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歌史源源流长,丰富多采,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感情优美,意境鲜活,精练耐品,故历来为世人所爱,鼎盛时期当属唐代,延绵几千年,蔚为大观,时至清朝其风尚盛,然当时文人大多以江西派为主,崇尚用事用典,堆砌辞藻,华篇丽句,生涩难懂,违背了中国诗歌易懂感人的好传统.从而远离了民间,成为了少数文人,吟风弄月的文字游戏.然其间也有不少性情诗人,创作了大量的雅俗共赏,词浅情深的好诗.
我乡诗词前辈,道光年间著名诗人王汝为的诗作因其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曾经轰动一时,被民间广泛流传,因此有后人评价在1840年以后,在久负文名的燕赵大地,论诗才只有郭凤惠与其相匹.余幼时祖父曾教我一首王汝为的五律,时至今日仍旧记忆犹新:
村居
拓宅才三亩,垂杨已十围.
衔虫知燕哺,擒鼠见猫威.
课少童常伴,工粗衣每肥.
俗人寻不到,无碍敞柴扉.
全诗语言朴素,不加雕琢,生动活泼,一读难忘.一股清新醒人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在杨柳围绕的小院落里,天上有衔虫的翩翩小燕,屋角旁有一只正在潜伏捉鼠的老猫,穿着朴素宽大的衣服和天真烂漫的小童嬉戏玩耍着,低矮的柴门在静静的敞开着.哦!这里哪有俗人呀,分明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余最爱衔虫知燕哺,擒鼠见猫威两句.展现了诗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刻画出了美丽村居恬静中有活泼,变化里有安然的生活场面,把乡村旖旎的风光描写的惟妙惟肖,情趣横生,饶有余韵.增添了读者的无限喜爱之情.
清袁枚先生提倡的真性情,妙诗才,独创性,在王汝为的这首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余为吾乡有此真诗人而高兴不已,自豪不已,虽不能学得先生诗艺之一二,然心向往之!
2007.4.3傍晚于望云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