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669|回复: 0

无药稻米何家来 台州三门小镇的生态水稻种植实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药稻米何家来 台州三门小镇的生态水稻种植实验
2012-06-26 09:19:00  来源:《浙江日报》

--------------------------------------------------------------------------------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0  

[提要]  这些年,何家稻米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打农药、少施化肥,逐渐由懒人的“发明”,变成了村民的共识。据了解,在三门县农业局的推动下,2006年何家村正式成立了何家水稻种植合作社,由此正式启动了有意识的生态稻米种植实验。
  这是一个奇异的浙东小山村。因为,这里有一群“很懒很懒”的农民。

  此刻,正是浙东地区稻秧移栽的农忙时节。但在台州三门县亭旁镇何家村,还有大半平整好的梯田,焦急地等待着秧苗的到来。而稻田的主人,总是慢悠悠地出现,又早早地回家吃饭。插到哪里算哪里,他们似乎很不在意。

  更奇特的是,等到秧苗插播好后,何家村的农民就开始当“甩手掌柜”。他们既不给稻田打药治虫,也很少施肥壮苗,更不会削割田坎杂草。现代农业惯用的技术手段,几乎都被他们遗忘和抛弃了。

  整整十二年,何家村农民如此“懒惰”地劳作着。而不经意间,何家稻米出名了,杭州人、宁波人开着小车,到农户家中买米。海拔400多米的小山村,三番五次迎来国际专家,成了“水稻生态工程”国际合作项目实验点。

  懒人有懒福,谁说不是呢。

  不打农药、少用化肥,何家村的懒人种稻法

  “不打农药,行吗?”十二年前,江东考问自己,带着深深的疑惑。

  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跟着父亲为生产队劳作时,就开始接触农药。虫子多了就打,少则两三次,多则五六次。这是科技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礼物,能让农民在稻虫灾害面前,变得强大起来,让有限的土地产出更多稻米。而今,村民却要倒着走了。

  何家村是一个典型的空心村。走在村里,几乎见不着年轻人的面孔。曾当过三年村委会主任、三年村支部书记的江东考说,自上世纪80年代起,何家村的年轻人就陆续外出求学、打工或创业。如今在水稻田里忙碌的,都是50岁以上的“次级”劳动力。

  很多村民的稻田就此撂荒,于是,留在村里的农民,每人需要耕种的稻田就越来越多。江东考从外出村民的手中,陆续接过了9亩田。尽管家中口粮有余,但看到这么多田地抛荒,他于心不忍,宁可劳累些,也要把田继续种下去。

  少了年轻人的何家村,少了许多活力,也淡漠了对田地的热情。因为人手不够,外加农药价格飞涨,2000年开始,有些比较懒惰的庄稼汉,为省时省力省钱,就很少给播种下的水稻打药、施肥。谁知到了年底,收成竟然也没差多少。

  这让种田能手江东考百思不得其解。“别人不打药,照样种出好产量,为什么我一定要打呢?”抱着不服输的心态,江东考开始尝试无药种田。不过,他并没有因此轻松多少。每天,他都会来到田头,仔细观察稻秧生长和害虫情况,也时常陷于打药或不打药的矛盾中。

  渐渐地,他变得淡定起来。当气温升高,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开始在田间活跃时,青蛙、蜘蛛、寄生蜂也会频繁出没,把害虫捕食掉一批。越是不打农药,夜间青蛙的叫声就越来越多,而稻秧也能相对安然地生长、抽穗。

  那年,他家的水稻喜获丰收。而不打农药、少用化肥的懒人种稻法,开始在何家村流行起来。

  巧合的是,那几年,浙江水稻病虫灾害相对较轻,而抗病耐虫、品质优良的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正在浙江田野大面积推广。何家无药种稻的自发性实验,就此延续了下去。当然,这其中必定有波折、有故事。

  因为打药,老农技员反而坏了自己的稻田

  在村里走访时,三个村民说了同一个笑话:某某某,自己是农技员。2005年,水稻害虫大爆发,他说:“不打农药肯定完蛋。”于是,他忍不住就打农药了。结果,我们的水稻产量还可以,他家的比往年减收一半。

  笑话的主人公何金钊,此刻正在田头插秧。早上来到田间时,他先卷起裤管,拾起田螺来。谁知,一亩多田拣了20多斤田螺,一家三口人要吃上好久了。“你看,都是田螺,这是不打农药的结果。”

  说起2005年的笑话,何金钊觉得有些冤。在农技站当了一辈子农技员,29年奔波在田头,指导彭赖片农民播种、打药、施肥,何金钊总觉得自己是懂水稻的。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何家村民的笑料。

  那年,从越南飞来的稻飞虱,在何家村的梯田里肆虐生长、繁殖。何金钊刚从农技员岗位退下来,回到何家村种田。凭着多年的农技工作经验,何金钊觉得必须用药了。谁知村民都无动于衷,他只好带头试验。

  “打完农药后,我又施了肥。害虫有趋光性、趋嫩性、群聚性,等药性过后,它们就立即从别的田里飞了过来……”有了这次的惨痛经历后,何金钊再也不用药了,“如果大家都不用,我也不能用;如果大家都用,我不用也不行。”

  不过,何金钊觉得自己总有高人之处,那就是在施肥上。“其实,施肥很有讲究。施肥过多,苗太嫩太壮,病虫害就会更多。少施肥、不施肥,稻叶老一些,害虫啃不动,吃得就少。”他说,凡事都有两面性,种稻也一样。

  这些年,何家稻米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打农药、少施化肥,逐渐由懒人的“发明”,变成了村民的共识。“为了何家稻米的名声,无论如何也得坚持下去。遇到害虫爆发年时,产量或许会受到影响,但毕竟这是件好事。”何金钊说。

  顺应自然,把握规律,是山里人的古老智慧

  “何家村,东临郭岙山,南接杨梅林,西靠笔架山,北向祝家村,三面环山,地势高,坐西南、朝东北,冬暖夏凉秋冷,山山有高树,沟沟有凉水,自然环境好,不用洒农药。”

  2011年12月某天,面对着香广伦、茉莉、葛杰夫等三位国际专家,89岁的何家村老人何世民,唱诗般回答了他们的提问。在老人眼中,何家村能做到十余年不打农药种水稻,多半靠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小气候。

  人应该去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老人的理解。

  何家村有300多亩梯田,如画般盘绕在苍翠的山谷中。谁都说不清,村里有多少年历史。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梯田是先祖迁居于此后,辛勤开垦留下的。何家村的后代,靠着这些梯田,在海拔400余米的山谷里繁衍生息着。

  何世明年轻时也是种田能手。那时,庄稼汉总是凭经验种田,用心感知自然界的变化。山高温度低,有一年,水稻抽穗时恰遇强台风和低温天气。当大队长的何世明,发动大家把席子等拿出来,围在田埂上,由此让稻秧免遭一劫。

  而今,人们过度依赖于科技,反而淡忘了祖宗的古老智慧。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除草剂,就没法种稻种菜。这种理念,在奔向农业现代化的平原地区,已是深入人心。

  十二年后的江东考,已变得非常自信、从容。“这其中的大道理,我说不出来。别人也许不能,但我肯定能把水稻种好。害虫再多,我也不担心。”江东考说,有害虫就有天敌,万物相生相克,而他要做的,就是顺应自然,把握规律。

  江东考还把无药种稻的学问,用到了种菜上。当他发现菜叶上害虫的虫卵多起来时,就会挑来草木灰,均匀地洒在菜叶和菜地上。用草木灰防治蚜虫,杀虫效果在90%以上,这是科学字面的解释。

  无药稻米是潮流,回归生态种植终有时

  跟着国际专家走进何家村的,还有三门县最有名的种粮大户邵全勇。在三门六敖平原,他掌管着1000多亩水稻田。善于用药施肥,不断创高产新记录,是这个种粮大户为同行称道的优点。不过,他却很羡慕何家村的农民。

  如今,何家水稻的平均亩产量基本稳定在450公斤左右,因为无农药残留,很受市场青睐。2011年,在没有精心包装和强力营销的情况下,何家稻谷售价5.6元/公斤,稻米售价9元/公斤,亩产值达2520元。加上不用农药、少施化肥,每亩还可节约工本费200多元,亩净收入达2000元。

  而邵全勇每亩稻田的净收入,大约只有七八百元,完全靠产量和规模取胜。赫赫有名的种粮大户,居然比不上何家村的普通农民,邵全勇很郁闷,但却不敢轻易尝试。

  据了解,在三门县农业局的推动下,2006年何家村正式成立了何家水稻种植合作社,由此正式启动了有意识的生态稻米种植实验。目前,三门镇的水稻生态控害示范面积,已从何家村核心区的300亩,扩大到周边20个村408户的3000亩,再延伸到周边山区乡镇共计5000亩。

  “生态种植好是好,可我真的不敢尝试。”邵全勇说,何家村在山区,有自己的小环境,生物多样性高。稻田对村民而言,丰收歉收都是一年,不会严重影响生活。而他的千亩粮田,今年若失守,就不会有来年。

  不过,浙江大学昆虫研究所教授祝增荣,却对邵全勇寄予厚望。他希望何家村的无药稻米实验,能逐步向平原地区推开,让生态农业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大些。

  于是,祝教授联合三门县农业局,在六敖平原选了几块试验田,用科研经费购买生态防治设备,陆续安装在试验田周围。这几日,祝教授从我国南方购来的香根草,已陆续分发到何家村和六敖平原的试验田。香根草对病虫害有极强的抵抗力,其根内所含的挥发性芳香油,还能诱杀水稻螟虫,驱赶鼠类及其他有害动物。

  一场由专家主导的生态稻米种植实验,就此在浙江东部的三门县拉开了序幕。(邓国芳、倪中勇、任亦将)

来源:《浙江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23:06 , Processed in 0.01973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