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478|回复: 4

六经气化--行者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1105六经气化
今天在跟大家把六经气化重新整理、讨论。我们今天就先讲六气,还是像以前一样每个问题都要知其所以然。六气是怎么来的呢?这个问题,要搞清“六气”它的来源,然后才能对它的有过与不足、具体的象的变化有较为深刻的阐释。
天地万物还未生的时候,谓之无极,无极而名为太极。这时候,太极一动而分为阴阳,“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是有天地之象。而人生于气交之中,生于什么气交之中呢?生于天地之交,人生于地而悬命于天,这时候呢,天为乾,地为坤,乾坤二卦,就是阴阳的大象。阴阳动而有四象,分为太、少、阴、阳。这四象呢,在于整个天气之间就是四季:春、夏、秋、冬。天地交合而四象显示,四象又跟天进一步生八卦,这是由于四象在于天,天以健行不止为其性。地象含藏,四象归地与中土结合而生五行。而四象在于人呢,人生于气,乾为天,坤为地,乾坤阴阳相互运化而生六气。乾坤三所而有六子,这乾坤三所是什么呢?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在不断的相互转化、流动之中,这时由于阴阳的相互流通产生了六爻,这六爻又称乾坤六子,乾坤六子又分属于六气,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六经的气化。这六爻(卦)也就是六气,因为我们人生活在天地的气交中,阴阳往来,所对我们人产生影响的六种变化。六气象天,气为天,而六呢,它又是应阴数,所以人应地支。现在讲六经排列的变化,就是说乾坤三所,一索为震,二索为坎,三索为艮。一索为少阳之象,二索为坎,这个坎卦在我们中医里面对应是太阳寒水象。三所艮,在我们中医里面对应太阴湿土之象。然后是三阴,一索巽卦,厥阴风木之象;二索为离,少阴君火之象;三索为兑,阳明燥金之象。大家可以根据新三所来看,六经气化总的升降来源。在我们人体呢,分为这六经,这六经又各配手足,形成十二经。这六经气化就像黄元御先生所说的那样,有司化,有促从,一般为足经循行面积大,然后足经之前与阳经司化,而手经从化。这牵扯到,为什么很多人看它们总觉得,六经气化是以足为主手为辅。首先给大家讲厥阴风木之气,厥阴风木之气与少阳相火之气相为表里,这两个就是说可以合并起来讲,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互为表里的话,就是厥阴风木主阴枢,少阳相火主阳枢。厥阴风木不舒以后,按我们临床上,就有很大的几率导致少阳向逆,这点要看病人的体质是阳化还是阴化。从阴化的话,厥阴风木之气郁于下,会产生风燥、寒燥;阳气在上的话,就是说阴阳之气上阻,病人在五行秉性上又偏于火,肝经得不到舒达,少阳风火在上焦就会比较滞盛。关于六经就不分下来讲了。
刚才我们讲课的内容大家可以提问,这样可以有助于大家听的更细致一些,因为我讲课本身没有什么主线。
问:一索、二索、三索在不同的卦象有什么依据吗?
答:这不是要什么依据,这就是乾坤象,阴二气相交流的时候,它在不同的位,不同的象,所显现出来的,不同的位存在不同的象。就像由阳气出生,所谓本乎阳者亲于上,本乎阴者亲于下。所以呢?三阳卦,就是亲上,而其性下潜。三阴卦,就是亲下,而其性向上升。
我们现在看的这是先天八卦,它跟我们引起这个后天八卦的这个升降,我们可以剪一些图来看,但这个升降,没有在图里头。因为先天八卦是个方位图,乾坤六子对了以后,他只是个方位,没有表现出来具体的升降。有乾坤,就是说乾坤生子就是我们所谓的六气,六气聚了以后,它这个升降就出来了,三升三降,这个在过去的道家书里也经常讲到。
问:春后气升太过,为何咳嗽?
答:这个受风过了以后,这个词呀,首先你就表示的不清楚。六气--我们人身有六气,天行气有太过不及,就会影响到我们人身的六气,也会出现太过不及的这种状,出现这种波荡并不足以治病。出现这种波荡以后,然后就是脏腑内在的经气,也有太过不足的表现,是内有瘀积集结要外发,所以就产生这种外感。还有一种就是天行疠气,根据五运六气外在的邪气过于过胜,导致六气不得循其常。这个时候呢,黄元御先生又分为温疫寒疫两种,来解释外感病的变化。一般来说六经外感的话,所谓外感就是七日经尽而解,如果不是误药,不是因为内在脏腑就有淤滞,腑气有淤滞相互勾结的话,一般是七日传经就解。我们现在看其实感冒不是这样的,很多病人传太阳,有时候入腑了,有时候在经,在经可能就有一个周期。原地不动,或者有时候始终是少阳症。这都是六经的腑症不是经症,一入腑然后经令就不传了。
现在把这个后天八卦图贴出来了。按照我们后天化的讲,水火立极。上为火,下为水,水火化两极。这是两极有燥湿二气,中间鉴于水火不同的变化而产生燥湿。火气敛降而不得藏是所谓燥,水气升达而不能延上就产生了所谓的湿。所以呢,从这两点体现,我们就会理解这个燥热性。
问:这个燥是怎么来的,燥气是怎么来的?
答:我讲一下,上焦的阳气欲于敛,敛降又不能闭藏,就产生燥气。燥气一闭藏的话就会产生水,就会温润,就会有润。地气一上升就是湿,上升而不能达就是湿郁。所以呢,我们根据后天八卦这个图来看,湿气不能得风而广泛的宣散,疏通,木不能成火。所以在这点你看,坎卦左边是什么,是艮卦,艮卦主太阴湿土,震卦是少阳相火,巽卦为厥阴风木之气,然后是离卦,离卦主少阴君火。这个后天八卦这个图,按照人体这个气机升降来描述。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下。希望我按黄元御的思路串解一下吗?还是就你们提出的问题作一下解答?因为没有问题我也不好有针对性的讲解。没人问吗?串解也没什么必要,我给大家还是整个笼统讲一下吧。三阴在地,三阳在天,三阴只要升于上就产生了排列变化。一个是大家所熟悉的厥阴风木之气,肝木之气主升。厥阴、少阴、太阴,这里头我们讲的少阴,主要是以少阴肾水为主。少阴、厥阴、太阴之气三阴在下,三阴之气…
太少阳明之降,由阳入阴。在我们临床上讲的就是,三升呢,是居于阴位,由阴而出阳,少阴升、厥阴升、太阴升,这是三升。三降呢,太阳降、少阳降、阳明降。大家对六经的升降搞清楚了之后,然后再配合手足的变化。因为手足之气的变化,有自化,有从化,关于这个问题黄元御的书上写的非常清楚,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再问一问。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六经气化是不是主要看后天八卦?
答:六经气化主要可以通过后天八卦旁通,主要根据黄元御的思想,从四象枢土的角度来进行理解。本身后天八卦摆出这幅图形来,就是四极,坎离震兑,就分别代表着春夏秋冬的变化。
很多东西给大家讲过很多次了,再讲的话,就流于重复了。现在教科书里的辨证,先辨阴阳,然后表里虚实寒热,然后再加上脏腑经络的辨证,这样的简单的逻辑,毫无方向性的进行推导,因为他不知道,经络有经络的性,脏腑有脏腑的象,不能单纯地看脾,就是脾阳、脾气、脾血。这样的话,就把这些名词僵化掉了。
我们所讲的六经气化,也就是讲人体外而经络,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呢,经络是六经的气化,三阴三阳的变化;内而脏腑呢,腑主运化,脏主藏精。所以脏腑的运行和六经气化是息息相关的。他们直接存在着表里的联系。所以在临床治疗之中呢,内经有句话,叫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就是说,病到了五脏六腑这个层次,病即是治好了,元气也已经大伤了。现在讲的六经气化,就是立足于治未病,立足于外在的反应,六经之气太过不足,然后我们进行去调和。至于到元气,元阳有亏损了,这个很难弥补过来。先天元气总是在不断消伐和耗散之中,只有修道的人而能返先天,而能脾土藏意,而能够使元阳逐渐充盈起来。一般人只能是元阳不断地耗散。所以在我们治病过程中,就要讲究,药石只是一方面,药石只能是简单地调理。过度用药,内经里有句话,叫“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用药以后,感觉身体好了,然后不断的用药,不断地促进精化气,有时候就会出现突然暴毙的情况。但是这么说,并不是说,不能够长时间服药,对某些病,长时间服药的话,一定要用药气比较平和的药。真正王道的用药,缓行,必须要经过一段的时间,内经里讲,化不可代,天地的气化有他自然的规律,经过春夏秋冬,生长收藏。一年是一个变化,三年又是一个变化。为什么过去古人用药这方面,“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强调这一点的变化。一般我们看古人的医案,讲的一句话,“三年乃愈”。凡病治其所不胜乃加,治其所胜乃愈。这个病本身犯病了,它为什么?治其所不胜了。治其所不胜的时候,运气相互克制,再加上药物的调理,很多病出现了明显的转机。这是三年一个期限。
问:为什么上焦火愈盛,下焦寒愈盛?
答:黄元御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方加上焦之热,便知下寒之甚”,这个是什么意思?当时有人举个例子,尤其现在火神派的说,下寒发热无下寒,其实这个观点是不全面的。为什么?精气不足,在下焦凝结成寒化状态,一身的精气,元阳之气,他可以敛,可以散。敛去的时候,呈阴化,这时候你可以温它,你一温它,得气化则行。如果是散的话,你就得收他,不收的话,气不能  。你光注意精化气了,而不注意气归精了,这个病人“夭之由也”。很过病人如果按照现在火神派的这套治疗方法,经常用药了以后,这是一蹴而就的。在精气化生的基础上,而后讲升降——先水火,而后升降。
上焦燥热为什么不能敛,少阳之气为什么不能降?这里面有原因。少阳相火和厥阴风木是相表里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的。常常因为厥阴风木不得疏达,而造成少阳相火上逆。而少阳相火的上逆又可以表现在三焦相火的不收,逆于膀胱。然后呢,厥阴相火又逆于上这种现象。手少阳之气是主升的,而足少阳胆气是主降的。手少阳三焦之气不升的话,则相火外泄,足少阳胆经之气不降的话,则相火上逆。这在厥阴篇里是有症状的。少阳相火不秘的话,就会产生癃闭等等症状。癃闭是什么? 癃闭并不是它实。
我们身体有两股火,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君火是什么?就是我们身体内的元阳不断升动,不断化生的作用。这种分辨观察原始的功能。相火是推动我们一身血脉运行的原动力。相火的推动,完全靠君火的清宁。所以内经里讲,“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相火以位就是相火的安藏。相火安藏在所寄的脏腑之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特别想吃凉的,长期喜欢喝冷饮,到冬天又怕热。但是呢,天气特别冷的时候,脚又半天捂不热,又凉。屋子里稍微热一点,马上又得穿得特别少才行,又见种种烦躁之象。这都是相火不得归位。
相火不得归位是什么原因呢。这和人的饮食起居有密切关系。一般是睡得比较晚,每天的活动又过于烦劳。象我们过去的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处理的事情都非常简单,心态又非常清净。即使有一两件争斗也比较单纯。这时候他们脏腑之气,不外驰,不外动,比较安宁的时候,五脏的精气是足的。虽然吃的饮食,没有吃这些肉了什么的,但是相火以位。他脏腑的精气不容易外泄。所以,一有冷风,该加衣服还是得加,饮食还是要吃些暖的,不能吃生冷的。象我们讲的,最明显的就是糖尿病。为什么好好的人,突然出现多饮多食,突然风火燥扰之象明显了呢?这时候就是相火不位了。元阳离位,三阳之气不降,导致的这种一派风火之象。这时候怎么治呢?在治疗之中有很多方法,总得大法就是以潜敛为主,而不要过用寒凉。第一个,把病人烦劳耗散的事情,生活起居要给他规范过来。然后呢,再加以用药。你象糖尿病的治疗当中,有好多用青龙、真武,还有用地黄一系列的补肺脾肾之阴的,这些方法都能用。但关键是,如何察其表里阴阳,以平其逆气。一定要把六经的逆气给平过来。平过来以后,相火潜降,君火就容易自明。把不得潜降的三阳之气归根以后,然后脾肾的清阳才能够上达。所以在用药上,不忌讳用大辛大温的,也不忌讳用苦寒之气。关键是要看六气制化。
你看金匮肾气丸,完全是大养阴药中,夹杂了两味温阳的药,桂枝和附子,精气处在一种耗散的状态下,就得以收敛为主。然后呢,因为下元本身是寒水之地,水火易位以后,精气不得以化,必须于大滋阴药中,加一两味温阳之药。这两味温阳之药不是用来温阳,而是用来散寒的,所以用的是桂枝附子。为什么不用巴戟天、补骨脂、杜仲这类有滋润性的呢?就是他不是用来温阳的,而是用来破散寒邪、温化寒水的。
关于厥阴病的变化,可以联系到很多疾病。内经说,风为百病之长。就是因为厥阴风木,和风可以生万物,邪风可以杀万物,在一生一杀之间。而我们人呢,秉木气而生的。按照黄元御的说法,我们人两精相搏谓之神,这时候呢,取自一点壬水,一点离火。壬水是什么?坎水。坎水是阴中而有一点阳,离火呢,是阳中而有一点阴。离火在我们临床中,属于少阴丁火。男子属阳,类于坎卦,阴中有一点真阳。女子类于离卦,阳中而有一点真阴。坎离相合呢,这就是所谓的丁壬合化为木,木气生长,而有五脏六腑。这个是顺便给大家讲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9-2-12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厥阴病理解了以后,在临床上会发现,百分之八九十的病,全都和厥阴风木有关。简单的看太阳中风,外在有邪风之气,然后感应五脏。风为阳邪,感应的是厥阴风木之气。厥阴风木温气盛了以后,乙木郁遏,导致的是甲木不得降。这时候外在的情况是什么?本身处于一种寒凉的状态,我们毛孔是闭塞住的,乙木之气就容易郁遏,温气在内,突然加以温气,然后乙木郁遏于内,卫气欲开而不得开,导致的营郁。这是所谓的伤寒中风发生的机理。
刚才给大家讲了一下六经的,也捎带着给大家讲了一下太阳中风与厥阴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临床上,大家都知道,太阳中风是桂枝汤症,但太阳中风为什么是桂枝汤症呢?以黄元御的解释,就是厥阴风木之气不得以疏达,表现就是左关脉的一种浮大。这时候厥阴风木不得开达,厥阴风木不疏达以后,马上就会引起少阳相火上逆,这个五行之性呢,必然克其所胜,这时火必然要克金,就会导致金气不得敛藏。所以就会出现恶寒汗出等症状,对于这种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发病的病因,黄元御先生讲的只是其中一种。他讲的是什么,人一般什么时候容易得伤寒?劳累了,劳累了以后,卫气不足,营气不足的时候,经脉毛孔闭藏不足的时候,必然会受到外来寒邪的侵扰。这种情况下首先导致的就是肺气不能合,肺卫之气敛降,受风邪之后产生发热汗出,受寒邪侵扰之后,以营气的闭郁为先。在我们临床之中,一般伤寒的病人应该首先考虑到。因为外在寒邪与内在太阳寒水之气与少阴肾水互为表里。这时我们要考虑到内在寒水之象是不是开,所以我们在临床上麻黄可以加附子,桂枝汤也可以加附子,以至于很小的方子也可以加附子。
问:讲一讲代脉和结脉的关系
答:代脉讲的是有规律的,50动而1止,这一点验之于临床我们还没有得到过这种规律。西医所说的心律不齐的二联律三联律,跳一下停一下,非常有规律,这种脉象在临床中并不一定是死脉,并不一定像内经所说是死脉。代脉对应西医临床是室性早搏,这种病比较难治一些;而结脉对应的是房性早搏。为何这么说呢?根据后代很多医家研究,代脉止而良久复燃,停的间隔是非常完全的。结脉是不完全间隔。这是从脉率上讲,但这对于临床的辩证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讲结脉,结脉分两种,一种是十一止而略有急促感。这种脉率数没有达到数脉的程度,所以不称为疾脉或促脉,还属于结脉,一虚一实。就像行人一样,老想跑老想跑却跑不动,好像绊一下,有一种磕磕绊绊的感觉,这是结脉,把气结住了。还有一种就是脉气不流利,不动,走一下而歇一下。这就是脏腑元气虚损的现象。在临床紧脉有弹手指的感觉,弦脉没有。我的理解就是紧脉就是自外生。寒气郁于外了后,阳气困束,他有一种紧象。弦脉呢,本身阳气就不足,元阳之气属于从阴之象,外来寒气闭束不能免。紧脉就是实象。
问:为何午时一阴生,子时一阳生?
答:子时从阴一点生发一点阳气,“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到达子时之时是阴气最隆盛之际。所以子时是纯阴之中含一点真阳。
问:精不足时补之以味,草木之品如何补精?
答:草木之品补不了精。精是五味滋生,靠脾胃,就是说饮食这种水谷之气化生五味了之后,五味各归五脏,养五脏的精气,五脏精气收藏于肾,就是肾精。肾精闭藏之后,然后颐养先天,就是余精。然后肾精闭藏,满而不溢以后归于奇经八脉。这样人体的元阳之气就可以调和通顺。腕横纹向下一寸。草木之性本来就属木主发散,怎么来养精呢?草木本来主发散,但草木之性也有收敛的,这时清其肝阳壮火,肝阳壮火清散以后后就容易收,壮火不食气,气归于人了后就能化为精。
问:坐骨神经痛怎么治?
答:坐骨神经痛很多是下元寒闭的状态,对于这种下元的寒症,也可以按照厥阴篇的寒症,考虑到下焦。胯膝以下都属于厥阴少阴,这个时候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考虑。
问:风为百病之长,遇到风木枯燥的时候,归芍地胶怎么取舍?
答:归芍地胶本来是养阴的,这些药黄元御没有把他们归为滋阴的角度,而把他们归为荣养肝木,利于升达的角度来讲解这些药的。木气要达一个需要阳光,一个需要雨露,就是水。金木之气相克相生,相辅相成,金水之气收敛,木火之气发扬,木气枯燥,风木枯燥,有时候可以讲是因为精血不足,而导致风木不能荣养,这时可以用这些滋阴药去荣养肝木,但有个前提,任何药都要吃到胃里面,首先己土是不守湿性,己土要是湿盛而陷于下,你吃这些药就没有用。饮食入胃,脾气散精,如果脾不能散精,这些就是浊精,会增加脾湿。其实很多时候,遇见风木枯燥,首先想到的不是这些归芍地胶,而是考虑中土,如党参,黄芪,白术。中土实在燥的厉害时,又燥又湿的时候,首先考虑白术,术润。中土之气不能升达的时候,气血亏得时候,要考虑用黄芪,黄芪发散,本身可以入肝经养营,入胃可以养卫气,调和荣卫二气,滋养荣卫二气。风木枯燥的时候有时黄芪是味好药。
问:甲己合化木,乙庚合化金……
答:这是阴阳五行合化的现象。合化的规律是体现了治病的道理,一般是以阳克阴。戊为阳土,癸为阴水,阳土克化阴水,导致元土归藏合化为火。地支六合不是合日月,一个是君火,一个是相火。
问:左脉浮软大无力,右脉弱小。
答:左脉是由阴出阳,浮大只能看出精气不足,气机浮散在外,右脉弱小更加证明:第一精气不足以升,其次右边阳气不足以敛。男的女的?左大是男,右大是女。你看看是男是女。
一般来说右脉弱无力,右代表三阳敛降,表明右部阳气弱,阳气不足。这时右关脉稍微浮一点,往往有个现象,你看看病人,一般是左关脉浮右关脉跟着浮。五行之性太过,则克其所胜,左关脉郁遏以后克制右关脉。右关脉脾土不能收藏了,胃气就不能敛降,所以很多左关脉郁遏导致肝木郁遏不升的,木气不升导致少阳阳明跟着不降,这时导致的右关脉浮。这时还是需要升达乙木。为什么在临床之中脾胃虚寒的很多病人右关脉浮,左路太阴不得升达,右路阳明不得敛降。只需升太阴,阳明自敛。所以有人光用理中汤就行,当然理中汤还需要加减才行,如加点二陈,加点砂半。左脉浮大不是好现象。左脉由阴出阳,要以根底为主,要以精气为主。过于浮散是精气内亏的现象。左脉浮大无力说明肝肾精气已经亏乏了。右脉又弱无力小。这时肝腹水中焦淤成一团,只能以中州开化为主。可以从黄元御的桂砂苓姜汤,把桂去掉合与以前实脾饮方子的意思,然后加黄芪治之,这时就需要加黄芪了。从中焦化生精气,而不能滋阴,一滋阴阴气更胜,中焦本来就湿土。腿已经肿了,元阳已经亏了,先天已经亏了,只能从后天之气补先天之气。这时不要忌讳黄芪。从中焦开始生化,适当加上附子一类的,要开化中焦只是把他开化化源开开,中焦化源一开了以后,然后适当利用滋养肝肾的药。这时要看病人为什么虚阳一直浮越在外,脉沉按是不是还有沉实之象。是否还需要用附子温化下焦以消寒水之气。这个脉象你要拿准了,如果真如你说的这个样子,这个病人元气亏的不太好治。从中焦慢慢化生,用药要小,就跟打仗一样,已经没有本钱打了,先攒钱,攒钱差不多了再用兵。
本篇整理由4个人分段进行,具体分工:村夫负责0-15分钟;丰明负责16-30分钟;姜附桂负责31-60分钟;丝竹空负责61-最后。最终统稿校对工作由姜附桂完成。
发表于 2009-2-13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再学习!

发表于 2010-3-19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听别人说易医不分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知道了。
读这些东西都有治病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2 16:48 , Processed in 0.02433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