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326|回复: 8

倪海厦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1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北派经方家与南方温病派对医学的研究角度是完全不相同的 , 从内经到本草的解读都不一样 , 如何区别二者呢 ? 很简单 , 处方中从不见麻黄桂枝石膏附子等药物 , 且视之如蛇蝎 , 不但自己绝不使用 , 还告诉病人不可使用 , 怪其做用过大 , 属于峻药 , 会有许多副作用 .   

          说这话的温病派中医占大多数 , 他们从不去深研内经及神农本草经 , 对伤寒论及金匮是完全不了解所造成的 , 因为如果很了解而且能正确的使用麻黄桂枝石膏附子等药物 , 治病必然得心应手 , 且效果弘大迅速 , 如果使用温病条辨中吴鞠通的处方 , 不但无效且拖延时日 , 病情变化很快 , 反而使得后医更棘手使用的药物增多 , 经方家强调药简力专 , 而温病派医师常见一付处方中有少则四,五十味药多则八,九十味药 , 属于乱枪打鸟型 , 例如治咳嗽药 , 他们把所有本草纲目中凡对咳嗽有效的药都放在一付药中 , 殊不知所有中药都必须依据表里寒热来开处方 , 而不是乱七八糟加在一起 , 这就是经方家与温病家不一样的地方 , 由于内经诊断法与经方家的神髓早已失传 , 书中流存下来的只有形式 , 因此我花了许多时间由临床实际经验中体会出 , 内经诊断法与经方的使用 , 效果弘大 , 完全舍弃温病家提出的南方无伤寒的说法 , 同时也证明了吴鞠通犯的错误观念 .

        由于中医学术被南方温病派误导入歧途 , 导致积重难返 , 被无知的中国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任意丢弃 , 我们如果再不发扬北派经方家学术 , 终有一日中医会完全没落 , 有幸的是美国人非常能够接受外来文化的洗礼 , 使我有机会来完成传统中医的发扬 , 成者为王 , 败者为寇 , 我一定会让世人知道中国五千年的文化 , 绝对有其独到之处 , 尤其中医理论早就已经定谳 , 无须再增减 , 吾人只要加以研究即可 .  

我个人是恨死了一位人称 : 天医星 的叶天士 , 由于此人是清朝明医 , 再加上后来的吴鞠通加了一点油就出现温病派 , 写了温病条辨一书 , 也因此二人从此误导了中国人研习中医的领域 , 许多台湾与大陆的中医师他们的素质非常高 , 并且才德兼具 , 但是中医的观念被此人误导 , 因此妨害到中医药的发展 , 中国历代都是以经方为主 , 直到宋元明清之后才出现温病派 , 我们应该回到过去大家来研究经方 , 相信集合众人智能之力 , 必然能让中医弘扬于世界的
发表于 2010-3-1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我欲乘风归去 的帖子

时方的出现是有时代的背景, 也有五运六气之原因.

天医星的叶天士也很了不起! 他用药之轻灵, 连蒲辅周先生也敬佩不已呐.

后人不进步, 医术不行, 请不要迁怒与他人与先辈.
发表于 2010-3-1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叶天士治瘟疫的时候 四逆汤是一车一车的往疫区送
发表于 2010-3-1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0-3-11 13:00 发表
时方的出现是有时代的背景, 也有五运六气之原因.

天医星的叶天士也很了不起! 他用药之轻灵, 连蒲辅周先生也敬佩不已呐.

后人不进步, 医术不行, 请不要迁怒与他人与先辈.


有道理
发表于 2010-3-11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令医家都遵仲景为"医圣"!但确有一些抛弃伤寒论,行挂羊头,卖狗肉之实!

[ 本帖最后由 水调歌头 于 2010-3-12 21:48 编辑 ]
发表于 2010-3-11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水调歌头 的帖子

抛弃伤寒论的原因就是他们学不会呀.
发表于 2010-3-11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leson 的帖子

当年的天医星临了一辈子床, 没有时间去著书立说. 他的临终之言对后人有警示,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从医的.

必须有天赋, 还必须勤奋一辈子, 当然更少不了大医精诚.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的天医星临了一辈子床, 没有时间去著书立说. 他的临终之言对后人有警示,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从医的.
发表于 2010-3-12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0.0

对头 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3:01 , Processed in 0.0227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