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5413|回复: 22

一生清贫做武训——追记成武县一中教师叶荫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明日报》1999年04月14日

--------------------------------------------------------------------------------


一生清贫做武训


——追记成武县一中教师叶荫棠



本报记者 范有德 本报通讯员 徐振元、石奇亭

  1998年12月9日,山东省成武县一中70岁的叶荫棠老师,带着一个未竟的心愿,走完了极度俭朴的人生旅程。

  叶荫棠1928年出生于湖北汉口,解放初到广州海关工作。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后下放到成武县接受监督劳动,一干就是20年,历尽磨难。1978年,叶荫棠迎来了他生命的春天,他的冤案得到平反,他被安排到成武一中任英语教师。

  当时,已到知天命之年的叶老师在三尺讲台上焕发了青春,为给祖国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他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他教过的学生无不佩服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叶老师能把枯燥的英语课讲得像一幕话剧,使学生们听得着迷,兴趣盎然。因教学成绩突出,他被评为学校和县优秀教师,并在全校第一批被评为高级教师。


  然而,孑然一身的叶老师工资不低,却常年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


  叶老师平时常常每天做一顿饭,另两顿吃凉的,他还诙谐地称之为“做一饭三”。他还经常把学生扔掉的馒头捡回家喂鸡,20多只鸡下的蛋他舍不得吃,攒起来换钱。

  叶老师穿着也极其俭朴,常常是缝缝补补又三年。妹夫给他寄来一双绿色胶鞋,他一穿就是5年。叶老师有辆自行车,是日本投降时的战利品,伴随他度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除了铃不响哪儿都响。为使自行车防潮防锈,他骑过自行车后总要将车挂到屋内墙上。

  师生们都有些纳闷:叶老师过去受过20多年的苦难折磨,但生活条件好了,月工资近千元,又没家庭负担,为何花钱还这么“吝啬”?他这样做究竟为了什么?

  后来,叶老师向学校领导和亲朋好友吐露了自己的心声:“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一个人的需求实在不需要很多,要把心思和钱财都集中到工作和对社会的贡献上。我立志效仿诺贝尔,活着多积蓄一些钱,死后用这笔遗产设立一项基金,奖励科学创造,为祖国培养优秀人才”。

  “德从宽处积,福向俭中求”。叶老师在日记中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幸福观:人的幸福不在于吃好穿好,而在于自己对幸福怎么认识,吃山珍海味,穿绫罗绸缎,其生活未必幸福。我自己吃孬点,穿孬点,节省点钱用于奖励后代,为社会做点贡献,也不枉到人世间走一回。


  为给国家多做奉献,叶老师希望自己尽量长寿,争取活到84岁。他为此积极锻炼身体,坚持凉水洗澡,冬天穿着背心短裤长跑,在全县运动会上,他4次获得老年组5000米长跑冠军。

  然而,多年的辛勤工作,多年的清苦生活,使叶老师付出的太多,营养补充太少,身体越来越差。去年12月9日,他悄然怀着未竟的心愿离开了人世,身上穿着那套仍然是那烂成了网的蓝呢海关服。

  人们在清理叶老师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顶戴了多年的旧草帽、一双穿了8年的烂胶鞋等物品之外,还有两个装满存款单的玻璃瓶,瓶内的70张存折上共有存款13万元。在他的记帐本上,共有398次银行存
款记录。这一张张存折,记录着叶老师清苦一生、痴心教育的人生轨迹。

  今年2月26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叶荫棠奖学基金”在成武县一中正式建立,叶老师终生为之奋斗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有人写了一幅挽联追悼叶老师的亡灵:一生清贫半世积蓄倾其所有做武训,献出遗款设立基金毕生效仿诺贝尔。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报:一生坎坷不懈怠

  山东菏泽地区成武县一中已故教师叶荫棠,一生坎坷却不懈怠,集残年之力攒钱设奖学金的故事,正感动着当地越来越多的人。


  早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分配至广东省土地利用局工作的叶荫棠,曾被错划成“右派分子”,开除公职。1978年,年已50,没有老伴的他落实政策到成武一中任英语教师后,不怨天尤人,而是凭借良好的英语功底勤勤恳恳地教书育人。1981年3月14日,他在学校干部履历表上郑重填写一段“特别说明”,表示“立志学习诺贝尔,死后用遗产设立基金奖励科学创造”。此后18年,他为实现愿望,吃穿用行省到极点。成武一中的领导、老师反映:除了米、面和少量油、盐,他从不用其它调味品;一双胶鞋,他一穿8年;怕做饭的锅“总烧一个地方容易坏”,他侧着放、转圈烧;每次骑完自行车后他都要将车挂在墙上,以“减小车身对轮胎的压力,延长轮胎的寿命”。1992年退休后,叶荫棠为省钱甚至不再做饭,专去学校饭场拣学生吃剩的馒头,喝学生喝剩的稀饭。很多人对叶不理解,或劝他别苦了自己,或背地称他是“钱迷”、“苦行僧”,有人甚至编顺口溜说:“叶老师,真奇怪,输液管,当鞋带,自行车,吊起来,拣馒头,拾青菜,不爱媳妇爱孩,有钱不花存起来”,他都不改其志。


  去年12月,叶荫棠突然病故,留下存折70多张,共计人民币13万元。今年2月24日,成武一中依其夙愿,正式成立“叶荫棠奖学基金会”。基金会章程规定:以13万元为基金,本金不动,每年的利息用作奖金,每年9月颁奖。奖励范围包括科技拔尖人才、优秀教师学生。今年9月,成武一中高考理科状元、农家子弟陈庆国怀揣奖金1000元入北大深造。

  (摘自1999年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作者:罗旭辉)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荫棠
--------------------------------------------------------------------------------------------------------------------------------------
  

叶荫棠(1928~1998.12)  男,汉族,湖北省汉口人。1948年上海海关税务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海关工作;1953年考入华南农学院;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先后下放到广东三水农场、济建公司、成武县白浮图乡贾楼村劳动改造;1978年到成武一中任教,被评为高级教师;1998年12月9日病逝。

叶荫棠一生饱含苍桑磨难,但他具有崇高的人生理想和追求。少年时就产生了科技救国、报国的理想和志向。广州解放,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服务,他考取了华南农业大学,决心以苏联农业专家米丘林作为榜样,当一个农业科学家。

1978年右派问题甄别后到成武一中任教,他不遗余力,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教学上,承担了比别人多一倍的教学任务,认真研究教学业务,所教的班级连年取得好成绩,他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

1981年,他在自己的干部履历表上特别说明:“我立志学习诺贝尔,死后用遗产设立基金奖励科学创造,遗体作科学试验。”他生活俭朴,每天到学校饭场捡学生丢弃的馍头、剩饭食用,到市场捡菜叶下饭,他从垃圾箱里捡别人扔掉的破衣服穿。一双胶鞋穿了8年,一辆破自行车骑了50年。他把自己的生活费用降到了极限,每月700多元的工资,生活开支不到30元。去世时,他的遗物除了一台电视机,其它几乎都是破烂。然而,却留下了70张存折,共计13万元。

叶荫棠的事迹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南方周末》、《菏泽日报》等40多家报刊先后刊登和转载了叶荫棠的事迹。成武一中、成武县委宣传部、县教委、县委、县政府,菏泽地区教委先后做出了向叶荫棠学习的决定,菏泽地区教委追授叶荫棠“教坛新武训”称号。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荫棠奖学金

来源:成武生活网 时间:2007-3-31 13:48:58

成武县“叶荫棠奖学金”由已故成武一中教师叶荫棠的13万元人民币积蓄和社会捐款12.4877万元人民币作为基金,于1999年设立,并成立了“成武一中叶荫棠奖学基金会”。主要奖励成武一中当年升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考生,每人奖励1000元,当年升入成武一中的高中生的前20名,前10名每人500元,后10名每人300元。
发表于 2007-9-11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七生 于 2007-9-10 23:45 发表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叶老师是平凡的,可是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向叶老师致敬!
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为名利不顾廉耻者如恒河沙,但总有那么一些人感动着我,使我透过城市的灯红酒绿,看到一颗颗善良而无私的心。
见贤思齐,向叶老师学习,将自己的物质生活降低到最低,用更多的力量奉献社会。
发表于 2007-9-11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希望成为精神上的富有者,却很少有人愿做生活中的“苦行僧”

                               化作春泥更护花(心香一瓣)

     1998年12月10日,深受山东成武一中师生们爱戴的老师叶荫棠去世了。他留下遗愿,将自己的13万元积蓄作为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和爱岗敬业的教职工。13万元,对于有些人来说算不了什么,而对于这位中学教师来说,是省吃俭用多少年才积蓄起来的啊!
  成武一中的老师们至今清楚地记得,1978年元旦,初来任教的叶老师用一辆破自行车驮了他的全部家当。他连被子都没有,还是学校的教职工们凑布票缝了条被褥。他被安排在英语组教书。这位老师有点与众不同,一心扑在教学上,生活上简朴得让人吃惊。可大家听说他要建什么基金。
  叶荫棠的童年是在日寇飞机的轰炸声中度过的。他从小就懂得,没有国就没有家。而要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就必须振兴教育。于是,他萌生了攒钱捐献教育事业的想法,并在1981年郑重写下遗嘱:“死后将遗产奖励科学创造,遗体作科学实验。”
  叶荫棠没有额外的收入,他把工资、奖金一分一分地攒起来存入银行。开始存七年、八年期的,后来感觉自己身体不行时,就改存一年、两年期的。他在院子里喂养了十几只鸡,攒下鸡蛋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给学校食堂。平时学校发张电影票,他舍不得去看,就几毛钱卖给别人。20年间,人们没见叶荫棠添什么新衣服。解放前在广州海关供职时发的蓝呢制服,直到去世时还穿在身上。学校发的蓝工装是他唯一的新衣,平时舍不得穿,却在去年水灾期间,连同其它一些能穿的衣服,一起捐给了灾区人民,留下的全是一堆补丁连补丁的破衣服。
  叶荫棠的一个记账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了每一次存款的详细情况。他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是775元。算起来,他这20年平均每月的花费竟不到30元。去世前,他曾因胃痛去医院,最终没舍得拿药,在病痛中离开了人世。
  老校长董筱村回忆道:“老叶教书很认真,有时晚上11点了,还经常听见他在家里试讲的声音。那股拼命劲儿,让人感叹。”青年教师朱紫剑曾当过叶老师的英语课代表,他说:“两个班140多名学生的作业,交上后的第二天,他就会准时批给我们,每本作业他都看得很认真。”同学们都说,叶老师能歌善舞,风趣幽默,每年的元旦班级晚会都少不了他。他的到来,往往就是晚会的高潮。让他引以为豪的是,1985年,他教过的学生于钦金高考时英语得了满分。他的学生中有考上北大、清华的。
  生活中的叶荫棠豁达、开朗,受人尊敬。他是生活上的“苦行僧”,更是精神上的“百万富翁”。(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图:年轻时穿着西装的叶荫棠和他留下的破旧棉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发表于 2007-9-11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叶老师致敬。
发表于 2007-9-11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
发表于 2007-9-1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向叶老师致敬!
发表于 2007-9-1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是我们家乡的人

当时叶老师去世时,我们当地群众确实反响很大.他基本上是以拣垃圾为生,生活水平可能比不上乞丐.谁都没有想到,他竟然有那么一笔巨款留给后人.
看到过他的一张照片,在大街上,穿着破旧的衣服,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自行车后一个破烂的包裹,神情自若.
到底是什么样的信念在支撑着他?到底是什么铸就了他如此高贵的品质?我们不得而知,可能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永远也理解不了.
发表于 2007-9-12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老师是真正富有的人。
致敬!
发表于 2007-9-1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靖枚 于 2007-9-12 11:30 发表
看到过他的一张照片,在大街上,穿着破旧的衣服,骑着破旧的自行车,自行车后一个破烂的包裹,神情自若.


五年前留下来一篇他的整版报道,照片上他的神容是少有的富足而满足的。
发表于 2007-9-1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致敬。现今社会太需要这样的人作为榜样了。
发表于 2007-9-24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震撼!!!
发表于 2007-9-29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谈佛论道,先做人再说,可敬之人,潸然泪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16:27 , Processed in 0.0275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