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9173|回复: 16

世安先生医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1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世安先生是我尊敬的一位医者.我收集了他的很多医论,汇集与此,请大家抛弃成见,虚心学习,必有所得.祝愿有心人学习圆满.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湿温

湿温久治不愈
游华缘,男,57岁。
病历数年,跑了很多医院,检查做了许多,病名繁多,治而无果,诉:“自己基本上成了农药瓶上面的骷髅图案”,主症:畏寒,时而寒热如疟,食欲不正,头微晕疼,胃腕不适。二脉弦数,舌红、尖心干而少苔,两边及根有厚白苔。此湿温误治,清滋并用可愈。
晚蚕砂20克、生薏苡60克、砂参12克、麦冬10克、茯苓10克、鲜竹茹1团、白芍10克、白蔻3克(后下)、飞滑石10克(冲)、茵陈杆10克、清半夏6克、柴胡3克、木瓜10克、生石膏1小块。
5剂,久浸少煎,少而频服。

湿热头痛如裹

王明华,男,68岁。勤劳之人,年近古稀,依旧锄禾扶犁。
8月18号来诊,据他反应:头痛近十余天,额前、两侧、脑后,如同被一铁环紧箍,疼痛沉重,总感觉睡不足,不太想吃东西,微觉口渴,大小便如常。号得六脉弦劲,舌苔明亮,最能反应症结的是一双眼睛,气浊,神昏。于是我说:“湿热头痛如裹,湿热熏蒸造成的”“张医生也说湿热,可都看了两次,药也吃了六剂,还有西药丸,就是不见轻,感觉越来越支持不住,可能要走亲戚(死亡的俚语)”没等说完,王老掏出两张方签,我接过来看了一下,一藿香正气散,一三仁汤加羚羊角,西药有尼莫地平片等。我要他将前面剩下的西药丸丢弃算了,至于服过的中药,虽与湿热沾边,但毕竟有所差别,于是重新写了一个方子:生石膏25克、生龙齿25克、代赭石15克、飞滑石15克、天门冬15克、川牛膝9克。3剂,一日一剂,煎服,服完3剂,必须随时反应情况,因为病情比较重,不能大意。今天上午,王明华和老伴一同前来反应情况:18号回去就急火煎煮一剂服下,18号晚上,闹腾了一晚上,每隔一小时左右,即要小便,到天亮可能上十次,最让他高兴的就是头痛逐渐见轻,等到19号服下第二剂,头痛非常轻微了,当天晚上小便不再频多,只起来了两次,今天早上起来,头脑非常清灵

湿热头脑昏重
某日,朋友宴请午饭。
秋老虎厉害,饭前歇于屋后荫凉处。李许贵(男、58岁)求诊,“世安先生,请帮我看看,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哦,你是头脑昏重,神疲乏力,想睡又睡不安稳,一身酸胀,胃口不好,还有腹肚气胀,大便不爽利......”。“你这可算八字了,正是这样的症状,医院里说我感冒了,药都用掉好几百,快半个月了还是老样子”。“这是湿热熏蒸造成的,作感冒治就不对了”。旁边的人就问话:“世安先生,你怎么就知道他有这毛病?”“你们看,他满脸浊气,眼睛中更是混浊不堪,面色黑黄而红,是一嗜酒的人,如过他将舌头伸出,必定是黄厚浊腻,臭不可闻”,此时,李某便将舌头伸出,果然,众人掩鼻夺路。“好、好、好,饭后我到贵诊室来开药,这几天的工夫耽搁了就算了”。饭后,徒弟将我接回,却不见李某来。直到第二天早晨,李某来了,刚进门就笑道:“哈哈,那啤酒不能与白酒搭配喝,昨天,就三杯白酒,两瓶啤酒,硬把我搞醉了,这脸上还摔破了”,果然脸上一快疤。处方:先戒酒,湿面发物。鲜白茅根50克、鲜枳柜叶30克、壳砂仁10克、白蔻仁10克、苍术10克、泽泻20克、生苡仁30克、藿梗15克、浙贝15克、茵陈20克。7剂。7日后复诊,症愈大半,更进前方10剂善后。
嗜酒之人,病湿热者多,守戒者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论中风

今日称为中风,不是“风”邪袭人所致,不要被“风”字迷惑了。
   上溯几千年之前的《伤寒杂病论》、《千金》、《外台》等医籍,无不从“风”字上作文章,药用辛温升散,如麻黄、桂枝、二活、藁本等,极尽驱散之能事,可谓谬误数千年,唐、宋、元、明历朝历代,无不以为准绳,虽然,期间有丹溪以为痰,子和以为火,东恒以为虚,虽有偶中,总非探本求源之治。至清朝张伯龙作《雪雅堂医话》,从《黄帝内经》窥出中风奥妙,经中载:“气与血并走于上,是为大厥”。论中风是因为肝阳上亢,气血不靖,上冲脑神经所致,发为大厥,厥之小者,气血调和,躯体复常,重者偏废而可苟延残喘,再重者呜呼哀哉。后有张山雷,在此基础上著《中风教诠》,昌明张伯龙之中风学术。以上是“中风”一症之中医流源。
    至于以“大厥”论中风,二张皆笔指肝阳上亢,用药以重坠,虽兼清解、化痰、舒经之论,但尤视肝如老贼,务必坠于万丈深渊而后快,于是,后世一谈高血压、中风等病症,无不仿此。或镇坠一说,是为豹之一斑,后学管窥之过,非二张能裨,也无从知晓。
    在我看来,高血压,中风之病,重在“冲脉”,冲脉丽于阳明,阳明多气多血之经,一经发动,冲决为患,故每遇中风,不从麻、桂之温散,不仿四大家之主张,不效二张之重坠,务必调得冲脉之逆,捋顺阳明气血,悉宗《内经》之旨,治此皆是百发百中。
    识的冲脉上冲,而阳明多气多血,是为探本之治。而于麻、桂等升散之弊,不攻自破;重坠亦是一偏之见;而又有出王氏《医林改错》一书问难之人,常以黄芪大剂入药,以为气行血行之论,答曰:谬甚!大剂黄芪之药,于中风之人,初期不可枉用,以其中风刚过,气血沸腾,不可再行;即如中风后期,亦当视气血之虚实而论,虚者可有或效,实者自为不宜。总不若“独宗阳明”,调其冲脉。
   胃为水谷之海,气血源头,五毒治病,全奈胃家受纳,若胃气上逆,拒而不受,水谷药物皆成积滞污秽,何益于病,胃若不和,黄芪善走,终是甘壅;附子虽热,亦为寒格,《内经》:有胃者生,无胃者死,即是此意;更有治痿独取阳明一层,宜乎众矣。

物自有一物之功效,何必旁征博引混淆视听!萆薢藤生,深藏厚土,个大质空疏,气味俱淡,非久煎或为末吞服,难有功效。诸本草载其功效,无不以其气味平淡求之,然萆薢出自厚土,得太阴之味,含少阴之气,味虽淡,久煎略苦;气虽平,重用略寒;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且为藤蔓所生,故又善走中下二焦,是为渗湿、除热、逐瘀之品。
    古人以其治热结大肠而便秘,以萆薢为末,和滓吞服,自非单纯煎剂可比;以其治小便频数,是因谷道结涩,水从前阴化出,意同脾约,通其后而治其前,非比肾阳不足,膀胱气化无权而小便清长可比;古人以其固精,是因下焦为湿热所扰,相火枉行疏泄,精不潜藏,又非阳虚阴脱当用温涩可比。古人将萆薢与土茯苓、菝葜等归为一类,太有深意。
    若以萆薢同附子、砂仁、益智组方,即谓萆薢性温;以萆薢同木通、薏苡、黄柏同用,即谓萆薢性寒,闻如是骑墙之说,即便皓首穷经,终不得药中本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头疼头晕
脑震荡
周五才,男,63岁。
2007年11月6日,高空坠落,后脑勺磕破骨裂,住院半月粒米未进,头痛、旋晕、呕吐不止,钱尽离院回家。21日过诊,处方:竹青20克、旱法夏15克、甘草10克、姜15克、大枣12枚、童子尿一盏(此物须取3岁以下孩童之尿,避患者采之,不可冷,更不可缺)。3剂煎兑,徐徐喂下。一剂痛旋减而呕止胃开,嘱家人喂苡米粥,食尽一碗。3日后第二方:生化汤加童便,5剂,一剂后“似乎”头痛加重,再服无碍,剂终病愈大半,可下床晒太阳了。因见其有湿寒象(住院其间,打点滴日夜不停近半月),小柴胡加味和之。

额冷(高血压)、
张元化,男,73岁。
病前额冷,睡时须裹,头晕目眩偶作。
此人体壮、色黄黑,脉长实,舌肥厚,质红,多津,苔微黄。
诉血压高,常服降压降脂药,虽“指标”有时能复常,但本身症状从未舒服。
此奉养太过,湿热成痰所致。
茯苓末20克、陈橘皮12克、炒山楂20克、杭白芍15克、麦门冬12克、鲜茅根1扎、浙贝母10克、桑寄生10克。
3剂头晕目眩除,再三剂额冷痊愈。

秋燥冬枯,溪河断流,
水失源头,积而成稠,
瘀腐填塞,熬炼秽臭,
生气日消,是谓大毒,
立春雨水,万物复苏,
烦因燥生,热为雨谋,
清凉一至,风雨满楼

头痛如裹
王明华,男,68岁。勤劳之人,年近古稀,依旧锄禾扶犁。
8月18号来诊,据他反应:头痛近十余天,额前、两侧、脑后,如同被一铁环紧箍,疼痛沉重,总感觉睡不足,不太想吃东西,微觉口渴,大小便如常。号得六脉弦劲,舌苔明亮,最能反应症结的是一双眼睛,气浊,神昏。于是我说:“湿热头痛如裹,湿热熏蒸造成的”“张医生也说湿热,可都看了两次,药也吃了六剂,还有西药丸,就是不见轻,感觉越来越支持不住,可能要走亲戚(死亡的俚语)”没等说完,王老掏出两张方签,我接过来看了一下,一藿香正气散,一三仁汤加羚羊角,西药有尼莫地平片等。我要他将前面剩下的西药丸丢弃算了,至于服过的中药,虽与湿热沾边,但毕竟有所差别,于是重新写了一个方子:生石膏25克、生龙齿25克、代赭石15克、飞滑石15克、天门冬15克、川牛膝9克。3剂,一日一剂,煎服,服完3剂,必须随时反应情况,因为病情比较重,不能大意。今天上午,王明华和老伴一同前来反应情况:18号回去就急火煎煮一剂服下,18号晚上,闹腾了一晚上,每隔一小时左右,即要小便,到天亮可能上十次,最让他高兴的就是头痛逐渐见轻,等到19号服下第二剂,头痛非常轻微了,当天晚上小便不再频多,只起来了两次,今天早上起来,头脑非常清灵

眩晕症
立秋日晚饭后,李真香(女、56岁)求诊,病头痛,颇感眩晕。因眩晕症(西医称美尼尔氏综合症)每年必作,听人家说,多注射些营养液就不会再患,如天麻、鹿茸、生脉、安基酸等都特意注射了不少,可没想到还得发作,还得受苦!(患此病者天旋地转,恶心呕吐,痛苦不堪)诊得体胖、面青白、舌胖厚无浊腻、皮肤湿冷、脉沉细乏力、额冷痛、头晕、项后不可按压。处麻黄10克、明附子15克(先煎两小时)、细辛9克、壳砂仁12克、甘草10克。3剂。建明问:“天麻半夏白术汤治疗眩晕症效果非常好,且稳当,怎么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呢?”我说:“有是症是脉即用是方啊!”嘱其回家即煎,不可耽误至明日,今日不服药,明日就将晕得起不了床。两日后复诊,知道当晚赶着煎服一剂,病即退大半,三剂服完晕痛不作。见脉仍沉而少力,处附子理中汤五剂,痊愈。

头脑晕痛(高血压)
唐树奇,男,年近花甲。
     求诊时,并不吱声,坚持要求以脉断病(此病人易患之通病),见其面额灰黑,双眉微锁,二目浑浊,舌嫩色淡,脉沉弦而缓,此阳微于下,阴凝于上,民病巅疾之象,呵呵笑道:“老兄头昏脑胀,浑身乏力,入夜尿多,天明抽痉,得病已久......”“得、得、得,看来我这病有指望了”。没等说完,唐某即接过话,并从包内掏出一叠病历方签,“我是高血压呀!一直用西药降压,没停过,中药也喝,不下一年,光天麻就吃了好几斤,还有那个石头粉子,包煎的,纱袋都煎坏一落,现在血压还是老样,175,要不再量量?”
      “不用了,人都成这样了还记挂175,给你一个方子,一身舒坦。”
      党参200克、吴茱萸15克、炙甘草15克、生姜30克、大枣30枚。7剂,熬水吃。
      七日后复诊,唐某还没近门,远远的就嚷道:“世安先生啊,上次你弄了些什么给我吃,我看见党参都4两,还有甘草,枣子,以为这药好吃,没想到又苦又涩,太难吃了,我这一世都没吃过这么难吃的药。”
      “病怎么样了啊”。
      “哦,那倒全好了,血压也平了”
      “再增服几付”
       “啊!”
      “不会那么苦涩的”

这个案例我在芦溪与老中医寻正求先生讨论过,他说:“这是阳虚体子的人可以用来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方法,如果是阴虚体子,就蛮危险”。呵呵,是啊,俗话说“药是纸包枪,搞不好要命挡”,辩症不准如何遣药?药性不明,则如同盲人瞎马!最糟糕的如同张山雷先生说的: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

畏冷头晕疼(高血压)
柳生花,女,43岁。

每日骑车在外收集孕妇尿,回家加工成半成品,业此十余年,风里来雨里去。
病头晕痛,畏冷,医院断为高血压症,服用降压药半年,血压总在100-160左右,且前症从未解除。今春以来,反应更为强烈,无法工作。
体稍胖,面微浮,诊得脉沉弦无力,舌红苔薄。处方:柴胡12克、白芍12克、茯苓20克、炙甘草5克、天台乌20克、炒虎杖12克。5剂,煎服。
三剂面浮即退,头不晕痛,畏冷亦减,尽五剂,量得血压正常(从始至终,尼群地平片未停)。此等“高血压”可与四逆散治之,天台乌温散在表之太阳,四逆散疏泄在里之少阴,表里通则气血和,厥逆可除。



湿热头脑昏重
某日,朋友宴请午饭。
秋老虎厉害,饭前歇于屋后荫凉处。李许贵(男、58岁)求诊,“世安先生,请帮我看看,这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哦,你是头脑昏重,神疲乏力,想睡又睡不安稳,一身酸胀,胃口不好,还有腹肚气胀,大便不爽利......”。“你这可算八字了,正是这样的症状,医院里说我感冒了,药都用掉好几百,快半个月了还是老样子”。“这是湿热熏蒸造成的,作感冒治就不对了”。旁边的人就问话:“世安先生,你怎么就知道他有这毛病?”“你们看,他满脸浊气,眼睛中更是混浊不堪,面色黑黄而红,是一嗜酒的人,如过他将舌头伸出,必定是黄厚浊腻,臭不可闻”,此时,李某便将舌头伸出,果然,众人掩鼻夺路。“好、好、好,饭后我到贵诊室来开药,这几天的工夫耽搁了就算了”。饭后,徒弟将我接回,却不见李某来。直到第二天早晨,李某来了,刚进门就笑道:“哈哈,那啤酒不能与白酒搭配喝,昨天,就三杯白酒,两瓶啤酒,硬把我搞醉了,这脸上还摔破了”,果然脸上一快疤。处方:先戒酒,湿面发物。鲜白茅根50克、鲜枳柜叶30克、壳砂仁10克、白蔻仁10克、苍术10克、泽泻20克、生苡仁30克、藿梗15克、浙贝15克、茵陈20克。7剂。7日后复诊,症愈大半,更进前方10剂善后。
嗜酒之人,病湿热者多,守戒者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风

脑梗塞中风偏瘫
元宵节后,走亲访友去得玲珑祠,因邀顺路入琵琶洞诊病。
一花甲老患脑梗病,大年三十得,近二十天,针药未停,从煎剩的药渣查看,有黄芪、乌蛇、全蝎、丹参、当归、西芎、甘草等驱风活血药。医院费用报告中有脑复康、再造丸等。今身右侧不利,语言瑟促,目光呆滞,吞咽几废且多呃逆。舌青多津,右脉沉滑,左脉弦弱。处方:旋覆15克(包)、代赭石15克(包)、旱半夏15克、整光参12克、炙甘草6克、煨生姜30克、大枣5枚,煎好后加童子尿一杯,兑服,每日一剂,七日候诊。书毕,有同行者问,一中风偏瘫,据查为“脑梗塞”,当补阳还五汤类主之,就其舌脉,地黄饮子亦可,何以区区旋覆代赭石汤应付塞责?余笑而不答,老伴笑道:胃为水谷之海,气血源头,五毒治病,全奈胃家受纳,若胃气上逆,拒而不受,水谷药物皆成积滞污秽,何益于病,胃若不和,黄芪善走,终是甘壅;附子虽热,亦为寒格,《内经》:有胃者生,无胃者死,即是此意;更有治痿独取阳明一层,宜乎众矣。
出门百步,见路边土堆上一蝮蛇,长尺余,正晒着,有人靠近,即缓慢游开。这在湖湘地,正月之时确是少见,不至而至是为太过!
正月二十五,传来佳音,老人饮食起居复于常态


嗜酒中风左躯几废

唐立功,男,58岁。

嗜酒伤阴之人,两月前中风,经医院急救,留得残缺之躯!
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回家休养一个月,针、药、灸、摩不辍,病症始终如一,数日前,病症增重,接我过诊。眼突而视深呆滞,目黄多布红血丝,面色黄红,舌深红而燥,右脉滑而不数,左躯几废,脉不足凭。再看所服药物,再造丸、脑心通等等,其说明上载有药物成分,再造丸有:吴茱萸、冰片等;脑心通有:黄芪、桂枝、鸡血藤、乳香等等,哎,此本为阴血受煎,气火上升,夹痰夹血,冲塞脉络所致,脑为受病之所,并非致病之源,清泄重坠尚且嫌缓,辛温燥热,升提攻钻最是火上浇油!业医数十年,多见类似成药,杀人无算,病家蒙冤而不知,即死,也以为病重之由,非医家枉用如此手段;医家,有以中风病人患侧手脚冰冷而主温通,枉用攻散,此囿于《医林改错》及以往医技而铸此大错。每见中风病家,富贵有医者毙,贫穷苟延者生,岂不怪哉?若要要强释患侧脉伏肢冷,亦为盛候有虚象。
      至于唐立功,今见头晕目胀,胸腹烦闷,温温欲呕,痰液上涌,一派肝阳上亢,横冲直撞之象,岂是“扩张血管、降低颅压、释凝溶栓”等现代医学能挽救的。
      处方:旋覆花15克(包)、代赭石30克(包)、清半夏10克、白茅根60克、生甘草10克、姜汁1盏(兑)、童便1杯(兑)。3剂,煎服。
      至今日来电话,胃安晕止,后续

小中风
戴朝佐,男,62岁。
戴为民间伤科医,一向无病,某日忽觉不适,头晕痛,左边手足微觉麻木,急来我处求诊。
血压190-95,脉沉滑,舌红苔腻,此伏气所致湿温。
生薏苡30克、蚕砂20克(包)、白蔻6克、鲜茅根60克、竹茹1团、生石膏15克、飞滑石10克。
3剂,煎服。
一剂头晕痛得平,尽三剂。
复诊,至诸症皆退,血压复常。张山雷著《中风校诠》论“时病杂病亦最多气血冲脑之证”,信然!
至今日再诊,戴朝佐复脉,脉沉稍有涌动之感,舌红苔退,是阳明伏热,与其牙龈牵痛相印,处小黄连、粉丹皮、生地黄、怀牛膝、白茅根,生甘草清泄之。湿温症应该注意其缠绵难尽!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虚

春季当防阴虚咳嗽
答:过年后,每日诊务繁忙,而咳症最多。
外感六淫至咳多可因势利导,随治而愈,也就不作赘述。
而有一种咳,起因多由外感,终属内伤不足而发,不可不防。症见:咳发阵作,迁延日久,咽喉痒干,脸热颧红,眼花头晕或痛,入暮尤甚,有痰或无痰,胸闷,气短,脚下无力。
内行一见即知阴虚所致,可用砂参、麦冬等清肺金;地黄、枸杞等滋肾水;阿胶、当归等养肝木,热重可加石膏、知母,湿重加苡仁、芦根,总之以养阴为务,治咳效若桴鼓。
或云:前贤惇惇告诫,运化无力者,痰湿内停者,服此甘寒滋腻,无异为雪上加霜,胶着不开。此畏麦冬、地黄如鸩毒者之常言,尤以清张寿颐为先锋,其于《本草正义》多有唬人之句。时下正火之“火神派”,上至郑氏寿全三书,下至卢氏《扶阳讲记》,于此类药症,只字未提,精深者尤善读书,而于初浅者,长于依葫芦画瓢,难免笑颦。余用药本无偏好,辛热如附子干姜,滋腻如阿胶地黄,每年都用二三百斤,人命关天,岂能恋此失彼。药之用在乎人,神而明之推仲景,《伤寒论》炙甘草汤,大队甘寒滋腻施于脉代近亡之人,其运化之力如何,可想而知,圣人调以姜桂,和以清酒,此大手眼而度金针!至于痰湿内停,确有脾阳不振而成,其症可辨而令当别论,更有一种因燥而见痰湿停滞者,可弃甘寒滋腻而不用?
《内经》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不独于肺也”,医谚云:“外莫止痒,内莫治咳”,可见咳虽一症,其端绪之多足以骇人。然诸病非外感有余,即内伤不足。以外感有余作内伤治,虽错或可迷途知返;以内伤不足作外感治,已是油尽灯灭,回天乏力矣。

儿童春季尿急
李尤美,邻家之女,10岁,伶俐聪明。
尿频尿急偶作,一年二三次。问治于我,因作时无所苦,只是频数,常不药而愈,以为贪玩憋忍所致,亦不深思。今年开春以来,却连续发生数次,父母担心有变,去医院检查,无感染、无器质性病变,而尿频尿急越发越频,间隔不过十来分钟,就要上厕所。
因虑今春春温最烈,小孩雏阴雏阳,易受其害,秉赋不足者尤为惧怕。从时处方:枸杞30克、象贝10克、龙眼肉15克、甘草6克。煲汤服。竟一剂而愈,嘱其再进数剂,并将此方抄好收藏。

泄泻未必湿-

沈龙彪之母,86岁。
入春以来两个月,病患不断,咳嗽,头晕,腰痛,经西医对症治疗,逐渐好转;唯大便溏泄,咽干舌燥,不欲饮食,自我感觉很差,进门即诉:“帮我看看寿脉如何?”休息片刻再诊,此姥年岁虽高,而脉应四时,神情疲惫而语出丹田,唯舌暗不润,舌心尤燥,此肺胃津枯,逢燥令而生泄泻。处西洋参、原麦冬、甜百合、阿胶珠、霜桑叶。数日,即来回信,神清气朗,诸症悉除。哎,世间自有禀赋超常者,身健如斯亦上天垂爱!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咽喉病
“扁桃体发炎”西医病名,古谓之喉蛾、喉痹等,《喉科秘决》、《重楼玉钥》等书中多有记载。我曾得手抄秘本《喉科秘集》,也已研究多年,以上面的治疗心法,来诊治诸多咽喉口腔疾患,疗效非常好,因此将《喉科秘集》精心整理出来,上传至该网,也是首次对外公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一找,看一看。关于喉蛾(扁桃体发炎),或单或双,或红或肿,形症似乎相近,而若仔细查验,证类确是繁杂。至于能辨其症,且能论其治,理法方药,进退有据者,非广读书多临症者所能,咽喉要道,不可不慎。更有一种,以摘除为治疗术,不可取亦不论。
二十年前一早春,我与外祖一同北上周洛仿亲,此次旅行却引发他几月后的一场大病。夏至日有人来消息,说我外祖病了,喉肿平项,滴水难下,危重至极。急忙赶去,原来发病近十日,开始只是咽喉微痛,稍有寒热,几个舅舅将其入院治疗,抗菌消炎,连续四日,咽喉更痛,已经堵掉半边,只能咽点凉水。于是几个舅舅用轿子抬至一祖传喉科处,吹末药,进汤剂,如二冬、双花、连翘、牛子、桔梗等辛凉苦寒类。三日后,症势更剧,才有喉肿平项,滴水难下之危。至此,外祖已不能言语,只能睁眼摇头,查其面不红,气不促,手脚不凉,脉浮紧而生气不乱,才松了口气,断为风寒束表,内热上攻,结于咽喉,发为喉痹,所谓一阴一阳结而为痹,众人疑惑,外祖平素非常注意起居饮食,何来外患风寒,我已数月前之旅行告知,周洛为高地,北上多寒风,路上着凉在所难免。处以一剂咽喉六味汤加苏叶、羌活,能咽则频咽,不能咽则频嗽,另三棱针刺少商二穴,血出喉开,汤药微下而好转,再进数剂痊愈。
     此非炫技,只为明理,医贵圆通。至如今学医或爱好中医之士,应该多读医书,增广见闻,所谓“世有多读医书而不明者,而未有明者不由多读医书”。近观网上用药多宗“火神”,非四逆即理中,麻桂姜附盛行,偏与不偏有识者易辨,而于初学者,不无误导。咽喉多因结,少商最针贵、阴阳不可偏,寒热那可废。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眉棱骨痛

立秋二日,吴艳姿(女、38岁),病右边眉棱骨痛,右边头项皆痛,右边四白穴处肿起一块,不红微觉木痛。述其外婆生前因类似病致双目失明,其母亲如今右眼亦瞎,自己也非常担心。某医院诊为青光眼疑似症,治而无效。诊得面色灰黯,口不干,舌微有腻黄苔,脉沉细无力,处麻黄9克、附子9克(先煎1小时)、细辛9克、生姜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甘草6克。4剂。四日后复诊,肿消痛止,惟前额尚有冷紧感,另述:服前药一剂,即腹中微痛,每日泻下清水或青粪数次,不知道是不是药中有泻药。建明也觉奇怪,药方中没有大黄泻叶之类的东西啊,怎么会腹泻呢?见脉仍沉,处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理中汤。痊愈。

端午日下午,本以为可以安静一下,因为象端午、中秋这样的节日,对于我来说,比过年还好休息些,过年要应酬啊,正准备躺躺,周缠绵(男,46岁),由妻子携同而来,左眉棱骨胀痛,左额痛若将破,因为太疼了,他曾用手拍了一下额头,导致恶心等症状,十分担心“是血管破裂要中风”。诊得脉沉无力而有缓意,舌多吐沫,“此寒湿太重所致”,没等我说完,其妻即接道“前些天,要你戴伞,叫你懒撒,怎么样咯,还不是被雨淋出病来”。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砂仁,三剂愈

巧解“槟榔”毒”
四岁,病发热,每日上午输液后热退,下午玩耍正常,晚上又发热,非得再次输液不可,第二日上午又正常了,下午又发热又得输液,如此近十日不愈,医生嘱其转院治疗,家人因资金不济而四处奔走筹钱。求诊,见其面红耳赤,如同醉酒之人,身热脚凉,不甚口渴,考虑到是否因为嚼食“槟榔”所致(嚼食槟榔,在湖湘之地早已成风,为害不亚于吸烟),一问便知果然,因前些日偷嚼其父亲蒋高仁的“槟榔”而被打屁股。遂处方:生甘草15克、熟甘草15克、杭白芍30克,两剂,每剂煎水一次,分两次服。蒋老先生问:“奇怪,怎么就三味药啊?甘草还一生一熟。”我笑道,这个叫作“化土汤”,最能解毒养阴护胃,小孩脏腑柔嫩,怎么经得起“槟榔”辛香耗散,方子虽然只有两味药,但性兼甘寒养阴、酸甘化阴之能,定药到病除,且味甜,小孩多愿意服食。
      翌日,即来答谢,说一剂而愈。此案在当地一传十、十传百,皆谓神奇。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腰椎间盘突出
大年初二,诊一例“腰椎间盘突出”。
张某,年近花甲,春节作客途中慕名而来。戴一毛线帽,将整个头部包裹起来,只剩下一双眼睛。不作言语即求把脉(此种弊病,为常有之事),让其静坐,饮茶后再诊,脉见薄急,六部皆同,此时立春不久,理当沉多弦少,且天寒地冻,为几十年不可一遇。思索后说:此久病致使气血衰弱,脉见于薄;元气屡遭攻散,脉见急疾;寒令不见肾脉,肾将惫矣,病腰痛膝软,汗出畏寒......此时张某急忙摘掉帽子,紧握我手:“有办法了,我的病可治了”。然来,因服药过多,求医甚众,张某谈医药色变!
问之,检查患“腰椎间盘突出”。
望之,左颊泛红。
闻之,服蜈公,蝎子,过山龙等太多;芬必得,戴芬等服了快近一年。
处方:苡仁60克、党参36克、二仙膏30克、枸杞36克、枸脊30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10剂。

今早(初7),患者来电话,才吃了4剂,明显转愈。

骨质增生

张赳,男,59岁。

病腰脊疼痛,常服六味地黄丸等,时好时坏,今春越发厉害,经核磁共振,腰脊椎5、6节有增生,西医建议手术,因畏惧而求于中医。处方:炮山甲6克、全蝎子6克、净地龙10克、土鳖虫10克、乌蛇干10克。5剂,每剂水煎2次,和匀分服,渣留下,5日后,将煎盛之渣焙干研粉,蜜丸吞服。

5剂汤饮,腰痛即除,丸剂巩固。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病下取
初六治一人,病喘肩息。
年前发病,中西结合,如息喘灵、麻黄素、肾素,小青龙、麻杏石膏汤,不愈,且越见沉重。
望:身体蜷缩,面容痛苦,舌苔布满水气,舌质红。
闻:虽无明显酒气,但透出嗜酒之人特有之气。
问:不口渴,也不想吃东西,小腹胀,小便不利。
切:脉洪数。
处方:
黄柏60克、知母60克、二丑末10克。
二剂,久煎取汁,空心服,以小便通利为止。
初7傍晚,打来电话,服药一剂半,前阴火烧火燎,如刀割针刺,一会儿小便如决,下脓血尿液半盂,即时一身轻松,气喘平,小腹消,急索八宝粥。

肺气肿
“网友“求助:我的 父亲由咳嗽引起轻度肺气肿,每到天气转冷就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痰不多,不是特别的难咳,就是天气转冷后呼吸困难,片子显示轻度肺气肿。天气转暖后,就没有任何症状做小辈的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希望大家能转告妙方,以解老人之苦。 ”
余辩:
人之一身,不外阴阳,而阴阳二字即是水火,水火二字即是气血,水即化气,火即化血。所谓有形之水质宜行宜泄,无形之水阴宜化宜补,今传仲景《金匮要略》,立痰饮咳嗽篇、水气篇,虽四川医以水气论痰饮,看似谬误,而实质相同,则难免混乱。因无论苓桂术甘汤、十枣汤、小青龙汤、麻黄附子汤等,《金匮》、《外台》所栽,无非泄其有形之水质,如小青龙泄之于皮毛之外,十枣泄之于五脏之内,苓桂泄之上,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之于下等等,无非见痰饮之所在,行而泄之。于无形之水阴不足,如何补之则未言及,当然,学医之人岂能死于句下,当举一反三,水阴不足而至咳嗽气促哮喘者比比,特是今春燥令太过,肺病多矣,更有当今之人,多以酒为浆,以欲泄精,肺肾竭泽,润养尤为不及,泄之无有终日。

人生疾苦,非为外感有余,即属内伤不足,而《内经》有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此人每至天气变冷,即有所苦,显而易见气不足以卫外,若以不足为有余,则来者来去复去,无有终期,是犯虚虚之忌!
肺者,五脏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内经》言:损其肺者益其气。益气之品,首选味甘微寒之人参,《本草经》谓其“主补五脏”,以五脏属阴,人参味甘补脾,助其生气之源,微寒肃肺,肺清则气旺,气旺则五脏安。又肺伤则气馁,气馁者血必滞,肺主气而心主血,故肺损者多有胸闷心慌悸动之苦,即西医谓之“肺心病”是也,故臣以当归养血,当归多被人贯以血药功用,而《本草经》谓:“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呵,咳逆上气,岂谓数千年前人们即有“肺心病”这一名词?以阿胶为佐,无非清润娇脏矣


耄耋如婴

昨日傍晚,正在用餐,有人邀诊,因听人说我不愿意出诊,故再三请求。(我其实经常出诊,如老者,行动不便者)
辜雨生,女,86岁高龄。因家生变故,女儿担心其知晓后会过度伤心,遂接至家中,路途颠簸,又晕车船,头晕微痛,不思饮食,延医诊疗,砂仁、黄芩、半夏等杂然而进,越见沉困。我至时,老人半卧半坐,瘦弱不堪,双手抱头,呻吟不已,温温欲呕。脉见大,舌微干,时时烦躁微汗,心思:人老胃气衰,本不宜奔波劳碌,即时药食调理,呵护亦如婴儿,不致一损再损。人皆以为砂仁安胃,半夏止呕,而不深究,此等辛以散之,热以温之之味,只用于胃寒胃滞,用之以为开通,邪去正安而为止呕定眩。若年老体弱胃气本伤,清淡养之,甘凉护之,尤为不及。遂处方:生晒参10克(捣粉)、鲜竹茹1小团、原麦冬10克、旱半夏1枚、炙甘草5克、陈米一撮。2剂,煎出米汤即可,缓缓给服。至今日中午,来电话,老人昨晚服一剂,即感觉舒服许多,今日再进一剂,基本痊愈。嘱咐以前方再进数剂,注意清淡饮食

肺气肿

张森严,男,61岁,因体弱多病而离休多年,喜翻阅医书,进与病应,退与心谋,常谓他人曰:胸中了了,指下难明。年前,其父因跌损致痪在床,张老师服侍其饮食起居,多有操劳;春节后,其父以享年98岁高龄与世长辞,农村葬礼事繁,张老师忙于应酬,于事后即入院治养,十余天之后再来我处请诊,据医院报告,肺气肿,冠心病、脑供不足......病名之多,足以骇人。据诉,头晕、眼蒙、咳嗽、便微溏、胸闷、四肢无力、腰痛等症状多端,查阅书籍亦不知所措,姑且以“肺气肿”论治。脸微浮肿,眼神混浊,气不足息,咳嗽不爽,六脉洪滑少力,舌嫩苔微黄燥,出方:砂参12克、桑叶6克、阿胶12克、浙贝8克、芦根10克、茅根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甘草6克。5剂,水煎频服。方毕,张老师戴上眼镜,仔细查看,并不知道此方出自何处,亦不细问,便抓药起身回家。第二日早晨,急来反馈,顿服一剂,腹中转动,泄泻数行,其它无所苦,亦无显效。嘱曰:勿顿服,少而频服。5剂后,复诊,咳嗽明显减轻,咳痰爽利,因而全身较之以前舒服许多。诊得脉沉滑少力,舌嫩苔薄白,出方:阿胶10克、贝母6克、党参18克、晒白术10克、茯苓10克、白蔻3克、甘草6克。5剂,煎服同前。5日后诊得,病愈大半,头微昏,脚乏力。出方:生晒参6克、茯苓12克、晒白术10克、白芍10克、熟附子3克、仙灵脾10克、夏枸杞30克。5剂。痊愈。

此案看似平常,实属不易。
中医治此无他,上中下,急急缓缓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黄炖泥鳅治疗耳鸣
今日上午,高喻花,女,54岁。
今春至今,病耳鸣,白天少闻,入夜较甚。
脉革,舌红,微有裂痕。
此精血不荣升发,宜滋填。
地黄30克、泥鳅10条、青盐少许,炖烂服食。隔日一作,三次可愈。(春水涨,田间沟垄多泥鳅,故取之,民间常用此法治肾虚耳鸣,效佳且味美

麻属气虚,木属湿痰死血
麻与木常相提并论,其实还是有区别的,在《傅山医书》中就明确提出:“麻属气虚,木属湿痰死血”。

张金花,女,52岁。去冬至今,双臂犹如虫行,时作时至,近来越发越频。体瘦,脉弦、重取无力,舌质薄舌色偏白。此为气血不足,《金匮》谓之“血痹”,补中益气汤加白芍、僵蚕。5剂愈。
张平安,男,56岁,曾业“石匠”,右臂入夜胀痛,难于入睡,白天稍微轻松,但亦麻如虫行。其外甥为当地“名医”,作风湿性肩关节炎治,针药齐下,膏摩并用,半月无果。诊得脉大劲实,舌红苔黄燥,此气血闭塞,痰血污浊交困,且湿已化热,非辛燥风药所能治。生地黄、当归、赤芍、川芎、土鳖虫、蜈蚣、半夏、姜黄、生薏苡、桃仁、红花、姜汁、荆沥、甘草稍。7剂,病退,再5剂愈。
又:入春燥令,多咳嗽咽干等气火上升之病;清明后,湿气蒸腾,人多病关节疼痛,此运气所至,不可不察!


胃痛一贯煎
张明建,男,57岁。
苦于胃痛,其女婿业西医,护肝养胃之药不离,仍然疼痛,医院胃镜检查,轻微浅表性胃炎。苦于无计求我诊治。我本恶酒,更恶酒徒,不愿意诊视,无奈与其女婿交好,只好破例。
每日必饮,少则数杯,多则数壶,故脉不足凭,嗜酒伤肝之人,面黄眼突,瘀斑随处可见,舌绛红少斑驳苔。处魏柳洲一贯煎加味:南砂参20克、生地黄15克、当归12克、枸杞30克、怀牛膝10克、金铃子10克、杭白芍10克、白茅根30克。10剂,煎服。服了数剂即舒服了,来电话感谢。嗜酒等辛辣热物之人,多血燥而津枯,瘀积成结,阻于脉络,非香燥辛烈之药可治,效一贯煎法最妙。

张社,亦胃疼久治不愈,闻酒友张明建用药或效,慕名前来,脉弦、重取微涩,舌红苔黄浊,一贯煎加白茅根、晚蚕砂、生薏苡,7剂而愈。人们最喜欢说一贯煎多“阴柔滋腻”药,不利于脾虚湿重之人,易“泥膈”,其实理解有偏差,地黄、麦冬等味,作丸剂内服,确属不宜消化,若作汤剂,汤者荡也,巧借而已,大家仔细思考思考仲师“炙甘草汤”,之所以作“汤”是何深意,切莫以为一用阴柔滋腻药,它就直接到了“阴柔潮湿”的病患部位。舍其甘味,如何制其刚燥,舍其寒,如何清其积热,舍其润,如何救其五脏之阴,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
周再明,女,45岁。
经期常乳胀,近查,乳腺增生。脉沉弦,舌红厚。
当归12克、白芍15克、浙贝15克、粉丹皮12克、云茯苓20克、陈皮10克、炒麦芽18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香附丸10粒(吞)、甘草6克。
7剂,煎服。

乳悬
乳悬就是乳房过分下垂,且多伴有坠胀疼痛的疾病,最近我治愈了一例情况比较严重的,我记录一下。
张果华,女,46岁,住西冲,家庭情况不太好。病双乳房下垂两个月,并且坠胀发热疼痛,寝食难安,到妇幼保健院检查,乳腺增生,乳房内伴有肿块,不排除恶性肿瘤(这种专业术语出现在病历中,病人不被牵鼻子都难啊)必须进一步切片检查。因为穷,只能来找中医。张果华羸瘦之人,而两乳如囊,下垂平了肚脐,乳头黝黑,乳房皮肤瘀紫,满布青筋,两只相同,只是左边的略显严重,六脉沉弦搏指,舌红绛粗糙。我问她:经期如何?和人吵架了?答:下半年突然停了,至于吵架,和丈夫基本上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吵。一番开导之后,出方:平贝母30克、鹿角片20克、生蟅虫10克、当归尾10克、炒柴胡15克、青橘叶7片。5剂,按法煎服。以后复诊,无非顺气活血化瘀,前后不足半月,经通而愈

乳腺增生
唐茵茵,女,38岁,病乳腺增生,双乳胀痛,牵引肩颈,因为检查她的舌苔时,发现舌质比较厚,颜色老红,舌苔虽不厚腻,但浊气显而易见,于是询问她平常是否过食生冷,造成食积污秽经常蕴郁于胃肠,她说她最爱吃生红薯,基本每天都会嚼一个,大便经常结秘,深感痛苦。中医论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不注意饮食健康,不注意调节情绪,没有不病乳房胀痛的。生红薯难于消化,积滞成湿浊,阻塞经隧,气不宣通,郁而成热,发为牵引胀痛。这就需要涤荡胃肠湿浊,宣通经络,用炒柴胡、炒苍术、青陈皮、炒厚朴、青橘叶、姜半夏、生大黄、炒麦芽组成一方,数剂就痊愈了,这是因为饮食造成的乳腺增生,治肠胃才对路。

    张果华,女,46岁,住西冲,家庭情况不太好。病双乳房下垂两个月,并且坠胀发热疼痛,寝食难安,到妇幼保健院检查,乳腺增生,乳房内伴有肿块,不排除恶性肿瘤(这种专业术语出现在病历中,病人不被牵鼻子都难啊)必须进一步切片检查。因为穷,只能来找中医。张果华羸瘦之人,而两乳如囊,下垂平了肚脐,乳头黝黑,乳房皮肤瘀紫,满布青筋,两只相同,只是左边的略显严重,六脉沉弦搏指,舌红绛粗糙。我问她:经期如何?和人吵架了?答:下半年突然停了,至于吵架,和丈夫基本上一天一小闹,三天一大吵。一番开导之后,出方:平贝母30克、鹿角片20克、生蟅虫10克、当归尾10克、炒柴胡15克、青橘叶7片。5剂,按法煎服。以后复诊,无非顺气活血化瘀,前后不足半月,经通而愈。(此案先曾记录在民间中医网,今摘录与此。)

【按语】现在患乳腺增生的妇女越来越多,像逍遥丸、乳癖消等中成药,基本都用过,有一些效果很好,有一些就差强人意,原因还是辨证,就是找找原因,千万别光盯着几种成药
 楼主| 发表于 2010-9-11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了四分之一,以后继续发
发表于 2010-9-1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在民间中医网站找世安先生问诊,儿科很见效。
发表于 2010-12-15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有心人,能把余下的四分之三公布出来吗,盼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21:27 , Processed in 0.02282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