佛法生活化的推广,要求居士以“检视自我缺点”和“实践了多少佛法”,作为修行的标准,强调修炼自心、改变自我言行的重要性。著有《与心对话》、《用好你的富缘》、《生命的觉醒》《了烦脱俗》《大圆满前行释论》等。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刚刚地震过后,嘎玛仁波切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正和弟子们商量如何投入雅安地震后的救灾工作之中。

      

问:很多人见到出家师父时,都会请求师父加持,请问加持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一种能量传递。

      

    我们要正视一种力量的汇聚,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两个人的力量,三个人的力量,很多人思想集合起来的力量,就可以创造并使世界发生改变。我们经常说“某个地方是圣地,许愿特别灵”,这其实也是心愿力量的汇集。所有的人到这个地方都发最好的愿力,想要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拥有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变成一股力量,这个地方就会变成圣土。它会反作用给到达那里的人强大的磁场,所有去过那里的人也都会得到它的加持了。

        

    内心很快乐的一群人,坐在一起嘻嘻哈哈聊天;进来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不到半个小时,他也会快乐起来,因为他一个人的愁眉苦脸斗不过众多快乐的力量。但如果一群人坐在那诉苦,两个快乐的人进来,不到半个小时,这两个人就开始各自诉苦了,因为周围坏的磁场氛围会影响他们两个。这也是所谓的加持。

      

    当然,佛菩萨的加持力并不是我们讲的这么简单。佛菩萨的加持不可思议,所有对我们的保佑,我们看不见。就像空气一样,我们谁也看不见空气的存在,但它一出问题,每个人都会有问题。有些人喜欢说:“我相信科学,佛菩萨现在看不到、摸不着,不能证明他们的存在,所以我们就不相信。”不要用我们凡夫俗子的心去猜测。虽然无法触摸,但只要你用心去感受他的存在,你就会发现他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当你需要的时候,他就在那儿,当你不需要的时候,他也在那儿,因为你心的皈依,增长了智慧和福报,总会找到答案。

      

    问:在您的著作《生命的觉醒》中提到这么一句话:“学佛要学得快快乐乐,不要愁眉苦脸。”但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佛教徒,要么显得很高深、神秘,要么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真正的佛弟子应该怎么做?

      

    答:快乐学佛, “乐”这个词并不是笑哈哈那么简单,而是发自内心地知道:痛苦的根源是什么?快乐的源头是什么?所以佛教里面所谓的快乐,主要还是能够很深地了解快乐的源头是从你奉献而得来的,所以我们叫做行善积德而得快乐。也不难了解,只有你真正去奉献,你去帮助别人,你对周边的人好,你去付出,人家才会用同样的方式来面对你,那时候你才是发自内心得到快乐,如果只是表面上的金钱、名利,短暂所得到的那种快乐维持的时间很短,也不会长久。我们在讲大藏菩萨行的时候,说到“慈悲喜舍“是永恒的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在建立在不要太过渡去分清楚谁是你的亲人,不要过渡溺爱自己的孩子,不要认为对方是仇人,也不能想方设法去判罚这些仇人,而是要平等看待每个众生:每个生命都有得到快乐的权利,也有远离痛苦的权利,这样一种“乐”就是佛教提倡的快乐。我们讲快乐学佛实际上就是让人们明白:你想快乐,必须得从付出而得到,你不想痛苦,但是如果你伤害了别人,那你痛苦的源头就是不善的业也造了,你的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所以要快乐必须懂得舍弃。

      

    问:如何理解佛教中经常提到的“觉悟”?

      

    答:为何有所谓的“觉”呢?无始以来,因为无明而产生的贪、嗔、痴、嫉妒、傲慢的烦恼障,以及执著三种分别识,或称为三轮的所知障,将我们心的本性完全遮住了,使我们陷于轮回受苦而不自知。烦恼障使我们无法脱离轮回,所知障让我们无法遍知一切;烦恼障和所知障好似天空中的乌云,遮住了如太阳般的内在佛性。当佛性被遮住时,原本具备的真智便无法展现它的能力,本具的慈悲及智慧无法如实地显现出来。

      

    通过学习佛法,我会发现,原来是这两种障碍锁住了我们的心,因此我们就逐渐地学会观察与分析。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大部分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真正的主导者是“意”。也就是说,主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产生色声香味触的对境。因为主意识已经习惯于它所确立的好坏之别,所以看到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产生欢喜之心,看到不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排斥。我们的五根看到外境产生五识,最后由“意”产生二元对立;因为意识执著于二元对立,便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以六道当中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心的本性被无明所遮。因为无明的存在,使我们不了解如何取舍善恶,往往就形成了实际作为与想要得到快乐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可以带来福报、可以成就,或是让我们拥有智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时候反而带给我们痛苦。当有一天我们明白所有一切的分别,只是因为意识执著而产生外境有好坏、对错的差别,其实在五根上并无所谓好与不好的差别时,执著便开始破除了。渐渐地,如同强风可以带走乌云一般,障蔽我们佛性的云层会越来越薄,到最后只剩下对三轮执著的所知障,直到我们明白三轮也不是实有存在而是空性时,云层完全消散,如太阳般的本觉光明就会露出来。那时候,我们就是从无明中“觉悟”的“觉”者。
   
    问:佛教对人的临终关怀会给人安全感吗?
         
    答:对。别的宗教应该也有。对人死的观照,我们佛教有一个过程就是中阴的培训和训练,我们也深信中间还有一个被别人救度我们的过程,一个可以被别人帮助的过程。从这里面出来了,还没有到那个家之前我们中间还有认识的人可以帮我们引引路。佛教本身就有死亡训练,你没有训练没关系,旁边还有高僧大德告诉你,他们是受过这方面训练的人,他会为你指路,就好像我们现在要开车到某一个地方,不知道路,我们可以打电话让查询台告诉你走哪条路一样。佛教里比较独特的就是中间有一个生死过渡,灵魂怎么去离开你的身体,将会发生的所有过程,到进入中阴的过程的培训都存在。所以你就不会担心你眼前白茫茫一片,然后完全无助,你知道,我从房间有灯的地方出来了,现在前面有一些黑暗,渐渐就有灯了,我又到楼下,又有灯了,所有转换的过程佛教里有这种说法。

      

    问:佛教里强调的“功德回向”是怎么回事?

      

    答:我们是凡人,一旦离开了佛堂,很快就会忘记自己是修行人,所以面对很多世俗的事情时难免会产生烦恼;一旦有了烦恼,贪、嗔、痴、嫉妒、傲慢就会自然表露出来。为了不让这些贪、嗔、痴、傲慢、嫉妒把我们的功德烧掉,要做回向。

      

    如果现在你手上只有一杯水,你把这杯水倒入大海,除非大海干涸了,你永远可以自豪地对别人说:“大海里面,有我的一杯水。”一样的道理,我们只要把自己所做的功德回向给众生,就不会因为自己的脾气、嗔恨心燃起时把功德烧掉;就算烧起来也没关系,因为只烧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剩下众生的功德还是会成熟在我们身上。所以,佛陀说:“为利益众生而成就自己。”一个人为众生着想,最后成佛的是他;而众生只为自己着想,所以会堕落。

        

    回向可以真正地得到福报,让福报真正成熟在我们身上。修行了很久,不好好地将功德回向,这样修跟没修都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你很快就会把功德都烧掉了。保存功德的唯一方式,就是将功德存入众生的银行里,这样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功德回向的修学与益处。回向后大家才帮自己发愿,愿力也很重要。我们希望得到快乐,希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家庭美满,希望自己可以脱离轮回、往生净土等等,都可以在回向后发愿。

      

    回向的种类、意义和功德在佛经上有详细记载,有些人还是不了解回向的作用。常常有信众问我:“我做回向时,能不能自己保留功德的百分之五十或二十,其他我拿来回向给十方众生,好不好?”也有人说:“如果我把功德全部都回向了,我自己就没有了,怎么办?我觉得舍不得,很可惜啊!”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的习气,这些习气是我们心上的贼,伴随着贪、嗔、痴、嫉妒、傲慢等等念头,就像小偷会偷走我们辛辛苦苦做的功德福报。我们要保有修行的善根福德因缘,不让其因为我们的贪、嗔、痴、嫉妒、傲慢而消失。就好像把钱(功德福报)存进银行(十方众生)里,一旦我们的恶念(贪嗔痴等)像小偷一样把我们家里的钱偷走了,而银行里还有钱,不会一下就都没有了。

      

    要让善根福德因缘往上增长越来越多、永不消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功德的回向。将自己的一滴水倒入大海,只要大海不枯,你的功德永远存在。所以说,不要怕将功德全部回向给众生,也不要斤斤计较要保留多少,因为如果我们的善根福德被自己的五毒烧掉,十方众生哪里还有我们的善根福德呢?更何况众生都曾经在轮回中做过我们的父母,把善根福德全部的福报回向给他们,也不为过啊!所以,完成所有的善行之后,记得把所做的欢喜与功德福报全部送给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包括我们的累世父母、冤亲债主等等,希望他们也和我们一样享有这殊胜的一切。

      

    回向功德给众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因为有修行佛法或听闻灌顶而累积功德,很多的业力会被净化。我们的善心发出来后,用我们的菩提心,净化自己的心,种了众多的福报,已经利益了自己,当然也不要自私,要去利益更多的众生。自利可以成就法身,他利可以成就报身、化身。所以为了自利利他要把所有的功德回向给天下的有情众生,那么整个功德就圆满了。
湖心亭看雪客
http://blog.sina.com.cn/dxj
发表于 2013-7-14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
发表于 2013-7-14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感谢!
发表于 2013-7-1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学习佛法,我会发现,原来是这两种障碍锁住了我们的心,因此我们就逐渐地学会观察与分析。我们的思维和情绪,大部分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真正的主导者是“意”。也就是说,主意识通过眼耳鼻舌身,产生色声香味触的对境。因为主意识已经习惯于它所确立的好坏之别,所以看到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产生欢喜之心,看到不悦意的对境时我们会排斥。我们的五根看到外境产生五识,最后由“意”产生二元对立;因为意识执著于二元对立,便产生了种种的痛苦与烦恼。
--------------------------------
这个和中医所讲的意一样吗?意在中医上讲为脾,脾是脾为谏议之官,知州出焉。
发表于 2013-7-15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六道当中的人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心的本性被无明所遮。因为无明的存在,使我们不了解如何取舍善恶,往往就形成了实际作为与想要得到快乐的愿望背道而驰。我们认为可以带来福报、可以成就,或是让我们拥有智慧的思想和行为,很多时候反而带给我们痛苦。当有一天我们明白所有一切的分别,只是因为意识执著而产生外境有好坏、对错的差别,其实在五根上并无所谓好与不好的差别时,执著便开始破除了。渐渐地,如同强风可以带走乌云一般,障蔽我们佛性的云层会越来越薄,到最后只剩下对三轮执著的所知障,直到我们明白三轮也不是实有存在而是空性时,云层完全消散,如太阳般的本觉光明就会露出来。那时候,我们就是从无明中“觉悟”的“觉”者。
-------------------------------------------
意识执著和三轮执著有什么差别?凡人与菩萨有什么差别?
发表于 2013-7-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奥,难于理解,“你想快乐,必须得从付出而得到,你不想痛苦,但是如果你伤害了别人,那你痛苦的源头就是不善的业也造了,你的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所以要快乐必须懂得舍弃。”非常喜欢这句话,宽容,善待别人也是善待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7 09:59 , Processed in 0.0303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