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968|回复: 2

转帖-王正龙的世相杂谈问答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9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不错的文字-------
思彤:王老师,昨天《北京晚报》报道:两名冒充高校学生的女子竟头缠白布,慌称母亲去世,抱着骨灰盒街头哭丧行乞。其实她们的母亲在老家活得好好的。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了1998年的高考作文,那年的题目是《战胜脆弱》,结果后来一项抽样调查发现,30份试卷中竟有十几人写的内容是:高考临近,父母突然亡故,自己如何化悲痛为力量。某省竟有20%以上的考生写的内容和父母亡故有关。我看到这些新闻非常悲哀,过去晚辈提到长辈的名字都要避讳,更不要提“诅咒”父母亡故,这简直是忤逆。您怎么看这些现象。

王老师: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社会已经不知羞耻。包括现在无论男女说话都嗲声嗲气,也是不知羞耻。过去以张口求人、跟人犯贱为耻。圣人说“君子求诸己”,民间诸如“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的俗语也很多。做学问也是,“学”是思考,思考不清楚再问,可现在的学生自己不思考,什么都问,比如老师在分析文章涵义,可学生却问:“老师,这个字念什么?”一年级小学生问这个问题还能原谅,大学生还问这样的问题就是不知羞耻了。

  儒家以无知为羞耻。而现在很多人除了上班,回家就是看电视,没有业余爱好,尤其工作之后,就很难再去学习其它的知识,见识浅薄,安于现状。

  现在父母对孩子从小就灌输:“你好好学习,以后找好工作、挣大钱,要不然就跟楼底下扫大街、捡垃圾的一样。”这种说法是决对不可取的。孩子会认为好工作、挣大钱是光荣,而扫大街是羞耻,却不知道劳动才光荣,不劳动才羞耻。

  教育孩子应该是随时随地的。比如出去玩,看见有修路的工人在干活,可以让孩子主动地向他们说:“叔叔,辛苦了。”再带孩子走坑洼不平的路时,就可以和孩子讲:你看,如果没有修路的叔叔的辛苦,我们怎么能有平坦的路走呢?这样对他们进行赞美,至少孩子就不会瞧不起体力劳动者,就不会以做简单劳动为耻,才会知道不劳动就是羞耻。将来找工作就不会遇到困难。

  可以说,父母的溺爱是孩子不知羞耻的一个主要原因。从小,父母就事事包办,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在家依赖父母,在学校依赖老师,找工作时依赖亲朋好友,而真正面对生活压力时,自己毫无办法,就会丧失基本的羞耻感。人人都这样,社会风气就不正,大家都好逸恶劳,自己不靠真本事养活自己,而总想着如何投机取巧发财致富或达到其它损人利己的目的。这种不知羞耻之风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体现:有些乡、县,为了得到政府的补助,竟大肆铺张,请客吃饭,拉拢关系,就为了让自己戴上“贫困乡、县”的名头;或强迫农民大面积种植葡萄以使本乡冠以“万亩葡萄园”的美称,结果害了农民,肥了自己的腰包,扬了自己的名声;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不去正经经营,却用各种无赖才想出的花招混迹市场,你有可口可乐,我有“caca cala”,你有SONY,我就有“SQNY”,你有三菱,我有“四菱”,或在涂料广告上冠以“好色之涂”之类的歪曲词汇……现在街上行乞的人中,有很多身体健康、很年轻的人,不去正经找工作养活自己,却跪在街上等别人的救济,虽丢人现眼但毫无羞耻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长远的考虑是没有羞耻感的原因。大家都急功近利,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有眼前的利益。

  过去人们很重视祭祖,就是提醒自己是有过去――祖宗先人,有未来――子孙后代的人,自己既在祖宗种的树下乘凉,也是子孙的祖宗,要为他们种树。而现在的人,都已经不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最简单的一个做法就是清明节为前辈扫墓的时候带着孩子,不要怕耽误孩子学习,留在家里做作业。哪怕请一天假,也要带孩子一起去。这就是不用语言,而用行为来教化孩子。扫墓的时候,和孩子讲讲自己的祖辈是怎样关心教育自己的,讲讲自己家族的一些趣事逸闻,或爷爷奶奶是怎么疼爱他,对他曾有过什么样的期许等等。

  过去人重视祖宗、出身,因此骂人的话是以骂祖宗、骂出身不明不白为最侮辱人的。如:“狗日的”、“狗娘养的”、“没教养(骂父母)”“肏你八辈祖宗”、“王八蛋“(为“忘八蛋”讹传,意为忘了八辈祖宗的混蛋)等,这些话虽粗俗,但也正是因为大家都在乎自己的祖宗,认同自己做的事首先要不辱没祖先,因此才会在这上面做文章,成为最俱侮辱性的骂人话。但现在人似乎都文明了,都不这么骂了,虽然脏字没有了是好事,但“骂人话”没有了却也不是件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同时孕育尊祖敬老的这个文化背景也丧失了,这是非常糟糕的事!

  现在从小就教孩子要有礼貌,但都是做表面文章。比如“对不起”看似是个礼貌文明用语,却是“无耻之极”。如果你尽了全力,实在不行了,再说对不起,这还行。但现在人却用“对不起”来掩饰一切由于自己懒惰、自私自利所造成的错误。比如两个小孩儿玩耍时,其中一个孩子哭了,另一个孩子的父母就会教自己的孩子:“快说对不起。”孩子往往就会认为把对方弄哭了,只要说句“对不起”就万事大吉了。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对不起”就是承认错误与道歉的唯一方式。诸如:“我都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我怎么样?”是现代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些所谓的“文明用语”被滥用而并非出于真心。

思彤: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讲,藏族人是不会轻易说谢谢的,只有在特别重要重大的事情上,才说谢谢。我们总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但其实人情味特别淡,相反,在不随便说谢谢的藏区,我们却感到了浓浓的人情味。他们待人有礼有节,非常真诚。

王老师:是这样的。现在很多人从小没有学习进退规矩,不懂礼节,因此只会把这些客气话挂在嘴边,只有口头,而没有行动,因此实际生活中就搞不好人际关系,总是碰钉子。

  人生活中都喜欢顺利,不喜欢矛盾,谁都如此。因此历代圣贤努力的方向就是如何能够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才能“顺”呢?就要趋利避害。“趋利”和“避害”有个尺度大小和眼光长短的问题。比如前面讲的,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如果怕耽误孩子一天学习就不带着孩子去扫墓,在小的利益上有所收获――多了一天的学习时间,学习了几个概念,但是在大的利益上却有所损失,没有抓住机会教育孩子尊敬祖先,没有从小为孩子竖立归属感和规矩。现在有人提倡“感恩”却没有从根本上对孩子进行熏陶,许多都是流于形式,效果是非常差的。圣人教导人们趋向大的利益,同时避免大的危害。现代人总是目光短浅,为了蝇头小利而甘冒大的危险。圣人制定了好多规矩,现代人却管这些叫“繁文缛节”,其实只要习惯就好了。就像织毛衣,刚学的时候,觉得特别复杂,但只要习惯了,看着电视聊着天都能织。规矩也是这样,开始可能不习惯,但只要刻意练习几次或十几次,再遇到事情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了。

  小的时候,父母带我们出去,首先要教我们学的就是叫人,也就是怎么称呼别人。是亲戚有亲戚的称呼,该叫什么就叫什么,是父母的同辈就叫叔叔阿姨,是父母的长辈,我们就要叫爷爷奶奶。现在的年轻人这些基本的规矩都不懂,出门问路,没个称呼,不管是谁,张口就说:“请问您××地方怎么走?”虽然说了“您”,却几乎都没有称谓。这就是不懂礼貌,人家不愿意告诉你,或告诉你心里也很别扭。其实,加一句称呼很容易,大爷、阿姨、大姐、小朋友、同学等等,都能体现你对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基本的规矩。你不按规矩做,人家就不爱理你,不告诉你路,你的心里也就不顺了。

  圣人制定好规矩,只要按照去做,就会发现不用费脑子就可以做事很顺,心情就会好,不会郁闷。而现在人都不懂这些,只会普及文明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这叫什么文明用语?太简单了,没有人情在里面,像是饭店旅馆的服务生在接待客人。

  没有人教规矩,没有人学规矩,不懂规矩,甚至讨厌规矩,做事就会别别扭扭、磕磕绊绊的。事情即使办完了,也没有成就感,就是因为没有享受到一个顺利的人际交往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总碰钉子,就去虚拟世界寻找“顺”的感觉。电脑里,不喜欢的可以随时删掉;在网络上和人聊天,可以随心所欲,大不了我不理你了,很容易。包括现在养宠物成风,也是这样。很多人在外面总是不顺,于是就养条狗,高兴了逗一逗,不高兴了骂它,它也不生气。狗和电脑很相像,说白了就是能让人得到“顺”的感觉。但这种感觉是短暂的。回到现实社会中,还是不会和人相处,无法找到“顺”的感觉。因此,还是要学习规矩,并且好好练习去用,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习规矩的途径比较多。可以到书店买书籍和光盘,书籍有:《弟子规》、《女儿经》、《××家训》、《现代文明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礼仪》等,或在大学、民间寻访“高人”,拜师学艺。



学生:王老师,现在个别单位“宁选武大郎,不选穆桂英”,很多人认为女大学生求职就业难是由于性别歧视,广大女同胞要继续争取“女权”。您怎么看男女平等问题呢?

王老师:这“女权”不是用嘴争取来的,也不是和男人怄气怄出来的。
中国文化里,女才子、女英雄、女神仙都是受人尊敬、被人宣扬的,并没有歧视女性。你做人道德高尚,就会受人尊敬。人们崇尚女性的伟大的母爱,而鄙视女性自作聪明、感情用事。我们看所谓“女权运动”是否理性,就看她们要用争取来的权利干什么。假如就是想显示自己的地位高,就没有任何意义,只会让人更看不起。假如能胜任争取来的地位或工作,能为大众服务,就一定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其实不论男女,都是这样的。

《诗经》,第一篇“关雎”中不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的诗句吗?诗中所谓的“淑女”,不是现在人说的身材苗条的美女,而是对于性情贤惠温柔、办事认真谨慎、为人知书达理的女人的称呼,这样的女人,是女中君子,只有君子才能与之相配,只有君子才会追求,小人是不敢追求的。这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现代很多人讲,孔子说过“唯女子与小人最为难养也”,于是就说“孔子轻视(歧视)妇女。”其实说这种话的人,就是典型的女人或小人。他们往往断章取义,忽视了孔子所说的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有女人和小人最难与他们相处,因为与他们亲近了,他们就会不礼貌;如果与他们疏远了,他们就会对你产生怨恨。”这里所说的“女子”,就是指女人,因为绝大多数的女人确实爱感情用事,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小人”是指那些带有奴性的、好感情用事而不明事理的男人。如果给奖赏多一些(近之)就会很卖力地干活,并且在与你相处时就没有了分寸(不逊),如果奖励给少了或分配不均(远之),就会怨气冲天(怨恨)。

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确都是这样。而女人由于生理原因,则更是好感情用事。她们天天高喊“男女平等”,却又处处逞强、撒娇,在显示身份、能力,以及玩乐的时候,她们高喊“男人能做到的事情,女人也照样能够做到”,或者高喊“女士优先”。而在遇到难以解决的艰难和困苦的时候,她们又高喊:“男人应该照顾和保护妇女”,或指着男人说:“你为什么不去干?”、“你们不像男子汉!”在很多情况下,她们好像“爱憎分明”,甚至很讲“义气”,实际上,她们如果达到目的(近之),就会喜形于色(不逊),如果事与愿违(远之),就会怨天怨地、咬牙切齿(怨恨),甚至想方设法去陷害(怨恨至极)。

所以说,如果有哪个妇女能够不感情用事,那么,此人就是君子、伟丈夫。因为孔子从来没有说过“君子一定是男人”这样的话,可见,男人和女人在人格方面是完全平等的。

但是男女还是有位置和角色分工不同的,这是造物主决定的,是人的天性决定的。《易经·系传》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后人据此类比为“男尊女卑,(伦理定矣)”。这里所说的“尊卑”并不是指“高贵和下贱”的关系,而是指天与地在“位置和作用方面”的关系,所谓“乾坤定矣”,就是说,这是大自然确定的必然规律。天地之规,圣贤之言,是不应该随意曲解的,也不是主观意念所能改变的。

倘若天在下而地在上、或天地平齐、或人类雌雄同体的话,这种情况是不可想象的!女人有自己的生理、性格特点,不能硬要和男人在所有方面”平等”。 如果这样去争取“女权”,就是感情用事,是不理智的行为。

我国古代普遍实行礼制,每个人的地位和分工都非常明确,“男主外而女主内”是当时社会中家庭分工的主要形式,这句话只是说明“内外有别”,而无“主次之分”。

所谓“男耕女织”,就是男女平等的证明。常言道:“人生在世,吃穿二字。”就是说,没有吃,人就会被饿死;没有穿,人就会被冻死。“吃”和“穿”都是同等重要的事情,那么,“耕”与“织”岂有主次之分呢?并非现代人所理解的封建自然经济社会中,男人必须外出挣钱,而女人必须做家务。这种理解是极为狭隘的。

从情感特性来说,不光在封建社会,就是在男女都外出工作的今天,“男主外而女主内”这句话依然是真理,我们不应该只是从事物的表面现象或文字上看问题。

“男主外”,是因为男人多数性格外向而刚健,主要表现在灵活的思维方面,可以发挥这种特性来发展科技、创造财富。所以,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女主内”,是因为女人多数性格内向而柔顺,主要表现在专注的情感方面,可以发挥这种特性来维护家庭伦理和情感。所以,坤卦〖〗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以《千字文》说:“女慕贞洁,男效才良。”意思是:女人必须严守礼教和规范,男人必须致力才能和道德。女人可以用“主内”的伦理作用来制约男人“主外”时狂妄越分的情绪(爱打架的男青年在结婚生子以后就会变得安分守己)。如果女人不能安于本分,男人志向和热情将没有寄托(失去爱的男人)。对于同样的心灵伤害,男人的感受要比女人强烈得多。因为压在男人肩上的担子要比女人重得多,男人的自尊心也比女人强得多。这是因为男人在道德修养方面更要主动做出榜样。所以说,女人是维护家庭伦理名分的关键,也是使家庭内部能否安定幸福的中心。如果家庭不安,必然社会不宁。女子之德,干系重大!

而说到女大学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古人有一句话叫做“粗柳簸箕细柳斗”,你是什么材料就干什么。招聘会上,那干净、省事、挣钱多的工作人都爱干,辛苦的、跑腿的都没什么人问。所以我们看找工作难这个问题,不能只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谁嚷嚷的欢就关注谁。这里面也有很多女大学生自己的问题,比如眼高手低、依赖性强等等。但这也不能赖女学生,还是教育的问题。教育内容千篇一律,人人都一样,没有把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长处显现出来,所以找工作就都往一处扎堆儿,自然就会竞争激烈。教育要改革,我们的观念也要改啊!

学生:我看了一则报道说:有一位香港中文大学的教授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近1000名家长作了一份调查,发现90%以上的父母对女孩的教育方式趋于男性化,包括鼓励孩子在和人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影响他人、领导他人、积极竞争等等。可另一份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说:有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情绪不稳定,不良心境持续的时间要比男生长得多,近一半的女生不喜欢竞争的环境,感觉压力很大。您说这是不是我们没有正确认识男女的自然天性、社会分工不同所造成的呢?

王老师:是的。我们现在谈的所谓的男权、女权问题,都是跟着西方人的屁股后边跑。洋人由于没有伦理道德,所以男人和女人就都不安分,都要与天地争高下。而中国圣人的理论中只有男女伦理的问题,从来就没有男权、女权的问题;只有顺应和利用自然规律的问题,没有超越和改造自然规律的问题。顺应规律,男人就做好男人,女人就做好女人,本本分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就不存在什么男权、女权问题,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不良的情绪和社会问题。

学生:现在确实有点“男不男、女不女”了。女孩越来越“强悍”,什么都不吝,头发剪得短短的、说话做事争强好胜,像个“野小子”;而同时好多男孩子特别“娘娘腔”,穿得花里胡哨,说话嗲声嗲气,没有男子气。有些父母、老师也觉得这样不行,就把男孩子送进“男子汉训练营”,进行军事化训练等……

王老师:男孩女了女气,就是在家里被宠惯了。家长觉得这样不成,又送去军训来培养什么男子汉气质,这是很可笑的,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军训多难受啊,回来得加倍的弥补回来,更依赖父母。你别看他们在大风大雨里举着拳头宣誓说:我要做男子汉……,可宣誓只是一时的,意志品质的磨练却要很长时间。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对着天花板,一个人都没有,可就不是宣誓时的样子了,那种激情就没了。所以从营里回来,马上就跑到妈妈怀里耍赖去了,而且可能还得变本加厉。男子汉气质的培养,或者说一个人,无论男女,气质的培养,都是要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磨练出来的,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其实男女性别教育,根本就是要教育他们做好爸爸妈妈,能操持好小家,这才是真正的男女“平等”的教育。爸爸妈妈只有角色分工不同,而没有地位高下之分。根据各自天性的不同,男人理智,就顺着天性教育他考虑长远,办事不要感情用事,主要考虑身外的事情;女人感情丰富就教导她做事周到,在具体的事情上多操心,多考虑身边的事情。这样男人就会像个男人,女人也会像个女人。

学生:有人说现在男孩女人气,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从小学到中学,女教师太多了。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男学生的气质与思维习惯的养成。去年北京市东城区启动了“阳刚教育计划”,主要是针对北京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决定在小学实行一些措施以增加男性教师的比例。很多人认为男教师的果断和刚毅是女教师所缺乏的,您怎么看呢?

王老师:我认为女教师多,其实是好事。女人细心、耐心、敏感,这在教育小学和青春期的孩子时有很大优势。古代儿童的教育,大多都是母亲来进行的,男孩不也都长成了男子汉吗?而从我们的实际经验来看,很多青春期的男学生是非常喜欢上女老师的课的。比如女老师没有做出来的题目,一个男学生能很快做出来,女老师适当的夸奖就会激发男学生的男子汉气概,他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这是很正常的。所以说,关键不在于教师是男是女,而在于教育的思维和方法上。女教师照样可以培养出男子汉。

学生:老师,上次您给一位学生分析完病情,他对您说:“哦,您这就是辩证施治吧!”您批评他不该总结您的话,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我们向老师去学习,学习的其实都是老师实践后得出的经验,而我们学过来只能算作知识,还没有成为自己的经验。比如老师告诉你喝茶可以解渴,这只是个知识,只有你在很渴的时候喝了茶而且解了渴,那么“喝茶可以解渴”才算作你的经验。

但我们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呢?就是仅仅学习了知识,还没有亲身的体验,就去做总结。比如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人,我说完后他紧跟着来一句:“哦,您说的这是辩证施治啊。”这就是在做总结。的确是辩证施治,但说出这个名词容易,他能辩证吗?他不会辩证,顶多只是知道“辩证”这个字眼,既不懂辩证的理论,也没有“辩证”的经验。但他却爱给人做总结,说你是在辩证施治,似乎是在赞美你,其实是要通过赞美你,来表现他不比你低,你说的是具体的,而他说的是抽象的;你在说具体的事,而他在谈哲学,他总是比你高明。这都不是真心想学习的人,他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的位置。一般好面子的人都是这样,爱用大概念来掩饰自己基础概念的含糊不清。他们往往嘴上说得漂亮,但真拿到一个具体问题时却束手无策。因为解决问题不是靠那些大概念,而要靠扎实的基础知识,所有与问题相关的基础知识关联在一起,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办法。

另外,我们常遇见的情况是什么呢,有人跟你说了他的烦恼,你给他讲讲道理,他紧跟着就来一句:“其实你说的我都知道,我给别人讲的时候也明白着呢,就是轮到自己了就做不到……”这么说至少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个人并不是想到你这里寻求一个道理,而是想宣泄感情,那么你就不要再给他讲道理,没有用的,陪他东拉西扯一会儿就好了;第二,这个人平时爱总结大道理,但这些道理都还没成为他自己的经验、修养,他就到别人那里去卖弄;第三,这个人不够谦虚,既然人家说的他都知道,他早干什么去了?他知道道理但没有做到,至少证明他在事情发生的时候没想起来那个道理,现在别人一提他想通了,应该感谢别人的点拨才对,而不是跟人说:“哦,其实你说的我早知道。”潜台词就是你别以为你比我强多少!

另外,还有什么情况呢?有些人向人请教问题,往往对方还没有回答完这个问题,他就转移了话题。这样的人其实并非真的想请教学问,而是一种搭讪,是无聊而需要靠聊天来排遣,这就更不好了。

再有就是我们在听课的时候,老师才讲了三分之二,学生就开始用自己以前的知识去猜测后面的三分之一,这也是在做总结,但这是不对的,往往后面老师讲的三分之一就听不进去了。我们听人讲话,按理说应该先把别人说的全部理解了以后,再根据自己以前的经验去做判断,但我们常爱犯的错误就是去主观揣测,人家的话还没说完呢,或者事实还没发生呢,主观推测把结果都推出来了。由于推出来的结果总是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也就逐渐开始惧怕未来了,人的很多莫名其妙、庸人自扰的担心和恐惧都是这么来的。

所以圣人教导我们要 “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就是“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还教导我们说要“敏于行而讷于言”。还没有做到,就不要说。《论语》上记载,孔子讲完课以后,颜回总是不作声,但回去之后会按老师说地去做,或者老师讲的书会回去读,但当时并不去急着表态。而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颜回可以举一反三,这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生:老师,您这么一说,我发现我也是爱胡乱总结的人。我常常会为一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那往往是拿以前的不正确或不全面的经验来总结现在了。

老师:你平时总爱说“我觉得”怎么怎么样,这个“我觉得”听起来似乎很谦虚,好像只是个人意见,其实你说的那些“我觉得”后面的话只是没有事实根据、凭主观经验的推测,或只是一知半解的东西。不止是你,现在社会上很流行讲“我觉得”,而爱讲这话的人往往是固执己见,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即使听别人的意见也是听那个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人的意见,也就是说自己会先有一个想法,十个人里只要有一个人同意他那么说,他就会做出决定,其实是很固执愚顽的人。

学生:老师,那为什么不可以简单地用过去的经验套用在现在的事情上呢?

老师:因为世间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没有什么东西是固有的、一成不变的。但人的毛病就是爱用过去的经验去推测现在的情况。比如你一直对我很好,突然有一天对我不好了,我不会去分析你是不是碰到什么烦心事了,或是遇到什么其它问题,而是一下就把你以前所有对我不好的事情都想起来,结果觉得你这人特别不好,而且越想越不好,甚至你所有的优点都不记得了,恨不得立刻和你一刀两断,这就是在拿过去的经验总结现在。女人尤其爱这样胡乱猜测。

以前我也在我的老师面前,说过谁对谁错之类的话,老师就反复告诉我人间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最简单的一个哲理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关键看是站在谁的角度去说。但是呢,“公”与“婆”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是两个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而没有站在夫妻的角度去说、甚至站在人的角度去看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人是感情动物,而感情往往是自私的。但“情”是可以扩大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以私情为基础扩大的,扩大了就是和谐社会了。

学生:老师,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那我们碰到一些纷争该怎么对待呢?

老师:要用这些事情来省察自己的修养。记得有一次我和一个人发生了一些争执,我就去问老师该怎么办,老师只问我:“你生气了没有?”我说我没有。老师就说:“没生气就自己看着解决去吧。”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生气了,那就说明我是从自己的立场、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了,证明自己的修养还不够,还没能以理为中心看问题;而没生气,就说明我比较理智了,对这个问题是有自己的观念和宗旨的,即使解决不好,也会自己总结经验、继续进步的,那老师就不用管了,点拨一下就够了。

人为什么会生气呢?就是心里想:“你怎么不明白我的意思呢!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不知好歹啊!”实际上,人家凭什么能理解你呢?你说了自己是什么人人家就要相信你吗?事实上,很多人相处了好多年,都不知道对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这是需要时间和事情来说明的。所以君子不强求别人知道自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自己是很正常的,因为你没有很好地与人沟通交流。但是这就应该去了解别人的需求。我怎么能够知道别人呢?就得先了解自己,我自己遇到什么事,有什么心情,什么动作,细微的变化,会犯什么错误,怎么改正,我都知道了,那么一看对方的行为习惯,那就很容易了解他是什么人了,需要什么、厌恶什么。所以要先了解自己,充分自己先了解了,就能了解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就是自我反省。看到别人有什么坏习惯,反省自己有没有,看到别人那样的坏习惯有了什么样的结果,就不要让自己也有同样的结果,赶快改掉那个坏习惯。反省其实也是总结的本能使然。这方面最大部头的经典是什么呢?就是《二十四史》。以史为鉴,社会才能发展,人才不会去犯同样的错误。

人通过不断反省自己,修养身心,就能够看透事物、趋吉避凶。这些道德修养非常高的人看事物很透彻,这在俗人的眼里简直不可思议。其实呢,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事情,都是有根有据的,但普通人就会说:“啊,这个人简直神了!看人看事一说一个准!”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些道德修养高尚的人生活做事是有自己的原则和规范的,也就是“礼”、“规矩”、“戒律”等,圣人这样做才成为圣人,那么凡人这样去做,也能成为圣人。而俗人呢,为了得到圣人得到的那种赞美,就也去学圣人的模样,一举一动,但其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修养,而是为了那个赞美,为了别人能夸他、甚至崇拜他。所以老子说“天下都知道德修养高的美而去做那个美事(以博得别人对自己的赞美),这种心理是丑恶的。”

仔细观察我们的人群,就会发现在道德修养方面,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那些身体力行,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真正去做的人;第二类人也在努力做,但目的却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美,而去学习、模仿第一类人;第三类人是不讲求修养的人,自己不努力去做,但却会恭维别人。第二类人就是希望获得第三类人的恭维,希望能被恭维成第一类人;而第三类人从对第二类人的的恭维中获得实际利益。只有第一类人是为自己的修养而去努力实践,不会被别人的毁誉所左右。第一类人就是贤人、君子,顺应自然规律,得身心自在;第二类人呢,高不成、低不就,始终痛苦,总不舒心,是社会上的“老好人”,被吹捧时高兴却不敢喜形于色,被冷落时就郁闷又不好说出口,易得癌症;第三类人则是没有自我约束的小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他们往往高兴时特高兴,烦恼时特痛苦,最后容易疾病缠身,虚劳而死。

那天有一位学佛的学生来见我,说学佛之后没得清凉,反而非常痛苦。聊天时了解到他虽然是在家人,但非要守出家人的戒。我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他说:我高标准、严要求难道不行吗?这就是对持戒的误解。佛教里有菩萨戒、比丘戒、沙弥戒等,有出家人戒,有在家人戒。你是什么人,就受什么戒。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比自己现状略高一些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一个小学生如果硬要去完成高中生的作业,是不切实际的。有人说,我是在家人,我就要守出家人的戒。甚至于我是沙弥,我就守菩萨戒,不行吗?听起来似乎行,好像还很要求进步似的。但是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佛教的戒律很严格,每一种戒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你是什么实际身份,就去守什么样的戒,就会得到你的果位。不认真做,就得不到。现在很多人,出家人我不谈,只说在家人,甚至有些并不是佛教徒,看了出家人的戒本,就自己为自己制定了戒律,有所选择地从戒本中挑一些戒律去持守,这是很不好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不是和尚,就不要做和尚做的事。是在家人,就持优婆塞、优婆夷的戒。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和尚在庙里生活规律、清净,也没有太重的体力活,那么守“过午不食”的戒就很好,可以避免得富贵病,可是如果你是在家人,生活劳顿、烦恼不断,还要过午不食,那么就会损害健康,是很不科学的。刚才说的第二类人,就爱做这样的事情,往往把自己搞得很痛苦。

在社会上,很多有钱人容易成为第二类人,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感到精神空虚,因此就会去追求形而上的东西。但形而上的基础是你必需要做好形而下。“形而下谓之器”,你这个器皿要是个好器皿,盛好了水,才能升华为形而上的东西。你就这么个破碗,还裂个大口子,倒里一碗水,洒出去多半碗,能升华什么呢?

学生:老师您说的好的“器皿”指得是什么呢?

老师:最起码是思维逻辑很严谨,严谨就是滴水不漏。孔子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在人世间做人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没有,如何去搞形而上呢?《瑜伽师地论》里讲人修行的五个步骤,第一是资粮位,第二是加行位、第三见道位、第四修道位、第五究竟位。资粮位是最基础的,包括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要想修道是必需有很大的智慧和福报的,实际就是为人(福报)处事(智慧)。这智慧就是思维严谨、博学强记。而福报就是通情达理、能够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予以帮助,靠做人做事去积累成为习惯。一个人连为人处事都没做好,还想谈学佛修道,那是妄想。
发表于 2010-10-10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发表于 2010-10-1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贴近现实,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8 10:54 , Processed in 0.0203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