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368|回复: 17

行旅见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3 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苦涩的微笑

出门在外时,顺路去看了一位先生的朋友,是个很好的中医,每天上班就是从早忙到晚,每天看七八十个病人。他的身体是透支的。用他的话讲,其实就是用命来治病而已。朋友醉心岐黄,饱览群书,师从名家,出手不凡。这样的人都是简单的,不合时宜的,不善交际。在单位活是干的最多,气也受的最多,做了十几年的中医,生活自然是清贫的。朋友自己讲,所幸除了吃饭买书,也不花什么钱。

我们那天聊了很多,说了很多看似有趣却实则辛酸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做个好的医生真的很难。大家开口闭口都在说医德的事情,可是病人的道德有谁去规范了。曾经有个病人找朋友看病,先说了一个多小时的病情,朋友耐心的听完了,然后说自己从外地来看病,身上没多少钱了,朋友便将治疗费免了,回家还破例给他开了个药方并留下电话。月余之后,此病人打电话,又说了很久这里那里不舒服,朋友问吃药了吗,答曰没有。朋友只好告知,吃完药再说。谁知不久,又来电话,说自己没工作了,希望朋友帮他找个工作。 朋友实情告知,自己生活也是比较艰辛的,没有这个能力。后该病人又来京城其他医院看病,总是要求朋友为其免费治病,后又称在其他医院花光钱了,没钱回家,问朋友要路费。朋友终于忍无可忍,拒绝了他的无理要求。此病人回家后,便往朋友医院的医务科非常频繁的打电话,投诉,说什么给他治坏了,污言秽语是不堪入耳。朋友非常气愤打电话质问,他自知理亏只是狡辩。当时听完,我说这样的事如果告诉赵本山了,肯定可以排个好小品。

谁来保护这样的医生?大家想过没有?单位会吗?纯中医是没有经济效益的,医术再好,对医院来说也没什么经济价值,无非就是个挂号费。他是科室里薪水最低的医生,他更没有药品的提成。单位当然不会奖励他为病人减轻的负担了。病人领情吗?人善被人欺,到哪里都适用。有个病人来的时候,腰疼不会蹲不会弯腰,经朋友治疗,结束后当时就能蹲了。但下次来时,朋友问,上次效果如何,病人答曰:啥效果没有。朋友只好改变思路治疗。第三次时,问上次如何,该人答曰:还不如第一次呢,第一次治完我还遛了一个多小时的弯呢。这就叫一点效果没有,真是没有办法。自古求医问药,病人不拿医生当回事,这病就没法治了。

时间过的很快,最后和朋友在夜色中告别,他一定要我们吃饭,我们三人花了20多元吃了顿饭,在流光溢彩的京城和朋友告别。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我心里很感动,这就是一个中医,一个非工业化生存人类的生活。他的辛酸苦涩只有我们可以深深理解。但我们又是幸福的,因为他有真正热爱的事业,他有信仰,生活清贫,但不代表人生虚空。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工业化生存人类

“非工业化生存人类”一词的诞生,是此次出行最大收获之一。

归程之时,取道津门探望先生老友。晚上去茶馆听相声。第一次现场听相声,用先生的话来说,我还是很捧场的,只要有包袱抖出来,我就很开心的笑。先生以前评书相声都爱听,听完大师的,听现在茶馆里说的,当然是有很多差距的。只是我的回答,让先生沉默了。

我说,很简单,我降低一下要求,真的发现他们说的很好,干吗非要跟大师比呢,那也不公平。大师是个高度,但不是标准。多给他们捧捧场吧。和工业化生存的人类比起来,这些人太不容易了。什么是工业化生存的人类,就是顺应这个工业化的时代,从事工商业的工作,游刃有余的活在这个世上的人,中产或是白领。都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名利场中熠熠生辉。而非工业化生存的人类,他们谋生的手段可能是手艺,是力气,是技艺,是不可复制,不可大批生产,不重复的劳动。比如传统农民,传统中医,传统艺人,普通写字的,普通画画的,他们也在传承着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一定要奉献才能做这些事,为什么做传统的东西就要意味着牺牲。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捧捧场。如果一定要惨淡的活在这个世上,年青人谁还会选择入行。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感动

在北京碰巧去农展馆看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里面都是展出我国一些传统的技艺。比如文房四宝的制作,农民的剪纸,织布,中医,古琴,瓷器,油纸伞,银器呀等等等五花八门,大开眼界。

走进展馆,充满了熟悉的中国气息,当我转了个弯,看到炕上,一个老人盘腿坐在哪里现场剪纸时,我的眼泪便流了出来,并不是伤感,是一种久违的感动。我看到熟悉美好的东西总爱流泪。这一切一切太亲切了。久违的传统!面对这些,如同孩子嗅到了母亲的气息。我是一个不上进的孩子,工业化把我们带入了这个大时代,我却不能割舍这份眷恋。做糖人的摊子前挤了一堆的孩子,做陶器的阿姨也被这些孩子问个不停,很多东西,在儿时还似乎有些记忆。比如过年的花馍馍,小时候我的长命锁,泥老虎。中医也是一个重点的参展项目,看到现场制作大蜜丸,我也偷偷学了点艺。

有个山西的大醋坛子被搬到了展厅,是五年陈酿的纯粮食醋,香气四溢,真好闻呀。工作人员讲这个传统方法,足年酿造的醋是没有防腐剂的。我们难道不该感谢这些默默无闻的师傅吗。他们在车间里劳动,一生清贫。却把手艺传承了下来。不敢想象,如果我们再不珍惜这一切,当他们这一辈的人西去的时候,只有冷冰冰的工业化生产的非纯食品的东西可供食用了。而这些是人,是用双手,是非工业化生产的东西,有生命,是活的,也许每一天都有故事,每一坛都有自己的香味,这才是醉人的。
发表于 2009-3-3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心是相通的啊
昨晚
我和我娘子还说起说相声的事情
我上小学初中时在班级里是文体活跃分子
最喜欢表演个相声小品什么的
当然了
没有师傅教
那个水平可想而知

现在回想起来
把相声说好把人逗地开怀大笑
其实是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
我在此向郭德刚表示歉意
我不应该说他的坏话
发表于 2009-3-3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禅音 的帖子

顶礼您这位朋友,守住了自己,守住了中医,在繁华似梦的京城,感动 ...所以,有时候说中医是药医有缘人,可叹世人相逢不相识,相识不珍惜啊!
发表于 2009-3-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禅音 的帖子

感谢这些默默无闻坚守自己岗位薪火相传的“小人物”们,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再一次顶礼他们!
发表于 2009-3-3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是最好的。湛江曾一度向工业化、现代化看齐,认为传统是落后的象征,打压过。这二年看到别处打着传统赚旅游的钱,又开始大力扶持。不管什么原因,过节时不再冷清清的了,各种传统活动都搬上来,市民的日子过得丰富多了。
发表于 2009-3-5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到刁难的病人情况毕竟是少一些,病人本身身体不好,精神不好,至于病人的德行就更难要求了。都在一笑中,尽管是苦涩的。这位大夫真让人敬佩,让我想到我认识的姜大夫。德艺双馨,坐在他面前如浴春风,病立刻好了几分。他对病人很耐心,每次想到他,都很感动。姜大夫以前也是一天七八十个号,终于累病,现在我去过的门诊半天限号在30人。我希望这个中医大夫也注意休息。也希望有缘能碰到,呵呵
发表于 2009-3-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怜天下医者心
  顶一个礼
发表于 2009-3-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朋友的确是值得尊重,但这样的特立独行是对的吗,他这样虽然对自己可能是问心无愧,但对中医又是什么样的影响。中医后学们看了他会是什么想法?所以他这样值得尊重但不能提倡。
 楼主| 发表于 2009-3-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菩提子 的帖子

特立独行的人注定特立独行的生活。他没有要求世界来为他而改变,我们何必要求他为这个世界而改变呢?
活法没有对错,他也并没有要求别人这样活。人都做好自己,选择好自己的人生就行了。尊重别人的活法。
发表于 2009-3-6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老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正是他们的特立独行,才使我看到中医的真正魅力,再次顶礼他们,为他们感动着 ...
发表于 2009-3-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传统的文化太有魅力了。
发表于 2009-3-1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还有这样的中医,纯粹的中医。

在深圳,实在是找不到这样的中医了。孩子每每扁桃体发炎都会去一位退休老中医家,除了中药外,不例外的都要开3天的抗生素+抗病毒含片,每次都问他,不吃抗生素行吗?答:吃点好的快点,中医药的医生就更不敢看了。
发表于 2009-3-10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禅音和先生来北京了?可叹没能有缘拜见。真想你们!

我们也带着老人孩子去看了农展馆的非物质遗产展览,真挺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05:33 , Processed in 0.02177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