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知止

自学中医理法方药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黄帝又问了,人这一身运行的就是血和气而已,现在您老人家说血偏聚为虚,气偏聚也为虚,难倒没有实证吗?岐伯说,有气血偏聚的部位为实,没有偏聚的部位为虚。气聚的地方血少,血聚的地方气少,现在的问题是血和气相互分离,并不是体内有多余的血气,所以这种气血偏倾的聚集在本质上是属于虚证的。不过络脉和孙络这些细微经脉的气血也是从大经上输注而来的,如果气和血同时在这里聚集,就表现为实证了。比如气和血同时偏聚于上,就会出现猝然昏厥如死的急症,这时气血如能恢复正常的下行,人还能活过来,如不能恢复人就死定了。很显然这里讲的虚实就是从气血的倾移角度而言,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讲的虚实是不同的。这里讲的气就是营卫,在与血相对而言时,统称为气或经气。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这种气血倾移偏聚所导致的虚与实是如何发生、如何解除的呢?虚实来去的关键是什么呢?这里要注意一点,古汉语有一种“互文”的文法,就是前后句间有重复的内容,就各提一面,互相包含另一面,写起来简洁。典型的例子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意思是主人和客人来到了江边都下马又都上船了,而不是只有主人下了马,只有客人在船上,那样就没法喝酒听音乐了。此处的问题显然不是只关注实证的来与虚证的去,这种文法在《内经》中也是常见的。


岐伯的回答确实道出了一个极大的关键:内部与外部的经脉,都有传输会通之处,外部的气血由此流注于内部,内部的气血由此充满到外部,内外的气血流注均衡,以保持充盈于全身,在九个部位诊脉都很一致,这样才叫正常。这里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内经》中到处充满了“阴阳”,凡事有相对特征的,都可以用阴阳代指,所以对各处出现的“阴阳”文字,一定要结合当处的语境来理解它的所指,切不可先给阴阳下个“定义”,然后带着这个“定义”去看原文,那样的话就会发现《内经》有严重的“逻辑混乱”,不但没法读,也没有必要读了。此处先是讲血与气因“并”而出现虚实的问题,然后说到阴与阳“皆有俞会”,显然这里不是讲只运行气的阴经与阳经,并且阴经与阳经的主渠道就是连通的,也谈不上俞会的问题。那么这里的阴阳是指内部与外部,所强调的是内外的血液运行有俞有会。所以这里讲气血经由俞会内外循行而保证的“阴阳匀平”实际上是在讲血液是循环的。


我们知道血液循环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对于能够真实知道营卫循行的古人来讲,血的循环就是那样很自然的事情而已,没有什么好强调的,只有在解释气血倾移时才需要强调一下血的循环是此中关键。就认识人体而言,发现和了解气的循行规律比仅仅发现血液是循环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很遗憾的是这不能被不理解“气”的人所接受,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医学界仍然对营卫之气的规律描述表现了高度的淡定。有点像一群寻宝人因发现了一块金子而欢呼良久,但对一个宝库和它的取宝图一直都没有心情去看。因为尽管盛传了千年说哪里有宝藏,但有的人很科学地看了几眼后发现它只是个传说中的废墟。不了解气只知道血管相通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医学对于脉管炎、雷诺氏病等外周血管病的治疗乏术就说明了这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岐伯在讲完了气血正常循环是“平人”的“虚实之要”后,紧接着补充说明了导致循环发生倾移的常见原因:“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的邪是泛指病因,疾病的原因是“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生于阳的是得之于风雨寒暑等外在因素,生于阴的是得之于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和房事不节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显然这里前面讲的阴阳就是指内因与外因,后面“阴阳喜怒”的阳阳是指男女。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这一段是解释“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时的虚实问题。
风雨伤人,先侵袭皮肤,由皮肤传入孙脉,孙脉满了就传入络脉,络脉满了则传入经脉。这里讲的满与传显然不是说风和雨进入人体了,而是指风雨的刺激使体表的气血聚集而不畅通,最外层微细络脉的壅滞不能解除,则波及内一层气血,如是逐层深入。外来的刺激因素不解除,则气血与这个“邪气”并聚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象坚实而大,所以叫实证。这种实证表现为皮表的血脉坚实充满,不喜按,按之则痛。寒湿伤人是因为皮肤不能收持外护,内层的肌肉发硬发紧,营气和血液都凝滞,卫气从这里散失,所以叫虚证。这种虚证的人皮肤松弛而有皱折,营卫之气不足,按摩则气血畅行,可使这里的营卫充足得到温养,所以感觉舒服而不痛。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

这一段讲“生于阴者”的虚实问题。

内因如何产生实证呢?这里只用了情志内伤为例,喜怒哀乐不加以节制,都会造成内在气血的上逆,逆于上则下虚,下虚则外在的病因就会乘虚而入,也会造成实证。内因产生虚证是由于七情等因素耗伤气血,经脉空虚,这里再加以饮食不当,阴寒内生,造成血行不畅进一步耗气,所以叫虚证。

这一段文字只从字面直译似乎无法通顺,因为喜怒不节并不只造成“阴气上逆”,喜则气下也与《素问•举痛论》所说的“喜则气缓……恐则气下”不符,这时我们一方面需要考虑是否有文字的错衍,一方面还要结合全文看这一段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一篇在前面讲百病皆有虚实,然后分述各种虚实的表现与发生机理。讲到这里时说到了血气倾移所发生的虚实,紧接着就讲内外因素造成的虚实,这一段正好是讲到内因。显然这里“阴之生实”与“阴之生虚”所说的“阴”就是前面“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所说的“阴”。那么这个“阴”的内涵是所此之广,发生虚实病理变化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所以只用其中的一类举例说明。那么我们就不必只拘限于这一类的细节来理解内因发生虚实变化的病理,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这一类病理变化的过程与特征。从这段文字看,共同的特征还是血气的倾移和不畅,并且所谓的虚实是同时存在的。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气血不畅是最关键的病理环节,对于处于病态的机体而言,虚证和实证是同时存在的,我们只不过把当前的主要方面作为主证而称其为虚或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种类型和原因的虚实证大概介绍完了,黄帝又提出了更复杂的问题。 “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经典中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我只是听说了,还不知道其发生的机理。
---------------
不好意思,册子恐怕要更大,这一段太长了,又没有故事情节,可能又读得很辛苦了。能读下去的朋友自己看原文现解下一段文字吧,这是内经中经常提到的病变模式。

读着别扭的地方请跟帖告诉一下,要求越苛刻越好
--------------------------------------------------------------
以上通过对《调经论》的学习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营卫病理的基本模式,这也是气机在整体上出现升降出入失常时所发生的具体过程。以这个模式观察人体的变化更有利于把握整体的状况,形成真正的整体观。否则只辨认出病人具有湿热、脾虚、肝郁、血瘀、痰饮等等的“证”,并不能保证它们在整体上的意义。除上述营卫倾移的总病变方式外,《内经》中还对营卫病变有一些细节的描述,如“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等等,这里不一一介绍,以这个营卫病变的模式来读《内经》,在克服文字方面的障碍后,对多数篇章都能够形成个大致的理解。而对这种营卫病理完全没有概念,又带着一些后世形成的概念化观点去读《内经》,大多数论病的篇章都将是无法读通或以讹传讹。学习中医,《内经》总应该读一读的,在读的过程中一定会对营卫,也就是大多数情况下所说的“气”,形成更全面的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0-1-2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查 营卫资料时发现,有一位 “王不留行”(周东浩)先生对此有相当系统的研究,在网上能找到很多他的文章,我看后很受启发。对营卫有兴趣的朋友搜索一下营卫和他的网名就能找到很多。他关于卫气的问题考证与研究得非常深入,对内经里有这些内容问题的朋友可以看看他的文章。
发表于 2010-1-2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号,学习
发表于 2010-1-22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层析清晰,条理分明。引人入胜,渐入佳境。

不过一次性贴出,虽有短暂间隔,整体篇幅仍显略长,精神稍弱者,读至最后或有疲累之感。建议下次不妨分多次张贴,每次文字量有一定的限制,尽可能在常人阅读能力之内,则读过之后还能留下一些流连反思的余地。
发表于 2010-1-22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知止 于 2010-1-22 15:17 发表
我在查 营卫资料时发现,有一位 “王不留行”(周东浩)先生对此有相当系统的研究,在网上能找到很多他的文章,我看后很受启发。对营卫有兴趣的朋友搜索一下营卫和他的网名就能找到很多。他关于卫气的问题考证与 ...


王不留行多年以前在中医药论坛就曾呼吁过对营卫的研究,他还对系统论有很深的了解,并主张用系统论来研究中医,在理论方面很有建树,是个很务实的学者,只是不知在临床方面是否也有同样深入的发明可以与理论印证。与他在营卫研究方面多作交流应该彼此都能有所促进。
发表于 2010-1-22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是越写越流畅,我是越看越冒汗啊!

复制下来,慢慢看。
发表于 2010-1-22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在的,学生对营卫始终觉得哪里没对劲,要从文字说呢似乎是知道,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除非正在针对某太极“出入废升降息”那个时点上,否则阴阳相贯总是如环无端的相伴而行的,咋还“五十而复大会”,营卫他们咋就离开了呢?当然老师前面说到各路人马负责不同的地段,说营时有卫在,说卫时有营在,学生对这里似有感觉,但是还没通,老师再看看这里再怎么给说一下?感觉就是这样具体再说说可能会挖通学生思维上的障碍。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七生 于 2010-1-22 16:57 发表
层析清晰,条理分明。引人入胜,渐入佳境。

不过一次性贴出,虽有短暂间隔,整体篇幅仍显略长,精神稍弱者,读至最后或有疲累之感。建议下次不妨分多次张贴,每次文字量有一定的限制,尽可能在常人阅读能力之 ...


谢谢老师鼓励和提醒!
近几天没空写,得隔些天才能再贴了。后面我会注意。


原帖由 高天上流云 于 2010-1-22 22:04 发表
说实在的,学生对营卫始终觉得哪里没对劲,要从文字说呢似乎是知道,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

阴阳从来都不是孤立的,除非正在针对某太极“出入废升降息”那个时点上,否则阴阳相贯总是如环无端的相伴而行的,咋还“五十而复大会”,营卫他们咋就离开了呢?当然老师前面说到各路人马负责不同的地段,说营时有卫在,说卫时有营在,学生对这里似有感觉,但是还没通...


“这里讲卫气在脉外,是强调说明卫气的运行不受经脉限制。正常情况下卫气在全身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主要是在脉外,同时它也在脉内“常与营俱行”。”所以营卫从来就没分开。

这里的五十大会,是讲各自行了50周回到自己的初始点。而它们共同的初始点都是 肺,这是从生成的角度讲初始,循环中就没有始终了。十四经从肺经开始到肝经也是从营卫的生成算的。这一点前面我没说清楚。
“谷入于胃,以传与肺”后才分化营卫。
在此前清浊示分的时候叫“宗气”。这一点我原打算在单独的一节“饮食运化与代谢”中讲。这是我看原文的理解,还没有到有注家支持。仅供参考。

邪客第七十一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
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
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
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郭治然 于 2010-1-22 17:46 发表
老师精彩文章,深入浅出,期待下文!

欢迎师兄常来指教!
针灸拔罐刮痧放血都是非常直接有效地调整“营卫倾移”的方法,所以内经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针刺和放血。像我这样只会用中药的说得好听一点叫“跛足的中医”,不好听的就不说了
发表于 2010-1-23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几月,感觉师兄功底精进很多。
字浅理明道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08:19 , Processed in 0.04731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