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613|回复: 1

為什麼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佛經節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6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bd370d0102dvr9.html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說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為什麼? 楞嚴經中有一段說得很清楚也說得很嚴重 今節錄如下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云何二种?
  “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佛告阿难:“世间一切诸修学人,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成阿罗汉,皆由执此生死妄想,误为真实。是故汝今虽得多闻,不成圣果。”
虽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穷子舍父逃逝,今日乃知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阿难,第一义者,汝等若欲捐舍声闻,修菩萨乘,入佛知见,应当审观因地发心与果地觉,为同为异?
  “阿难,若于因地,以生灭心为本修因,而求佛乘不生不灭,无有是处。
“阿难,汝今欲令见闻觉知,远契如来常乐我净,应当先择死生根本,依不生灭圆湛性成,以湛旋其虚妄灭生复还元觉,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如澄浊水,贮于静器,静深不动,沙土自沉,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去泥纯水,名为永断根本无明——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槃清净妙德。
註 以上所說亦是圓覺經第一章所說的成佛的本起因地法行
发表于 2012-2-1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所说的“不识本心,学法无益”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他也叫如来藏,也叫真如,也叫真心,请看他的体性:

真心有何重要之体性?真心与意识相比较,有何明显之不同?我们知道,意识能分别六尘,但真心则不然,真心不分别六尘,此即真心之重要体性——离见闻觉知。意识与前五识相互配合,具有见、闻、觉、知的功能,即能见、能闻、能觉、能知。而真心第八识则恰恰相反,他不见、不闻、不觉、不知。古代有一首描写八识之偈: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家里把账开。


    这里说的“伶俐”者,是指第七末那识(意根),意根是心,非是大脑。“呆”者,说的正是因地真心第八识。八个识当中,只有第八识是真正不生不灭之识,故第八识又称为真心、本心。本心面对六尘,他是“呆”的,是无分别的,他不见、不闻、不觉、不知。古代禅师在描述真心之离见闻觉知体性时说:“终日吃饭未吃一粒米,终日穿衣未穿一缕纱。”此义是说,真心不觉味尘,不觉触尘,此亦是说真心之离见闻觉知体性。古人又曰:见“无所见”即真见,知“无所知”即真知。本心是“无所见”的、“无所知”的。关于本心第八识,下段文字描述的极为精彩:


佛子证悟无觉无观阿赖耶识,无余涅盘实相无相唯是此心,
十方世界三世诸佛共说此心,而此真如阿赖耶识离诸觉观,
应物现行如镜照烛而离觉知,无量劫来离诸分别表意言说,
恒处三界对现六尘内相分境,于六尘境不起善染厌憎觉观,
自不作主亦不起于见闻觉知,唯对意根意识所思言听计从,
如是安住本来自性清净涅盘,是即般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本心第八识,是“无觉无观”、“离诸觉观”、“离觉知”、“离诸分别表意言说”、“不起善染厌憎觉观”、“不起于见闻觉知”、“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所住而生其心”:是说本心第八识不分别六尘而又能变现万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5 12:15 , Processed in 0.02602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