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823|回复: 1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6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

拜伦·凯蒂 (Byron Katie) (作者), 迈克尔 L.卡茨(Michael L.Katz) (作者), 郭静 (编者), 陈曦 (译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
外文书名: I need your love:is that true?
平装: 24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38537740, 9787538537741
条形码: 9787538537741
产品尺寸及重量: 22.6 x 15.4 x 2 cm ; 322 g
品牌: 北京磨铁图书
ASIN: B003HS5RW8
--------------------------------------------------------------------------------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帮助你看清生活中你极度渴望,但是似乎有所缺乏的方面:伴侣的爱,孩子的尊敬,爱人的温柔,或者老板的尊重。凯蒂让你看到,解开追求爱、认同和欣赏过程中的纠结,将如何为你带来真正的爱,并让你为你自己的幸福负责。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调查了一个普遍且由来已久的焦虑的来源: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在《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这本具有开创性的书里,凯蒂将帮助你质疑所有那些你学到的用以获得爱和认可的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一种真诚的人际关系,同时《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还让你看到:为什么我们学到的寻求爱和认可的方式只会让我们失望!爱如何不等同于需要!如何通过做“功课”而更加爱自己,接受自己!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中凯蒂再次介绍了这个自我反省的形式——“功课”,但在这里,她处理的是关系和破坏关系的根源。凯蒂说,不要去寻求别人的爱和认可,你需要从自己身上找到它们。阻碍我们去爱的是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如果你相信你那些焦虑的想法,你的生活就充满焦虑。但如果你怀疑你的想法,你将会爱上你的生活和每一个人。”“功课”对于理清批判性的想法是至关重要的,比如“我的伴侣应该让我快乐”——对它提出四个强有力的问题,如“这是真的吗?”和“如果没有这个想法我会怎样?”接着凯蒂建议把这个想法反过来,考虑一下不同的选择,比如“让自己快乐”,“让你的伴侣快乐”。最后,她建议了我们找到爱和接受自己的方法。凯蒂健谈的风格,用详细的对话和简单的练习,令很多读者感到内在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编辑推荐我是爱,我是圆满的,我不需要寻求别人的爱、认可和欣赏。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全球畅销书《一念之转》作者拜伦·凯蒂新著!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最畅销身心灵作家张德芬鼎力强荐!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穿越爱情的真相 找到两性关系的答案!
时代周刊 洛杉矶时报 伦敦时报 畅销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1-9-16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医生 于 2011-9-16 19:03 编辑

专业书评
“一路走来,最终我发现,不是我的读者、网友、朋友、同事、亲人、家人放过了我,而是我放过了我自己。我需要你们的接纳和支持,这是真的吗?我需要你们的爱和理解,这是真的吗?拜伦•凯蒂的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真相,而真相,可以给我们终极的自由!”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活出全新的自己》作者张德芬
“拜伦•凯蒂是我们时代真正伟大,激励人心的导师之一。她对我个人有着巨大的帮助。我爱这个睿智的女人。”
——身心灵畅销书作家、《改变思想,改变生活》作者韦恩•戴尔
“21世纪的灵性创新者。”
——时代周刊
“她的方法可以刺穿多年的自欺和合理化。”
——洛杉矶时报
“凯蒂激光般的爱把一切幻觉烧得一干二净。”
——伦敦时报
作者简介
作者美)拜伦·凯蒂 迈克尔·卡茨 译者美) 陈曦 编者:郭静

拜伦•凯蒂(Byron Katie),美国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 心灵书籍的畅销作家,一念之转的创始人。她教导人们如何终止痛苦。当她引导人们进行被称为“一念之转”的探询步骤时,人们发现给他们带来痛苦的信念——关于生活,关于他人,或者关于自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而他们的生活也从此永远改变。一念之转基于拜伦•凯蒂个人关于痛苦如何产生和终止的亲身经历,是一个简单得让人惊讶的方法,无论是任何年龄及背景的人都可以运用,所需要的工具只是纸笔和一个开放的头脑。通过这个方法,任何人都能够学会追溯痛苦的起源,并且从根本上清除痛苦。
拜伦•凯蒂不仅向我们展示世上的一切问题都源自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她更给了我们一把开启心门,释放自我的钥匙,她亲自在美国和欧洲的免费公众聚会上、周末强化班里、以及“九日学校”里介绍“功课”。 有关最新消息,可去www.thework.com查看Upcoming Events的页面。
目录
目录
推荐序 我是我最终的爱 吴家芸
前言
介绍
第一章 你相信自己的念头吗?
第二章 质疑你关于爱的念头
第三章 追求认可
第四章 坠入爱河
第五章 人格不会爱——它们总想要些什么
第六章 亲密关系工作坊
第七章 如果我的伴侣有缺点呢?
第八章 在爱中自由的五个关键
第九章 一段婚姻的转变
第十章 不爱的是什么?会是你吗?
第十一章 活在爱中
第十二章 爱本身
致谢
序言
我是我最终的爱
(I Need Your Love, Is That True?)《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是拜伦•凯蒂的第二本著作,已经于2005年发行了英文版,如今终于翻译成中文,并且在2010年由中国大陆发行中文版,这要感谢负责翻译本书的陈曦所付出的心血,让更多的华人读者因此受惠。
首先,我邀请您先阅读拜伦•凯蒂的第一本著作《一念之转》中文版和我的推荐序,您将会更加了解为何我要如此积极地推广拜伦•凯蒂的“功课”(The Work)。在这本《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书中,拜伦•凯蒂同样采用了“功课”(The Work)这套工具,相信对于心灵受到束缚的朋友们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平静和喜悦一直都在等着我们,只要我们停止向外讨爱,转而从自身来汲取爱、肯定、认可和自我赞赏时,也就能够回到内在平安的“家”。
只要您愿意开始使用拜伦•凯蒂所提供的这套工具,让它成为生命中的良师益友,安安静静的坐下来,提起笔,逐一的回答拜伦•凯蒂所设计的“六道问题”,接着再反问自己“四句问话”,并且做“反向思考”,就可以让那些驱使您必须向外去乞求爱、肯定、认可和赞赏的隐藏性信念暴露在阳光底下,帮助您从缺乏爱与赞赏的痛苦当中解放出来。
“功课”这套方法可以让人们找出导致愤怒、怪罪、自怜等等负面情绪的盲点,并且进一步将人际关系的种种挑战转化成机会和礼物,借此平衡我们的生命,回归心灵的安宁,更能够体会到生活当中的所有事件并不是冲着我们来的,而是为着灵性成长的需要而发生的。
就我的经验,每当我的动机是为了从对方身上获得爱与赞赏时,我的所言所行就会去附和对方的需求,然而,为他人而活的结果,不但因此失去了真我,同时也无法从对方身上得到渴求的爱。反之,如果我不去向任何人索求爱,就能够感受到真诚的自我,赢得内心的平静、自在和喜悦。
举我自己真实的例子,两年前,我曾经一人独自远行,等到我返家时,却意外地发现我的伴侣居然有了外遇,当时的我既愤怒又痛苦,但我还是敦促自己拿出纸和笔,依着拜伦•凯蒂的指示写下六道问题和回答四句话,同时反向思考,就这样整整做了三个月的“功课”,让我看见以下这些折磨我的信念:
1.我的伴侣不应该背叛我。
2.一个人孤单的过日子是很寂寞可怜的。
3.因为我不够好,他才会有外遇。
4.他不爱我了,所以才会去爱别人。
拜伦•凯蒂总是提醒我们:“天底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和神的事”。在持续做“功课”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问自己:“他有外遇是谁的事?”,也明确地了悟到:“他有外遇是他的事”,因为那是他的人生,他有权利去选择。而我对他有外遇感到愤怒和痛苦则是“我的事”,起因于我想要操控他的爱,我相信当我对他付出爱,他也必须回馈给我爱和赞赏,因此我的爱是有条件的,当我的渴望与事实不符,就让我陷入了失落和悲伤之中。
这三个月的“功课”让我最终能够怀着平静和感恩的心情和他道别,并且由衷地祝福他,直到如今,我们仍然是好朋友。
现在的我真正体验到:“我是我最好的伴侣”,因为我不再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我想要的爱和赞赏在我自身已经俱足,而透过这次情感创伤的机会,我疗愈了长久以来对于两性关系错误的隐藏性信念,也改善了跟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
《我需要你的爱——这是真的吗?》一共有十二章,都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爱、肯定、认可和赞赏等信念问题,如果读者的痛苦是来自于婚姻,我会建议您从第七章和第十二章开始读起。
当您体会到一切痛苦的来源都是出自于尚未审查的信念,并且循着四句问话往内心深处去挖掘,让答案自然的浮现,接着继续做反向思考,可能会发现那些根深蒂固的信念开始松动了,只要不再执着于旧信念,您的人生也会有新的转机。
最后,我想引用拜伦•凯蒂说过的话:“若我有祈祷文,那将会是‘神啊!请免除我对爱、肯定或赞赏的渴望,阿门!’”。我由衷地祈祷,透过本书的实例和兼具慈悲与智能的方法,能够引导您认清那些关于爱的盲目信念,从“别人需要给我爱”与“互相讨爱而彼此指责”的幻象当中解脱出来。
感谢这本书的诞生,也谢谢您的参与,因着您的清晰洞见,抚平您自身“爱的伤痕”,并借着爱自己来给出爱,也将为这个世界带来爱的疗愈。

吴家芸
文摘
觉察自己是如何追求认可的

练习:开始注意你的念头

当我们长大成人时,追求认可已经成了我们根深蒂固的习惯。要发现它究竟占据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多大一部分,可能很难。下面有几个练习,可以帮助你开始注意到,你是如何追求认可的。
打电话,是一个开始注意自己念头的好机会。电话那端的人看不到你,但你可以看到自己。当你打给某个重要的人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念头。拿起电话之前,你是不是已经想好了要说些什么?你是不是想用某种方式在别人面前展现你自己?注意那个时刻在你脑中飞快闪现的念头。
当你回想这样的情形时,你有什么相关的情绪?找出你身体感觉到这些情绪的具体部位,并注意它们对你身体影响的程度。
在和某个你很重视的人见面之前,你有没有预先想象你们见面时的情景?你有没有在心里排练那些聪明的谈论?你有没有大致想好,你要谈论什么?你会提什么建议?哪些话题可以讨论?哪些话题需要尽量避免?
见面时,你心里有没有焦虑的念头?有没有担心他人会怎么看你?例如:“他为什么笑?可能他不相信我。”“她为什么不笑?是不是嫌我太闷?我能做点什么呢?”
事后你有没有在心里多次回想当时的情景?你有没有试图发现自己在哪些地方表现不错?哪些地方表现不好?哪些是你该说但是没说的话、该做但是没做的事?当你这样检查自己时,你感觉不错还是感觉有压力?
男女朋友约会时,你心里有没有这类的念头:“她注意到我了吗?”“她会不会认为我是个虚伪的人?”“我有没有说错话?”“我该不该吻她?”“我是不是应该假装喜欢他住的地方?”“他是不是不爱我了?”“她是不是要和我分手?”“他并不爱真正的我。”“她并不真想和我在一起。”
在这个练习里,你不需要对这些念头做任何事,你只需要注意到这是些什么样的念头。

你相信自己的念头吗?
你最亲密的关系是你和自己念头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害怕独自一人,那意味着你害怕自己的念头。

练习:注意当你相信你的念头时发生了什么?

当你和别人说话时,刻意去聆听自己的那些念头。当你相信那些念头时,发生了什么?注意你想用解释、合理化或证明来掌控他人的那些时刻,注意你想用奇闻趣事给人留下某种印象的那些时刻,注意你是如何试图用你的表情、声音、眼神、身体语言、以及你的笑声来操控他人的。
回想你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有可能就在今天,你正在寻求某人的爱和认可。在那个时刻,你做了哪些让自己难受的事情,说了什么让自己难受的话呢?
现在,写下你对下列问题的回答:
1.你想从那个人身上得到什么?列出你想要的东西。
2.你是如何企图影响他对你的看法的?列出你使用的方式。
3.你具体地希望他怎样看你?把它们列出来。
4.你有没有说谎或夸张?请举些例子。你说了些什么?尽量具体地把它们列出来。
5.你真的有听他说话吗?还是你更想让他认为你是多么有趣、多么吸引人或多么聪明?
6.当你追求爱和认可时,有哪些是你不喜欢的?把它们列出来。
7.当你拒绝追求爱和认可时,有哪些是你喜欢的?
看到自己对认可的追求,你可能会觉得尴尬,甚至觉得受不了。在我的“九日学校”,大家做这个练习时可以相互支持,所以让这个练习变得容易些。通常,我会让一名志愿者在大家面前读出自己写的答案。结果,每个人都发现,即使自己写的那些最无耻的例子,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我们都经历过这些事,这世上没有任何新的有压力的念头,凡是你有的每个人都有。
下面这个例子来自“九日学校”。也许它会帮你认识到,无论你发现的是什么,你都绝对不是唯一有这些念头的人。这位站起来发言的妇女发现,即使在做这个练习时,她也没有停止追求认可:

练习:精心打扮

想象一下你为了去一个场合而穿上你最好的衣服、或去买套新装(想方设法改头换面)。想象你正在为重要的会面或约会打扮自己,当你一件件地穿上你那些最关键的服饰时(你知道它们是什么——你的新衬衫、你最喜爱的领带、你的蕾丝内裤等),问一问自己,你希望它能为你起到哪些作用或达到什么效果。“我穿上这件衬衫,是想让你觉得。”在空白处填上你希望那个人怎么想、怎么说、或怎么做,甚至连你的袜子也有个有趣的故事。
注意你在梳妆打扮时,刻意要掩饰或隐藏的那些:岁月的痕迹,多余的赘肉等等。“我想掩饰一下这部分,这样你就不会认为。”或“这样你就会认为。”
现在,确定一下你不希望别人对你有的想法或反应吧。问一问自己:如果你那身打扮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可能会发生什么?如果它没起到作用,最糟糕的情况会怎样?
做这练习的过程中,也许你会发现自己有些想法简直是太可笑,而不想再继续这个练习。其实这是好迹象,在追求认可的过程中确实有很多十分可笑的地方。你真的相信你所注意到的那些念头吗?当你精心打扮时,你心里有多大的压力?你花了多大的力气?现在,想象自己在打扮,但心里没有那些焦虑的念头。

谈话、插嘴和聆听
大部分想要赢得爱和尊重的努力,都不是冷静地算计好了的行为——我们并不是有意这样做的。调情、引诱、坠入爱河,整个与浪漫有关的一系列行为,都发生在梦一般的恍惚状态中,摇摆在希望和恐惧之间。这一刻,你以为自己被拒绝了;下一刻,你又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在这种状态下,你几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使用了多少假装和操控的伎俩。
无论是在生意就要成交的关头,还是某人将被雇用的那个时刻,或者是情侣就要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当下,当人们在接近他们关系的顶峰时,那梦一般的感觉是最强烈的。在那个时刻,每个人都想和对方一致,希望掩盖他们之间的不同。
如果这种心理状态让你感到焦虑,你可以通过注意人们在日常谈话中的表现,让自己从梦中清醒过来。人们的交谈中,充满了无意识的行为,想要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挑逗的微笑,意味深长的眼神,点头赞同和夸张的反应等。

真正聆听的实验
花一天的时间去聆听别人,只是听他们说的话,不要加上你自己的看法。你可以试试这样想:当别人说话时,他们正在寻找方法来表达他们真正想说的,而帮助他们的最好方式,就是静静地聆听。不要去猜测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只是去理解,相信在他们说完后你就会明白。当你想帮他们说完,不管是说出声还只是在心里说,让自己停下来。
当你允许他们说完要说的话,不打断他们时,你会惊讶,人们说出的话语是怎样的一份礼物啊!有时,你发现自己遇到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尤其这个人正好是你妻子或你丈夫时。你或许会认识到,过去你认为自己是在了解某人,其实你只是在确认自己对他们的看法。当你真正开始聆听时,一些小误会很快自行化解。例如,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一位同事,过去似乎一看到他就有气。一天,我朋友既没催促他,也没打断他,让他一口气说完了他要说的话。那位同事如释重负,第一次不带怒气地对我朋友说,他非常喜欢和他一起共事。
你对他人的了解,往往受限于你认为你已经知道的那些。因此,当你真诚地聆听时,你会发现,眼前的这个人和你平时对他的看法不同。令人兴奋的是,那个人通常比你预期的要更加智慧和友善。当你真正聆听他人时,你可能还会忘了你对自己的看法;你成了一个真正的聆听者,一个心胸开放、真诚地对他人感兴趣的人;也许你还会发现,你自己也比你过去认为的更加智慧和友善。当你发现,人们不断给你惊喜、比你期待的还要棒时,你自然会对他们产生兴趣。
当你逐字逐句地聆听时,你也许一开始会觉得有点晕头转向。你一直十分努力维持的身份瓦解了,你不再是过去的那个你——那个一边听人说话、一边在头脑里东想西想、一心等着插话的机会去影响别人的你,实际上是你和他人真正相遇的负担和障碍。在真正的聆听中,你不认识的那个你,遇见了你认不出了的那个人。

你在寻求他人的爱的过程中失去了真实的自己
当你认为你需要别人的爱的时候,你如何反应?为了得到他们的认可,你是否成了奴隶?你是否因为担心别人会不认可你,而过着一种言不由衷的生活?你是否在捉摸别人希望你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努力成为那样的人,就像一只变色龙?那个你,永远也无法以这种方式得到他们的爱。因为你想要变成某个不是你的人,所以当他们对你说“我爱你”时,你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因为你知道他们爱的是一个面具,他们爱的那个人——那个你假装的人,根本就不存在。寻求他人的爱是困难的,也是致命的。在寻求他人的爱的过程中,你失去了真实的你。当我们努力想要得到我们其实已经拥有的爱时,我们自己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囚牢。

浪漫爱情的谎言
浪漫爱情观所说的是你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让你变得完整。这绝对是个神智不清的谎言。我的经验是我不需要任何人来让我变得完整。一旦我认识到这一点,世上每一个人都让我更完整。

爱是完全自由的
我们运用自己的美貌,聪明,魅力来捕获另一个人作为我们的伴侣,好像他是一只动物。而当他想要逃出牢笼的时候,我们便会勃然大怒。对我来说这听上去很不体谅。这不是自爱。我想要我的丈夫去追求他所想要的。同时我也注意到我别无选择。这才是真正的自爱。他做他想做的事,而我喜欢这样。这便是我所想要的,因为当我跟事实开战时,我得到的只有痛苦。

你的伴侣是你最好的老师
一旦我们开始质疑我们的念头,我们的伴侣--无论是在世还是离世,或是已经离婚--永远都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跟你在一起的那个人没有任何错误;无论你们之间关系如何,他(她)对你而言都是完美的老师。一旦你质询你的念头,你就会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宇宙永远不会出差错。
如果你的伴侣对你生气,那很好。如果他身上的一些事情在你看来是他的缺点,那很好;因为那些缺点其实是你自己的,而你把它们投射到了对方身上。你可以把它们写下来,进行质询,然后让自己重获自由。人们去印度寻找自己的Guru(灵性导师),但你不需要:你的伴侣就是你的灵性导师。你的伴侣会给你获得自由所需要的一切。

我需要处理的只是我自己
“如果你不寻求他人的认可,你就绝不可能得到认可。”你绝对肯定这是真的吗?这只不过是有时候你把自己当成了上帝,好像事情需要你才能发生。我注意到不管有没有我,事情照样发生;人们认可我,或不认可我,这跟我完全无关。这真的是个好消息,因为它让我为自己的快乐承担责任。它让我除了尽可能仁慈与智慧地生活而外,我无需操心别的任何事情。我需要处理的只是我自己,而这已经够我忙一辈子了。

我应该爱自己,这是真的吗?
认为“我应该爱自己”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我们原本的实质就是爱。当你事实上不爱自己的时候认为你应该爱自己,是纯粹的妄想。反向念头--“我不应该爱自己”--是不是更为真实呢?你怎么知道你不应该爱自己?因为事实是你不爱自己。这便是真相,至少就现在而言。真相不需要尊重什么灵性观念。“我应该爱自己。”--哦,你以为你是在哪个星球上?爱不是行动。你无须为爱做任何事情。当你开始质询你的头脑时,你会发现阻碍你体验到爱的只是你紧张不安的念头。
……
http://www.amazon.cn/%E6%88%91%E ... c_0?ie=UTF8&s=book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8 09:09 , Processed in 0.03086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