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420|回复: 16

人格培养:教育的终极----《荣格性格哲学》摘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1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们经常喜欢引用歌德在一首诗中的两句结尾:

人间最大的幸福
乃是人格之欢乐

这表达了人类的最终目标和最强烈的愿望,也就是去发展生活,使之丰富充实,这就是人格。今天,“人格培养”已经成为一种最终的教育理想。这种理想摈弃那些为这个机器时代所大量需要的标准化的正常人。我们这个时代被过分夸张地誉为“儿童的世纪”。没有人否认或低估儿童时期的重要性,但是,由家庭或学校里的拙劣培养所造成的严重的并且通常是终生的危害却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对合理的教育方法的需求仍然是非常迫切的。要想根除这种愚蠢而偏执的教育方法,我们就必须严格地对待这样一个问题,即使这种教育方法曾经是如何被采用的,现在为什么仍在采用。很明显,惟一的原因便是,存在着一些瓶子醋的教育人员,他们根本不通人性,只会盲目地模仿别人的方法。任何想要教育别人的教育者,他自己必须首先得受过教育。那种至今仍然风行的鹦鹉学舌般僵化的书本教育方式,以及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方法等,对儿童和教育者本人来说,都不能算是一种教育。人们一直认为,儿童的人格必须受到训练,我们很赞同这种崇高的想法。但我们却禁不住要问,这种人格的训练由谁来进行呢?父母是首先和最重要的训练者。可他们大多自己尚未成熟,而且一生都是如此,人们怎么能期望这些普通的不能胜任的父母们是有“人格”的呢?由此,我们自然便将希望寄托在教师以及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身上。阿弥陀佛,这些人满脑子的“心理学”,并且还在不断地往里面堵塞一些怪诞的念头,诸如怎样设想儿童的构成,怎样来掌握儿童之类的东西。假如这些以教育为职业的年轻人都是受过教育的,可谁又能断言他们都是有“人格”的呢?他们大体上也受过与他们所指导的那些与不幸的儿童一样的有缺陷的教育。因而,他们整个教育存在的问题都在于对儿童一样没有“人格”。我们整个教育存在的问题都在于对儿童的教育的片面性,面对教育工作者自身未曾接受过适当的教育这一状况却又同样片面地未予以重视。……

事实上,人格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教育儿童,因为人格通常是指一个在各方面都具有抵抗能力并充满能量的精神整体———一个理想的成人模式。只有在像我们这样的年纪,当个体没有意识到成人生活中的问题,或者更糟的是,当他有意地避开这些问题时,人们才希望将这种理想的模式强加到儿童身上。我们怀疑当今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对儿童的热情是出于这样一种不光彩的意图,即我们谈论儿童,但指的却是成人式的儿童。因为在每个成人身上都潜伏着一个儿童——一个永恒的儿童,一个正处于形成之中但却又永远不定型的东西。它不断地要求予以照顾、关心和教育,这就是人类人格中要求发展和完善的那部分。但是,当今的人离这种完善的确很远。他内心模糊地怀疑自己是否有某些缺陷,于是便开始着手研究起儿童教育来,并且狂热地献身到儿童心理学中去。他自信,在他童年和成长阶段肯定出现过某些差错,而这些差错却可以在下一代身上避免。这种想法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但却产生了这样的困难:我们无法纠正存在于孩子身上的错误,因为这些错误我们自己仍旧在犯。儿童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笨,他们对于真假判断得极为清楚。汉斯.安徒生的那个“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就揭示了这一永恒的真理。

如果我们希望改变孩子身上的某些东西,我们首先得看看它们是否能够在我们自己身上被改变。将热情当作教育,因为令人难堪的事实却是我们本身在很多方面仍很幼稚,仍需要接受大量的教育。

总之,当我们着手训练我们孩子的人格时,我们认为出现这种疑虑是再正常不过了。人格是一粒种子,它只有通过整个人生的漫长阶段才能得以发展。一切人格都具有确定性、整体性和成熟性。但是,这三个特性不能也不应该指望在儿童身上出现,因为它们会使儿童失掉纯真,从而使发展流产,出现一些早熟的小大人。然而,我们现今的教育已经产生出了这种畸形儿,特别是当父母把为了孩子“尽其最大努力”以及“只为孩子活着”作为自己的惟一任务时,就更是如此。这种急切的想法极大地限制了父母,使之不能做任何有助于自身发展的事情。他们反复地对子女灌输他们认为是“最好的东西”,这些所谓“最好的东西”恰恰是他们自己曾忽视了的东西。孩子们就是以这种方式被驱使去完成他们的父母没有完成的事情,被强加一种他们永远无法实现的愿望。这种方法和思想只能造成教育上的畸形儿。

任何人都不能培养人格,除非他本人具有自身的人格。只有成人(而不是儿童)才能将人格当作他全部生活的直接目标而获得这一果实。人格的获得意味着整个个体的生命得到最恰当发展。但要想预见这一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各种数不尽的事情则是不可能的。它需要整整一生的时间,包括所有社会的、生物的及精神方面的生活。人格是人的内在特性的最高实现,它是一种勇敢地面对生活的行为;是对形成个体一切因素的完全证实;是对与最自由地实现自觉相联系的一切生存条件的最佳适应。要把一个人教育到这种程度,在我们看来,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现代人为自己规定的一个最艰巨的任务。它同时也是危险的,它就像大自然冒险地让妇女生孩子那样具有危险性。如若一个超人竟敢将一个胎儿置于瓶罐之中,让其发育成一个模式化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亵渎,一种反叛,或者甚至是恶魔般的专横行为吗?然而就是超人也不愿意去做超越自然的任何事情。人类的一切恐惧和怪诞行为都可以在母亲的子宫之中找到孕育它的地方。正如太阳照耀着正义也照耀着非正义一样,也正如奶奶从不考虑要孩子长大后是否会变坏而一视同仁地以仁爱之心哺育可爱的天使和恶魔的子孙那样,我们亦具这种奇怪的天性。而且,同样地在我们身上也存在着各种不可预见的种子。……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荣格性格哲学》摘抄

我们把自已局限于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一切潜力.一个人失去了一部分宝贵的过去,另一个人失去了一部分宝贵的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想起一些朋友或者同学,他们曾经是有前途有理想的年轻人,可是几年以后再遇到的时候,他们似乎变得勃然无味了,被限制在一个狭窄的模子里面。……
然而人生的严肃问题永远不会完全解决。如果它们什么时候看起来似乎完全解决了,那么这就是失落了某种东西的征兆。一个问题的意义和目的并不在于它的解决,而在于我们不停地努力解决它。单是这一点就能防止我们变得愚蠢和僵化。对青年时期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即把自己的局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是一样的。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它只是暂时有效的而不是持久有效的。当然,为了在社会上给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并且改变自己的天性使它多少更适应这种存在,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就。它不仅是与外界的斗争,还是与自己的斗争,可以与儿童捍卫自我的斗争相提并论。我们必须承认,这场斗争几乎是难以观察到的,因为它在黑暗中进行;但是当我们看见有多年以后还顽固地死守着幼稚的幻想、成见和自私的习惯时,我们就能理解意识到形成它们消耗了多少能量。那些在青年时期引导我们走向生活的理想、信念、主导思想和态度也是一样——我们为它们而斗争、吃苦并且获得胜利;它们与我们自身在存在长成一体,我们似乎也变成了它们,因此我们把延续它们当成一种快乐,看做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孩子面对世界表现自我,全然不顾自己一样——有时甚至故意刁难自己。
我们离中年生活越近,就越能成功地巩固自己的个人观点和社会地位,似乎也就越像找到了正确的途径、正确的理想和行为的原则。因为如此,我们就把它们当成了永恒有效的东西,把一成不变地固守着它们当作了一种美德。我们完全忽视了一个基本事实,就是赢得那些社会所赞赏的成就,其代价是人格的萎缩。生活中许多——太多太多——也应该体验的方面,却躺在尘封的记忆的杂物间里。有时候,它们甚至是在灰烬包裹之中燃烧的煤炭。
 楼主| 发表于 2011-3-11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想打一段荣格老先生书中的案例上来,结果打了四分之一没了。决定放弃。搜出来这篇书中的摘抄。感慨老先生的前瞻性,这不就是在说我们这个时代吗。呵呵。
发表于 2011-3-11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禅音推荐分享!
愿平静与喜悦常伴!
发表于 2011-3-11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禅音姐,辛苦了!
发表于 2011-3-1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容格是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家, 他对易经的见解也非常独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荣格先生算是个易经行家呢。呵呵。
发表于 2011-3-1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看来西方的心理学家都读东方的易经.
发表于 2011-3-1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们一直认为,儿童的人格必须受到训练,我们很赞同这种崇高的想法。但我们却禁不住要问,这种人格的训练由谁来进行呢?

人格是一粒种子,它只有通过整个人生的漫长阶段才能得以发展。一切人格都具有确定性、整体性和成熟性。但是,这三个特性不能也不应该指望在儿童身上出现,因为它们会使儿童失掉纯真,从而使发展流产,出现一些早熟的小大人。

任何人都不能培养人格,除非他本人具有自身的人格。只有成人(而不是儿童)才能将人格当作他全部生活的直接目标而获得这一果实

人格的获得意味着整个个体的生命得到最恰当发展。

赞叹荣格的信念!

自己再重温一下一念行者的话:

所有的有效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当外在教育不能转换化自我教育时,它无效。在家庭这个道场里,你能试着对你的小孩不教育吗?当你做不到,你的修行功课来了——你做不到的地方,就是你自由卡壳的地方;那也是你小孩该向你学习的地方。你过了自己一个关卡,他就会也过去那个关卡。当你完全成为一个自由的人,他必然会成为一个好孩子。

教育,就是努力的变成一个非教育者。教育小孩,事实上大部分和小孩无关,和你有关。

——————
是的,和我自己有关,“No one is coming.”
努力吧,我自己。
发表于 2011-3-13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1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1-3-2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将热情当作教育,因为令人难堪的事实却是我们本身在很多方面仍很幼稚,仍需要接受大量的教育。”现在不少人都在犯这个错。
问下禅音姐,这本书好像有几个版本的,哪个出版社的好些,还是喜欢端着书看。
发表于 2011-3-2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学习!!
发表于 2011-3-2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领悟到一个事实,对自己的教育,是教育的重点。自己教育好了,孩子自然就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11-3-2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helenparis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模仿、观察的对象,很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7:51 , Processed in 0.03353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