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5924|回复: 10

发热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病例:
一女孩,7岁,属于小时候被西药误治过的孩子,上次发烧用了桂枝汤好了,感觉好很多。
1月16日开始发烧,16日38.3-39度,一付麻黄里中冲剂,精神尚可,但浅睡易醒,手足身热。
17日37.1-37.8,继续服用麻黄里中冲剂,精神尚可,但浅睡易醒,手足身热。
18日凌晨39--39.6度,精神差嗜卧,咳嗽有痰,中午一点至三点半付中药(益中汤+甘草、双花、大清叶、蒲公英、板蓝根浙贝母等),下午六点温度开始下降,八点退至38.8,吃一点面,九点升至39,打小柴胡和安痛定各一支,近十点开始出汗退烧,夜里三点只有35.5。
19日晨起36.5,晨起早喝少许玉米粥少许馒头,说胃疼,半小时多出现恶心欲吐,付西沙必利止吐,九时37.5,服少量退烧药,十时吃少量中药。从16日开始孩子不肯进食,只喝米汤。


发热和许多问题有关,如外感内伤。但发热主要和外感联系较多:
一、中医中有一句话,阳郁则发热,阴郁则恶寒。
二、正常人为何不发热,阳气内守,在其位也。也说明阳气能降也。
三、冬季天寒地冬,热从何而来。
四、对清热药物重新认识一下,和西医的消火理论(从用清热药和消炎药不见效上)得出为何无效的深入反思。
五、以后如何做。
在以上病例中我看到几个问题:
1、下午发热。2、伴有肺系的病症(鼻塞流涕咳嗽咽痛痰)。3、阳经病和症状;项后痛,外感病史和外感病的症状。4腹痛,便干。5、乏力。

从以上观察,发热从本病位上来看是因阳气不降引起,但冬季自然界阳气下降,人体阳气是否真降是个未知数。因本病发作大多在阴寒盛时发作,在自然界阳气当下降之时发作,自然界阳气上升时却病情较轻,此言也说明了平人为何不发热,同时也说明了发热和外感的联系最为密切,但外感是如何作用引起发热的,阳气遇寒则降,却发热,是何道理,难道真如古中医圆运动说的冬季人阳气为最盛之时,阴极阳生,但此时之阳能表现为盛吗,我认为皆不可全信,阳气当降是外因的作用,此点是基础,但阳气降和完全的降是有分别的,如胃的燥结。肺的燥结可引起降在一定程度上的结滞,此热并非完全入于肾中以化阴寒,以生中气。在治疗上阳气上升时不发病也是要借鉴的,还有一点,热自何来,古人有一句话说是秋季伏下来的热,此言不可全信,但也有一定的道理。此热即是当降未降的热,而非肾肝阳气的充足和有余,此阳气降则为人体的正气,不降则为邪气,阳气正常运行则水湿不滞不生痰湿,失运则痰湿自生。

所以我认为治疗此病,滋阴,降阳,消导,开结,方法同用,兼用升发开阳,着其重点。

在此我重新认识一下降阳的方法问题,如人体本身体阳气虚耗,降阳的方法是火神为尊,也不尽然,中气同样有降阳的作用。道理是:1、许多清热药都配合补中之药。2、是甘草白糖的清热作用。3、是我们如补阳什么时候才正好补足。如何来评价,不好掌握。但阳气的作用,一是生热以温暖肢体,二是生中气以运化气血。而阳气在时间上在盛之时,在盛之时补阳易过,但阳气和阴气有相生之道,是其一,二是阴阳本为一气,全称为中气我认为比较好。

在此我讲一下石膏的药性,辛凉咸涩。升降凉收皆有,故张师以此治阳明经病发热,称其治热而不伤中,也太夸大了,但也有我们借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2-6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儿发热,

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一般有伤食和外感,其中外感引起的较多,午后发热占大多数,发作之时,胸腹背四肢额是比较多见的发热的部位,
发表于 2010-2-6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阳不降,我理解二种:一、阳不足,热量不能升致顶,不能降雨。二、中下焦寒过重,阻塞下降之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受误治致阳不足和饮食方面造成脾虚,一受外感,二种都齐了。
足不之处请堂主指点。
发表于 2010-2-7 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发热,除了外感,阴虚引起的发热更加常见,那些看到孩子发烧就用桂枝汤,麻黄汤的父母,跟西医一来就吊抗生素,有什么两样?
 楼主| 发表于 2010-2-7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中医的态度要正,

学习中医,忌形而上学,东拼西凑,说活要有着落,要有依据,扶阳理论中讲发热,是因中气不足,运化失常,而忽视了相火不降,补相火不重运化,不当,不合中医的思路,重运化,而不重相火,治病不能使病人进一步的健康,如同捕斗,讲力量和技巧,同样重要,
发表于 2010-2-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飙魂 于 2010-2-7 04:42 发表
小孩发热,除了外感,阴虚引起的发热更加常见,那些看到孩子发烧就用桂枝汤,麻黄汤的父母,跟西医一来就吊抗生素,有什么两样?


桂枝、麻黄为太阳病外感正方,通常所谓感冒风寒,此为正治。阴虚导致的内热属温病范畴,通常为冬不藏精水不涵木所致(如《近期发热提示一》所示:http://37ct.com/viewthread.php?tid=15425&extra=page%3D1),属内伤,与外感治法大不相同,不可混淆。发热不全是外感,确实不可不辨明病因即滥用药物。
 楼主| 发表于 2010-2-1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麻黄治外感发热机理,

伤寒者,降气为病也,则升气不足,胸中阳气内郁不升,即太阳病,有因少阴肾水不化者,有表不开者,皆为此理,冬季阳气升发则阳郁可解,运动自圆,热自和解

[ 本帖最后由 道医堂主 于 2010-2-11 23:43 编辑 ]
发表于 2010-2-13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孩阴不足,午后阳气收藏,阴不足含阳故烧;凌晨阳气外出,故烧退。我这里用桂附地黄丸多有较好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月含山 的帖子

此说有些含糊,小孩阴不足,(可是小孩子平时为何不发热,)午后阳气收藏,阴不足含阳故烧;(阳气收藏,阴气能不藏吗,冬季结冰可以说同时阴也因寒而结,)凌晨阳气外出,故烧退。(后半夜或早上发热的小孩子也不是少数,另外早上阳气上升,于表,表阳当增,为何不发热,)我这里用桂附地黄丸多有较好疗效。()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中医中早已明白的讲了,阳郁则发热,为何还不明白,有因寒则郁者,有因热而郁者,有因阻滞而郁者,寒热属外感,阻滞是内因,治疗郁则发之,化之,女子经其发热,也为郁,虽有虚的因,但重初气机的变化同样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虚导致的内热属温病范畴,通常为冬不藏精,水不涵木所致。阴虚多以燥象为表,水不涵木,木则枯,有其形,而无其实,形不能生气,以上升,如中风病,肢体虽有其形,但不能随意动,何以能生热,实则是肝木因枯而内郁不升,手三阳经气亦不能升达,升降不圆,内郁生热。,不信者可从病者表现来分析一下,冬季发热,病人先从胸腹额头发热,

[ 本帖最后由 道医堂主 于 2010-2-19 23:4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2:06 , Processed in 0.02372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