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4756|回复: 5

钟南山说这次肺炎和03年非典的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1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闻在此: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0_02_19_537115.shtml

重点这一段:

“钟南山答:遗体解剖是很重要的,17年前的SARS也是有遗体解剖,我们发现除了肺以外,还有其他脏器受损的情况。那现在解剖情况怎么样呢?还没完全出结果,但我得到了一些珍贵的资料,发现肺的表现和SARS有点不太一样,并不是严重的纤维化,有一部分肺泡存在,炎症很厉害,有大量的黏液。
这些和我们临床看诊是相吻合的。临床上很多危重症病人,有很大的问题是痰不多,但很黏,这样用呼吸机很艰难,他呼吸他的,呼吸机呼吸自己的。所以进一步解剖病理会帮助我们的临床治疗,比如在通气上是否需要调整,因为部分病人痰不多,但很黏,这样会阻碍通气,所以特别注意让气道通畅。 ”


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SARS病人肺部纤维化,是因为木火刑肺;这次新冠肺炎的病人死亡后解剖肺部粘液多,其实很多肺泡都还是好的,就是水湿凝肺造成的。其实有一根艾条灸一下肺部对应穴位,也许这些病人都能活。很多自愈的病人,大概是靠发高热体温升高,让肺部水分散开好的。

18年冬天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严重哮喘住院,打了很多激素还是胸闷严重无法入睡。她走头无路,我也不是很有办法。幸亏这位朋友是房产中介,认识人很多,有客户女儿哮喘是靠艾灸根治的,上门教她怎么艾灸,灸完刮痧泡脚。一个小时忙完以后孩子就立刻能躺下入睡了。这以后她每周灸一次,夏天次数减少,已经一年多没发病了。现在想来,朋友的孩子发哮喘的根子是立秋以后在上海奶奶家里,特别潮湿,又开着空调,回来飞机上空调又特别冷, 一下飞机就发病了,以后三四年,年年发作,一次比一次重。就是典型的水湿凝肺。这次终于遇到贵人,把病根治好了。
 楼主| 发表于 2020-2-1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看到说治疗疟疾的西药效果好于别的西药,然后又中医用达原饮治好了病人。达原饮也是治疟的,主要思路还是去中焦湿阻。不知道用经方里的厚朴麻黄汤; 半夏厚朴汤合小柴胡汤是否效果差不多。霍香正气散也去湿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永炎院士: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

小编按:王永炎院士在2019年夏季中国中医科学院会议上就提出了2020年春季要有瘟疫发生的预测警示,王院士通过五运六气理论预测瘟疫,说“在2019年冬至关后到2020年春季会有瘟疫发生”,王院说这个预测是根据顾植山教授的研究提出的,建议应该聘用顾植山教授,可惜当时没有人在意和重视。具体视频:https://v.qq.com/x/page/w3067q726x0.html2019

摘要
凭证武汉2019年下半年的天色学特点及本次疫病的症状示意,认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染的肺炎属于中医“寒疫”范畴,首要病位在肺,其次病位在表卫、脾胃;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天色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情形发生的疫毒邪气错综个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同化而居于首要地位。首要病机为疫毒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危险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元气虚衰。病机特点为毒、燥、湿、寒、虚、瘀。并分为初期、中期、危重期及恢复期四期进行辨证论治,提出首要治法为辟秽解毒,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同时要实时运用活血化瘀、通腑攻下和补益正气等体式,起到对疾病“截断扭转”的浸染。
全文: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展现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截止2020年2月2日24时,国度卫生健康委员会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申报确诊病例17205例,重症病例1370例,累计消亡病例36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475例,共有疑似病例21558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底细医学研究所作为中医药抗新冠病毒传染的肺炎的专家组及科研组撑持单元单子,凭证临床一线获取的症状信息,连络武汉的天色学特点及相关疫病文献,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寒疫”范畴,病因涉及毒、燥、湿、寒诸成分,并对其病机及证候、治法、方药等进行了初步探究,与同志合营商酌。
1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中的“寒疫”范畴
1.1  寒疫概述
寒疫自古就有之。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述其宗族亡者浩瀚,伤寒十居其七,诠释张氏家眷所患伤寒非通俗外感伤寒,应属寒性疫病。晋代王叔和在《伤寒例》中首次明确提出“寒疫”概念,隋唐及宋以来,“寒疫”的内涵多隐含在“伤寒”、“时气”或“天行”、“阴毒伤寒”等病名中。明代张三锡《医学六要》指出:“天久淫雨,湿令风行,民多寒疫”,认为湿邪可以导致寒疫。民国以来,对寒疫病因的熟悉加倍深入,《重订通俗伤寒论》指出,寒疫是寒邪同化戾气或秽湿所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梳理历代疫病相关文献,寒疫可以归纳为因感想非时暴寒或阴寒疫毒之气所致的急性风行性传染性外感疾病的总称,包括寒湿疫、寒燥疫等。
寒疫的第一种景遇是感想非时暴寒导致的疫病。《伤寒论》称为“时行寒疫”,文中论说道:“从春分往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蒲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认为时行寒疫是感想非时暴寒折遏时令阳气所致的风行性疾病。《说疫全书》亦云:“寒疫……当天色方温热之时,而凄风吃力雨骤至,毛窍正开,为凉气所束,世人同病,乃天实为之,故亦得以疫名也。”《松峰说疫》曰:“寒疫。不论春夏秋冬,天色忽热,世人毛窍方开,倏而暴寒,被凉气所逼即头痛、身热、脊强。感于风者有汗,感于寒者无汗。”以上文献都认为寒疫是因为感想触冒暴寒邪气所激发的急性风行性疾病。这种非时暴寒往往是因为天时本平展或温燥而倏忽展现非常严冷天气,寒邪郁滞温热或温燥令气而发病。这种寒疫的特点初起可示意为短暂的表寒证,立刻示意为表寒里热证,或许初起即为表寒里热证,入里传变可发生他病。寒疫的第二种景遇是感想寒性的疫毒之气导致的疫病。《疫证治例》云:“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失时,是谓六沴。沴气之作……中其毒者,率由口鼻入,稽留气道,蕴蓄躯壳,病发为疫,证类伤寒。”这种疫毒之气可以与寒邪或寒湿、寒燥之邪同化而导致寒疫发生。即《治疫全书》所言“既感疫气,又伤风寒,或暴感风寒兼染疫气者,寒疫二邪一时同化”。《伤寒指掌》也说:“天久阴雨,湿北风行,脾土受伤,故多寒疫寒湿”。这种寒疫的特点是以临床多见阴寒现象。
1.2  新冠肺炎发生的天色学背景理会
最新讯息《科学》:“新型冠状病毒,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并非独一路原”一文提到,武汉首例患者确诊时间是2019年12月1号,可以判断2019年12月份之前此次疫病就发生了。
从湖北情景局官网收集到的关于武汉2019年下半年以来的天色景遇如下:
2019年7月20日以来至11月底,以武汉为首的鄂东区域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造成该区域发生近40年来最为严重的伏秋连旱。2019年11月份武汉区域总体天色特点:平均降水量偏少2成,燥湿寒温升沉,天色改变较大。上旬天色干旱温燥,中下旬展现1次强冷空气和2次寒潮,下旬则展现轻中度阴雨,示意为燥湿寒温升沉的天色特点。紧接着12月1日到15日气温较往年为高,为少见暖冬又无降雨,加重了温燥,而12月下旬到1月中央阴雨络续。2020年1月湖北省展现三次较大局限雨雪过程。月平均气温偏高0.8℃;相对湿度偏大8%,排历史同期第1位。展现了湿凉气候。
总起而言,以武汉为首的鄂东区域从7月下旬至11月底示意的天色特点是前期持续的干旱温燥,中末期倏忽的湿寒天气,燥湿寒温升沉,天色改变显著。2006年总第153期《自然与人》(双月刊)第3页刊载路透社香港报道病毒在秋冬时令最为活跃。寒性天色可以降低人体免疫力,忽热忽冷的非常天色更能够改变病原体生存情形,使病原体短期内大规模滋长或发生变异,并削弱受灾人群的抗击力和自身调节功能,从而诱发疫病的风行。
凭证天色特点的理会:武汉11月份中下旬之前,长时间的天色温燥,骤然碰着强冷空气,即暴寒。其后,12月1日展现第一例肺炎患者,此后逐渐增多,疫病发生景遇与天色前提相吻合。12月上中旬天色温热,为少见暖冬,后背气温下降,尤其是12月下旬往后,降雨增多,1月份气温高而湿度大,湿大于寒,天色凸显阴冷湿寒特点,以上都相符历代文献中寒疫的发生前提。
2 病因
从武汉天色前提可以理会本次疫病的首要病因是伏燥在先,寒或湿寒居后,而天色失时,燥热湿寒的时空情形发生的疫毒邪气错综个中,与伏燥和寒邪或湿寒邪气同化而居于首要地位。正如前面说起《疫证治例》所述,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失时可以发生疫疠之气,导致疫病。就2019年12月16日之前的武汉的秋冬季而言,伏秋连旱,暖冬天色以及骤然暴寒都是燥寒之气失时,因而发生疫毒邪气。这个时期病因是疫毒同化伏燥和寒邪。2019年12月16日起头,武汉阴雨天色增多,空气湿冷,此时病因为疫毒同化伏燥和湿寒。
耐久的温燥天色,导致温燥之邪久伏于肺,易伤肺而咳。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司法·卷五》言:“秋伤于燥,冬生咳嗽。”燥邪伤肺的咳嗽首要示意为干咳。据国度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干咳为本病首要示意。
此外,从中医的五运六气的“三年化疫”理论看,三年前是2017丁酉年,《黄帝内经•刺法论》云:“丁酉失守其位……三年变疠。”《黄帝内经•本病论》也说:”丁酉未得迁正者,即地下丙申少阳未得退位者……后三年化疠。丁酉年是阳明燥金司天,该年秋冬季天色燥象较著,故其影响三年后的“伏邪”是伏燥,上述报道的大部门病例干咳少痰、咽干咽痛等首要症状都与伏燥相符。
公元1919~1920年冬春之交,浙江临海疫病盛行,消亡枕藉,凭证清代《伏瘟证治实验谈》的记载,当时天色特点与武汉的天色特点极其相似。下面是该文记载:“己未秋冬之交,自寒露至冬至,三月不雨,两间燥烈之气,达于极点。人身一小六合,六合既燥,人处其间,亦未有不燥者。《经》云:秋之为病在肺。燥气上受,首先犯肺,肺病不已,逆传心包。此燥气之邪感于前,伏于上焦心肺之间,为发生疫症之本因也。自小寒往后,至庚申春之春分三月之间,恒雨恒风,昕夕不休,寒冽之气,逼人太甚。间或雷霆大震,阳气暴泄,肌腠不密,感邪更易......此冬寒之邪感于后,中于表层太阳之经,为发生疫症之续因也。如其人先感秋燥之邪,伏藏体内,再伤于寒,其病即发,此己未冬月发生疫症之原因也。”此外书中记载的疫病症状与此次肺炎有很大的相似性。“一种肺金本脏之现症。初起恶寒,旋即发烧,咳嗽,胸闷,喘急不得卧,痰多、嗌燥,咯不得出,口渴不多饮,食思缺乏,头部有汗,大便或秘或泄。状甚危机,然死者不过十之二三。”
3 病机
本病的根本病机是疫毒湿寒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危险正气,导致气机痹阻,升降失常,元气虚衰。具体而言首如果疫毒同化寒邪或湿寒之邪从口鼻而入,侵袭气道,与伏燥搏结,壅塞肺胸,毒湿寒燥邪气伤及肺气和胸中宗气,导致肺失宣肃,气机逆乱,升降收支失常,水液输布失调;宗气不克匡助心行血,肺状橐龠,终端肺泡血络气血交阻,动静脉短路,进而乏氧,血停成瘀,水湿、瘀血、毒邪进一步加重了肺胸的气机逆乱,形成恶性轮回。病机转化特点:初期多见表寒里热、虚实同化证;中期素体阳盛,可转化为表里俱热的实热证,若素体阳虚,可展现阳虚寒凝证;若热毒邪气逆传心包,或毒邪内陷,肺气衰败,可致内闭外脱之危机证侯。
本病首要病位在肺,其次病位在表卫、脾胃。1月29日,世界权势医学杂志《柳叶刀》揭橥了有关2020年1月1日至1月22日进入武汉金银潭病院的9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论文中,浮现患者临床示意有咳嗽的占82%,呼吸仓皇的占31%。诠释本次疫病的首要病位在肺。而11%的患者展现了肌肉疼痛,头痛(8%),诠释其次病位在卫表。此外,据现在武汉诊疗的中医专家发现,本病初起多伴纳差,恶心、便溏等消化道症状,诠释脾胃也是本病的病位。
疫毒邪气可以具有寒热属性,也可以不具有寒热属性。如明•吴又可《温疫论》就认为疠气是不合于六淫,非风、非寒、非暑、非湿的特异邪气。《治疫全书》也说:“惟六气之外,沴厉所钟,非风非寒,非暑非湿,非燥非火,而实为风寒暑湿燥火之极,致兴盛飞扬,发为延蔓传症。如瘟疫、痢疟、泄泻、麻痘之类”。认为疫厉之气是不合于风寒暑湿燥火的一种传染性的疫气。这种疠气可以与六淫邪气同化示意为寒热燥湿症状。如《伤寒指掌》:“大疫发时,或挟寒,或挟暑,所谓兼六淫也。”就本次武汉景遇来讲,从《新型冠状病毒传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说起部门患者仅示意为低热、稍微乏力,尤其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可为中低热甚至无光鲜发烧,提醒病性偏于寒性。多数患者咽干、燥咳及部门患者恶心、呕吐、腹泻的症状示意,诠释病程中光鲜存在肺燥和脾湿,这是因为疫毒同化温燥和湿寒所致。同时多数患者初起乏力,是毒邪随意危险正气的示意。此外,毒邪闭阻,气机升降收支障碍,随意导致血瘀。所以本次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示意为寒热同化,燥湿错综,虚实并见的病理性质,病机特点是“毒、燥、湿、寒、虚、瘀”,炎症与呼吸拮据并存。
4 治法方药
本次新冠肺炎属于疫病,从中医疫病理论认为则属于疫毒或秽毒作祟,是以首要治法是逐秽解毒。诚如《温热暑疫全书》引喻嘉言瘟疫论所言:“邪既入,则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解毒之法首选祛秽解毒法,即用气清性洁、芬芳辛烈之品以化浊避秽,宣通气血。代表方如《疫证治例》芦根方、升降散、藿香正气散,太乙紫金片等。《重订通俗伤寒论》就认为疠毒无论与风寒或湿邪同化,均可加紫金片辟秽解毒。此外清热解毒、温阳解毒等方药,临床上可凭证症状选择使用。
此外,毒邪入里,随意痹阻气机,故疏利气机,通解表里是治疗疫病要义。对此,《伤寒翼·商瘟疫感而遂发之治》有所论说:“疫之法也不一......但治之大法,始终宜于疏利,通解表里为主。”具体而言,可以辛温、辛凉解表,合营攻逐泻下,通瘀破结,及和解表里、开达膜原等法。用药方面尤其要正视气息辛烈的药物的使用,气息辛烈之品性多温燥,味辛发散,性烈窜冲,故能行气通窍,疏泄腠理。疫疠邪气不外秽浊毒恶,致病事理是从气道侵入,痹阻气机,进而导致诸险证。得辛烈温燥之药,行气发散除寒,则腠开窍通寒去,既驱邪外出,又恢复正常生理机能,疫病自愈。具体药物如蓬莪术、草果、木香、苍术、香附、羌活等。
因为疫毒属于毒邪,具有毒烈性,随意危险人正气,是以治疗疫病整个过程都要留意顾护正气,随证参预扶正的相关药物。
5 分期论治
因为2019年12月16日往后至今,武汉的天色首要以湿寒为主,故凭证其病邪特点,分为初期、中期、危重期、恢复期进行分期论治。
5.1  初期
①湿寒犯表
临床示意:恶寒无汗,头痛身重,身热不扬,四肢倦怠,胸膈痞满,渴不欲饮,便溏溺少,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理会:2019年12月16日往后,武汉湿寒之气较重,初感湿寒,未触动肺中伏燥。湿寒之邪束缚太阳表卫及湿阻中焦,气机升降不畅发生诸证。
治法:散寒除湿。
介绍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组成:苏叶、苍术、白芷、陈皮、羌活、藿香、厚朴、防风、茯苓皮、通草。
加减:如初起发烧、恶寒或不恶寒,干咳,咽干,未见湿阻脾胃症状。此为伏燥夹寒致病,宜用蒲辅周教师经验,用麻杏石甘汤加前胡、射干、芦根、竹叶,因为属于疫病,可合营升降散解毒。
②湿寒束表,郁燥伤肺
示意:恶寒发烧或无热、咽干,干咳,倦怠乏力,气喘,胸闷、脘痞恶呕,便溏不爽。舌淡红或稍红,苔白厚腻,边白滑。
理会:疫毒侵袭气道,外感湿寒,触动肺中郁伏温燥之邪,示意为疫毒郁滞上焦,肺燥脾湿等证。
治法:辛润利肺,芳化解毒。
介绍方药:麻杏石甘汤合达原饮加太乙紫金片。
加减:如见寒热往来,或无寒热,胸憋胸痛,口吃力纳呆、恶心呕逆、舌淡红苔白干,脉弦,《疫证治例》认为属于疫毒郁于少阳,枢机晦气,治宜和解少阳,透邪解毒,方用小柴胡汤合升降散加枳壳,桔梗;发烧者加银花,连翘。胸憋、胸痛光鲜者用柴胡陷胸汤加减。如见身热,胸闷焦躁、口渴不欲多饮,舌红苔黄腻,此为时令转暖,或随体质化热之象,宜麻杏石甘汤合三加减正气散;热象更重者,麻杏石甘汤合甘露消毒丹。
5.2  中期
①毒热闭肺
示意:高热不退,咳嗽少痰,或有黄痰,或痰中带血,胸闷胸痛,喘憋气促,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紫,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理会:素体阳盛,毒邪随体化热,热毒闭阻上焦心肺导致肺失宣降;热毒危险肺络,及热传大肠,大肠腑实,毒热瘀阻,变生诸证。
治法:宣肺解毒,通腑泻热。
介绍方药:宣白承气汤合解毒活血汤合升降散加减。
组成: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连翘、葛根、柴胡、当归、生地、赤芍、桃仁、红花、枳壳、蝉蜕、僵蚕、姜黄、甘草。
加减:如见痰中带血,为热邪灼伤肺络,加千金苇茎汤。
②阳虚寒凝
示意:不发烧,或恶寒,胸憋气促,心下撑急坚满,食欲不振,或伴恶心呕吐,肢冷便溏,舌淡形嫩,形胖大或齿痕,苔白或边水滑。
理会:素体阳虚,毒邪同化湿寒之邪从口鼻气道侵袭上焦,伤及胸中阳气。大气不运,水饮不化,停聚心下,气机升降收支障碍变生诸证,相符此次肺炎不发烧或低热患者影像学双肺渗出病变的“湿肺”(肺水肿)病机。
治法:通阳开结,温化水饮。
介绍方药:桂枝汤去芍药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葶苈子、桑白皮。朱良春教师经验用该方治疗阳虚水停,心下坚满,咳喘难以平卧的肺芥蒂。(《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咳喘肺胀卷下》);颜德馨教师经验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大量激素无显效的寒胜的顽固性咳喘。(《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组成:桂枝、生姜、甘草、大枣、麻黄、附子、细辛、葶苈子、桑白皮。
加减:如见胸痛舌紫暗,为寒凝血瘀,加血府逐瘀汤。
5.3  危重期
①热闭心包
示意:胸憋喘促,灼热焦躁,夜寐不安,时有谵语或昏聩不语,舌謇肢厥,舌红绛,脉细数。
理会:毒热内陷,入于心营进而内闭心包,变生诸证。
治法:清心开窍。
介绍方药:清营汤加减。
组成:水牛角、生地黄、玄参、麦冬、金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郁金、石菖蒲、瓜蒌皮、桑白皮、葶苈子。
加减:若见晕厥,肢强舌謇,先加安宫牛黄丸或紫雪、至宝丹。
②元阳欲脱
示意:呼吸难题,动则气喘,或需要辅助通气。伴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无人色,四肢厥冷,唇指发绀;或初起神志尚清,旋即神昏,烦扰躁动无力,舌淡紫,苔灰黑而滑,脉伏数或狼藉无根,或微细欲绝。
理会:素体阳虚,疫毒内陷,邪陷正衰,变生诸证。
治法:回阳固脱,化瘀开窍。
介绍方药:回阳救急汤(《伤寒六书》)加减。
组成:制附子、人参、山萸肉、干姜、白术、五味子、茯苓、陈皮、桃仁、红花、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
加减:若见呼吸微弱,中止不续,或叹气样呼吸,时有抽搐,神志昏沉,汗出如油,舌红无苔,脉虚细数。此为气阴两竭。宜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生龙骨、生牡蛎、山萸肉益气养阴固脱。若痰涎壅盛,肢强痉厥,加苏合香丸。
5.4  恢复期
①气阴两伤
示意:身热多汗,心胸烦热,气逆欲呕,气短神疲倦,舌红少苔,脉虚数。
理会:疫病后期,伏燥、寒湿之邪解而不彻,耗伤肺胃阴津阳气仍有余热。
治法: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介绍方药:竹叶石膏汤加白茅根、芦根。
组成:竹叶、石膏、党参、麦冬、半夏、白茅根、芦根、甘草、粳米。
②肺脾性虚
示意: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舌淡胖苔白腻,脉无力。
理会:疫病后期,湿寒之邪羁留,耗伤脾胃阳气,导致肺脾性虚,变生诸证。
治法:健脾益气。
介绍方药:香砂六君汤加减。
组成:清半夏、陈皮、党参、炙黄芪,茯苓、藿香、砂仁。
6 讨论
6.1  要留意“伏燥”的病因
燥邪特点较为复杂,清代医家吴鞠通认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民国李迺羹《秋燥论》云:“如证见头微痛、恶寒、痰咳、鼻塞嗌干者,是燥伤本脏,燥之胜气也。若热渴自汗、咽喉作痛,是燥之本气已化为火,为燥之复气也。”
清末医家陈宝善认为燥气可以兼湿,兼寒,兼火,并论说了兼气的治法方药。“偏于寒则寒燥凝合,宜辛温发散法,如麻、桂、柴、葛等类;偏于湿则燥湿更胜,宜散湿通燥法,如羌、防、芎、藿等类;偏于火则燥火合化,宜辛寒泄火法,如三石、二黄地黄、大黄等类,皆可随病取用。以燥气之中,含有火、湿、寒三气,故其病每有兼气治法,如辛、寒、温三义外,惟弗成味过于吃力,以吃力能坚燥,最足羁留邪气,在所大忌也。”
燥为六淫之一,虽为秋季时令,但温燥天色迁延至冬,则为冬温。所以元代医家罗谦甫认为“冬温本秋燥之余气”。就本次疫病发生特点而言,暖冬天色突逢暴寒,即冬温感寒,麻杏石甘汤加减最为适宜。《类伤寒集补》云:若先受冬温,加以严寒外束,寒热互包于肺俞,不得发泄,身热喘嗽,面庞浮肿,喉中介介如梗状,惟仲景麻杏石甘汤一方,散表寒,兼清里热,俾蕴蓄之邪,渐运于外相,常自汗出津津而解矣。”
6.2  要正视下法和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新冠肺炎在短时间内随意进展为急性呼吸拮据综合征(ARDS),大多数景遇属于中医的“暴喘”实证。
已有研究表明ARDS的临床示意与阳明腑实喘满证相似,有临床试验总结得出在治疗ARDS时,除西医常规治疗外,给予宣白承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及呼吸力学参数。疫毒从口鼻而入,阳明胃、大肠是其顺传出路,早用和正确应用下法对于防止疫病传变和成长具有首要的意义。《疫证治例》云:“疫病下不厌早,稍涉胃府,不必问其大便或溏或硬,但觉潮热汗出,脐腹痞满,即当下之......少则数剂,多则十余剂,以毒尽为度。白叟、虚人难任下者,则用导法,或陶氏黄龙汤。”《治疫全书》“应下诸证”中提到“舌白苔渐变黄苔、舌黑苔、舌芒刺、舌裂、白砂苔、口燥渴、潮热、谵语、胃家实,呼吸晦气,胸膈痞闷、心下满、心下高起如块、心下痛、心下胀痛、大便闭、协热下利、热结旁流”等俱可凭证辨证酌情使用下法。
此外还有研究认为ARDS的根本病理改变与“血瘀证”概念相一致,是以辨证运用活血化瘀,或解毒活血或温阳活血等方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实际的价钱。
总之,关于新冠肺炎,要“谨守病机、随证治之”,实时运用通腑攻下、活血化瘀和补益正气等体式,可以实时“截断扭转”病势,促使疾病早日向愈。进展本文能够为治疗此次疫病供给必然的参考借鉴。
[本文起原:《中医杂志》,由传承成长平台编校揭橥,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顾植山教授:从五运六气分析当前疫情并推荐“四个药方”

张机医学书友会

五运六气是中医学天人合一思想的精粹,也是当前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让古老文明的智慧照鉴未来”的核心内容。

我们曾在2019年分析预测己亥年末的运气条件容易产生疫情,但当时主要从己亥岁终之气的运气特点出发,注重于少阳相火病机,这对年前的季节性流感较为符合。

但目前运气已进入庚子岁,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的症状特点也有所不同,需要从当前运气的多方面因素进行新的分析。

现试作分析如下:

2002-2003年发生的SARS,比较清晰地显示了五运六气对疫病的影响。SARS发生的五运六气病机主要是庚辰年的“刚柔失守”“三年化大疫”,注意到新冠与SARS的相似性,故也要从“三年化疫”去进行分析。

三年前是2017丁酉年,《黄帝内经·刺法论》:“丁酉失守其位,未得中司,即气不当位,下不与壬奉合者,亦名失守,非名合德,故柔不附刚,即地运不合,三年变疠,其刺法一如木疫之法。”

《黄帝内经·本病论》:“下丁酉未得迁正者,即地下丙申少阳未得退位者,见丁壬不合德也,即丁柔干失刚,亦木运小虚也,有小胜小复,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

回顾2017年,春天气温偏低,秋冬的燥热又比较突出(因我们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疫病预测预警课题已于2015年结束,故对2016年后的气象数据缺少具体数据分析,这里只能凭感觉回顾),从现在出现的新冠疫情反推,丁酉年的气候应该属于《内经》描述的“丁酉失守其位“了。

丁酉年是阳明燥金司天,那年秋冬季的气候是燥象较著,故其影响三年后的“伏邪”是伏燥,与SARS相似,乏力较著是伏燥伤肺的一大特征,报道的大部分病例倦怠乏力、干咳、少痰、咽干咽痛等主要症状都与伏燥相符。

对于三年化疫问题,过去我们主要关注了阳干年的刚柔失守,《黄帝内经》对阳干年刚柔失守的气象特点有具体的描述,例如庚年刚柔失守的“阳明犹尚治天”“火胜热化”“水复寒刑”等,容易把握;而对《黄帝内经》讲的阴干年的“地不奉天“”柔干失刚“等则缺少这类描述,不易把握,也未见到过实例,因而缺少了应有的重视。这次新冠的发生,开启了我们对五运六气这一部分理论的认知。

有一点颇耐人寻味:《黄帝内经》把庚辰年刚柔失守、三年后所化大疫称为“金疫”,病机也主要在肺;而讲丁酉失守其位,“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我们注意到一些新冠病人早期并没有肺部病灶,甚至有的病人没有明显发热和肺部炎性病灶,直接发展为呼吸窘迫,似乎契合了《黄帝内经》的论述。

因此,把新冠一概称为“肺炎”似还值得商榷。我们认为,若能在早期进行正确的中医治疗,完全有可能把多数患者阻挡在”肺炎“之外。

对于目前疫情趋势的分析:

1、从产生伏气的三年前的运气失常比较,丁酉年的失常比2000庚辰年的刚柔失守明显要轻,故这次疫情的暴烈程度也不至于像SARS那样强。

2、我们原来对己亥年末疫情的判断,因未充分关注到丁酉伏燥的因素,也因为未能及时获得早期的疫情信息,故认为大寒交岁气后会很快缓解。现在有了伏燥的因素,庚子年的岁运又是“太商“,燥气太过,不利于伏燥的快速缓解,故疫情的消退就不会那么快了。但毕竟大寒以来的岁气交接正常,庚子岁一之气的客气太阳寒水对疫情的缓解也较为有利,在政府强有力的防控措施下,若能充分发挥好中医药的作用,我们仍相信疫情在2月份会很快得到有效控制并消退。



对于新冠的治疗:根据新冠的运气病机和证候特点,推荐方药如下:

1、萎蕤汤


朱肱《活人书》方:萎蕤、白薇、麻黄、羌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生石膏、葛根。方中青木香可不用,白薇量大时可能致吐,姜汁炒可避免。

《活人书》:“……冬温,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冬时,则伏寒变为温病,宜萎蕤汤。”外寒内燥者尤为适用。

2017年冬-2018年初,针对当时燥寒病机的流感应用此方疗效卓绝,每能半剂至一剂药就退烧,近日用于流感和一些新冠疑似病例也彰显了此方的捷效。

2、牛膝木瓜汤


三因司天方:牛膝 木瓜 白芍药 杜仲 黄松节 菟丝子 枸杞子 天麻 生姜 大枣 甘草

针对庚年燥运太过的方,有扶木抗金之功,符合“木疫“的治疗思路。口干、便秘等燥象明显者尤其适用。

3、审平汤


三因司天方:天门冬 山茱萸 白芍药 远志 紫檀  白术 生姜 甘草。

2017年冬曾用此方治阳明失降引起的各种燥热症,疗效甚佳,最近临床试用退热效果亦好。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方:党参 白术 黄芪 半夏 甘草  羌活 独活 防风 白芍 陈皮 茯苓 柴胡 泽泻 黄连 生姜 大枣

己亥年的热用方,外湿内燥兼有火象者适用。看新冠患者的舌苔可知己岁虽去,土运的余气尚存。消化道症状明显者可用此方,已在某些新冠疑似病例中试用效佳。



年前推荐的柴胡类方因少阳相火时段已过,使用机会渐少,但仍可酌情备选;它如正阳汤、敷和汤、麦冬汤、人参败毒散等也有较好的治效反映。

《素问·刺法论》对疫病有针刺治疗的介绍,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发掘和发扬了三阴三阳的古代针法,临床多有神效,并已在流感等发热性疾病的治疗中取得可喜效果,值得发掘推广,也可以在新冠中试用。

新冠患者都在40岁以上,对死亡17例患者的平均年龄统计更在73岁以上,提示阳虚气弱者易受新冠病毒的攻击。太过寒凉的清热解毒类方药(包括西药的抗菌、抗病毒类药)应谨慎使用。

对新冠的治疗因目前缺乏有效的西药,应强调以中医药为主。但信息显示按有关指南的宣肺、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禽流感、新冠等新发疾病的效果并不理想。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薛雪说:“凡大疫之年,多有难识之症,医者绝无把握,方药杂投,夭枉不少,要得其总决,当就三年中司天在泉,推气候之相乖者在何处,再合本年之司天在泉求之,以此用药,虽不中,不远矣。”《黄帝内经》强调“必先岁气“,五运六气理论凝聚了古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丰富经验,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关于新冠的预防,《黄帝内经》对丁年失守三年化疫有一段专门论述:“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强调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的。药物方面,要三因制宜,而既称“木疫”,上要抗金,下要固土,大要以益气健脾养阴润燥为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20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对丁年失守三年化疫有一段专门论述:“勿大醉歌乐,其气复散,又勿饱食,勿食生物,欲令脾实,气无滞饱,无久坐,食无太酸,无食一切生物,宜甘宜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2-21 14: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详细的分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0:34 , Processed in 0.02308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