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是个好论题。多谢搂主!
从上讲,凡有言说,皆无实义,皆是戏论。
从下说,文以载道,古人有一言九鼎之说,能不谨且慎乎?
末学以为,格物,既是心去处物,与物交通感应,心与物交流。这是一个“具缚凡夫”,走向解脱彼岸的起点,由此而始,渐渐摆脱颟顸颠倒。格物是进入觉悟圆满殿堂的门廊,之后所有境界,譬如大学所言:“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皆由格物为根本,一个人可以使天下太平,非圣人不能言此理,非贤者不能信此事。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以如果弄明白了“格物”是什么意思,即得了根本,上正路了。就此开始走上了“风帆扬于顺水”的解脱之道,十方圣贤皆由此道而得圆满。
那么心怎样才能与物交流呢,首先就要做到心物归一,心外无物,物外无心,心物交融。打个比喻,心如灵种,物如虚空,格物就是让心之灵种,在虚空中生根、发芽、抽枝、开花、结果。这棵心树生长的过程就是格物。一棵至善的心树它能够遍满一切虚空,达到全心是空,全空是心的圆满境界。心树是在虚空内长出来的,虚空也不在心之灵种之外。
我们由于业力所系,被无始无明包裹,使得心之灵种不能再与身外之物交流感应,何谈世界万物。有时甚至连自己身上长的东西都不能交流沟通,比如连自己的嘴都管不住,乱吃乱说。所以平天下从格物始,格物从吃饭说话始。
心和物本是一,不是二。正因为此,才有了“一个人可以使天下太平”的可能性。欲求天下太平者,若信圣人之言,自此可以无疑了(心定了)。大学里的“知止”,也是说明同样的道理,“止”是什么?就是“止于何处?”,止于何处呢?止于“至善”。为什么有可能达到“至善”呢?因为人有这个能力,可以说一切众生都有这个能力,叫“格物”。
知止,也就是“知道了终极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天下太平)”这个道理了,而且“至善”不用在心外求(所谓反求诸己,不出户知天下),与自心是一不是二,自然就“有定”了(志向坚定、不动摇了)。所以在“知止”之后,就有:“有定,能静,能安,能虑,能得”了,得什么,得了个“天下太平”,得了个“至善”,得了个圆满。而所有这一切一切的起点,是“知止”。
所以深一层的意思,“知止”也就是知道“格物”是什么意思。如上所述,这个至善的可能性来源于“格物”,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格物”若不成立,“平天下”是妄言。“平天下”是妄言,“至善”是空花,自然“知止”也就不成立了。
还有讲“格物”是“将物格在心外,心不为物驭,物不动心神”的。那些心为物役的人,是因为不明白心物不二的道理,所以心向外驰求,如狗临井,自吠其影,以为井水里另外有一只狗,所以示威,是一种颠倒的状态。如果只是说物不动心神,那只是把“格物”的前提条件准备好了,相当于跑步比赛不再往反方向猛跑了,只是停下了,还没有开始“格物”,格物是已经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了。而且说“将物格在心外”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见解,物与心是分裂的,我把物挡在心外就好。这样发展下去,有点像是禅宗行人里那种“黑鬼窑,死尸禅”的境界。心是物之体,物是心影,心物是相成的,无物不显心嘛,欲将物格在心外,可能吗?
“格开物欲”这种说法就非常好,不是格开物,而是“物欲”,只是抛弃那种以为“有所得”,向外驰求的“物欲”,这种颠倒迷乱的妄想,物欲格开了(妄想歇息了),分裂心物之间的挡板就抽开了,自然心清物显,心物从此不再进行癫狂的交流感应了,而是因为“知止”,由格物开始,走上天下平的大道。
要知道,即使在我们这些凡夫,心物的交流感应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只是那没法叫做格物而已。虽然心处物的大道从来如此,但由于我们心是不安的,结果物的显现也是无序而混乱的。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不“知止”,没开始“格物”前的状态,就是“糟心”,糟心是天下乱的开始,糟心后无知、无知后无畏,无所畏,天下乱。
末学心尚未安,语句参差,但皆由衷而来,望各位师兄斧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