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001|回复: 10

“魔”的释意(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8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魔(梵ma^ra,巴ma^ra,藏bdud)】

指夺人生命,且障碍善事之恶鬼神。全称魔罗,又称恶魔。意译杀者、夺命、能夺命者、障碍。此外,若梵汉并举则称为‘魔障’。据《长阿含》卷二十〈忉利天品〉、《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瑜伽师地论》卷四等所说,魔王住于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处。另据《长阿含》卷二〈游行经〉、《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七、《佛本行集经》卷二十五所述,魔王名为波旬,有色力、声力、香力、味力、细滑力等五力,又有魔女魔鬼等,常扰乱佛及其弟子等,妨碍善事。

此中之‘魔’字,古译经论多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以其为能恼人者,遂改作‘魔’。按,梵语mara,系从有‘死’之词义的语根mr!转来之名词,即‘杀者’之义。原似根据夜摩(yama)之思想而来。依《梨俱吠陀》所述,夜摩为死神,住在天界最远之处,常以‘死’(mr!tyu,从mr!而来之名词)为使者而夺取人之生命。由此可见,其意与具‘杀者’语义之‘魔’有相通之处。但至欲界六天之说兴起,则认为夜摩住于第三天,佛教另以湿婆(S/iva)为魔神,而将之置于第六他化自在天,号破坏正法之恶魔,即天子魔。

此外,又有自内观方面以解说‘魔’之语义者,由此乃有烦恼魔、五阴魔等四魔说。《大毗婆沙论》卷一九七云(大正27·984c)︰‘以诸烦恼害善法,故说名为魔。’《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此处之‘魔’主要以‘破坏’为其语义。又,《大智度论》卷六十八说夜有烦恼魔、五众魔、死魔、天子魔等四种,其下并谓‘魔,秦言能夺命者,死魔实能夺命,而其余亦能作夺命之因缘,亦夺智慧之命,是故名杀者’云云。《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阐明五阴魔为死之所依,烦恼魔令感当来之生而至死,死魔正是死之自性,天子魔障碍欲超越死者,故共名为魔。此中,以‘死’通为‘魔’之语义,即根据夜摩之思想而来,实则其中唯有死魔相当于夜摩,天子魔指破坏正法之湿婆,烦恼与五阴二魔则是从天子魔之义转来者。

此外,旧译《华严经》卷四十二谓魔有十种,贪着五阴称为五阴魔,烦恼能染污障碍称为烦恼魔,自憍慢称为心魔,远离受生称为死魔,起憍慢放逸之心称为天魔,心无悔称为失善根魔,味著称为三昧魔,于彼生着心称为善知识魔,不能出生诸大愿称为不知菩提正法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又总括为分段、变易二魔。‘烦恼障’障碍三乘称为分段魔,‘所知障’障碍菩萨称为变易魔。分段、变易二魔各有烦恼等四魔,故总成八魔。凡此皆系以广义解释‘魔’之语义。

另外,《法华经》卷五〈安乐品〉自烦恼魔等四魔中,除去天魔,而揭举五阴魔、烦恼魔、死魔。《骂意经》更列出天、罪、行、恼、死等五魔,此系于上述四魔之外复加罪魔而来。《涅盘经》则在四魔之上另加无常、无我等四倒,而成八魔。其他,如《摩诃止观》卷八(下),曾就修禅中所起之魔而广加分别;《大乘起信论》亦说及有为魔邪诸鬼所恼乱之事。

此外,依《普曜经》卷六〈降魔品〉所载,释尊成道之际,魔王波旬曾派遣欲妃、悦彼、快观、见从等四女前来扰乱。迦叶佛时,有头师魔王出现。《杂阿含经》卷三十九、卷四十五等处曾述及佛陀降魔之事。《中阿含经》卷三十亦述及有关佛弟子目连降魔之事迹。而密教为防止诸魔之侵迫,故于修法时常行结界等法以资防范。

◎附一︰〈魔〉(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云(大正45·348b)︰‘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二云(大正27·272b)︰‘何故名魔?答︰断慧命故,或常放逸而自害故。’《大智度论》卷五云(大正25·99c)︰

‘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诸外道人辈言,是名欲主,亦名华箭,亦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佛法中名为魔罗;是业是事,名为魔事。’

《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云(大正30·448a)︰

‘或见在家及出家众欢娱杂处,或见恶友共相杂住,便生欢喜,心乐趣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于佛法僧苦集灭道,此世他世,若生疑惑,当知一切皆是魔事。(中略)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中略)当知一切皆是魔事。’

《大智度论》卷五又云(大正25·99b)︰‘除诸法实相,余残一切法尽名为魔,如诸烦恼、结使、欲缚、取缠、阴界入、魔王、魔民、魔人,如是等尽名为魔。’同书卷五十六云(大正25·458c)︰‘魔作龙身种种异形、可畏之像,夜来恐怖行者;或现上妙五欲,坏乱菩萨。’

魔之分类有︰

(1)内魔、外魔,内魔由自身产生障碍,外魔则系自他身而来之障碍。《定善义传通记》卷三谓四魔之中,以天魔为外魔,其他三魔为内魔。又有就分段、变易二身而分,或从烦恼、所知二障而分。

(2)五阴魔、烦恼魔、死魔三者,《法华经》卷五〈安乐品〉云(大正9·39a)‘见圣贤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此三魔乃自四魔中,除去天魔者。

(3)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四者,出自北本《涅盘经》卷二、《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九等。又,《超日明三昧经》卷上所谓身魔、欲尘魔、死魔、天魔者,亦同于上述之四魔。《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释之云(大正45·348b)︰‘烦多扰乱名为烦恼;色等积聚名之为蕴;将尽、正尽、尽已名死;神用光洁自在名天。此四即魔。’

(4)天、罪、行、恼、死等五魔,出于《骂意经》。乃于上记四魔,复加罪魔。

(5)《涅盘经》谓四魔加无常、无我等四倒,而成八魔;又谓分段、变易二身各有四魔,故成八魔。

(6)《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列欲、忧愁、饥渴、爱、睡眠、怖畏、疑、毒、名利、自高慢等十魔,并释云(大正45·348b)︰

‘可欣名欲,心戚名忧愁,悕求食饮名饥渴,耽欲名爱,令心昧略名睡眠,有所恐怯名怖畏,犹豫两端名疑,损恼身心名毒,悕誉贪财曰名利,自举陵他名高慢。欲等即魔,亦持业释。’

《华严经大疏钞》卷二十亦列举蕴、烦恼、业、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识、菩提法智等十魔,并释之云︰贪着五蕴为蕴魔;执着五尘境,起一切烦恼为烦恼魔;一切恶业为业魔;高慢心为心魔;命终为死魔;他化天大魔王为天魔;执着所修善根为善根魔;耽着所得禅定,不求升进为三昧魔;悭吝法,不开导他人为善知识魔;着菩提智为菩提法智魔。

◎附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五十八〈离世间品〉(摘录)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何等为十?所谓︰蕴魔,生诸取故;烦恼魔,恒杂染故;业魔,能障碍故;心魔,起高慢故;死魔,舍生处故;天魔,自憍纵故;善根魔,恒执取故;三昧魔,久耽味故;善知识魔,起着心故;菩提法智魔,不愿舍离故,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作方便,速求远离。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魔业。何等为十?所谓︰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恶心布施,嗔心持戒,舍恶性人,远懈怠者,轻慢乱意,讥嫌恶慧,是为魔业;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是为魔业;不乐听闻诸波罗蜜,假使闻说而不修行,虽亦修行多生懈怠,以懈怠故,志意狭劣,不求无上大菩提法,是为魔业;远善知识,近恶知识,乐求二乘,不乐受生,志尚涅盘离欲寂静,是为魔业;于菩萨所起嗔恚心,恶眼视之,求其罪衅,说其过恶,断彼所有财利供养,是为魔业;诽谤正法不乐听闻,假使得闻便生毁呰,见人说法不生尊重,言自说是,余说悉非,是为魔业;乐学世论巧述文词,开阐二乘,隐覆深法,或以妙义授非其人,远离菩提住于邪道,是为魔业;已得解脱、已安隐者常乐亲近而供养之,未得解脱、未安隐者不肯亲近亦不教化,是为魔业;增长我慢,无有恭敬,于诸众生多行恼害,不求正法真实智慧,其心弊恶难可开悟,是为魔业,是为十。菩萨摩诃萨应速远离,勤求佛业。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何等为十?所谓︰近善知识恭敬供养,舍离魔业;不自尊举,不自赞叹,舍离魔业;于佛深法信解不谤,舍离魔业;未曾忘失一切智心,舍离魔业;勤修妙行恒不放逸,舍离魔业;常求一切菩萨藏法,舍离魔业;恒演说法,心无疲倦,舍离魔业;归依十方一切诸佛,起救护想,舍离魔业;信受忆念一切诸佛,神力加持,舍离魔业;与一切菩萨同种善根,平等无二,舍离魔业,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出离一切魔道。

[参考资料]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超日明三昧经》卷上;《大品般若经》卷十三〈魔事品〉;《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二;E. Windisch《Mara und Buddha》。
涉及到魔的词语还有很多,例如:魔鬼,着了魔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魔’。按,梵语mara,系从有‘死’之词义的语根mr!转来之名词,即‘杀者’之义。

-----这句很有意思,魔系杀者引申而来,凡教化众生以种种理由,杀生害命着,我等当第一时间觉悟远离!!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8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的魔都是用99%的正确来掩饰1%的邪恶,如果彻头彻底是魔说,那么众生一般都会一眼识破,也就没有魔的立足之地了。

要学佛,先识魔。

“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印光法师语。
发表于 2007-11-1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禅音 于 2007-11-18 09:09 发表
所谓的魔都是用99%的正确来掩饰1%的邪恶,如果彻头彻底是魔说,那么众生一般都会一眼识破,也就没有魔的立足之地了。

要学佛,先识魔。

“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印光法师语。


是啊,如果魔现出凶神恶煞的样子,一眼就被会被人识破,没人买他的帐了。
相反的,魔是很不好识别的,尤其是在教理方面,有的还是很有名的人,被世人称为“大学者”“大家”,印祖文钞中就点了同时代的两个,而那时和现在一直很多人顶礼膜拜这两个人。
发表于 2007-11-27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人是谁呢 我很想知道 请告诉好吗
发表于 2007-11-27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知道啊
发表于 2007-11-28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几位善知识:

虚云老和尚专辑:http://www.bfnn.org/hsuyun/
宣化上人专辑:http://www.xuanhuafb.com/
印光大师专辑:http://www.bfnn.org/yinkuang/gb/
广钦上人专辑:http://www.bfnn.org/kuangchin/gb/
发表于 2007-11-28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李觐丹居士书
  接手书,知阁下卫道之心,极其真切。而彼欲为千古第一高人之地狱种子,极可怜悯也。起信论之伪,非倡于梁任公。乃任公承欧阳竟无之魔说,而据为定论,以显己之博学,而能甄别真伪也。欧阳竟无乃大我慢魔种。借弘法之名,以求名求利。其以楞严起信为伪造者,乃欲迷无知无识之士大夫,以冀奉己为大法王也。其人借通相宗以傲慢古今。凡台贤诸古德所说,与彼魔见不合,则斥云放屁。而一般聪明人,以彼通相宗,群奉之以为善知识。相宗以二无我为主。彼唯怀一我见,绝无相宗无我气分。而魔媚之人,尚各相信,可哀也。
发表于 2007-11-2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人(注:心中心大愚)岂念佛所误乎?以彼心存速证,故得魔鬼附体。从兹妄造谣言,未得谓得,未证谓证。彼之学者,皆以彼为活佛,故彼有百日成佛之说。凡去见者,有时预知其心,有时面受人欺。足知彼之神通,乃魔鬼作用。鬼来则有,鬼去则无。凡亲近彼者,有得心地清净者。有未得谓得,妄自称尊者。亦有发狂不能令愈者。世之矜奇好异者多,故彼得售其技。使一切人皆能恪守本分,则彼之巧技无得而施。
  (——录自《印光法师文钞》《复某居士书》三十九 )

十七年有某某(注:心中心大愚)在上海提倡密宗,一百日成佛。上海有信心者,咸依之学。十八年夏,有艳其名,欲借此求利,请至北平。四十八日成佛,比在上海快一半。至十九年,北平天津上海皆不能容,回家还俗,可叹之至。了生死法,净土法门,最为稳当。无论何等根性,若具真信切愿,至诚恳切持念佛号,求生西方者。临终必蒙佛力加被,往生西方。此之法门,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一切法门,皆须以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恼,烦恼断尽,方可出三界了生死。在昔颇有此种人,而今则恐全世界也无一二人可得也。是以愈向后,愈宜专修净业也。
(——《复石金华居士书》)
发表于 2007-11-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怀瑾在《南禅七日》里讲白骨观时提到大愚法师,讲他修般舟三昧,讲了他的神通,很是赞赏。
所以在这个末法时代,正邪真得很难分得清楚。我等无知小人,更应该多看经书,多看祖师开示。不要一听神通,就以为是得道之人。看看《楞严经》里的五十阴魔,他们这点小小的神通根本就不入流,是魔里面境界比较低的。
虚云老和尚一生只注了一部经,就是《楞严经》,可惜在云门事件中丢失了手稿。看看《楞严经》里的四种清净明诲,也算是有个择法眼: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6176&extra=page%3D3

[ 本帖最后由 常乐居士 于 2007-11-29 10:31 编辑 ]
发表于 2007-12-14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禅音 于 2007-11-18 09:05 发表
魔系杀者引申而来,凡教化众生以种种理由,杀生害命着,我等当第一时间觉悟远离!!

要学佛,先识魔。


说得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22:22 , Processed in 0.0219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