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029|回复: 14

外感?内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中医方剂学之元老名宿,造诣深,学识广。其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中,收录陈逸先生之归芪真武汤,如下:制附子15—3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当归6克,黄芪30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谓此方去龙牡可治阳虚感冒,并谓“余每患感冒不仅不能使用发汗解表药物,且要使用固表药物以免阳气耗散,20年来均服此方,一般只服2—3剂即愈。此属体质特殊而又特殊的治疗方法,录供同道参考。”
    请大家讨论!
发表于 2010-4-2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固表药物以免阳气耗散——一般人不是有桂枝加附子汤吗?我猜这病人是不是暴力型的精神病人,阳气不断猛向外发,既要补重阳、补血气、益中,又要用龙骨、牡蛎震神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三彩风车 的帖子

请看仔细,此乃陈潮祖教授用于自身的方子。怎可谓“暴力型的精神病人”?
发表于 2010-4-2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汉唐气魄119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看成陈潮祖教授收录陈逸先生对体质特殊而又特殊治疗的药方。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三彩风车 的帖子

无妨!
发表于 2010-4-20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这几年也有点像,一般出现风寒表现用发汗药很难效,麦味地黄用上就好。
发表于 2010-4-2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是用肾阴过度造成?
发表于 2010-4-2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汉唐气魄119 于 2010-4-20 10:37 发表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中医方剂学之元老名宿,造诣深,学识广。其在《中医治法与方剂》一书中,收录陈逸先生之归芪真武汤,如下:制附子15—30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当归6克, ...


此方是能这样理解吗?

制附子15—30克: 升肾阳
干姜10克: 去湿升脾阳
当归6克: 升心阳

白术15克,茯苓15克:去湿气,固土以克水。
白芍15克:降胆气

黄芪30克:补中气
牡蛎24克
:潜阳

糖尿病是否也可以用这个方?感觉花粉过敏也可以用吧?
请多指教!

[ 本帖最后由 守柔 于 2010-4-20 16:0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月含山 的帖子

风寒用麦味地黄?甚不可解!
不知先生何以想到用麦味地黄呢?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守柔 的帖子

将这一段列出来,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所谓感冒是否就是中医的外感!
外感、内伤对应到方药上又是什么关系!
窃以为无所谓外感内伤,直谓其病在表在里可也。
在表者以表药治之,在里者以里药治之而已。
发表于 2010-4-20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汉唐气魄119 于 2010-4-20 16:21 发表
风寒用麦味地黄?甚不可解!
不知先生何以想到用麦味地黄呢?

我表面是风寒,实当为肝木疏泄太过上冲颈项而然,虽有头项不适,恶寒等症状,但非正伤寒。
发表于 2010-4-20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汉唐气魄119 于 2010-4-20 16:26 发表
将这一段列出来,是想让大家思考一下,所谓感冒是否就是中医的外感!
外感、内伤对应到方药上又是什么关系!
窃以为无所谓外感内伤,直谓其病在表在里可也。
在表者以表药治之,在里者以里药治之而已。


我这次就是以治表之药,怎么都不灵。应该用里药才是。
发表于 2010-4-20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月含山 于 2010-4-20 16:57 发表

我表面是风寒,实当为肝木疏泄太过上冲颈项而然,虽有头项不适,恶寒等症状,但非正伤寒。


有启发,难怪我用桂枝,眼充血。原来木已经反克金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月含山 的帖子

然!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守柔 的帖子

感冒的问题去除了外感内伤的金箍,中医的境界可能就高一层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3:54 , Processed in 0.02570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