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1049|回复: 6

有关艾炙,我摘抄了一些,大家一起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艾灸的注意事项
施灸过程中如感觉太热,可适当将艾条抬高散热;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凡属实热症,阴虚发热者不宜用艾灸,颜面部、大血管处、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亦不宜施灸。中医提倡冬病夏治,虽然艾灸一年四季都适用,但在三伏天做效果最好。
艾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后当天需避风寒,保持情绪平稳,饮食素淡为宜,切忌生冷厚味。
2、大饥大饱、劳累醉酒、情绪不宁时不宜施灸。
3、施灸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施灸后,要喝比平常量多的温开水(不能喝冰水),以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
5、施灸后,会发热、口渴、上火、皮肤瘙痒,有的还会起红疹、水疱,有疲倦、便秘、尿黄、出汗、牙痛、耳鸣、阴道不规则流血、全身不适等现象,一般不要惊慌。这个时候,可以艾灸足三里穴引火下行,还可以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天施灸,很快这些症状就会消失。若症状持续,可至医院专科处理。
艾灸疗法禁忌及意外处理
灸法虽然简便易行,但若不掌握其适应症及其操作方法,有时也会发生意外,故此施灸之前应适当地了解一些灸法的注意事项。
一、灸法注意事项
灸疗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灸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之法,并取得患者的合作。
2、施灸前根据病情,选准穴位,令患者充分暴露施灸的部位,并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
3.腰背、腹部施灸,壮数可多:胸部四肢施灸壮数宜少;头颈部更少。青壮年施灸壮数可多,时间宜长;老人、小儿施灸壮数应少,时间宜短,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4.颜面部,心区,大血管部和肌腱处不可用瘢痕灸,禁灸或慎灸穴位应慎用。
5.对于昏迷、局部知觉迟钝或知觉消失的患者,注意勿灸过量,避免过分灼伤,引起不良后果。尤其对老人、小儿患者更应如此。
6.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
7.非化脓灸时,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药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也可在数日内痊愈。
8.凡化脓灸后在化脓期或灸后起泡破溃期,均应忌酒、鱼腥及刺激性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能助湿化热、生痰助风,并可刺激皮肤不良反应,从而使创面不易收敛或愈合。
9.艾炷或艾条灸治疗结束后,必须将燃着的艾绒熄灭,以防复燃事故发生。
二、灸法禁忌
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禁灸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三、灸法意外
灸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而且较之针刺疗法也更为安全。我国晋唐时期曾一度风行灸疗,当时的一些著名医家都极力推崇灸法,有的甚至抑针扬灸。实际上,灸法如应用不当,亦可发生意外事故。早在我国晋代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渊液……不可灸,灸之不幸,生肿蚀、马刀伤内,溃者死”。(《针灸甲乙经•卷三》)这是由于古代缺乏消毒概念和条件,加上缺少有效的抗炎措施,容易发生感染和招致严重后果。晕灸,在古人的临床实践中十分多见,所以在清代医家吴亦鼎所著的《神灸经纶》中已提到晕灸的救治之法:“或著火有眩晕者,神气虚也,乃以冷物压灸处,其晕自苏,再停良久,以稀粥或姜汤与之,以壮其神”。现代,灸法意外较为常见的除晕灸、感染外,尚有过敏、中毒等。
(一)晕灸
晕灸是不多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多为轻症,但也有症候较严重者。应引起注意。其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之法大致与晕针类似。
关于晕灸的机理,曾有人将其与休克混为一谈。其实,晕灸与晕针一样都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它是由于强烈的刺灸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床(尤其是周围肌肉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因而心脏的输出量减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性的脑血流量减少,而发为晕厥。
1.原因
关于晕灸的原因,《标幽赋》曾云:“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其常见者有下列几种。
(1)体质原因为最主要的诱因之一。体质虚弱,精神过于紧张、饥饿、疲劳,特别是过敏体质,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不少无明显原因的晕灸者,往往可从体质中找到原因。
(2)刺激原因穴位刺激过强,可致晕灸。所谓过强,因各人情况不一,很难度量比较。在刺激的种类上,以艾灸多见。
(3)体位原因一般来说,正坐位或直立施灸时易发生晕灸。
(4)环境原因:环境和气候因素也可促使晕灸,如气压低之闷热季节,诊室中空气混浊,声浪喧杂等。
2.临床表现一般分为以下三期。
先兆期:头部各种不适感,上腹部或全身不适,眼花,耳鸣,心悸,面色苍白,出冷汗,打呵欠等。有些患者可无先兆期。
发作期:轻者头晕胸闷。恶心欲呕,肢体发软凉,摇晃不稳,或伴瞬间意识丧失。重者突然意识丧失,昏扑在地,唇甲青紫,大汗淋漓,面色灰白,双眼上翻,二便失禁。少数可伴惊厥发作。
后期:经及时处理恢复后,患者可有显著疲乏,面色苍白,嗜睡及汗出。轻症则仅有轻度不适。
晕灸大多发生于针灸过程中,但也有少数患者在取针后数分钟乃至更长时间始出现症状,被称为延迟晕灸,应特别注意。
3.预防方法早在《黄帝内经》中,曾用不少篇幅提及晕针的预防:“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有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素问•刺禁论》)。其实同样适于晕灸。现代主要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预防。
(1)心理预防主要针对有猜疑、恐惧心理者,或针灸时哭笑、惊叫、战抖、躲避、肌肉痉挛。伴有瞳孔、血压、呼吸、心跳、皮温、面色、出汗等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改变者。均可作预先心理预防,以避免出现晕针等不良反应。共分三法:
语言诱导:施灸前,先耐心给患者讲解针灸的具体方法,说明可能出现的针灸的感觉、程度和传导途径,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松弛训练:对好静、压抑、注意力易于集中、性格内向的患者,令其凝视某物体,待其完全进入自我冥想(入静)状态后,始行灸刺。
转移注意力:对急躁、好动、注意力涣散、性格外向的患者,可令患者作一些简单的快速心算,或向其提出一些小问题,利用其视、听觉功能和思维活动等,转移其注意力,促进局部组织放松。
(2)生理预防饥饿患者,灸前宜适当进食;过度疲劳者,应令其休息至体力基本恢复。特别对有晕针或晕灸史者,最好采取侧卧位,简化穴位,减轻刺激量。
在施灸过程中,一旦患者有先兆晕灸症状,应立即处理。灸疗结束后,最好能嘱患者在诊室休息5~10min后始可离开,以防延迟晕灸。
4.处理方法
(1)轻度晕灸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
(2)重度晕灸即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据我们多年体会,此类患者在百会穴艾灸有较好的效果。方法是用市售药艾条,点燃后在百会上作雀啄式温灸,不宜离头皮太近,以免烫伤,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
5.病案举例
谭××,男,14岁,学生,1989年4月8日来诊。患者于1日前因饮食不洁而致腹泻,每日约7、8次,泻下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脉滑数。给予艾条用固定式熏灸器灸关元。熏灸至60min时,患者感心慌头昏,恶心欲吐,脉搏加快,面色苍白,大汗出。当即停灸,针刺双内关穴,5min后心慌减轻,留针20min,症状消失。
(二)灸疗过敏
近年来,陆续有报道,采用艾灸、穴位注射等法,可以诱使机体出现程度不等的过敏反应。虽然预后一般良好,但有时也可出现较重的证候,值得注意。最近亦有单纯毫针刺引起过敏性反应的报道。下面重点介绍引起艾灸过敏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处理之法。
1.原因常见的有以下二种。
(1)体质原因导致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本身具有过敏体质,多有哮喘,荨麻疹史或对多种药物,花粉过敏史。
(2)药物原因一般指艾灸致敏:可能因为艾叶中含有某些致敏物质,有人曾将温灸盒盖的烟油取下,敷于曾因艾灸导致急性荨麻疹的患者的前臂内侧,结果10小时后,被敷处发痒难受,并出现过敏性皮疹,证实可引起过敏。
2.临床表现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表现为:局限性(穴位周围区域)的红色小疹,或全身性的风团样丘疹,往往浑身发热,瘙痒难忍,重者可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
过敏反应出现的时间:穴位注射常发生于即刻或不久,艾灸则须一至数小时,文献报道最长者达10小时。有因艾灸引起过敏者,以后往往可以在艾灸治疗时反覆出现。
3.预防方法
(1)询问病史针灸前,应仔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过敏史,特别对艾灸有无过敏史。如原有穴位注射过敏者,亦应慎用艾灸疗法。
(2)慎察先兆艾灸或穴位注射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先兆时,应立即停止艾灸疗法或注射。
4.处理方法有局部或全身过敏性皮疹者,一般于停止艾灸后几天内自然消退。在此期间宜应用抗组织胺,维生素C等药物,多饮水。如兼发烧,奇痒,口干,烦燥不安等症状时,可适当应用皮质类激素,如强的松,每日服20~30毫g。中药凉血消风方剂也有效果。当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脉象细微时,除肌肉注射抗组织胺药物外,可肌注或静注肾上腺素,必要时,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
5.病案举例
例一李××,女,30岁。1975年3月18日初诊。患者妊娠8个月,于3月17日经某医院产科检查胎位为臀位,嘱患者回家每日早晚取膝胸卧位20min。翌日晚,患者自用市售艾条,灸至阴穴20min,约一小时后,觉胸背,四肢瘙痒。第三日晨,眼睑,口唇及面部浮肿且痒,背胸、腰及四肢发生风团样丘疹,瘙痒难忍。拟诊为急性荨麻疹,予中药三剂服用,停用艾灸后,诸症状消失。夜间,她自拿艾条灸至阴穴,上述症状复现,且较前严重,并伴胸闷,呼吸困难。自述外阴亦肿,排尿困难。既住无过敏史。予服中药六剂后,症状消失
例二巩××,女,28岁,1998年12月19日初诊。右侧口眼歪斜1日。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西医诊断:右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颅外段)。治则:疏风散寒,化痰通络。治法:1.背部膀胱经走罐。2.面部常用穴浅刺,留针30min,每日1次。3.艾条温和灸右侧翳风、耳垂前下方,各20min,每日1次。操作:患者仰卧,取右侧翳风、耳垂前下方,艾火距皮肤约3cm,局部觉温热为度,每穴各灸20min。
12月22日,针灸已2日。右侧耳郭水肿,以耳轮为甚,微红,非凹陷性,无疼痛及瘙痒。考虑为艾烟过敏,停灸,余治同前,次日耳郭水肿消失。12月28日,取下关、地仓、颧*s,每穴各灸20min,一日2次,艾火距皮肤约8~10cm,局都觉微热。1999年1月4日,右侧面颊部水肿,不红,不热,左侧无异常,四肢无水肿,查尿常现无异常。嘱停灸,余治同前,未再出现水肿及其他异常反应。
患者对青霉素、鱼类食物均有过敏史。
(三)灸疗中毒
灸疗中毒,多见于用药灸条施灸。
1.原因因药灸条中大多含有雄黄,点燃后可形成砷的烟气,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慢性甚至急性砷中毒。
2.临床表现一般于灸疗过程中或灸疗之后,出现流泪、咽痒、呛咳等症状,随之发生流涎、头晕头痛,乏力、心悸、胸闷、气急。严重者可有恶心,腹部阵发性绞痛,冷汗淋漓、吐泻交作等症。
3.预防方法砷中毒问题应引起医患人员重视,应用时要做好防护工作,限制用量(每次不超过半支),对孕妇、过敏体质者禁用;对长期应用药艾条的医患人员做砷的常规检查。为了彻底防止砷中毒,应研制开发不含砷的药灸条。
4.处理方法停有药灸条治疗,症状轻微者,一般予可采用绿豆汤送黄连素。以200g绿豆煮成500g汤剂,黄连素6片,每日分3次送服。症情重者应送医院治疗。
艾灸的特点、禁忌及注意事项
【艾灸的特点】
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认真按照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的禁忌】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楼主| 发表于 2010-8-10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灸的注意事项】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养生保健的原理及禁忌说明
艾灸通常是用易燃的艾绒、艾条(推荐使用3年以上陈年艾条)在人体重要穴位及患病部位皮肤约距2~3厘米的地方进行烧灼、熏烤。或者采用艾灸器,比如中华神穴随身灸器施灸。借助艾火的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治病保健,进而达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目的。很多人把艾灸与针灸混为一谈,其实艾灸比针灸的历史更久远,是一种自然古朴、绿色无创的调理保健方法。中医认为,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畅经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养生保健的作用。施灸中一般以熏烤后皮肤有温热感且无痛为宜,每处灸5~10分钟,皮肤呈微红色。
艾灸对治疗疲劳综合征、失眠、身体乏力、精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恶寒身痛、关节冷痛、肩周炎、颈椎病、风湿病、痛经等虚弱偏寒性疾病有良好效果,故通过做艾灸可改善亚健康状况。
艾灸治疗属于典型的绿色疗法,在人体多处穴位做艾灸是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的,但在头面部、重要脏器官、大动脉血管处施艾灸就要格外谨慎了。孕期妇女应尽量避免做艾灸,尤其是腹部应禁灸,以免怀孕早期其温通作用造成流产,怀孕后期影响胎儿发育。有发烧、中风、偏瘫的患者及情绪易激动、饮食过饱、过饥、酗酒或过度疲劳者都应慎用艾灸治疗,以防诱发相关疾病。此外,做艾灸也应有度,做10次后应休息几天再灸。
尝试艾灸后的各种反应
由于每人的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有的艾灸后感觉很好,基本没有什么反应和副作用,而有的则反应明显,且不断有各种反应出现。
1、艾灸后常常会有疾病加重的反应,这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那么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他也不会轻而易举的乖乖就范。所以这时候就免不了有反应,你用艾灸的方式激发正气想把邪气赶出,那么邪气就先顽强抵抗。这时的正气不足,而邪气旺盛的时候,当然你会有各种不适反应出来。当你逐渐艾灸,体内慢慢累计了很多正气的时候,这时的病邪就会逐渐地赶出体外了。
2、失眠:艾灸后常常会有失眠的症状,如果出现初次艾灸后失眠,也是一种反应,此时的失眠,多很疲乏无力,或嗜睡。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艾灸后,这时如果睡眠很少,但不会出现疲乏无力的现象,反而因为艾灸,而显得精力充沛。此时,不要因为睡眠时间的不足而烦恼,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药来凑够睡眠的时间,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还会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3、艾灸的走窜现象,有时候我们艾灸中脘,会有肝区不适,或会有胃脘部不适,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隐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会主动帮助你去调整,这就是艾灸的通窜功能。所以说,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自我调整的功能,只要你调动的好,这些都会起来工作。假如你艾灸关元穴,也许会反应出你妇科方面的隐患或前列腺方面的问题或生殖系统的一些疾患。人体“阴阳”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规律的,元气逐渐充足了,“阴阳”就必定按照其规律运行,该升的就自然会升,该降的就自然会降,根本就不必用人为的方法去调动升降。
4、艾灸的上火现象,很多人艾灸后会出现口干舌燥,这也是艾灸的一种反应,这种现象表明阴阳正在调整,阳不胜阴,这时要多喝白开水。此时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此时许多中医专家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会立即停止治疗,使得功亏一篑)。
5、艾灸后身体出现类似过敏的现象,有很多人艾灸后身上出现很多红疹的现象,此时多以为是过敏了,其实,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真阳元气驱赶寒邪外出的表现。也是病邪在体表的反应。如果此时停灸,病邪还会入里,侵蚀脏腑。
6、艾灸后的精神反应:有很多人会出现类似抑郁症的现象,这时可以找人倾诉,可以到狂野处大哭或大喊,一定要发泄出来,不要郁闷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哪些疾病不能用艾灸
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禁灸部位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证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艾灸疗法的治疗范围、禁忌症和操作注意事项
艾灸的适应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通过经络调整人体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调整内分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中医认为其主要作用是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补气益血,温经通络、协调脏腑,从而达到预防早衰,防治疾病的目的。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关节炎、颈椎病、高血压、慢性胃炎、神经衰弱、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人们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人体抗病能力,以抵制病邪的侵袭。《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中老年人多阳气衰退,应宜施艾灸起到补火助阳,振奋精神的作用。
艾灸的禁忌证
临床上哪些疾病不能艾灸,首先要明确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作灸疗。
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疗疖并有发热者,均不宜使用艾灸疗法。
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施灸。
3.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粘膜附近,均不得施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施灸前要与患者讲清灸治的方法及疗程,尤其是瘢痕灸,一定要取得患者的同意与合作。瘢痕灸后,局部要保持清洁,必要时要贴敷料,每天换药1次,直至结痂为止。在施灸前,要将所选穴位用温水或酒精棉球擦洗干净,灸后注意保持局部皮肤适当温度,防止受凉,影响疗效。
2.除瘢痕灸外,在灸治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艾火灼伤皮肤。尤其幼儿患者。如有起泡时,可用酒精消毒后,用毫针将水泡挑破,再涂上龙胆紫即可。
3、偶有灸后身体不适者,如身热感、头昏、烦躁等,可令患者适当活动身体,饮少量温开水,或针刺合谷、后溪等穴位,可使症状迅速缓解。
4.施灸时注意安全使用火种,防止烧坏衣服、被褥等物。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化的艾灸治疗仪是传统艾灸材料与光电仪器的结合,在现代新型热源的作用下(如红外线、磁疗)充分发挥艾的药物效用,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艾灸在临床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广泛。
艾灸补益的基本方法及手法
【基本方法】
艾灸方法很多,但用于补益则比较简单。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艾灸补益的基本操
作方法:
1.艾条灸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文条(一般叫做清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烫的方法。若用在艾绒中加入性温芳香药物制成的艾条进行熏灸,则叫做“药条灸”(普通的艾条和药艾条中药店均有售)。艾条灸的方法主要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2.间接灸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艾炷不直接置于皮肤上,而是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药物,根据所隔药物的不同,又分为多种灸法:中间以生姜衬隔的,叫隔姜灸;中间以蒜作衬隔的叫隔蒜灸;中间以盐作衬隔的叫隔盐灸等等。间接灸火力温和,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其机理主要看其中所添加的垫物的性质而决定补泻,如隔姜灸、附子饼隔物灸可以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一般认为是泻法。间接灸中我们着重介绍一下隔姜灸,取新鲜的老生姜,切成比一元硬币略厚的薄片置于选定的穴位上,上置艾炷,以火柴等从艾炷尖点燃,感到灼痛时,可以将姜片稍稍提起,等灼痛消失后,即刻再放下,再行灸治,反复进行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性温味辛,具有助阳散寒、温中止呕的作用。
【施灸手法】
施灸手法,是补是泻也是很有讲究的。古人早就认识到了这点,在《灵枢•背腧》中对艾炷灸补泻就已有了记载:“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人,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针灸大成•艾灸补泻》篇则对古人的补泻方法作了更详细的说明和补充,指出:“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待自灭,即按其穴;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补益就是将艾点燃以后使其所产生的热缓慢地传人体内,施灸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灸的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从而达到补其不足的目的,这就是艾灸的补法。以火泻者,速吹其火,开其穴也。意思是说艾灸的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进行吹火,以使艾火迅即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人体内。在艾灸以后不去按压施灸的部位,其目的是使机体内所藏之热邪能随艾火之热发散到体外,达到驱邪外出,起到泻热泻实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的补泻对机体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艾灸补泻小鼠大椎穴的实验结果显示:穴区的温度变化随方法之不同而变化。虽然补法艾灸和泻法艾灸两种术式皮肤温度的峰植无明显差异;但补法艾灸皮下温度的升高较泻法艾灸明显,且补法艾灸所致的温度升高的持续时间比泻法艾灸要长。
艾灸的补泻在隔物灸当中根据所隔物品的性味、功用等不同决定其补泻。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如甘遂、豆豉饼等进行隔物灸所起的是泻的作用,多用于散泻毒邪;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如生姜、附子饼等,则起到补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
艾灸疗法之灸法的补法/泻法
灸法治病,既可补虚又可泻实;既可温寒又可散热;既可扶阳,又可养阴。但是自《伤寒论》提出“火逆”、“火劫”之说,针法属泻,灸法属补的传统观念已被奉行了1000多年,直至1985年6月出版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针法灸法学》还在“灸治注意事项”中指出“凡是实证、热证及阳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实际上,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确实值得进一步商榷。如果机械地认为针法属泻,灸法属补,就会无形中否定了针和灸法补泻的实际意义。灸和针是两种各不相同的治疗方法,由于针和灸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经络学说为依据,以经穴为刺灸点,在临床上有着相辅相成的治疗作用。中医基本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使之平衡。阴与阳是相对而言的,补与泻也是相对而言。因此,灸法本身应该是既能补虚又能泻实,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因此灸法仅属温补的观点既不附合中医基本理论,更不符合中医实践。
一、灸法补泻的渊源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明确指出灸疗补泻。如《灵枢•背腧》篇说:“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泄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黄帝内经太素》谓“传”字作“傅”,杨上善注解说:“吹令热入以攻其病.故日泻也。傅音付.以手拥傅其艾吹之,使火气不散也。”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拾遗杂论》说“灸火有补火泻火。若补火,艾火黄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之。”朱氏发挥了《黄帝内经》灸疗补泻的要领。明代李梃在《医学入门》说“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阳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氏不仅对灸治的适应范围和灸治机理作了较详细的阐述,而且明确指出灸疗适用于寒热虚实之证。
清《神灸经纶》言:“灸者温暖经络宜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作了进一步补充。综观以上记载可见,灸疗补泻起源于《黄帝内经》,后经历代医家的临床发挥,内容更加完备。
古代医家不仅从理论上进行阐述,而且也积累了这方面相当的经验。例举如下。
补法:《类经图翼》介绍灸中脘,气海以治“脱血色白,脉濡细,手足厥冷其效如神。”《古今医统大全》中言:“中寒,阴寒厥冷脉绝欲死者,宜灸之.气海、神门、丹田、关元,宜灸百壮。”《针灸易学》:“血崩漏下,中极、子宫灸”。
泻法:《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卒患腰肿、附骨肿、痈疽、节肿、皮游毒热肿,此等诸疾,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丹溪心法》灸治热病可令“火以畅达,拔引热毒。”为“从治之意也”,根据火性就燥,同气相求之理,或灸以引火化气,发达透泄,引热外解,是灸治实热闭郁之急重症的关键。《医学人门》曰:“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寿世保元》治腹中有积,大便闭塞,心痛诸痛“以巴豆肉捣为饼,填脐中,灸三壮。”等。
对于灸泻的机理,历代医学家亦作了不少阐述,如金•刘河间阐发火热病机,创火热论,他对外科阳证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治之“当外灸之,引邪气出而方止”。吴亦鼎在《神灸经纶•外科证略》中说:“凡疮疡初起七日以前,即用灸疗,大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功效胜于药力”。这都说明外科阳证可用灸疗,灸后可引毒外出,移深就浅,破结化坚,疏通经络,调和营卫,故疮病可愈。在热证方面用灸疗,朱丹溪认为此灸可使“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也。他用灸治阴虚证,认为“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阴长故也”。他已把灸治热证上升到理性认识。明•王石山认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以上这些理论对我们的临床仍然有一定指导意义。
近年来的临床观察表明,以艾叶为原料的灸治疗法,其灸治效应与灸术补泻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用泻法灸百会穴治疗急性神经血管性头痛,效果显著:用灸补法治疗遗尿疗效甚佳。对高血压患者使用艾灸泻法.结果灸后80%以上患者血压下降,对低血压患者采用艾灸补法,结果灸后全部患者血压均上升。用灸泻法治疗带状疱疹,炎后即可控制症状。可见艾灸补泻已被应用于寒热虚实各种病证中。
现代许多学者对灸法的补泻机理也作了某些探讨,一般认为灸行泻法其机理有五:
1①以热引热:使邪外出达到以热引热,使邪热泄之散之。并认为此灸火力猛峻,不能深入,很难循经深透远达,故无入里助热之弊,此同气相求之理,以热引热之法也。
②开辟门户,引邪外出:认为灸后的起泡发疮,皆为给邪以出路。③温通行散、消瘀散结:因气血得热则行,行则通,通则散,故郁滞可通,火源可清,瘀毒可散。
④灸法扶阳、阳生阴长:灸后可扶阳养阴,益气生津。⑤热因热用:用于阴盛格阳之真寒假热证具有救急之意。有学者认为灸法可用于一切发热的急性传染病,不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均宜,它属于《黄帝内经》中的“从治法”及“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总之,灸法产生补泻的机理可归纳为“双重调节”作用,即当机体虚弱时灸之可补,邪实时灸之可泻。
现代有关灸疗补泻的作用机理实验研究的资料尚不多见。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艾叶中含有多种化学成份,能扩张血管,加速血细胞流速.有利于病变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氧供应.促进炎症吸收和局限化,有利于消炎,增强新陈代谢而达到祛瘀生新之效。
二、灸法补泻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灸火(或类似的其他剌激)特定剌激作用,剌激因子从腧穴这个“神气游行出人”的门户进入体内,再沿相应经脉通道内达脏腑,直驱病所。有寒则温热而消之,郁热则引泄而散之,血气凝滞则温通而行之,阳气虚弱则温阳益气而补之,从而达到气血流畅,经脉疏通。扶正祛邪,除病止痛的目的。这里面包含了补和泻。
灸法补泻,即时虚者灸之,则正气得扶;实者灸之,则邪气得除。从施灸的种类而言,又有热灸、冷灸、冰灸之分。热灸,多具有扶阳济阴、补中益气、温经散寒之以补为主的作用;而冷灸、冰灸,则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退热止痛的泻的功效。
从灸法的材料而言,目前,灸材主要是艾叶。艾叶的药用,清代吴仪洛的《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肝、脾、肾),理气血,还寒温,暖子宫……以之灸疗,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叶具
有苦辛二味,辛能宣通,有温补之力,故能温经散寒,回阳救逆,如《丹溪心法》所说:“大病虚脱,本是阳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苦味清下,有泻热之能,合之辛味宣散,故能泄热拔毒,消瘀散结,一如《医学入门》所云:“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而且灸火之热,气血得热则行,郁结壅滞可散,化火之源已去,其热可归于平复。外科痈、疽、疮、疡、丹毒等症,均由外感邪毒,内有蕴热、热毒壅滞经脉而成。均可用灸法治疗,则“肿内热气被火导之,随火而出也。”(《圣济总录》)因此,以艾叶为基本材料的灸法也具有温补和泻热的双重调节作用。
三、灸法补泻的方法
临床中要使灸法在治疗过程中产生预定的补泻效应,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合理选穴,按照治疗需要选择适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并通过补泻操作来保证补泻效应的产生。
(一)辨证施治是灸法补泻的基础
中医思想体系与治疗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以辨证作为理法方药的施治基础。灸法是中医治疗学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辨证对于艾灸临床自然具有密切关系。辨证的第一步就是辨发病之症,求致病之源。其次就是根据病变的性质及其发生和发展的各种规律,而制定出各种相应的措施和方法。方法是治疗方案,处方是治疗措施。方随法处,法不离方。艾灸辨证的目的即是为了立法,法则定则措施明。临床中欲使灸疗产生补泻效应而达到治疗目的,必须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1、辨证选病证应用补泻之法有助于提高灸疗的效果,而要准确使用灸疗补泻。
补法:此法多用直接灸或隔物灸治疗慢性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结肠炎、胃下垂等气虚证、气脱证、气不摄血证、血虚证、精髓之虚证、心阳暴脱证、中气下陷证、中医虚寒证、脾肾阳虚证、肾不纳气证、肾阳之虚证、冲任虚损证等。
泻法:直接灸多见于治疗疔疮痈疽,犬蛇咬伤之类,而艾条温和灸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发热、风湿病、外伤瘀血等;扁桃体炎、腮腺炎、淋巴腺炎等急性炎症多采用灯火灸。神经性皮炎、带状宽大疱疹、鸡眼等多采用局部灸治。
2、辨证选灸穴腧穴比喻人体的门户,腧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反应病证,协助诊断和接受刺激,预防疾病两方面,其治疗作用有区域性、整体性、双向调节性、相对特异性、协同性与指抗性等特性,也就是说每个穴位,一般都有其主治的特异性。选用不同的腧穴灸治,也常能收到不同的补泻治疗效果。如气海穴为补气穴,对于气虚患者可予气海穴处行灸补法,则补益之效倍增、肺俞穴为解表散寒穴,对于风寒表证者可在肺俞穴处化脓灸或一般灸泻法则可达疏风解表,宣肺散寒的作用。又如温和灸百会,可治胃下垂、子宫脱垂及脱肛等病,而起到补气升提之功效;而用蒜泥敷灸或雀啄灸涌泉穴治疗咯血、鼻衄等症,则能泻火止血。阳气暴脱,用大艾盒灸神阙,虽火力峻猛,其功效为峻补回阳救脱;而阴寒凝结的腹痛,用缓灸疗,亦能达到逐寒外出泻法之能。这又是同一穴位产生不同的补泻作用。所以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灸疗补泻时可根据腧穴的特性合理选穴施灸即可提高灸治疗效。
3、辨证选灸材即根据不同疾病的性质,在治疗时选择相应功效的施灸药物加入艾中(药艾),或是隔于艾下(隔物灸),或施灸材料(如桃枝、桑枝、硫磺、黄蜡等),产生不同的补泻效应。如隔蒜灸解毒杀虫,隔附子灸可回阳固脱,隔姜灸可祛寒温中。此三种隔物灸就寓有补泻之意。另如桃枝灸,可温经散寒,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本草纲目》),而桑枝灸对疮伤已溃者可“补接阳气,去腐生肌”(《本草纲目》),其补泻作用显然与前者有别。总之,在加用灸药时,应充分考虑其性味、功能、主治,以产生不同的补泻效果。
4、辨证选灸法在临床中只有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适当的施灸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补泻作用。如化脓灸,发泡灸可以达到开辟门户,引邪外出之效;灯火灸疗则可以疏风解表、引气利痰、解郁开胸。醒昏定搐(《幼幼集成》):温针灸或艾炷直接灸行补法,则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如欲行气活血,则可用艾条温和灸;急性实热证则多用着肤灸,雀啄灸等等。另外,艾灸补泻的艾炷大小与壮数多少是一致的。一般虚证、寒证用艾补法,艾炷宜大,壮数宜多(其艾炷大小与壮数多少视具体病情而定),对于实证,热证用艾泻法,艾炷宜小,壮数宜少。不同灸疗其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临床中宜辨证施治,选用适宜的灸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益。
总之,要提高灸治疗效,必须根据患者病情辨证施治,合理选穴.选择适宜的施灸材料和方法。并通过补泻操作来保证补泻效应的产生。
(二)、灸法补泻的具体操作
灸法治病同针法一样,手技是关键。灸疗补泻与操作中的除疾和艾火的大小及壮数的多少密切相关。灸疗的补泻的具体操作方法,分为两个方面。
1、灸法补泻系指根据不同症情,合理选择不同的灸治之法,以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灸法的种类繁多,虽均为灸法,但作用上有一定区别,可以根椐不同的作用特点决定选用具有补的或泻的性质的灸疗。
补法多采用刺激性较弱的灸疗,泻法则采用刺激性较强的灸疗,使患者产生强烈的温热刺激。前者灸至皮肤略红即可,后者则以灸后发泡或形成灸疮为宜。临床与实验均证实,灸疗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代偿能力,从而强壮人体正气。故一般来讲,灸疗多为补法。如温针灸、直接灸中的无瘢痕灸、电热灸、日光灸、艾条灸的温和灸、回旋灸、铝灸及各种代灸膏等,使患者产生温和舒适感。更为典型的是某些隔药物灸与敷灸的补泻。须根据隔物灸与敷灸时所用的药物,按药物的性味、功能、主治等予以选用。选用偏重于泻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泻的作用。如甘遂敷灸则多用于逐水泻水;选择偏重于补的药物进行隔物灸或敷灸就能起到补的作用。如附子饼隔物灸则多用于补虚助阳。治厥逆、阳痿、遗精;隔姜灸温经散寒;丁香敷灸温中降逆、温肾助阳而治虚寒腹泻、阳痿、阴冷。五倍子敷灸固精敛汗而治遗精、遗尿、自汗、盗汗;由胡椒温中散寒而治心腹冷痛等。但也有一些旨在软坚散结、消瘀止痛、祛腐排脓的灸疗可列为泻法,如化脓灸、艾条灸中的雀啄灸、灯火灸。还有隔蒜灸解毒消肿杀虫而治痈疽疖肿癣疮,斑蝥敷灸攻毒蚀疮、破血散结而治痈疽、咽喉肿痛、瘰疬;毛茛敷灸利湿消肿止痛而治鹤膝风、恶疮痈疽、胃痛,石龙芮敷灸解毒消肿而治痈肿疮毒、蛇虫咬伤;威灵仙敷灸祛风除湿、通经止痛而治风湿痹痛,板兰根敷灸清热解毒而治腮腺炎;甘遂敷灸泻水逐饮而治水肿,簿荷敷灸疏散风热而治流感等。
2、灸术补泻系指用不同的操作技术进行补泻之法。
(1)艾炷灸补泻:此法首见于《黄帝内经》:“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灵枢•背俞》)。《丹溪心法•拾遗杂论》也说:“若补火,艾火芮至肉;若泻火,不要至肉便扫除”。《千金要方》灸例亦云:“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荣,内为阴部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灸之生熟,亦宜撙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补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由此可见,古代艾灸的补泻操作方法很早就有区别。
操作方法:艾炷灸补法.即点燃艾炷后,不吹艾火,待其徐燃自灭,火力微而温和,且时间宜长,作灸壮数较多,艾炷大.灸治完毕后用手按压施灸穴位,谓之真气聚而不散,可使火力徐之缓进,发挥温通经脉,驱散寒邪,扶阳益气,行气活血.强壮机能的温补作用。艾炷灸泻法即点燃艾炷后,速吹旺其火,火力较猛,快燃快灭,当患者感觉局部烧灼发烫时,即迅速更换艾炷再灸。灸治时间较短,壮数较少,艾炷小,施灸完毕后不按其穴,则谓开其穴而邪气可散。可使火毒邪热由肌表而散,从而达到以热引热的目的。
一般而言,虚证可以用灸的补法,而实证即可用灸的泻法,艾炷灸的“疾徐”内寓补泻二法,即疾能行泻,徐可达补。艾炷灸的补泻关键在于操作上的徐疾和艾火的大小及艾炷的多少。
(2)艾条灸的补泻:艾条灸的补泻,关键在操作技术上。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每次3~5min左右,可起到促进生理机能、解除过度抑制、引起正常兴奋的作用,即为补法,而用艾条雀啄灸,每穴每次5~7min,约60~100下;并可根椐病情适当延长时间或增加灸的强度。可起到镇静、缓解、制止、促进正常的抑制等作用即为泻法。另外,施补法时,艾条宜小而细;泻法时,艾条宜大而粗。上面仅是粗略的分类,灸疗的补泻作用与穴位功能、临床证候、灸疗刺激量的大小(包括:灸治方法、艾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灸疗时间的长短)、病变的部位及患者的体质等密切相关。临床上无论运用何种补泻,都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运用,方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艾灸疗法常用穴位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20~3O壮。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九种实用的艾灸养生方法
①补中益气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百会、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渊。
【方穴功用】益气行血、通经活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健脾和胃、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化水利湿、调和营卫。
【方穴主治】可作为一切亚健康艾灸养生保健的基础施灸方穴,还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胃脘痛、腹胀、腹泻、气短、乏力、腰腿无力、浮肿等症。
②五脏俱补艾灸养生方
【施灸方穴】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
【方穴功用】补五脏、调气血、安神定志、通经活络。
【方穴主治】为背部膀胱经穴位,可用于强身健体、防治亚健康、体质衰弱。还可治疗心悸气短、腰酸乏力、中风后遗症及一切虚劳损伤。
③独灸关元养生方
【施灸方穴】关元。
【方穴功用】补元益气、温肾健脾、补肾固脱、回阳救逆、温中散寒、理气止痛、补肾纳气、温阳利水、补血调经、温暖下元、补虚泻实、延年保健。
【方穴主治】可用于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中风及一切虚劳损伤。关元还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女子可配合三阴交艾灸,男子可配合足三里艾灸。
关元作为常用的保健穴同足三里一样重要。古有春灸气海,秋灸关元,口生津液。若伤寒后,或中年久嗽不止,恐成虚劳,当灸关元三百壮。中年以上之人,腰腿关节作痛,乃肾气虚惫,风邪所乘之症,灸关元三百壮。老人气喘,乃肾虚气不归海,就关元二百壮。《类经图翼》云:“关元主诸虚百损,……但是积冷虚乏,皆宜灸,多者千余壮,少亦不下二三百壮。活人多亦。然虚频次灸之,乃下兼三里,故曰:若要丹田安,三里不曾干。”宋代窦材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五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余五十常灸关元五百壮……遂得老年健康。”由此可见,关元不但能够治疗诸虚百损,真阳欲脱等证,而且还可以保健延年。
④呼吸系统艾灸养生方: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
⑤心血管系统艾灸养生方:
高血压: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
冠心病:身柱、郄门、三阴交,也可以灸膻中穴。
⑥消化系统艾灸养生方: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
⑦神经系统艾灸养生方:大椎、身柱、肾俞、足三里。
⑧泌尿生殖系统艾灸养生方:肾俞、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⑨一般强壮艾灸养生方:
此法自古盛行。作为平常健康灸,可取足三里、中脘、关元,或单灸足三里,也有很好的健身作用。施行健身灸法,一次十数分钟时间多不过30分钟,既无多大痛苦,又经济节约。长期坚持施灸,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其效果绝对不亚于服用膏方,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保健方法。
补肾益气。
施治方法:
(一)内服方药
1.基本方药:金匮肾气丸:干地黄240克、淮山药120克、山茱萸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肉桂30克、制附片30克。以上药研细炼蜜为丸,每服10~15克,每日2~3次,早晚空服。或按原方比例,药物减量,水煎服,每日一剂。
2.加减变化:腰膝酸痛无力者,可加杜仲10克、菟丝子10克、牛膝10克、破故纸10克,以补肾通脉;眩晕耳鸣甚者,加龟板胶15克、鹿角胶15克填精补髓;遗精甚者加煅龙骨15克、煅壮蛎15克、芡实15克收涩固精;小便频数或不禁淋沥者,加乌药10克、桑螵蛸10克、金樱子10克、莲子15克固摄缩泉,月经失调而周期紊乱者,加菟丝子10克、枸杞10克、龟板胶15克、鹿角胶15克等补肾而固冲任。
(二)外敷药物:用麝香3克、蟾酥、桂枝、麻黄、雄黄、没药、乳香各5克,共研细末,加入适量白酒,调成膏状,贴敷穴位。主穴有内关(双)、气海、中极、三阴交(双),配穴有肾俞、膀胱俞、复溜等。病证轻者只用主穴,重者加用配穴,每3~4天换药一次。
(三)饮食疗法::(1)肉苁蓉羊肉粥:肉苁蓉30克、羊肉150~200克,洗净切片,加大米适量煮粥,加食盐、味精少许调味服食。(2)刀豆煲猪腰:刀豆10粒、猪腰一个切成小块,加水二碗煎成一碗,加食盐少许调味,食猪腰饮汤。(3)当归牛尾巴汤:当归30克、牛尾巴1条,去皮洗净,切成效段,加水适量煲汤,加食盐少许,饮汤食牛尾。
施治要点:
(一)肾气乃由肾精所化生,若肾精不足,化气乏源,即“阴虚阳无以化”,便可形成肾气不足之证;另外,阴精化生肾气,其原动力乃是命门元阳,若元阳不足,命门火衰,化气乏力,亦可导致肾气不足之证,故而肾气、肾精、肾阳三者关系密切。在临证治疗肾气不足之证,就应该注意平补阴阳、同理气血、填补精髓王法的使用,只有配合得当,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二)据《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因此,在临床用药时,应加以辛润补益肾气之品,如菟丝子、巴戟天、补骨脂等,此则补中有通,通中有补,能使补肾药物更好地发挥补益的效果。
(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脾虚不足,不能运化水谷精气以充养于肾,则肾精亏损,肾气虚弱,因此,还要注意补肾的同时,滋补脾胃,以助运化,从而二者互相资生,互相促进。
金匮肾气丸:每服10~15克,每日2~3次,早晚空服。
取穴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等。手法以补为主,或加用艾灸上述穴位。
发表于 2010-8-10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早想学艾炙,但这里没人会,不得其门而入。
发表于 2010-8-10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学习
发表于 2010-8-31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灸了一个多月,其实比较简单,一般是保健灸,主要是准确找到穴位,我的笨办法是在穴位附近灸的面积大一些。
发表于 2011-3-2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资料.
发表于 2011-3-22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pace.btv.com.cn/schedule/SCHE1272510449398186
这个艾灸系列视频很不错,推荐给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7 05:36 , Processed in 0.02363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