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769|回复: 2

让孩子的音乐天分自然流淌——王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5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平简介:


  孙瑞雪教育机构首席音乐教育培训师;

  中国奥尔夫音乐协会会员,奥尔夫音乐教师资格认证;

  美国music play 教师资格认证;

  台湾美育教师资格认证

  王平老师热情美丽,拥有丰富的音乐教育实践经验,对0-12岁的儿童音乐敏感期把握精准,擅长用音乐倾听孩子的情绪,与孩子的生命连接,让孩子通过与音乐共舞,提升其内在自由度。


  访谈内容:

  杨利霞问:您从事幼儿音乐教育已经十几年了,您在儿童身上看到了什么?


  王平:每个孩子的生命里都有音乐。每个孩子对音乐都有感觉。做音乐教育的,你必然承认,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在这么多年的音乐教学里,我很少看到有孩子不喜欢音乐。课堂上,孩子们都会积极参与到其中来。在让孩子自由创作的环节,每个孩子都会说,我想这样跳,我想那样跳。你能够感受到,每个孩子生命内在都有一份天然的跟音乐连接的东西。关键是有没有给到孩子自由和空间,让孩子这一部分呈现出来。


  成人关注的是,为什么有的孩子跳得那么好,有的孩子跳得不和谐,有的孩子只在一边看。我想说的是,对于孩子,音乐是生命里面的东西,是往内走的,有感觉的时候自然就跳就唱,没感觉的时候就不跳不唱。音乐对孩子是个私密的东西,而不是要表演给别人看的。在我们成人的观念里,音乐就是像歌星那样,要表演给别人,这才叫会唱歌懂音乐。当“表演”这个词出现,就有一个往外走的倾向。当然,总会有孩子舞蹈跳得不那么协调,但他仍然有权利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当然,也有的孩子天生跳得美。这两者之间,在外人看来是动作的不同,但在我看来,他们内心同样流淌着对音乐的感受,这一点是一样的。



  相关课程推荐:

  上海音乐工作坊【10月22-23日】、广州【12月17-18日】



  我们要保护的,是孩子生命里与生俱来的对音乐感觉,这是孩子生命的一份资源。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这一部分资源。可以欣赏,可以感受,可以跳,可以唱,只是形式不一样。有的孩子愿意表现出来,有的不愿意。


  要保护孩子的音乐感觉,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自然的流淌。很多人容易把技能技巧放在第一位,而实际上孩子的感受是第一位的。去年的嘉年华,我带预科班的孩子们排练《圣诞平安夜》,我从来不要求孩子,第一个动作应该怎样做,第二个动作应该怎样做。我就跟孩子一起跳,我的每一个动作完完全全跟音乐在一起,我每一个动作都是带着呼吸的,我沉浸在自己跟舞蹈在一起的感觉里。我要让孩子看到一个成人全然跟音乐在一起是怎样的,进而由我散发出一种能量,一种氛围,影响孩子们,让孩子感受到原来跟音乐在一起,这么美好。接着,每个孩子都会自然的跟音乐在一起,每个动作从孩子身体的每个细胞里自然的流淌出来。在嘉年华的舞台上孩子们自然流畅的舞姿打动了所有的观众。人们看到的不是一群只会摆动作的机器,而是鲜活高贵而有灵动的生命。当孩子用身体完全自由的把音乐的感觉流淌出来时,生命的舞蹈就呈现出来了。


  同样,在音乐课上,我们和孩子一起分享音乐,在好玩的游戏中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在宁静的聆听中体验心灵与音乐的碰触,在与同伴的互动中感受分享的喜悦,探索创造音乐。感受音乐的特质,在音乐剧中体验综合的艺术。这一切的过程都没有任何说教,都是让孩子用自己所有的感官来感受。都是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创造属于他的音乐。我们成人就是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让他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音乐形式,又可以自由的表达音乐的环境。


  孩子2-6岁是感受音乐的阶段,6岁以后,发展到使用音乐这个工具、理性和感性并存的阶段。我们要遵循孩子音乐发展的自然规律。如果三四岁就教孩子音乐知识,孩子感受的部分就被抹杀掉了,没有机会发展起来。之后弹得再好,也只是个弹琴的工匠。有一个调查资料说,在新加坡孩子学习乐器的特别多,在一个班里弹钢琴的孩子占到80%。这些孩子长大之后,很少有人再去碰钢琴。


  杨利霞问:对于父母来说,帮助孩子音乐发展,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王平:首先,父母要接纳孩子以他的方式来呈现他对音乐的感受。比如,我孩子跳舞时肢体不是特别的协调(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完美协调),因为我认为自己是学音乐的,我的孩子就应该在音乐的各个领域都非常优秀。但是他恰恰是那种在舞蹈方面有一点“后知后觉”的孩子,不过儿子对音乐的旋律会特别敏感,具有“过耳不忘”的功夫。只要听过的旋律,再次出现他一定会很快辨识出来。而且他会有特别丰富的想象力,能够很精准的把一段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或是场景描述出来。放学的路上,看到秋天的落叶,他会自然地哼起《落叶》那首歌。他也会时常根据情境自创歌曲--- 比如他喜欢的消防车就会编出一首《消防车之歌》节奏明快,歌词言简意赅又很形象。我用钢琴弹奏出来,儿子会说:不可以侵权。


  你看,这就是孩子的天分不同所表现出不同的喜欢音乐的方式,如果我不接纳孩子的那不太协调的舞姿,而沮丧焦虑认为他没有音乐的天赋,他就没有机会用他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属于他的音乐。细心地爸爸妈妈们要善于发现你孩子的独特,接纳孩子的一切。这样孩子就有了发展自己的空间。


  第二就是环境---有音乐的环境,父母要让家庭生活里经常有音乐,让孩子浸润在音乐中,随时可以吸收优秀的音乐。大家都知道,非洲的音乐节奏都特别复杂,但是即使是土著的非洲人,没有学过任何乐理知识,都可以轻松的掌握各种复杂的节奏,因为非洲的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有音乐的环境中长大的,但凡是非洲人没有不会跳舞,不会唱歌的,人家上学的时候一段鼓声、一段歌声,上学去了;放学的时候,一段鼓声,一段歌声,回来了。聚会的时候,就是围着圆圈唱歌跳舞;音乐舞蹈就是生活的特别自然的一部分。


  最后,父母对音乐的一个态度---你的心里是否爱音乐,是不是把音乐当成生命里的一部分资源。如果自己连欣赏音乐享受音乐都很少,那你怎么影响孩子呢。


  杨利霞问:父母们都很想在家庭生活中影响到孩子,但许多人会觉得自己真的完全没有音乐细胞,在工作坊中,你准备给父母带来怎样的音乐体验?


  王平:首先说,成人感觉自己没有音乐细胞,这是个信念。是因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学音乐成为了一个权威赋予的,可以还是不可以。比如,最初的权威可能是你的幼儿园、小学的音乐老师对你的一个评判。说你行,你就唱可以跳;说你不行,那你可能就要在一旁看着那些老师眼中的姣姣者又唱又跳,这样的经历可能让你的内在跟音乐就断裂了。“不行”就像一个紧箍咒一样恰在你的喉咙那里,绑在你的腿那儿,使你到现在都不能唱首歌,跳个舞。这成了你的一个信念,这样的信念遏制着你的生命活力。但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种渴望,一种能够自由的高歌,自在的舞蹈的渴望,是否重新打开自己的生命,让这部分资源流淌出来,那就看自己了。


  工作坊上,我会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重新唤醒父母生命内在的这一部分,使父母重新体验自己生命内在的这一部分资源。


  我深信,每个人生命内在都有,只是原来的观念压着你,你无法突破它。如果我们身体不自由,那我们的内心就更没办法自由。在工作坊,第一件事情,就是“破冰”,打开身体。因为身体不打开,内心就打不开;内心打不开,就不能跟生命里原本的音乐的资源那部分连接。透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活动,让大家感受到身体,感受到除了大脑,自己还有一个身体。接着还会有用音乐和舞蹈来与同伴交流,集体的创意和展示等等,藉由这些活动让我们的身体回归我们原本纯然的生命状态中。感受到原本就属于我们那蓬勃的生命力。


  还有一部分内容,是回归童年,透过各种活动,摸爬滚打,节奏游戏,手指游戏,让大家把自己内在的紧张慢慢去除。同时,这个过程中,让大家分享到怎样和孩子一起玩。和孩子一起玩耍,欢笑、爱会深深扎在孩子心中。用音乐和孩子玩耍、连接,妙处就在爱的传递。


  杨利霞问:对于大多数没有音乐基础的父母,从哪些方面入手,让自己开始和音乐有一些连接,音乐的熏陶、感觉和兴趣?


  王平:首先,就是听音乐。找最触动自己内心的,最有感觉的音乐,通过内心的倾听建立与音乐的连接。


  第二,创意舞蹈。在身心灵合一修为中,身体这部分有两种练习都特别好,一个是瑜伽,一个创意舞蹈即(随音乐自由舞动)。首先可以自己在家里,放上最触动自己的,闭上眼睛,寻找音乐和内心连接的感觉。然后试一试可不可以用身体把这份感觉舞动出来。


  父母如果有这个意识,开始让自己和音乐连接,很重要。并不是说要去会唱会跳,而是把音乐作为一个媒介,透过音乐和生命连接。在家里放音乐的时候,如果你是享受音乐的,那孩子看到的一幅画面,是音乐和生命同在的美妙的画面,会特别触动孩子,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环境,一个人文的环境和一个音乐的环境并存,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受到很好的滋养。


  杨利霞问:作为一位6岁孩子的妈妈,你是怎样让音乐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的?


  王平:首先,说一下一天中的背景音乐。


  比如,早晨起来,放上轻快的有唤醒感觉的曲子,让一天有一个愉悦的开始;晚上吃饭的时候,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可以放点轻柔的音乐;感受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温馨的氛围;晚上睡前,和孩子一起读故事、聊天的时候,播放轻柔舒缓的摇篮曲。


  然后就是可以让孩子体验各种节日的音乐。


  节庆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跟节庆有关的音乐。比如圣诞节,就为孩子准备各种风格的圣诞音乐;中秋节的时候,为孩子准备与中秋有关的歌曲或乐曲如《水调歌头》;春节的时候,就为孩子介绍一系列的关于春节的音乐如《喜洋洋》《春节序曲》……。这些音乐会让这个节日更有氛围,也能让孩子感受到音乐和生活是有关系的。我们在学校的音乐活动会有一系列与自然的变化,节庆有关的课程,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生活的关系,音乐的大自然的关系。


  第三,欣赏经典的电影音乐。


  我特别愿意让我孩子看迪斯尼的动画片,每一部动画的片背景音乐和主题音乐我都特别喜欢。每一个情节都会配合有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与之呼应。那些细致的配器,完美的和声,经典的旋律,会让孩子获得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双重滋养。


  第四,让孩子听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让孩子可以从小打开一扇丰富的音乐视野。


  比如中西方的古典音乐,一定要经常听;还有中外名歌,也非常好。比如,梦之旅合唱团的,配器和和声的处理都特别的好。还有,一些童声合唱的曲子。比如,天使合唱团,法国圣马丁合唱团等等。合唱整个的音域是比较立体的,几个声部同时出来,合在一起的人声再与乐器的声音合在一起,它会很丰富,带给孩子非常饱满的听觉享受。也可以放点单独的乐器的音乐。听的时候,简单的告诉孩子,这是古筝的曲子,这是二胡的,这是钢琴的……。让孩子在聆听不同的乐器音色的特质,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特质就如同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生命个性一样。


  第五,倾听自然。


  带孩子到大自然里,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流水的声音,树叶落下沙沙的声音……其实大自然本身就是美术就是音乐他是最完美的艺术家。


  第六,欢乐的歌唱。


  自己在家里唱歌,时而给孩子唱歌。我想告诉父母的是,不管五音全不全,自己在家常常给孩子唱歌,唱歌时传递一份特别美好的情感。比如,我在家里练习吉他弹唱《兰花草》,我爱人就在一旁小声的哼唱,儿子听到了就立刻放下手里的电子游戏,坐在我们中间一起唱起来。整个房间里充满着欢乐的歌声。这就是精神生活,孩子要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他才会知道什么是精神生活。而且这种幸福的感觉留在孩子的心里,这种体验越多孩子的幸福感就越多。还有,放上欢快的曲子,在家里跳一跳。不要担心自己唱得不好,跳得不好,这里没有好与不好。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分享这种自由的歌畅快的舞带来的快乐。


  第七,听音乐角色扮演。


  在家里,听着音乐,跟孩子一起做角色扮演。比如,听到一段进行曲,我会和孩子就扛着儿子的玩具枪,在家里走来走去,一会音乐的旋律变得低沉,儿子会和我躲到床底下,一会音乐的旋律变得温柔,儿子又让我变成公主和他跳舞……就这样和孩子自由的探索各种音乐表演的可能性,其乐无穷。


  第八:和孩子讨论电影音乐。


  有时候,跟孩子看片子的时候,我会跟孩子一起欣赏电影音乐,感受背景音乐。我会提醒儿子当你看这个画面的的时候,仔细听背景音乐是什么。比如在一个片子里,看到农民丰收割麦子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很轻快欢乐的民间小调,我就会问儿子,你觉得配合这段画面的音乐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他说,挺愉快的,因为到了收获的季节。还有一次我们在看《小马王》的时候,有一段小马王被美国军官锁起来并企图要征服他的时候,背景音乐出现一段独唱,歌词的大意是“我绝对不会被任何人束缚,我会尽我的全力去获得自由”我和儿子分享,你在这段音乐里感受到了什么,儿子沉思了一会说:力量,一种力量。我当时愕然,虽然儿子听不懂歌词,但是那段刚劲有力的旋律带给儿子一种感觉,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他不需要知道那是什么,那是一种感觉与感觉的对话。所以一定要和孩子分享这些优秀的电影音乐,让我们的孩子有一双倾听音乐的耳朵,可以更细致的去体验音乐与各种不同的情绪与场景的结合。


  第九 与孩子在温柔的音乐中传递爱


  在那些温柔的摇篮曲中把你的宝贝抱在怀里,轻轻的摇摆或是温柔的抚触。孩子会特别安静的享受那一刻,品味着那种安全的,温暖的,细致的感觉。每一次音乐课的最后一个环节里我都会为孩子放上轻柔的摇篮曲或是为他们唱一支《摇篮曲》,孩子们都会躺在地板上,闭上眼睛静静地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柔柔的爱。


  杨利霞问:许多父母会选择到外面为孩子选择课程和老师。对于这样的做法,你怎样看?有什么建议?


  王平:社会上的儿童培训课程,我了解到的,有的是成系统的,比如,雅马哈的电子琴,台湾朱忠庆打击乐团等等,有的是零散的奥尔夫课程;然后就是单独乐器演奏的训练。


  除了看培训机构以外,老师的状态特别重要。首先,老师的音乐专业素养


  和内在的修为一定要很高;第二,老师要懂得和孩子连接。音乐的老师是要能走进孩子生命里面的,清晰地把握孩子的情绪、心理、认知。三,老师的人格状态也很重要。


  如果让孩子开始学个别乐器,父母需要把握的是,首先,最少要6岁以后开始学,千万不能早。因为学习乐器的演奏,首先是需要有逻辑的分析,比如识谱,是个认知的过程;还有,手的能力是否能达到演奏乐器的要求,比如弹钢琴,小肌肉是否能精细到每个指尖都要灵活的运动的程度,需要配合的是大肌肉要放松,背腰放松,肩膀要放松,大臂要放松,手掌要能够撑起来,这种肌肉的配合,太小年龄的孩子是做不到的。


  还有,父母要知道,学习音乐是孩子一生要享受的事情,不要急于孩子在一个月取得什么样的成绩。要和孩子一起分享每一天有一点点进步的美妙,


  一起分享音乐,一起分享生命成长的里程。
发表于 2012-2-5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棒的讲解!
发表于 2012-2-6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丽丽!我转到QQ空间了!王平老师讲得太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4:25 , Processed in 0.0249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