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558|回复: 4

艾瑞老师:重新认识情绪-------如何安全地生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事:公司董事长有一天看报看得太入迷以至于忘了时间,为了不耽误开董事会,他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驶,结果被警察警告并开了罚单,而且还耽误了开会的时间。董事长心中窝火,将销售经理叫到办公室训斥了一番。销售经理挨训之后,气急败坏地走出董事长办公室,将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并对他百般挑剔,大骂秘书无能。秘书无缘无故被人挑剔,自然是一肚子气。下班后垂头丧气回到家里,看见太太还没有准备好晚饭,对着太太大发雷霆。委屈的太太看见儿子不好好写作业,大骂儿子不争气。儿子莫名其妙地被妈妈痛骂之后,又气又恼,回到房间照着迎上来跟他亲热的小猫狠狠地踢了一脚,小猫惨叫着逃出门去......
           “踢猫效应”告诉我们如果不能认识情绪、有效管理情绪,负面情绪就会转染、扩散,甚至形成连锁反应。人们之间互相施加正面积极地影响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要把负面情绪、消极影响传递、传染、传播开去,却并非难事。负面情绪能量一般会沿着关系中的等级和强弱链条从强到弱次递传播,最终的受害者是链条中最单薄、弱小的一个:在企业是基层员工,在家里,往往是孩子(我们最爱的人!)。
           
             认识情绪,懂得情绪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管理情绪。

              情绪是能量,表明我们是鲜活的生命体。情绪感受表明我们活着,表明我们有敏锐的感受力。如果晚上脱了鞋子再没有机会在早晨穿上,那么,任何人同时也再没有机会焦虑、生气、恐惧、沮丧,或者伤心哭泣了。所有的情绪都是生命存在的状态,是我们的生理、心理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状态。  

                情绪生而有之。有一些情绪生而具有,比如恐惧(出生焦虑造就爱哭宝宝------夜哭郎)、愤怒(所求不得造成生气)、快乐(身心需求得以满足带来快乐)、惊讶、悲伤等,这些情绪都是自然的生命能量的流动;一些情绪经学习而来,比如害怕(初生牛犊不怕虎,是因为没有被教育)、愉悦(愉悦相对快乐更多的是精神的成分)、骄傲、羞愧(是内心的伤痛,是对自我的否定)、感恩、罪恶、郁闷、友爱等;一些情绪出自我们的想象和猜测,比如当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没有把握,就会感到焦虑;对过去追悔、内疚、抱怨就会积累成忧郁。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好或坏,正面或负面,只是我们的定义。情绪能量就象生气时的心跳和肌肉的紧张,它帮助我们准备好解决问题和面对威胁或危险的情境。倘若我们没有愤怒的能量,就无法调动内分泌和肌肉去打斗或竞争、奋斗,也很难维护自己(或集体)的尊严和自我价值;恐惧是保命的能量,帮助我们衡量危险并且意识到危险之源,以便逃离或隐藏来保护自己;悲伤是道别及结束的能量,生命是一个不断说再见和完成生长循环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说再见,最初是舒适的子宫,然后是妈妈的手,然后是温暖的家,间或还有心爱的人、事、物甚至规则等等;忧伤和痛苦给予我们力量结束过去,成长需要一连串的蜕变,痛苦是具有治疗性质的感觉,它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罪恶感是形成良知的能量,没有这个能量,我们会变的麻木不仁或形成反社会的偏差人格;羞愧是让我们认识自己界限的能量,它允许我们犯错并且了解自己需要帮助,是我们灵性的来源;喜悦表示万事如意,所有的需求暂时都获得满足,我们在不断地成长,喜悦使我们产生无尽的能量。
            
                 情绪会积累。因为对情绪没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常常只接受和表达“正面的”情绪,如快乐、愉悦、友爱等,而所谓的“负面”情绪多被压抑并不被允许表达。未被合理表达和适当地释放而累积下来的负面情绪能量场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中,是让我们痛苦、难过、不舒服和生病的源泉,艾克哈特·托利把它叫做“痛苦之身”(pain body)。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不如意时我们就会程度不同地愤怒、沮丧、恨、哀怨、悲伤、烦躁、忧郁、苦恼、恐惧、害怕、嫉妒、羞愧……这些情绪常被压抑、合理化、否定、回避、转移、沉溺,就是不能、不愿或不知道合理表达与释放。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压抑特定的情绪,以便讨好父母或抚养人以生存下来。积累起来的消极能量在我们体内生存下来,并以任何与它能量共振的经历和各种形式的痛苦为“食”,每当新的事件诱发了旧有的情绪,我们就可能受到它的控制、挟持而不再能掌控自己的行为、生活:大发雷霆、歇斯底里、失去判断、消沉抑郁、唠叨抱怨、逆反对抗……
            
               情绪会转移,能感染。“迁移、投射、移情”几乎是我们不学而能的本领。我们会从“不安全”对象转移某些情绪到“安全”对象身上。比如愤怒的孩子不能或不被允许对父母表达愤怒时,往往把生气转移到老师身上:对与父母相似的人愤怒;不能对老板愤怒时我们就对家人愤怒。常常有这样的情景在我们的生活中或身边出现:妈妈下班时带着工作中的挫折、愤怒和受伤的感觉回到家里。这个时候她不会或不愿意对孩子说:“我需要独处一下,今天遭遇了很大的挫折,心理很受伤,我感到很生气。”偏偏这时她看到孩子脏乱的房间、糟糕的成绩、磨磨蹭蹭的行为,她就开始大发脾气:“你真自私(懒惰、讨厌、笨、磨蹭……),永远不会替别人着想!”实际上是妈妈没有察觉到自己的感觉,没有表达自己当时真正的感受。也许这个妈妈在童年时精神上曾受过一些不妥当的对待,因而学会了漠视自己的感受。在对自己的情绪和有效、健康、负责的表达毫不自觉的情况下,她对情绪的反应方式只有暴怒的批评和指责。而脆弱的、尚未成年的孩子对妈妈情绪和行为的解读是:“我是个坏孩子。”即使是最成熟的父母也难免会陷入情绪低潮或心情混乱的情况。父母的身份再加上强大的负面情绪能量,传递给孩子并成为孩子的情绪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情绪需要合理、健康地表达。压抑、否认、逃避、合理化、投射情绪而不是通过合理健康的方式表达情绪,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后果。情绪就像天气的变化,是自然现象。有时我们恐惧,有时是愤怒或忧伤。情绪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表达情绪并将情绪能量转化为积极地行动。
              在情绪的表达上,婴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当小小的婴儿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借着哭来表达情绪。婴儿“终日号而不嗄”,是因为“和之至也”。婴儿的哭是纯粹的哭泣,他不会东想西想,犹豫自己要不要哭,该不该哭。婴儿彻底接受自己的情绪,他们任意发泄情感,发泄完了便放下,不再停留在负面的情绪里。婴儿总是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地。我们这些成年人,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未来,不是活在后悔、内疚、愤怒里,就是活在恐惧、焦虑和期待里。
               
               对情绪的感知和管理能力可以经由训练而提升。认识、感知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叫情商。心身健康、尽责的父母具有较高的情商和自我价值感,因而可以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并有效地表达和呈现。比如,当我们生气,要学会首先看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会把生气的原因推委到伴侣、孩子或他人身上。我们可以生气,但是不要把生气变成石块砸出去,砸向伴侣或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夫妻能建设良好的婚姻关系作为家庭的核心和基础,在这样的家庭里面孩子才能得到保障。孩子可以得到他(她)所属年龄层的依赖性、尝试独特性及冒险所需的安全感。因为父母的关系越稳固,孩子往往越能被允许做自己,因为父母会透过自己以及彼此之间的力量来获得各种需要的满足,而不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
             健康圆融、功能良好的家庭中,父母以言行举止为孩子示范成熟的行为及自主性。他们有高度的自我肯定和自我价值感,少有压抑和意识之外的未完成事件。因此,孩子不需要负担来自父母自身的未能解决的潜意识冲突及冲突造成的情绪能量。这样的父母亲会为孩子示范自我完成的过程,不需要孩子为他们完成生命中的一切。孩子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关爱、感觉、创造力、主动性及想象的能力去走自己的成长之路,达到自我实现。孩子不会时时被父母的挫折、焦虑造成的愤怒所批判和评估,也不会成为父母“痛苦之身”的牺牲者,于是,这样的家里,人人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独特天赋、成为自己,享受平静和愉悦。
            虽然这样的家庭还是理想状态,但是,只要上路,总能到达。只要开始,就不嫌晚!
发表于 2011-11-2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东,留下记号,多看几遍
发表于 2011-11-24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aliliya转的好文章,慢慢领悟中...
发表于 2011-11-25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感谢lili.
发表于 2011-11-2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aliliya转载的好文,看了想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8:05 , Processed in 0.03441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