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8-16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次生病
第二次生病
2009年5月27日1点30分发烧,将近39度,儿童医院,看到医生时已是凌晨4点半,指血化验显示病毒性,细菌性感染。开药,羚羊角口服药,头孢克洛干混,利巴韦林颗粒。
5月27日,28日吃药,白天基本没烧。因为看到网上说利巴韦林的副作用很大,于是停药。孩子晚上又发烧,39度多,又去儿童医院,医生让输液,孩子第一次输液,很疼很生气。扎针的时候,脸一下子气紫了。输液的时候,哭了二十多分钟,一个陪同的朋友发现打点滴下的很慢,让护士一看,原来是针歪了。只好拔了重扎。孩子又受一回罪。
点滴组成:头孢孟多针(0.5)2支,10%葡萄糖氯化钠钾100ml,利巴韦林针(100mg)
口服药:施保利通片,是什么叶子的提取物,进口药。
5月29日,烧退,但是孩子嗓子哑了。
5月31日,孩子又出一身疹子,嗓子依旧哑。晚上又去医院看急诊,医生看喉咙,让明天看皮科。但是给开了药。我们想把孩子的情况仔细说一下,但是医生已经下了逐客令。医生没看明白孩子怎么回事,就给开药,太不负责任。于是没拿药。网上查看,这个医生是看内分泌的,副主任医师。但是责任心还不如一个孩子。
6月1日,儿童医院特需门诊挂号费200元,160元作了一个指血检查。在孩子身上,我不在乎钱,但是这360元太不划算了。医生诊断为,过敏性皮炎。化验单显示有炎症,让继续看内科。但是给开药,如下:
健儿洁解液,西替利嗉滴剂,五维牛磺酸口服。
内科医生诊断孩子喉咙哑是喉炎,让打点滴。如果第二天嗓子还哑,还需要打点滴。
点滴组成:阿齐霉素针(小)(0.25g)dosao,地塞米松针(5mg), 10%葡萄糖氯化钠钾100ml,利巴韦林针(100mg)
6月2日,同样的医生,继续点滴,并开药氨溴特罗口服液
点滴组成:阿齐霉素针(小)(0.25g),地塞米松针(5mg), 10%葡萄糖氯化钠钾100ml,地塞米松针(5mg)
6月5日,喉咙还哑,流鼻涕。儿童医院看内科和耳鼻喉科,继续用药阿齐霉毒。
6月10日,又去儿童医院了,现在已经记不起孩子的症状了。打点滴,吃西药:复方头孢克洛干混悬(250mg)
点滴组成:头孢孟多针(0.5)2支,10%葡萄糖氯化钠钾100ml,地塞米松针(5mg),地塞米松针(5mg)。
耳鼻喉科是一位年轻的男医生,非常值得称赞,对孩子很有耐心,并且说孩子的嗓子是哭喊的,只要保护一下就好了。不用吃药。
心里怀疑,以前说孩子是喉炎,是不是误诊了?孩子嗓子哑之前,因为打点滴哭了20几分钟。
6月11日,儿童医院特需门诊,看病的是孩子第一次发烧给看病的医生,她正常门诊的号已经被票贩子加价到400元。开药中药六服,西药阿齐干混悬,双歧杆菌。
中药如下:青黛3克,藿香9克,杭菊9克,竺黄6克,地骨皮9克,白芷3克。
这个时候孩子的症状已经是,流鼻涕,流口水,嘴唇发白,拉肚子,小脸青黄,消瘦。我的孩子从小就不流口水,长牙的时候也没有流过。看了马悦凌老师的书,知道孩子可能是受寒太多。
回到了千里之外的娘家,河南南阳。回家妈妈看到孩子的药里有很多菊花,坚决不让吃,说太凉了。妈妈不懂医的。但是生活经验和爱比无良庸医的医术更重要。勉强给孩子吃了两服就停了。
妈妈给孩子熬红枣泥鳅汤,孩子很爱喝,真是奇迹,只喝了一天,她就不流口水了,鼻涕也少多了。喝了三天红枣泥鳅汤。胃口也变得很好,每天早上吃一个蛋黄,喝一小碗豆腐脑。家乡的豆腐脑很有特色,是甜的,很嫩。
在家呆了十多天,走的前一天晚上孩子流了一些清鼻涕。第二天下午看了一个家乡的中医。她不看化验单什么的,看手指,说孩子实火大,有些感冒。开了三付中药,头一副放指甲盖那么多姜,第二副和第三副就不用了。
回家路上,吹了一路空调,孩子到家的第二天就发烧,开始给她吃家里的医生开的中药,其中也烧到三十九度多。但第二付吃完就不烧了。吃了第三副鼻涕也好了。
7月下旬,孩子拉肚子,到医院检查,有5个白细胞,开了头孢,吃了两代,好了两天又反复。于是放弃,
8月3日,拉肚子没好,发现孩子舌头上长了很多小疱,医生诊断病毒性咽炎,开了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小儿柴桂退热口服药。没有发烧,只吃了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两袋,发现好了,就没有继续吃。
8月5日,看到孩子手心有两个红色的小包,疑似蚊子咬的。怀疑手口足,在网上看了半天图片,觉得不是,于是放弃去医院。给孩子贴了丁桂儿脐贴,孩子拉肚子居然好了。
8月6日,发现孩子的舌头上有一处口腔溃疡,就是很像成人的口腔溃疡,但是很小,白的地方像针尖那么大,周围很红。
8月7日,口腔溃疡消失,但是在上牙龈内侧,大抵就是两门中间的牙龈处发现疑似口样溃疡,过了两天,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