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赵中医世家白粹昭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051309.html
浅谈抑郁症
抑郁症是现代西医学用的名词,从字面上可理解为抑制郁闷.表现为情绪的低落,言语减少,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消极悲观,自我评价过低,甚至企图自杀等等.
抑郁症应大致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或也可以和中医中的癫有兼容的部分.类属于郁的病例,据统计,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人数的10%左右。在《杂病源流犀 诸郁源流》中说:“郁,脏气病也,其原本于思虑过深,更兼脏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这句话或许说出郁病的根结。“脏气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思虑过深”,这个思虑就象是佛家讲的“妄念”,是一些虚妄的,不合适宜的念头,而这又是最消耗人能量的。你的身子骨本来就有弱的一面,而头脑中的妄念又要大量消耗你的能量。如果头脑是中央,你的五脏六腑是地方,在精气神的沟通线路上出问题,出现或积或滞或结,按照《丹溪心法》就会有气、血、火、食、湿、痰,六郁的说法。
在《古今医统大全 郁证门》中说:“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变病多端,古今这个“变”是有不同的。西医学的介入,绝大多数患者长期、大量服用西医的抗抑郁的药物,无异于饮鸩止渴。象三环类抗抑郁剂,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多是作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调节。象是镇痛剂,头脑不感觉痛了,而引起疼痛的因素尚在。这时的头脑是个傀儡的中央政府,我们看长期吃抗抑郁药的患者,对身心的伤害是很大的。
我想主要从腹诊和用温阳治疗的方法来说一些观点和临床体会。
1,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而中医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几乎已淹没于现代西医学的腹部触诊。当我们去触摸腹部时,头脑中想象的多是具体的内部器官,而缺少的是经络和气的观念。
望、闻、问、切,腹诊属于按诊,是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问 调经论》中说:“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灵枢 水胀》中说:“以手按其腹,虽手而起,如果水之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更多的腹诊的论述。
在《通俗伤寒论 按胸腹》中:“《内经》云:‘胸腹者,脏腑之郭也’。。。。。。故胸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源,若欲知脏腑如何,则莫如按胸腹,名曰腹诊。而腹诊从哪里入手呢?我们看《厘正按摩要术》中的一段话,“诊腹之要,以脐为先。人身之有脐,犹天之有北辰也。故名天枢,又曰神阙,是神气之穴,为保生之根。徐按之而有力,气应手者,内有神气之守也。若按之而气不应者,其守失常也(《阳山》)。肚脐很重要,是人在出生前和母体沟通最重要的通路。有一个先天的生物场在这里,是身体机能优劣重要的体现部位。
在临床中,做腹诊,中年人,十之六七,肚脐四周会有痛点。而从心口到肚脐,有痞结者,尤其接近心口,多会有情志的问题了。这个痞,《说文解字》说:“痞,痛也。”而《伤寒论》149条说:“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伤寒论》中的痞,或指自觉症状,即窒塞感;或指腹内的肿块,即痞块,这是体征;此外,痞也指气机阻滞不通的病机。结,是凝聚的意思,可理解为有重压感,如有物结聚于里。
今年4月,为一大姐做腹诊,肚脐左侧有痛,在心口下有四指长,小米粒大小宽的条索状物。我对她说,你心中有抑郁的感受啊。大姐对答,自从我儿子死了,我一直不愉快。你到是第一个说我抑郁的医生。为其针,取上脘穴,本来还欲取肓俞穴。这大姐呼到,够了,够了。已经满腹都是得气的针感。这是个对经络和气极其敏感的人,也是这一段时间,我留针候气,用穴最少的患者。针毕,自然周身舒畅许多。
2005年夏天,一位亲戚的男孩请我诊治,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之后出现精神抑郁的症状,整日呆滞,常喜闷睡,不与人接触,有时又行为对抗。为其诊,舌苔白腻,脉象细滑。触摸其胸腹,汗渍滑湿,手在腹部略停,肤肌寒湿。我用一小型的红外线热疗仪为其照射腹部,虽在盛夏,却诉说很舒适。
在《难经》中说:“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在《金匮》中说:“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我们在临床中,可以体会抑郁症的患者,病前在性格和体质上多见阳虚的征象。而抑郁症患者,在看中医前,多数已接受了西医药物治疗,有些还多次用了电休克的治疗。西医抗抑郁的药物,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人体的影响,用中医的语言讲,多是损伤人体的阳气。而电休克,也是一样。在《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2,在临床中,我们用理气开郁,化痰散结,效果并不理想。再者,有了西药、西医电击之后的郁证已非昨日之郁证了。我在临床上用温潜的路子,初步应用,有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师民国祝菊味,四逆汤(附、草、姜)加灵磁石,龙骨、牡蛎等诸药,引温暖药达到下焦,追复散之元阳,滋不足之真阴。
用针灸,来调节冲任两脉,针任脉之膻中至关元诸穴,肚脐这条横线,取肓俞、天枢、及带脉。轮换用艾用灸法温通。冲任气脉开了,四逆汤纳下更为便捷。
这只是一点粗浅心得,下面还会举病例来说明。(待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