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经教育的首倡者王财贵教授接受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采访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ShNI1qjG-o/
王财贵教授读经理念:
1、及早读(从胎教开始,从今天开始)
2、老实读(读真正的经典,不游戏,只是读)
只是读,不要管懂不懂。
3、大量读(字数多、遍数多、时间多)
每天八小时以上,越大量越好。
4、快乐读(前三者做到了,就快乐了)
下面我尝试分析、评判一下:
1、关于“及早读”的问题,还是引用王财贵教授在此次访谈节目尾声时带领大家读的那段《易经》吧。“初九,潜龙勿用”,我认为王教授没有真正明白“潜龙勿用“的含义吧。王教授所谓的三岁以前的孩子潜力巨大,应当及早开发,却也正是违背了《易经》“潜龙勿用”的原则。
2、只是读,不要管懂不懂?那么请问,只是读,什么都不懂,读经的快乐来自哪里?或许来自于孟丹梅教授http://video.sina.com.cn/v/b/51954192-2033477470.html所说的“能够坐下来去读书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他在告诉别人我三十天读了一本《论语》,而听到的那个人不知道《论语》是什么的时候,他已经有快乐了”;前一句话是多么的主观啊,似乎完全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了孩子,后一句所谓的快乐看起来也是那么的苍白。
说到这里,我想真诚的问一句,等到孩子长大一些,有了自己的兴趣,然后去一点点读,一点点的领悟,有什么不好吗?王财贵教授儿时不是也没读经吗!?
3、每天八小时,越大量越好。这种过早的、大量的开发,让倡导儿童大量读经者尝到了甜头,他们看到了儿童“能力开发”时超强的记诵能力。同时也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医学问题。《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春三月……生而无杀,予而勿夺,赏而勿伐……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儿童所应之象乃是春三月,按照正常的自然规律,不应夺取、攻伐。请不要把读经教育的大量灌输曲解为给予了孩子什么宝贵的东西,如果非得说是给予的话,那么这种给予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它榨取的是孩子的肾精,剥夺的是孩子的生发之气,然后就产生了“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的结局。三七先生记述的那个病例便是明证。
亲爱的孩子家长们,有志之士们,停下来好好想一想吧,有的时候,爱也是一种害。读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吧,你想让孩子少年成才,他却可能夭亡;读过《伤仲永》的故事吧,神童过用亦返平庸,何况凡夫?
还是引用王财贵教授所列二类经典的内容吧,《老子》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请问现在倡导儿童读经的诸位教授:谁真正读懂了“大器晚成”四个字的内涵?所以还是不要强调只是读,只是背吧。
4、前三者做到了,就快乐了。这是一个多么主观的假设啊,什么意思都不懂,快乐何来?每天8小时以上,这么大强度的榨取,快乐何来?我反而倒是听读经班的老师说“即使每天只读四个小时,很多孩子在下课后都不愿意再看一眼课本”。
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读经孩子们的表情吧:伯毅视角2010论语大学生读经夏令营(图)http://bbs.etjy.com/thread-211355-1-1.html
最后声明:
1、我不反对儿童读经,反而认为适度读经利于熏陶小儿情操。
2、我反对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儿童,反对动不动就把拯救民族乃至世界的重担压在小孩子柔弱的肩膀上。
3、我反对不懂因材施教,不顾小儿兴趣爱好,而是让孩子在学校或家长的名利阴影笼罩下读经。
4、作为中医,我认为,对孩子的生机勃发的生命力应当加以保护,而不是滥用,就如当今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
5、 即使孩子自己要求大量读经,做家长的还得加以约束和限制呢。如果孩子停不下来,一直在读、背、思考、钻研,说明是木气升发过度,收敛不足,长此以往肾精便会严重消耗,对孩子身体百害而无一益,你看到大量读经的孩子瞳孔比一般同龄的孩子散大了吗?,你看到大量读经孩子黒睛比一般孩子更黄,颜色更浅了吗?你看到他们大眼无神了吗?试想孩子还未成年,所学还未能造福于社会就倒下了,那是何等的悲哀!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限制读经的数量比推动、鼓励大量读经更重要。
还是不要把孩子的命运交给某些所谓的权威吧,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