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4122|回复: 51

《人体阳气与疾病》读后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24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贴说明:
      本人乃中医院校西医临床专业毕业,5年的大学学习,我学到的不是西医的那套看病方式,而是用纯中医来看病,大三开始我便给人看病。大四大五就有人预约看病了。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一个学习西医的人怎么会用中医的东西看病呢?
      我以前身体不太好,经常是小病不断,大病也犯!到大学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自己经常生病的原因,能够自医!原本是想来学习中医的,可没想到学习的却是西医专业,但我是既来之则安之。一边学习西医,一边看〈黄帝内经〉,有时也翻阅一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虽然这些书很多都读不懂,但有些我是读懂了,就是有关自己有病时出现的那些症状的描述的那一部分!有句话叫做:近水楼台先得月。我借阅中医院校的中医课本来翻阅,却怎么也找不到对自己疾病症状的让我信服的解释。之后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读到了〈人体使用手册》,才最终明白了自己有病的原因,而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几句话也最终成为了我治病的指导思想。这平淡无奇的几句话,有很多的人是不会在意的,而我却牢记心中。这也可能就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吧。
     有了这个指导思想之后,我开始迷恋上了网络。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寻找支持我的看法的证据。那么多的书籍,我到哪里去寻找证据啊,最后我想到了要看看别人经常看的书籍,要想办法知道别人都看什么书,所以我就瞄准了  民间中医论坛  资料库版主的位置。我专门开了一个免费提供书籍的帖子,通过此帖我收集到很多信息。我把他们要找的书籍一本本的从学校的图书馆里借出来翻阅,最后才发现了几本支持我思想的书籍,其中的一本就是黄元御氏的书籍。还有一本只有30几页16开的书籍,当时我在学校的复印部复印此书,一位搞伤寒研究生的研究生大哥看到我在复印此书,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尤深“此书送给别人都不看,你还当成宝了?!”可这位以后经常见面的大哥永远也不会想到,就是这么薄薄的一本书,却让我进入了中医的大门,佛家讲的“开悟”了。现在回想起这么明白浅显的东西为什么就是没有人重视啊?!
    这就是我要开此贴的原因,希望各位好友都能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这样的话某一天你可能会忽然明白中医讲的是什么了。
    还有一件事让我不得不在此提一下,我为什么要自学中医?为什么不考研?
   06年的某一天,我去拜访一位很有名望的中医大家,他看我年纪轻轻,根本不把我放到眼里,交谈中他说了这样一句话“除了六经以外的脏腑啊八纲啊这些辩证都是胡来”。面对这样的言论我苦笑不得!以后我再也不去拜访什么高人了,除了经常和向天清大哥交流以外。我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和古人对话上,细观周围的一切,皆我悟道之缘!无情说法!



     以上提到的一本没有公开书名的书籍,拒绝跟帖或者发信息询问,如果有心,自会发现此书,此书网上到处可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铁杆磨成针,滴水穿石!
    坐观风云变幻,惟我一心不乱!

[ 本帖最后由 刘止吴 于 2008-12-24 14:55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4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刚从网上定了这本书,读完以后再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4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8。鉴于现在有很多的同道自学中医,为了勉励其好好钻研,将来一定能成一个大医,故临时决定再赠送那些已经写了读后感的朋友一本书,此书写的是一个逆境学医者的故事。我看好此书不在于他的医学而在于他的奋斗精神和刻苦学习终有所成的果报!
发表于 2008-12-24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想知道那本只有30几页16开的书籍

很惭愧,下定决心想学中医,可苦于无门,书买了不少,《道德经》,《易经》,黄元御的十一种,郑钦安的医理阐释,吴清忠的《人体使用手册》,唐云的《走进中医》,田代华整理的《黄帝内经》,刘力红的《思考中医》,可教育耽误了我们这一代,虽然现在每天都读《易经》,可除了读得很熟以外,感觉没有收获,看到刘止吴师兄,花三年时间就能用纯中医来看病,真的非常想知道那本只有30几页16开的书籍,或者师兄能告诉我,我所说的那些书里有只有30几页16开的书吗?
 楼主| 发表于 2008-12-25 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七月七 的帖子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我的眼睛浏览过的书籍不下5000册才发现这么几本自己感觉比较精彩的书籍。每一个在中医上有所领悟的人都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我之所以不公开此书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经过一番寒彻骨,哪能见得梅花香?宝贝到处都是,可有几人识货?当今缺少的不但是千里马,而且伯乐也是少之又少!建议阁下还是脚踏实地的干自己的事情,不要埋怨“教育耽误了我们这一代,”我同样也是接受了现代的教育。而我和你之间有什么区别,区别最大的可能就是摈弃世人的偏见不顾一切的去追求真理的精神!当年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在元旦的5天假期里,在一个朋友的资助下,坐飞机去3000里之外的地方去考证。你可知道当时我是穿的什么衣服去的?没有钱给自己买一件像样的衣服啊!
    朋友你的功夫下到这个地步了吗?

[ 本帖最后由 刘止吴 于 2008-12-25 08:2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25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岁月不饶人

你说得对,没有经过一番寒彻骨,哪能见得梅花香?可是,岁月是不饶人的,已经是而立之年已过很多的人了。走正确之路同样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没有捷径可走!相信古人为了完成一部巨著,经过艰苦的岁月无可想象!......
发表于 2008-12-25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止吴:
谢谢你的分享!书读完了。对我来说阅读有关中医的书籍更重要的收获是养心。
从关注身体到关注心灵,这是一个顺理成章的转变。因此在阅读时我更关注的是李可先生这个人的人生际遇,以及他所阐释的中医医理与人生问题的相通之处。
(一)
李老先生的人生印证了福祸相依的道理。受得住命运的考验,反倒会有大转机。“天加福是逆来的”。一般人的心没有那么坚强,所以难以把烦恼化为菩提。
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究竟怎样过一种有意义的生活?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阅读、观察、思考和实践中,有一些想法逐渐明确起来:例如淡泊物欲,超越小我,为众生谋福祉等等。李老先生正是这样一些品质的体现。我能不能也如此完善自己,过这样的人生?反观自己,真是惭愧万分!贪嗔痴慢疑五毒俱足。有没有可能改变,怎样获得信心、勇气、智慧去改变呢?这是我最关心的。其实每次阅读修身养心的书籍,就是要从中获得养分(类似于服扶阳的药物),滋养自己的心灵。
有一个想法一直在支持着我:如果我不是毫无意义的偶然存在,如果我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那么希望经由我的经历能够为与我类似的人提供一点有益的启示。我相信,人是可以通过不懈的磨练逐渐地提升自己的。
说到这里,很感谢由偶然的机缘来到三七养生网,见识了许多有益身心的思想和人,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二)
阴阳之说可以用于解释人的身心、社会、宇宙的规律。这一规律在当今这一时代有特殊的体现:扶阳至为重要!
在身体层面,现代人滥用抗生素、饮食无节制、贪食寒凉、起居颠倒、好逸恶劳等都导致了阳气日衰。
在心灵层面,现代人贪欲过重、抱怨过多、烦恼日增等等使得心灵消沉抑郁、自我压力极大、负面思想很多。
在社会层面,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社会不公等使得凝聚力下降、价值观沦落。
在宇宙层面,地球资源被过度消耗,气候、地貌等发生巨大变化。
上述都可以说是阴阳失衡,阳气衰微的体现。如此来认识,解决之道也就非常明显了。
此外,阴阳之说,也是一种有为法。太执着于此也有所失。
发表于 2008-12-2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精神让人钦佩,楼主见识让人赞叹。巧的是,《人体使用手册》是我看的第一本中医书籍。

[ 本帖最后由 spedit 于 2008-12-25 20:1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

刘止吴,你好,谢谢你的赠书!昨晚一口气把该书读完,虽然有点囫囵吞枣,但已经有所收获。
人体守住阳气为首要,现代社会接触的负面信息太多、也是导致阳虚的一个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心的问题。
天有好生之德,中医的传承、发扬就是世间度人度己的一大法宝;
人是万物之灵,守阳扶阳,自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共勉之!
发表于 2008-12-26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阳气与疾病》读后感

谢谢刘兄的分享。一口气读完全书。
本人既不是专业,对中医的了解也很浮浅。以下仅仅是很浅漏的一点读后感。
一,要坚信经方派,火神派的理论。
二,药量要到位。本人感觉有两个因素。李时珍的误导。还有一点书中没有提到。
中药的品质越来越差,可能要通过量来弥补。
三,做医生要敢于冒险。不能开不痛不痒的药,吃不死人,更治不好病。
四,通读全书,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李老治病靠的就是附子,大剂量用。我
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这本书有点普及的味道,有的问题也就是一笔带过。李老对广
义的中医,药以外的部分讲的不多,比如针灸刮痧,气功,儒释道理论等。当然很
可能是因为这些不属于该书讨论的范畴。
五,我读后比较有感受的一点是在121页。原文如下。
李可: 对。诸症要先解表,解表多用麻黄汤。但是呢,用麻黄汤治外感,恰恰犯了
"头痛医头"的毛病,因为麻黄汤属于汗法,要伤到人的元气。现代人的本气无一不
虚,没有一个人是完全健康的,所有的外感病也都要伤到内在。所以不能单纯解表,
我觉得麻黄汤之类的方法就尽量不用。当外感内伤同时发病,就是<<伤寒论>>所说
的太阳少阴同病,就应该固本气,开表闭,就可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果很虚的
话可以加点人参。

不足之处。
排版有些混乱。李可本人的原文和作者的注释混在一起。
特别是随笔二有画蛇添足之嫌。既然是讨论传统中医就没有必要扯上欧美经典老歌
和维他命。不客气地说,有点不伦不类。如果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兴趣,那另当别论。
语重了,请见谅。
发表于 2008-12-2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体阳气与疾病》读后感

        刘止吴先生你好,多谢赠书。收到书之后,很迫切的看了一遍,读后感可能草率,请刘先生见谅。

        纵观全书,我第一个极深的映象就是,李可先生的慈心,不考虑其他与病情、病人无关的因素,一切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为首要目的,为疗效,李老可以以身试药,为病人,李老能够分文不取,这些不是现在广大医生能做到的,这样的医生才能称的上是大医。

        第二个感受就是后悔,后悔没有早一点接触到中医,我的祖母一直身体不错,就是因为两次中风撒手西归,西医能做的只是挂水扩张血管,却不知道能量足了,身体自然会清理垃圾,何必一直拓宽道路而任垃圾蔓延!

        第三就是,要相信经典的中医理论,没有疗效不是方子的问题,不是剂量出错了,就是没有治病的良药,想我昨天为了购买艾条,跑遍住所周围四家药店,无功而反,特别是问到附子、半夏的购买方式时,药师的回答是:附子、半夏都是制过的,生的怎么能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叹现代化的大都市,竟无经方的立足之地吗?
发表于 2008-12-29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skyhiker 的帖子

是啊!我曾到药店里找淡附子, 结果药店里卖的附子全都是盐附子, 根本见不到淡附子, 盐附子吃了对身体反倒有害, 现在都这样了, 你说怎么办哪!
发表于 2008-12-29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有感

  首先多谢刘师兄的赠书,说一下自己的浅见,旨在抛砖引玉.书中讲到的一个很主要的问题是阴阳真假辨证,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体也是宇宙的微型的缩影.俗语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更重要的是李可老前辈有一颗慈爱的心,正是医者父母心的充分体现.学好中医的首推入门书是<<圆运动古中医学>>,学中医更注重临了床实践和工作总结,要在《伤寒论》,<<黄帝内经>>等的中医经典中体悟.中医经方中药之秘在于君臣配伍,在于剂量.人之所以生病是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饮食习惯.在中西医的关系上,要以中医为根本,西医为辅助手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19:13 , Processed in 0.02095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