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820|回复: 13

修学的择法眼:分正邪,明是非,辨真伪,别高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7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在分别之中,选择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修学法门,就像因病服药一样,是需要准确的辨别能力的。否则欲升反降,事与愿违,还不如不学。这也即所谓的择法眼,说白了也就是选择适合自己根器与现实的方法的眼力。择法眼略别有四:

一、分正邪。法正则利己利人,法邪则害人害己。万法本无分别,正邪因人心而生。欲辨人之正邪,先当将自心放正,于无我好恶之中观察之,则正邪之态不可掩饰。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此之谓也。又有耳根听音之法,要领不分别说话内容,只听声音语气,则正邪之态自能显然。

二、明是非。所谓是非善恶,公道自在人心。然是非最易混淆,善恶最难判断。欲明此事,当看结果。盖是非善恶不可从心判断,世间发善心而致恶果者彼彼皆是,以不明理故也。无论发心如何,结果恶者即为非,结果善者即为是。如是观之,则自能是非分明矣。

三、辨真伪。以假乱真之事处处可见,如古董艺术品的高仿,真伪最难辨别。然人心与物品有别,人心易动而物不动,以动观不动则难准,以不动测动则易确。故欲辨真伪先当靜心,心靜如水面不起波澜,则六耳无所遁形矣。

四、别高下。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又云:法无高下,契机者胜。可见,法的高下是因人而易的。上根之于渐法,下根之于顿法,皆非所宜。如何判断自己的根器与法的适合与否,不但需要自知之明,更需要有明师的指点。否则,难免会自误前程。

有了准确的择法眼,就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一门深入了。世出世间法,莫不如是。
发表于 2013-3-7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路过。
发表于 2013-3-7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这篇文章来的好~
在成长过程中,让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到舒服,就在道上,如果自己觉得与别人相处格格不入,那就跑偏了~
无论选择何法门,戒律是用来要求自己的~
发表于 2013-3-7 0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明見,誠意正心,審結果,觀己心,擇明師,受教受教
擇法之眼,如何撥雲見日,困頓良久,今聞先生此言,細自思量,反反復複,頓覺持此分明辨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樂

另,《論語。為政第二》語似為,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明見,誠意正心,審結果,觀己心,擇明師,受教受教
擇法之眼,如何撥雲見日,困頓良久,今問先生此言 ...
洞庭烟雨 发表于 2013-3-7 08:56



    幸亏指正,不然又令经典混淆,已更正。一字颠倒,足征昏眊,惭愧!
发表于 2013-3-7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唤良师益友
发表于 2013-3-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3-7 15:44 编辑

南师《老子他说》

文字转自网上,可能有误,请看原书


接着,老子又举了另外一个比喻,“犹兮若畏四邻”,来解释一个修道者的思虑周详,慎谋能断。“犹”是猴子之属的一种动物,和狐狸一样,它要出洞或下树之前,一定先把四面八方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才敢有所行动。这种小心翼翼的特点,也许要比老鼠伟大一点。我们形容作事胆子很小,畏畏缩缩,没有信心而犹豫不决,另有一句谚语,便是“首鼠两端”。这句话的涵义和犹豫不决差不多。只要仔细观察老鼠出洞的模样,便会发现,老鼠往往刚爬出洞来几步,左右一看,马上又迅速转头退回去了。它本想前进,却又疑神疑鬼,退回洞里;等一会儿,又跑出来,可是还没多跑几步路,又缩回去了。如此,大概需要反复几次,最后才敢冲出去。“犹”这种动物也一样,它每次行动,必定先东看看,西瞧瞧,等一切都观察清楚,知道没有危险,才敢出来。


这是说,修道的人在人生的路程上,对于自己,对于外界,都要认识得清清楚楚。“犹兮若畏四邻”,如同犹一样,好像四面八方都有情况,都有敌人,心存害怕,不得不提心吊胆,小心翼翼。就算你不活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或者只是单独一个人走在旷野中,总算是没有敌人了吧!然而这旷野有可能就是你的敌人,走着走着,说不定你便在这荒山野地跌了一跤,永远爬不起来。所以,人生在世就要有那么的小心。
发表于 2013-3-7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连山 于 2013-3-7 20:04 编辑

上面楼所说,处处小心活的何为乐?问心无愧可以了。
有时不知清醒好,还是糊涂好。
小沈阳相声说一睁一天过去了,一闭一辈子都过去了。哈。
世间沉浮,几人正气!!!!
发表于 2013-3-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有疑问,记得先生说世间法则混乱,妖魔都可出来行事,除此外,社会风气也日下,择明是非基本意味着独行与离群,高阶层都可无忧,然多低下层者,需讨生活。此事又该何解?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有疑问,记得先生说世间法则混乱,妖魔都可出来行事,除此外,社会风气也日下,择明是非基本意味着独行与 ...
连山 发表于 2013-3-7 20:09


没有这个需求的也就没有这个事,又何必解?
发表于 2013-3-8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总有需求的,比如多数游离于灰色地带的人群,因环境需抉择的,又希望执于善者,恐怕在人类中也占了很大一个比例吧。
发表于 2013-3-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3-8 10:44 编辑
上面楼所说,处处小心活的何为乐?问心无愧可以了。
有时不知清醒好,还是糊涂好。
小沈阳相声说一睁一天过 ...
连山 发表于 2013-3-7 19:26



    如果先生想修道,建議看看南老师说的修道的人要注意的问题。呵呵
諸葛一生唯謹慎!
发表于 2013-3-8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aceshi 于 2013-3-8 10:44 编辑

歸到「孤獨」的自己

張尚德老師


重要的不是能掌握和影響多少外在的人、事、物,而是能貼近多少自己本來有的平靜,,否則一切都是自縛與空談。

也不是要多少人知道你,或者要什麼人跟自己在一起,而是要有多少深度智慧的力量,能自己歸到孤獨的自己。應知天地、宇宙也是孤獨的,誰瞭解它,它又要誰瞭解,「天地人」謂之「三才」,其深度意涵在此。

发表于 2013-3-9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歸到「孤獨」的自己張尚德老師
重要的不是能掌握和影響多少外在的人、事、物,而是能貼近多少自己本來有的 ...
peaceshi 发表于 2013-3-8 10:37



    这话太空了,还是三七先生讲的几点确实可用,可行.
人立天地之间, 不参悟人之性,物之性,天之性,地之性, 如何知道怎么为人? 不学习分辨善恶,是非,真伪 如何行为?
千里马不奔跑,何以知马力?
回归孤独这种提法很容易误导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2:25 , Processed in 0.0222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