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66434|回复: 102

阳虚症状调理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0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阳虚症状之调理


    生命在于阳气的流通,何处有阳气,何处即有生命。如春天,地下之阳气蒸腾而上升,则地面上花红柳绿,生机盎然;秋冬季节,阳气下潜,地面上阳气渐少,则叶落草枯,一片萧瑟。
    阳气即为生机,但阳气并不是火。试看沙漠戈壁,阳光一临,气温急剧升高,但此处的高温却只能称为火,不能称为阳气,所以此处难有生命。再观蒸汽机之取能之术,亦为火加于水,水化气而得能量。故阳气为火加于水而化。
临床常见手脚冰凉之患者,此等患者,冬天手脚易冻,尝治以当归四逆汤而乏效。其尺肤肉少,三部成凹陷状之坑,方悟此类患者虽表面为阳虚之证,实则精血亏损,即水少难以藏阳,遂予三七老师所创麦味地黄方,方取人参助中上二焦之气,以麦冬、五味子降气以化肾精,再以附子填坎中之阳,山萸肉、当归敛养肝木,以此补肾气,收效捷速,手脚冰凉可迅速缓解。
    再思阳虚症状,当有三种:
    一者其阳气本身并不缺乏,而是流通处了障碍,阳气不能流通之处,即现阳虚之证。如五苓散证,中焦蓄水,津液不能上承,而现口渴,中焦之水不能下行,则腹部胀满小便不利。以苓泽行水,白术燥脾,桂枝通阳气,水下则阳气通,诸证得解。
    二者其阳气虚弱,阳气本为火加于水,此处火少,难以蒸腾水使化阳气,四肢厥冷,溺少便溏,要改善这种情况,当益火之源以消阴霾,处以四逆、真武、附子等剂。
    三者之阳气虚弱,在于水少不能化气,由于水少,无以藏火,故火亦不能在体内停留,外散而损。此时表面虽现恶风寒,却不能以火助其阳气,当滋其化源,充实化阳气之水,水足则能藏火,少火方能生气。方如八味丸,甚或上述麦味地黄方,均可临证酌用。
    上述三种类型,前两种辩证甚易,后一种则颇能惑人,予曾见一临床中医师,身患尿血之证,手脚发凉,仍大量服用附子干姜之辈,但病时好时坏,自己纳闷,吃了这么多姜附,为何阳虚仍然没有改善?曾提示其用养阴以含阳之法,但其不信,已坠入姜附为阳气的理念中。
发表于 2008-12-30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胡希恕伤寒论讲座>一书中,胡老就认为张仲景所说的亡阳即是亡津液,亡津液即是亡阳.李可的破格救心汤就重用山萸肉来敛阳.
发表于 2008-12-30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甚是!阳虚是直接的能量不足,阴虚是间接的能量不足,阳为能量,阴为能源,就能量的虚实上论,阴虚比阳虚更虚。
发表于 2008-12-30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精虚证为虚寒证的进一步发展,阴虚证为精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寒实证为少阴病,虚寒证为厥阴病。虚实从体气着眼。
寒实证寒象显,相火失位证无或隐;虚寒证寒象隐,相火失位证显。
寒实证先破寒失位相火自然回落本位;虚寒证先引失位相火归位破寒,先升与先降之别。用药要顺元气之本意,否则治疗进程不能循六气之正序。
现在病厥阴病多,虚劳病多,治宜甘剂。慎用大剂姜附剂,纯四逆汤证少见。

[ 本帖最后由 7224162 于 2008-12-30 21:3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30 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手脚冰冷的女性,西医也常说是缺铁性贫血,建议补血。我想血为阴、为水,补的也对吧?
发表于 2008-12-3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分清是精不足,还是精相对足只是精化气功能不足,精不足时要注意敛固,慎用辛甘重剂了。
发表于 2009-1-1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7224162 于 2008-12-30 17:01 发表
精虚证为虚寒证的进一步发展,阴虚证为精虚证的进一步发展。
寒实证为少阴病,虚寒证为厥阴病。虚实从体气着眼。
寒实证寒象显,相火失位证无或隐;虚寒证寒象隐,相火失位证显。
寒实证先破寒失位相火自然回 ...


深明虚实补泻次第,如此方能不令水火成灾。
发表于 2009-1-1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善!
发表于 2009-1-2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发表于 2010-3-17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7224162 的帖子

阴虚证~精虚证~虚寒证(厥阴病)------虚寒证寒象隐,相火失位证显. 虚寒证先引失位相火归位破寒,先升与先降之别。

用药要顺元气之本意,否则治疗进程不能循六气之正序。现在病厥阴病多,虚劳病多,治宜甘剂。慎用大剂姜附剂,纯

四逆汤证少见。


寒实证寒象显,相火失位证无或隐. 寒实证先破寒失位相火自然回落本位.

[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0-3-17 07: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3-1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个大忽悠, 什么都说好。
发表于 2010-3-17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理论婆说婆有理 公说公有理。所有的中医理论不管对还是 错 都能自圆其说。孔老师说 理论掰扯不清 看疗效。
发表于 2010-3-17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谁发表个理论性的东西 不管对还是不对 就没一个提出反对意见的。都符合着  好!   对!   经典 !学习了 ! 理论要是这么的好 那么一个个都成中医名家了。。真是学中国文化学到家了。中庸之道。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发表于 2010-3-17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我欲乘风归去 的帖子

是您自己没有看进去这篇心得的.

中医辨证真的是很难的.
发表于 2010-3-1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是特别怕冷,手脚冰冷型的。但胃还经常胀气。小腹部很凉。偶尔还有口气。
自己辨不清是那种类型,该怎么调理。请各位先生指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7 10:54 , Processed in 0.0298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