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骨仙堂 于 2011-1-3 11:48 编辑
今年的中药材涨价有何特殊?在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河北省安国市,800多种常用药材(以栽种类为主)有八成左右的价格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0%,其中一些品种的增幅更是在300%以上。
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短期来看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而长期结构性因素却是劳动力价格的提高。另外,某些业外资本也利用个别品种供求偏紧的状况来借机炒作,从而放大了涨价的效果。
结构性因素:劳动力价格
对于中药材种植,大规模机械化耕种几乎没有可能,诸多工序仍需要手工劳作来完成。安国市科技局副局长寇根来向本刊记者解释:“药材种类繁多,每种要求的种植密度和深度都不一样;田间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要频繁除草,因为大部分药材出苗时间久、前期生长慢,被杂草遮住阳光,根本不会出土;收获时,有的需要采摘,比如新疆的红花,摘起来它的萼片和花托部分非常扎手,有的需要掘地三尺,比如山药;收获完还要简单加工,像地黄,为了防止霉烂要马上进行焙烤。归根结底,药材的生长特性决定了它比大田作物多几倍的劳动量。并且许多药材都在小块土地上耕种,农民还会根据市场行情不断调整耕种面积,甚至不种,也就没有人愿意在农具研究上投入精力。”
在安国(古称祁州)地产的八大祁药中,沙参就是一种耗时耗力的典型代表。距离安国6公里的长庄村是当地种植沙参面积最大的村庄。自从1966年,村里的老书记去北京的药用植物研究所看望在那里工作的朋友,带回5斤沙参籽,沙参就开始在长庄村的土地上生长,并因当地的砂质壤土让它的药用有效成分极高,而成为一种道地药材。
在村民们的讲述里,农民王伟的家里多年来沙参的种植面积最为稳定:整个安国地区有50万耕地,40万人口,人均1亩2分地,一般一个家庭会有5亩左右的耕地。无论沙参价格涨与跌,王伟家种沙参的面积都保持在2亩到5亩的样子。1亩小麦的面积是必须保证的,那是全家的口粮地,沙参面积种植的多寡,则要看当年沙参的市场行情,还有根据沙参不能连种,否则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的特点。行情如果不错,他们还会包地来种。
记者找到农民王伟夫妇时,他们正在进行最后一道工序,将一些形状不规则沙参的分叉剪掉。“好沙参呈细长的圆柱形,质地和颜色概括起来是干、白、净,人称‘一柱香’,”王伟说。“现在沙参涨价,我们等等再出手,去分叉可以留着冬天可以慢慢做。但之前的工作就耽误不得。把沙参从地里刨出来后,必须马上水烫、剥皮、晒干,否则颜色会变黑,卖不了好价钱了。” 同样种一亩小麦和一亩沙参,所费的工时体力完全不同。“小麦完全能做到机播和机收,之后用机器加工成面粉。中间浇水、施肥、喷药的次数少,可以使用除草剂。沙参种植却是从处理种子开始就要花费心血的事。”王伟说。“有几分地的沙参是专门用作沙参的种子田。沙参隔年产籽,7月份将籽收获,要在秋分到来之前,在阴凉处刨坑,将种子和着沙子埋好,春天到来时再取出来。不经过这个低温阶段,将来种子不能发芽。每年春分至清明之间是播种期。地要翻两遍,让疏松的土壤达到30公分深。沙参属于根茎类药材,要保证沙参向下生长时,处于一种均匀土质的环境,不然碰到硬物,根茎就会朝其他方向生长,最后的外观也就畸形。一边耕地,一边撒肥和浇水,但不能同时播种,须得晾几天地,等到温度、湿度都合适,才能放种子。开始出苗之后的两个月里,每隔10天左右就要喷药,防止叶片上的虫害,接着沙参开始长根,还要喷另外一种药防治烂根。”除草环节是关键。在王伟看来,他家的沙参产量、外观能胜于其他家,还是在这个环节没有省力,“完全手工除草,不使用除草剂。”市场上还没有专用于药材的除草剂,所以多借用蔬菜、果树的除草剂,“因此很难掌握配比和用量,本来沙土地农药的渗透性就很好,不小心会将药苗一同杀死。”在麦收之前要除三遍草,“这时叶片还没有覆盖土地,可以拿小耙把杂草整个给翻出来;麦收之后除四遍草,地上已经被沙参的叶子盖满,只能直接用手拔。”收获是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就拿今年的3亩沙参来举例,集中在从寒露到霜降的这15天里来收获、去皮。先是要把地上的秧苗全部都割掉,然后在地头和地尾挖出一片拖拉机转弯的地方,在拖拉机后面挂上犁杖,将地里的沙参翻出来。每支沙参的长度有10多厘米,还可以用犁杖统一翻出来。要像邻村种的另一种根茎类药材麻山药,每支在50厘米长,质地又脆,挖的时候要一铁锹一铁锹来。”王伟说。“为了保证沙参的成色,我们是第一天刨,之后两天去把它去皮,接着再去刨。去皮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手工活儿。“院子里支一口大锅,把沙参放进去翻煮,等到足够软就捞出来,拿一块玻璃茬子来削皮。我们两个人,那两天的劳作时间要从早上8点持续到凌晨两点,才能把一天刨出来的沙参剥完。晾晒时要是赶上阴天就要用火来烤。把去皮的沙参摊放在车轮子的辐条上,大概12个小时能干,这之间要一直有人开着,否则哪个地方火候过了,嘶嘶冒出一股白烟,沙参就糊掉 仅仅计算种小麦和种沙参在生产资料上的成本投入,两者就已十分悬殊。王伟为本刊记者算了一笔账,差距大概在800元左右,主要集中在化肥和农药两项上。这当然不是全部。过去农民普遍认为“自己种地搭进去的时间不算钱”,现在却有了新的计算方式,来衡量药材种植中凝结的劳动。一个家庭,如果选择全部在地里来种小麦和玉米(两者轮茬种植),用工量不多,家中的妇女和老人就可以完成,至少可以解放出一个男性壮年劳动力在外打工。
安国附近另一村子霍庄的村委会书记霍志军向记者介绍:“村庄离安国的距离不同,村民打工的去向也不同。大概以6、7公里为界,以内的村民会去安国,从事的工作都和药材产业有关,最普遍的就是来干体力活儿,装卸或者搬运药材。这也分为零工和固定工。在安国市内有若干自然形成的劳务市场,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有大堆村民聚集在那里等待着被雇用。现在,随着劳动力价格的增长,雇用一个男性壮年,从去年每天30元涨到现在的60元,零工每月出工在20至25天。而固定工的工资每月在1000至1500元之间。6、7公里以外的村民,每天与安国之间往返不便,就会选择更远的城市,石家庄、北京、天津或者东北那边都有。他们最常去建筑工地,仅仅出卖劳力的小工年收入在15000至两万之间,技工则都在两万以上,最高能达到4万。”
王伟这样的家庭,选择了种植沙参,就基本意味着男性劳动力要留在土地上。长庄村里最主要的打工去向是安国市内,王伟将15000元这个长庄村民一年打工收入的折中数字作为比较的对象,他要考虑的是他的时间用来种沙参还是去打工?哪个更能体现他作为劳动力的价值?按照现在的物价计算,一亩沙参的成本在1100元,亩产量最好是1800斤,晒干后3斤出1斤,只有600斤。每斤在10元的价格,种沙参才可能与打工同样具有吸引力。实际上,沙参每亩的产量都不足600斤,王伟因此将理想价格定在10-15元/斤之间。沙参的市场价格从去年年初7元/斤,涨到现在16元/斤,才刚好符合王伟的预期。
本文转自 中药材商贸网(http://www.zzyycc.com) 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