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3日后半段
萧:关于华德福,蒙特梭利,灵性的教育三者之间的共通点或者区别,我想从孩子的意识这个角度来开始谈,在这之前,先了解下学员们对这三者的认识程度。
学员:(录音不清楚。)
萧:是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三者都是从一个孩子的意识来观察的,观察孩子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引导。其实我对蒙不是很了解,或许还没有大家了解得多,或许蒙都是完全一致的。我去过北京一家美国人做的蒙特梭利学校,看到蒙所有的教具都是发展孩子心智的,通过对孩子自我的培养来引导孩子的自我意识感,所以蒙的孩子的自我意识感很独立,很定。我也去参观过华德福的幼儿园,他们的环境布置和蒙的很不一样,注重培养孩子的情感,在孩子幼儿阶段,注重孩子的感觉和生命构造的力量。我看到的这是在中国的华德福的,培养出来的孩子和蒙相比,自我意识感不强烈,自我意识感和自我感是两件事情,感受到我存在和自私是两件事情。我现在说的自我意识感是指存在感,能意识到我存在的感觉。这和华的理念是相符的,因为华认为孩子在7岁以前相对来说是更混沌的,那么华的课程,环境,色彩都会基于这样的认识来设计。这些都没有错,肯定是没有错的,华看到整个人的意识发展的相对混沌的状态,这是非常客观的,那蒙看到一个孩子,一个个体的基础是通过自我来建构的,也是没有问题的。那我们是从今天这个时代来看待这样的不同的,第一方面是从东西方的区别,东方是阴,西方是阳,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代)引领着整个世界的发展,比如以德国为首从西方开始发展出智性的灵心??,这里的智是智力的意思,不是智慧的意思,以哲学为代表,非常逻辑的去求证人是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是谁,这是非常典型的(问题),包括抽象画也是,如果你的意识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你是看不懂抽象画的,比如我们在山里时去教那些孩子画俯视图,侧视图,那些孩子看到的都是一堆乱线,这不是你教的问题,不管你怎么教都没用,是因为他意识的发展没有办法让他看得见,所以教育不是说用手段和方法就可以,要从根本上来,包括颜色也是,在那些少数名族一些原始的地方,那里的人无法区分蓝色和绿色,那不是色盲,也不是分不清,是他们看见的蓝色和绿色是一个颜色,这是意识发展的正常现象。那么以德国为代表的智性发展带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质),这是德国的使命,那么无论是史坦纳还是其他的先知,他们都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未来要以东方,以中国的直觉灵心的特质带动整个世界的发展,这是中国未来在世界上起的作用,但这是建立在西方智性灵心的发展影响到东方,然后成就直觉灵心发展的基础上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代,为什么各种西方的东西进入到中国,这不是说我们要一味地捍卫中国的传统文化,事实上,这是一个规律,就像我们到了青春期就要向外一样,我们要感谢西方的文化来影响到东方,虽然在表面上看,我们会看到英语全球化,做这些事情的人,他们或许是以商业为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完成了大智慧要给世界的一个使命,所以这个世界没有恶的,他们都是穿着黑衣服的天使,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为了要完成这个规律,他们要完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所以谈到这里,不要怕2012年,我真的是看到了,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即使是苦难,他也是要发生的,如果不是深圳,不是商业,我们哪里会有这样的意识。有时是需要靠恶的现象来推动的。那么西方智性的灵心发展影响东方,然后成就直觉灵心的发展,再来带动整个世界的发展,这也是史坦纳看到的,那么他一直要在他的教育里面实现感觉,包括歌德,他说:“我的人民啊 你们不要再用你们的头脑 你们要用你们的感觉”,可是不要忘了,东方区别于西方的特质是什么呢?东方其实是一个以感觉灵心的特质而存在的民族,她的灵魂是感觉灵心的特质,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哲学的,如果我说错了这句话,大家可以纠正,包括道德经,易经都是感觉灵心特质所呈现的现象,道可道,非常道,我不需要逻辑,不需要求证,我直接告诉你结论,这就是东方的特质。所以很多人看我的书也看不懂,因为没有逻辑,就象花很美,我不会证明给你花为什么美,直接告诉你答案,不需要证明。那么在今天,基于这点,灵性的教育是怎样看的呢?在东方,恰恰就要把智性的自我意识感,存在在这里的感觉带到教育中去,这正是东方人所缺少的,因为我们精神的基因,灵魂的传承总是让我们和这个世界一体的,我们的独立的自我意识感没有真正的出生,所以中国到现在都还是在做梦的状态。所以其实蒙,华,灵性的教育是没有区别的,基础都是一样的。你们要很智慧的来听这句话,真的没有区别,只是对人的理解,是站在不同的位置阐述同样的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就是要把智性的自我意识感,存在在这里的感觉带到教育中去,所以灵性教育认为自我,是作为一个孩子成长的根本的核心。 但是,区别在哪里?当灵性的教育在说自我感时,就是在说灵性的自我,因为没有灵性的自我就没有自我。所以这和普通心理学上自我有区别,灵性的教育是以灵性的自我发展作为核心,然后发展出他的身体,生命构造的力量,发展出他的星芒体,心理动力的范围,发展出他的精神,发展他最初级的,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思考,其实思考是属于精神的范围,不要小看思考,精神最初级的表现就是以思考来表现。如果没有灵性,我们单纯的去发展孩子的身体,发展他生命构造的力量,就会让这个孩子变成动物,就缺少作为一个人的优美,一个人的身体也是在呈现灵性,不要以为身体就脱离了灵性,灵性是要在任何范围表现出来的,物质的身体同样也要表现出来,所以人可以独立行走,超越地球的吸引力,动物不行,对吗?因为人有一个来自上面的力量,下面有吸引力,所以人有一个通道,连接精神的通道,是因为有这样的力量,人才可以行走,不是因为什么猿猴发展的说法,这可能呈现在物质形式上的表现,是通过进化论而发展的,但最核心的力量不是这个。也因此,如果没有灵性作为基础,去培养一个孩子的感觉的能力,我们可能在进行外在环境比如教室的环境设计时,就会摆放一些装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木块的盒子,让孩子去归类,分类,组合,但如果是以灵性为基础时,我们会让孩子去感受真正的色彩,我们不会在一个模板上给一件衣服系扣子,我们会有一个娃娃,当孩子在照顾她的时候,给她穿衣服,系扣子,打蝴蝶结,但同样有智性的特质在里面。 在这个时代,一个2岁半的孩子就已经非常渴望模仿生活,除非我们在现实中,你不给他穿衣服系扣子,你没有这种归类分类的需要,除非你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你的生活真实呈现的就是一个人类到了这样一种意识形态的社会,你需要做蛋糕,你需要把材料分类,你需要把你的碗碟储存在你的橱窗中,你要把衣服和毛巾放进衣橱,并分类放好,这就是你的生活,对于一个幼儿来说,他就是来进入生活的,虽然他是在模仿,是在游戏,但他是以进入生活的非常美好的愿望来进行模仿,他真的不是在玩,他是真的在生活,他比你还懂得生活,你扫地你还很烦,那他可是在享受啊,那就是在生活,所以我们成人要学习孩子是如何进入生活的。 于是我们根据现实的观察和需要,我们就要在幼儿园中给他们这样的生活和环境。
我不清楚在座的有没有看过我们的幼儿园,听起来很像是推销,但真的不是,比如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和钱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厨房,有细致的美感,我们把孩子要进入生活的这种美好愿望放到教室里,同样可以分类,这是他们的需要,这是这个时代人类意识的需要,所以蒙特梭利在这一点是对的,因为孩子这样做时,他的自我是非常安宁的,他浮游在外面的自我就进入到他身体中,协调了他的四肢,意志,也就是他的生命构造的力量,一定要通过这样的形式去表现,否则这个孩子会无所事事,会混乱,无聊,空虚,会把东西扔给你,那么这是灵性的自我去协调他生命构造的力量,协调他的情感,他的意志的,但是如果只是在一个架子上不停的扣扣子,就不能协调一个孩子进入生活的愿望和情感,那么我们要邀请孩子一起来切菜,一起来做蛋糕,这些是完全进入生活的,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家里,当你让孩子一起来做件事情时他很快乐,他很满足,尤其是对于5岁以后的孩子,更加需要。所以在我们学校中,你会看到一些看上去是漫不经心的,不刻意,因为我们讲的是道法自然。还有想象性的游戏,有娃娃,这样孩子一天会很快乐,他会很充实,他的意志和生命构造的力量得以去表达,情感也得以抒发,由于心智是建立在灵性的感觉的基础上,那么心智的发展不是表面和肤浅的,这样的孩子他对生活的体验和对事物的看法不是表面和肤浅的,是具有内在的力量,同样是心智和智力的发展,区别就在这里。那么基于东西方的这种区别,我们会在学校里给孩子智性和自我意识感建立的东西,但自我意识感的独立却是在21岁以后,而自我意识感的建构从胚胎开始,就需要自我意识感来作为建构的源泉。
有这个作为基础,相对会在不同的年龄,更加需要发展他的不同的部分,比如在青春期开始,需要发展他的智力,心智可以讨论,可以研究;在小学时,需要发展的是情感,开始意识到我有各种的爱,友谊,同学,教师,妈妈,家人;在幼儿部分,更加趋向于生命构造的力量,意志。这一点上是(和??)完全一致的,但并不是说在幼儿部分就没有其他两者的存在,只要是人都有,(只是发展的重点不一样)。
当我听说有人要在办学时,把三者结合起来,这样做很好,只是他们结合的方式是上午在“华”的班,下午在“蒙氏教室”这真是太疯狂了,这不叫结合叫分裂。对于这个世界最原初的意识形态的产物,也就是几何形体,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人究竟是在什么样的发展的阶段发展出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我自己看到的,我认为人从一开始就有了,不是通过发展才有,“开始就有”意味着这些智慧本身就存在在那里,只是作为一个人去反射出来而已,“开始就有”的意思是那些东西不是靠创造,发明,积累发展出来的,这也意味着会突破一个所谓意识进化的概念,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专门去了西安,去看了半坡遗址文化中心,六千年历史,我在那里看到所有的基础的意识形态的产物就已经存在在那里,知识,经验的,生产材料的积累是通过人不断的发展积累起来的,但最初的意识产物却是在六千年前就存在,这是可以考证的,我不知道在此之前还有什么,我们看到那时人们的房屋的建筑,防洪的堤坝,碗,瓦罐,床,现在你们看到的基础形态都是这些,没有任何突破,在那一刹那,没有时间的概念,而更神奇的是在他们的广场中间就有一个祭祀的地方,这是他们的精神文化活动中心,你们认为这是他们畏惧自然而产生的对神的祭祀吗?不是的,人来自于自然,他们对自然了如指掌,他们没什么好怕的。因为我在较原始的地区生活了7年,他们真不怕,他们知道该干嘛干嘛,就和动物一样,汶川地震的时候,动物怕吗?它们早就躲起来了,他们有这样的能力,跟天是通的,所以他们知道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跟神连接的需要,所以会有这样的祭祀中心,这是他们的文化,他们埋葬死婴,他们会用一个叫“瓮”的罐子,上面有一个洞,头朝这个洞,并朝向西天,让这些灵魂到西边去,他们知道。。 相对人类发展的阶段来说,半坡遗址就是幼儿期,我们的幼儿对于(??)就会有基本的反射,也是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学校里的设计,以满足孩子的需求,否则就无法满足孩子长大的需要,他们就会乱,会不合作。
另外一点,我觉得对于幼儿就是关于真相的教育,而不是去骗他,哄他。比如我们的幼小的孩子他问:老师,为什么这里的花是红色的?蒙特梭利说幼小的孩子会有敏感期,是的,但我们还要问,问题敏感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我们要问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找到适合他的教育,蒙特梭利也说孩子有叛逆期,那么我们就要讨论叛逆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这样我们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 那么对于问题敏感期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呢?他就是要知道答案,可是我们知不知道答案呢?我们不知道答案,孩子问:老师,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你给他讲一堆自然科学,你以为这就是答案,因为你对人没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如果你有,你至少会从三个层面来回答,第一个层面是物质的,自然科学的部分,不要以为灵性的教育是反对自然科学,恰恰相反,灵性的教育要把自然科学发展的更好,我们要真正看的懂自然科学,所以要给孩子自然科学的答案,幼儿阶段对这些事物的自然科学的了解将成为他将来到小学,初中时对自然科学的真正严谨的态度和兴趣,可是不要忘了,还有情感部分的答案,因为整个世界就象一个人的存在一样,至少会有3个部分,物质,灵魂和精神,所以回答孩子的问题还需要精神的部分,还要有适合这个孩子的年龄的特质的答案,而这个答案不是结论,你今天问我一个问题,我给你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是结论,是需要通过你自己的生活逐渐让它去更丰满,更丰富,通过你个人去探求这个真理,然后越来越圆满,实现,看到它,如果没有经历这个过程,我给你这个结论,那不是很可笑吗?所以老子就聪明,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要给到孩子的就是这样的答案,很难,的确不容易。所以在幼儿园太重要了,3岁以前就更重要。如果孩子问我,我可能就会这样回答:因为光给它温暖,它要给伤心的人带去爱。这就包含了3个层次:光与颜色的关系,当然我们现在不会这样去给孩子解释,但它包含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不是唯心的;第二个部分有灵魂和精神的部分,有爱,而这其中的自然科学的的确确包含了红色给你带来的情感的部分,很多人认为做艺术的就是感性的,因为我也是画画的,人家就问我,艺术家就很感性,很想象,事实上真正的艺术家是非常客观的,色彩是非常客观的,不依你的意志而改变,关于色彩与心理和精神的关系今后再讲,孩子问问题是他的需要,并不是说孩子问问题,我回答它,就是发展了他的心智,就是过分的清醒,否则孩子会觉得很空虚,关键是如何去回答孩子的问题。 那么幼儿园中,律动也是会围绕物质和精神的层面去设计,不是大家在一起开心就好了,或者是仅仅包含了情感的部分,或者仅仅包含精神的部分,如果你的晨圈过于精神化,孩子就要捣乱,我想了解下现场有无幼儿园的老师,请举下手,我想你们一定有自己的体验在里面,如果晨圈过分的精神化,孩子就会不合作,为什么?因为他的自我要来保护他,他要深深地落到地球上来,但是如果没有精神化,孩子就会散,他们就不会庄重,这种庄重不是沉重,灵性的教育不是宗教的教育,太精神化,孩子变得沉重,太物质化,孩子变得轻浮,所以一定是三者结合,任何一者都不可缺。其实是不存在三者的,不是为了说话嘛。 我们说了呼吸,说了节奏,有呼,有吸,但我们还有更内在的吸入,整个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可是到了冬天,到了夏天,都还有一个更内在的吸入,呼出,就是冬至,夏至,所以做灵性教育时,从东方的精神去看,我们做冬至夏至就不会是一个螺旋,会是两个,西方只有一个螺旋,因为他是这样看世界的;所以东方是中医,西方是解剖学,这是非常不一样的看世界的方式,所以在中国对待中国的孩子要以这样的方式来教育,这是我们的灵魂,而且这个灵魂将要影响整个世界未来的发展,这个不是民族主义,对我来说,整个世界都是一个民族,只是大家要客观的看到这些区别,所以我们对待我们的孩子要以东方的精神去看待这个世界,所以我们的冬至夏至是以这样的方式走螺旋的,你们有没有看到两个球,这边这样过来,这边这样过去,交汇点是什么?正好是最平衡的两个阶段,春秋,想象一下太极图。
刚才我们还讲到了内在的吸入,我们有一个专门给孩子冥想和祈祷的地方,祈祷不是餐前感恩就可以了,是要给孩子一个专门的时间,可以去和神连接,这不是任何宗教意义上的,我们不会在餐前去感恩,我们会在生活里的每时每刻中让你的行为都有祈祷和美丽??,当孩子进到祈祷室,他自然的就会收敛自己的放纵,会变得安定,所以这样的区域不能让孩子随意进去玩,所以整个环境的设计就可以帮助到孩子,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有个角落。
所以我并不想去讲区别,其实都是一致的,只不过是不同的人怎么去理解和运用,说这些是为了更好地交流,让我们知道怎样做会更好。 大家对于我讲的这些有什么问题?
学员:(因录音声音太小,无法记录。) 萧:关于是先有了精神,还是再有了物质,我个人觉得是先有精神,至于这些智慧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在不同的地球的时期去进行都是有可能的,比如一开始是在水域中,是一条鱼,都是有可能的。
学员:老师提到没有灵性的自我就没有自我,那么这个自我和心理学上的自我有什么区别。我觉得本质是相通的。 萧:我并不是太了解心理学上的自我,如果你们听到我说的灵性的自我,也看了心理学上的自我,了解到是一样,那就是一样的,那就非常好。我之前会提到这一点,是因为我有一个在心理治疗的朋友,谈到心理治疗的方式,比如一个人和先生之间的问题,切入的重点是帮助你如何去回顾你的童年,或者是你个人的情感和灵魂的层面,然后去帮助个案去看待她和先生的关系,那如果是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没有涉及灵性的自我,如果是从灵性的角度,我会很直接地帮她看到过去不是最重要的,当然过去是重要,作为人所有的痛苦都大同小异,我会让她看到真正要实现的自我是什么,能看到后,那个痛苦就过去了,让她自己去清理,那么我是从这样的角度以为心理学的自我和我说的自我是不一样的。
学员:刚才老师提到灵性自我的最初级阶段的表现是思考。 萧:不,不是这样。如果真的要分的话,物质身体承载着我们的本欲,饿了要吃,渴了要喝水,还有性的需要,这些是属于生命构造的范围,生命构造的力量会给我们带来本欲的需求,触动着我们的意志,比如说有人真的饿的不行了,意志的力量是非常强的,他可能就倒了。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他困了,他的意志马上就要去睡觉,这样的意志是非常有力量的。那么灵魂的层面包含了主欲的部分,我爱一个人,他爱这个人,你喜欢这样的颜色,我喜欢那样的颜色,这些是主欲,灵魂层面的需要;然后是精神,我们的思考是属于精神的范围,但属于最初级的形式。精神的最高层次就是把下面的两个层次,把生命构造中的本欲和灵魂层面主欲的部分,能够修炼到不受它们的控制,能够自由地去驾驭它们,精神的层面就越高级,也就是灵性的自我意识感越能去修炼这二个范围,你越能在精神上获得高级的存在,如果把你比喻成,你在妈妈的子宫里是要来这个世界上修炼你的生命的状态,那么这个世界就可以比喻为你的精神的胚胎,先通过这个子宫把你的生命修炼完善,然后再来修炼精神,其实我们的这个精神还只是一个胚胎状,还没有真正获得这个自由,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修炼得越完好,那倒了那个世界你就能体验到幸福和快乐,如果你在这个世界的幸福和快乐都是通过你的本欲和主欲获得的,你的物质身体获得的,那么这个身体没有了怎么办,你灵魂层面的需要,你的爱人不爱你了,怎么办?这都是限制界,我们说不受它们控制,并不是说不和它同在,所以在修行的道路里,会容易出现误区,有些人会封闭自己的感觉,以为那就是不受它的控制,包括一些有信仰的人,还有我身边一些追求修行的人,整个就是在装,然后压抑,孩子也很压抑,他是不自然的。如果你真正自由的时候,你是可以在这些事情中好好去感受,好好去享受,但同时你是不受控制的,比如说我遇到一件事情我也会悲伤啊,我怎么会没有感觉呢,感觉还是有感觉,但里面那个真我如如不动,我不会因为他就自杀了,不会因为悲伤就吃不下饭了,要知道这样的区别,你不仅有感觉,还很生动,有力量,否则你的孩子是感觉不到你的,否则他会觉得失去你,丈夫也会觉得,那么孩子就会给你捣乱,丈夫也会给你捣乱,你要好好爱他们,所以你要很生动的活在这个世界上面。
学员:如何在城市实践灵性的教育? 答:有愿望,有越大的愿望就越可能实现。你的合作伙伴,跟随你的家长。
学员:刚才提到提供一个空间给到孩子去祈祷,那么如何布置这个环境?祈祷的方式和内容是怎样?(整理者标注:这里有老师和学员的一些对话,根据对话进行总结了主要内容) 答:如果你内心有个心愿,你会知道怎么去做。如果按照我告诉你的方式去做,没有意义,我在山里就是一张木桌和几个烂板凳,到了北京又不一样。关键是你自己的内心是否有深的愿望,然后你的心里要对神有很强的确认感,因为你不是从孩子的婴儿期就开始,你突然带着孩子祈祷,这个孩子会觉得妈妈怪怪的,很搞笑,不知道你在干嘛。在这个时候,很多的先知,在这个世界上真正发挥过精神作用的人,他们的语言是具有特殊力量的,我们之前讨论过语言的力量,并不是说我信仰它,语言才有力量,而是它本身就有力量,关于声音和语言,我们会有专门的学习,《汉字与精神发展》的学习,在语言中有很多音对于人的精神和灵魂产生作用,所以我真的觉得这个是没有办法来讲,因为是需要学习才能了解我需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祈祷才能帮助孩子,如果我就这样去讲解会太过于简单了。 在每天课程的开始,我已经开始带领大家祈祷,只是没有点蜡烛。
学员:你开始带领我们祈祷时,你曾经问过学员有没有人很在意这个祈祷,当时我意识到,可能会有一些学员是基督徒,那么基督徒有他自己的信仰,有唯一的神,那么这其中会不会有冲突,那么有宗教信仰的家庭的孩子可不可以做这样的祈祷,我个人很反对各种宗教的神有区别,你的,我的,有互相批判。我不知道这会有什么问题? 答:如果你的信仰,你信仰的神,让你造成了纷争,不和,不团结,那么退出你的信仰,离开那个神,反而是崇拜神的行为。但真正的基督教,耶稣是不会给你带来真正的分裂的。如果你信仰基督,耶稣作为你的通道,你不会去否定别人的信仰,那你的孩子也不会有分别心。那你就向耶稣基督祷告,没有什么关系,你是佛教徒,就用佛教的方式,形式而已,没有关系。反正都是一个,唯一的一个。
学员:越来越没有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是什么?
萧: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没有绝对的安全感,即使是你感觉到某件事情让你感觉到有一些不安全的时候,我觉得你可以去正视它。这个也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我自己也经常用,比如说我做这个学校,没有学生来,拿了人家的钱,怎么办?也会这样去想,但是也可能都不是,你都没有看到这个问题,你就会觉得心中有一些不安,你有不安的时候你一定要安静下来,马上就去处理它,比如,我有种不安,“为什么我会有不安的感觉呢?”你就去看,哦,明白了,原来是这个嘛。我觉得你可以两个层面去看,一个是作为一个做事情、入世地看,就是这个事情我怎么去处理它,去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一个是直接去面对说,哦,原来我是不够有信心,一般来讲,这样就变得非常清楚了。但是好多人有一种习惯性的思维,他们不这样去看,我觉得问了也等于没问,我回答了也等于没回答,那她会一直这样,可能她就会想这个问题,很难受,耗掉了很多无谓的能量。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安全感,接受有些情况的不同也是非常自然的,但是真正的安全感是,你知道光吗?你刚才问我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精神最高的境界是什么样子,因为我也没有看到过,但是我有过惊鸿一瞥,那我认为是什么样一种状态,就是说,你看到过光吧,太阳的光芒,它在所有的万物里面,其实它什么都没有,但是它又在所有的万物里面,它什么都没有,又拥有了所有,我们如果能够看到什么都没有,然后我们还能够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状态下面满足,其实那已经没有满足感,真正的满足感就是你没有满足感,什么都没有,你还在这个里面,空的,这就是空,在这个空的里面获得了这个满足,你就彻底获得了安全感。这样即使是你的生命里面有过一刹那这样的体验,你对未来都是不恐惧的,虽然时不时地还是会有些事情来扰乱你,但是你体验过,这种真的是无所谓满足与不满足。这个是真实的,听起来很抽象,但真的是真实的。所以我刚才的回答是从比较现实的方式来回答。就像我做这个学校似的,好多人觉得这是我的理想,其实不是我的理想,我没什么理想。昨天张莉还跟我说让我鼓励一下她的老师们,我心里想,不需要鼓励的老师才是真老师啊,你看我的老师们,我一来我就跟他们讲,他们说我们一起来实现这个,我说,别,不要这样想,因为,这个学校对于这个世界的存在、对于这个宇宙的存在来说真的是太微不足道了,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其实你玩来玩去都是在玩你自己,成就你自己的东西,你明白吗?你说你对别人有啥呀?你不要抱着那种,哇,对这个世界有很大很大的使命,没有,然后你那个时候就会有悲天悯人,或者说别人会怎么说我,你拥有这个感觉,但事实上你玩的就是你自己,成就的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不管是地震也好,海啸也好,人心不古也好,世界最核心的精神如如不动,它还因为你而怎么样吗?它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最终是你自己通过这些现象来学习和成长,是你个人的事情。我一开始去广西的时候还是有理想的,弄了几下以后发现,事实上哪有那么伟大,我不伟大,自己就是在做你自己而已,你能为别人做什么?这就是真正的不恐惧,你就不恐惧了。你想,我在学校,你看家长又不支持,我对他们孩子这样他们又会说我这些,社会上还有人说我发财了呢,各种说法,不同的说法,你会想,我在为别人付出还被别人说,等等。这些都不是从心理学的层面能帮你解决的问题,最可信的是你看到事情的本质,这个事情的本质就是,这个学校可能没有开花结果,但是你该开花的时候还是要开花,你要有目的,你真的就完蛋了,你看一朵花,它不管那些的,它明明知道我也要枯萎,可是我还是要开,还是开花。好多人觉得说我一定要有一个美妙的结果,我才要去做,如果我看不到这个未来,我真的就没有力量了。那我告诉你,事实上就是要花开花谢了,真的就是没有了,你看蒙特梭利,我估计也快了,这个是一个规律,但是,你看蒙特梭利,该开花就开花,到那个阶段该做的事情做了就做了,这个就是你就没有恐惧,这就是自然而然的。愿望和目的是不一样的。
学员:我很想听关于真心的交流的领悟,你愿意和我们分享吗?
萧:真心的交流,我觉得这两天我们都在做真心的交流。
学员:特别欣赏萧老师关于真理是唯一的、文化多元化的见解,通过这几年的自我学习,我越来越认识到先进的育儿理念本质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方法。昨天听老师提到引导的重要,想请老师谈一下模仿、引导、唤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萧:模仿更具有无意识的特点;引导可能会引起孩子的意识,也有可能不会,因为你的引导有的时候是非常含蓄的,引导不一定就是说话。我建议大家去看一篇文章,非常好,就是讲引导。自我协调、身体灵性和精神..(在资料里面),我有讲怎么去引导不同意识形态的孩子,发展到不同意识的孩子的状态,然后你用什么方式去引导他,我有点忘了,反正就是这些文章,你们都看一下。就是自我协调身体灵性和精神吧。唤醒就是比较偏向于思考,“你说的这件事情是对还是不对?”,“你回忆一下你刚才的做法”,这个就是非常大的唤醒。
学员:儿子三岁半,想养一只狼狗,请问老师如何看待圈养动物的?
萧:我觉得最好还是算了,最好不养,但是如果有流浪狗跑到你那儿,你把它养下来就挺好,我觉得是这样。但是如果你在农村养鸡什么的是可以的。
学员:刚才讨论的问题还是有点不明白,如果两个孩子抢玩具,一个孩子经常抢另外一个孩子的,并且通常都会抢到,而另一个总是被抢,象这种现象怎么解决?被抢的那个孩子总是很伤心,我们做家长的怎么办?
萧:纯洁,仁慈,光明和公正,你自己首先要超脱,才能看得清楚,才能帮到他。
学员:对于两岁孩子的叛逆期应如何正确引导?
萧:两岁与青少年期的叛逆期是一样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如果两岁半左右的叛逆期,他没有一个很好的灵性自我成长起来的话,他到青春期就会更迷失、更叛逆,因为他只能够是用更加倍的力量来找回,所以你会发现,比较痛苦的家庭,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孩子叛逆得越厉害。
学员:如何引导孩子系统地去认识和学习中国文化?主要针对7岁以上的孩子。
萧:在我们学校7岁以前是不给孩子读经典的,我觉得给他们的中国文化就是活出中国精神来。其实就是真正运用了道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和陪伴孩子的过程里面,非要叫他背才叫引导中国文化吗?因为幼儿就像《道德经》所说的真的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的。7岁以后,我们开始给他读经,但是也是从最本质的,不是从文化的地方开始,你看《道德经》、《逍遥游》它哪有对错?它不讲对错,没有判断的,它就是在给你讲真相。9岁以后孩子开始感觉情感,然后我们开始可以给他一些这种就是《诗经》啊,这种美感。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就更加表面,唐诗、宋词就好了,我估计他都不读了那个时候,他自己去看《罗密欧与朱丽叶》。
当然,节日庆典是需要把中国的系统起来,端午、重阳,我们都有真正的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用在我们节日庆典里面,而不单单只是吃个饺子就完了。
学员:我的儿子经常在我叫他做什么的时候说“讨厌,为什么总勉强我?”态度极其强横、愤怒、委屈,因为我以前确实有点过于控制孩子,他现在经常很多天很少吃蔬菜,刚开始学跳棋,便一点都不肯听人教他怎么下,我很困惑,如果是支持孩子发展自我,面对孩子如此自我的选择,我该怎么办?我经常尊重他的个人选择,还遭到他这样的讨厌和抗拒的时候,觉得很委屈。
萧:首先,我觉得这个朋友和她的孩子究竟谁是引导者,她是分不清的,作为妈妈她的角色有点混乱,她个人是比较混乱的,没有力量的一个妈妈。我在和我女儿相处的过程当中从来没有过委屈的感觉,“我想我这么对你,你这么对我,很伤心”,我没有这种感觉。我们是发展孩子的自我,但是层面是灵性的自我,是要帮助他有这样一个力量去冲破他的小我,而不是去发展他的小我为基础的自我,以小我为基础的自我用得着发展吗?每个人这个太厉害了,不要发展了。清楚这句话:以灵性自我为基础的核心的自我,而不是以小我为核心的自我的发展,小我太厉害了。首先你观念错了,孩子也觉得你有点太奇怪了,不知道你要干嘛。第三个是说,他极其强横、愤怒和委屈,我觉得他是在模仿你自己,我女儿有的时候很生气,想骂我,她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骂,她生气了她就“太过分了!”因为她没有模仿的对象,她不知道怎么才叫骂人。有次她看到别的孩子被他妈妈骂了,回来以后感觉很庆幸,原来那才叫骂,她老跟别人说我妈经常骂我,她不知道骂究竟是什么东西,但我会很严厉,真的对她有时候很严厉。所以我觉得是模仿你,你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去面对这个问题,就是这种自己的性格和状态。而且我觉得真的是从每一个细节里面去培养孩子的,比如说我跟我孩子也玩打牌、打扑克,玩下棋,很小的时候,她也有过这个阶段,输了,就哭了,输了就不来了,那我就跟她说,你不来了,我也不来了,要玩大家就一起玩,你本来就输了,你觉得你想赢,对吗?或者是怎么样,我也不会骂她、教育她,就让她碰到一个现象、碰到一个事实,就是这样,结果她现在长大就很懂得怎么去跟别人玩,所以你跟孩子玩耍的时候,真的是在培养、教会他怎样去做人,你要迁就他,他长大了,别人不迁就他怎么办?我真的就是这样,她说她要哭,我说那我输了我也没哭啊,玩得挺高兴的,“那我就要哭”,我说那你哭就好了。还是你怎么看待这个生活。
学员:萧老师上午提到幼儿时期我们作为父母要给孩子适当的保护,但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他们在幼儿园或在外面我们不能监护的范围内,看到或者接触到一些不美好的行为,我们如何给予恰当的引导或帮助?现在电子介质媒体大肆渲染的环境中,我们应该是让孩子接触呢还是适当的接触或者不接触?
萧: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的范围,如果实在是提供不了,那你就接纳这个现实,真正的接纳,不是被动地接受,出于一个大的理解去接纳它,敞开你的心去接纳它,因为你有这样大的一个理解,你给到孩子的会很不一样。我说的大的理解和接纳,并不代表你要同流合污、随波逐流,这个是有区别的,你要坚守自己的原则,电视不该看还是不要看,你可能会觉得那孩子在学校里面和其他的同学在一起没有交流的,难道你的眼界比你的小孩的眼界还要窄吗?他既然来问你这样的问题,感受到这样的挫折,他就是想来你这里寻求力量的,你看你们购物那么多,我也没觉得,对哟,我跟你们走了,我很坚定,结果你们反而在我这里获得更大的确认和力量,你也要做孩子的这样一个力量,你甚至可以把这个事情看成是一个给你孩子的一个机会,因为他长大以后更能够去面对这样的事情。我女儿她不会跟人家玩那些电子游戏什么的,她会邀请其他人一起给芭比娃娃做衣服,结果孩子也挺喜欢的。你不要先入为主,以为孩子真的看电视就高兴的,不看电视就不高兴,没有的,她根本就不愿意,玩电脑游戏她不喜欢玩,不觉得好,结果她就带着别的小朋友还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她自己也有这个力量。你就要培养他这个力量,对于有这个高级的审美情趣,你自己培养他了以后,这个是解决问题最核心的,你培养他了以后,他才可能不会被外界很多东西干扰,他自己内在是非常坚定的。我这里也有朋友带她去玩,她不会找别人要东西,别人给她东西她不觉得有什么,太自由了,这一点也不用担心。但你没有培养他真正的内在的力量,你说你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最核心的还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今天上午我们讨论的部分,是解决问题最核心的部分,自然就解决了,他成为了一个高贵的人以后,他自然就不想要那些了,你们不是也有这样的体验吗?当你的孩子的高贵性呈现出来的时候,你让他去做那些事情他都不愿意了。
学员:如果父母愚钝,一直不能开启孩子的智慧,也不能用灵性来引导孩子,那这样的孩子怎么办?等着他自己去明白一切?或者有些父母也接触了灵性教育,却因为方法问题,把孩子引向了错误的方向,这是不是对孩子不公平?也许结果还不如没有引导。我是有巨大生活压力的人,在创业的过程中心力憔悴,在工作与孩子的教育问题中忙碌得…,是不是可以顺其自然,等着命运来决定孩子的未来,我只做好我自己。
萧:我觉得你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你整个思维方式错误,所以也造成了你在创业过程中的忙碌,和教育孩子问题之中的这种局限,所以,其实你的问题真的是你的思维方式是有问题的,如果你对很多事情都抱着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比如说……对呀,你没有逻辑,没有根据的,……不知如何回答。
学员:孩子特别地害怕失败,在乎输赢,家长该如何引导他,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萧:他小时候总是被鼓励吗?你看,问题就在这里。在我们学校里面,我们认为一个孩子的高贵性和成长就像一朵花一样,“你好美呀,太棒了,加油!”你看,它如如不动,它想:“关你什么事!”所以在我们学校里面我们不会去肯定和表扬一个孩子的行为,因为这个本身就是太自然的事情,由于它太自然,我们承认这个自然就是对它真正的尊重。因为你这样嘛,可能爷爷奶奶小时候这样……对不对?很多原因,但是大部分原因是来自于这里,但是关于你的孩子这个个体,有很多原因,有可能有他经历过挫折,在学校里面受过怎么样,等等,很多很多原因,没法说,因为太个体化了。
学员:近5岁的孩子已上中班,每每开学都很惧怕,抗拒上幼儿园,什么原因?问其原因不回答,家长该如何引导?萧:你问我?要引导什么嘛,把他说服去上幼儿园,如果是抗拒、害怕,你要去找原因嘛,还“问他原因他不回答”,他5岁哎,这个真的是没法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