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芒种为夏三月五(午)月之节,于二十四气中排第九,也就是传说中难得一遇的“猴年马月”。芒种之意为:麦有芒当收,稻生芒可种。一为阴出,一为阳入。
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
在此期间,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还没有真正进入夏季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人们都已能够体验到夏天的炎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的可能,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甚至可能出现40℃以上的高温,但一般不会持续太久。
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芒种时节,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多,适中的梅雨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梅雨过迟或梅雨过少甚至“空梅”的年份作物会受到干旱的威胁。但若梅雨过早,雨日过多,长期阴雨寡照,对农业生产也有不良影响,尤其是雨量过于集中或暴雨还会造成洪涝灾害。
每年五、六月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三国时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典故就是发生在这个季节。此时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因正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云"梅熟而雨曰梅雨"。梅雨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的特有现象。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简称"霉"。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在中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 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6月6~15日之间(今年是13日丙寅),出霉总在7月8~19日(今年是12日乙未)之间。
梅雨季节,气压低,湿度大,天气闷热,这种特殊的气候变化,会使人体感到明显不适,情绪容易烦躁。有时甚至为一点小事就火气陡升,拔拳相向。曾有记者调查,这段时期医院急诊室收治的因口角而打架等导致意外伤害的患者比往日增加两成左右。一医院急诊科接诊两位皮外伤患者,就是因为一点琐事在激烈争吵中扭打所致的。两人一个是退休教师,一个是工厂技师,因在马路上自行车相撞,互相埋怨争执不下,结果互相推搡导致皮外伤。据了解二人平日待人接物都挺斯文,这次却因一点点小事居然都火冒三丈,实属反常。
梅雨天温度多变,且湿度大、气压低,不只器物容易发生霉变,需要经常在晴日通风晾晒,人的生理及心理调节功能也容易出现异常,如莫名的郁闷、烦躁等。在此季节要控制好情绪,出现心理问题宜及时排遣,慎防心理"发霉",以免莫名其妙地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伤害。
另外,在湿气的作用下,人体的关节与肠胃也容易受到腐蚀,引起疼痛或腹泻。就像霉气一样,只要有持续的阳光照射及风吹,很快就会干燥,只要能给人体内部制造一个温暖干燥的气候环境,湿气被除掉,症状自然也会迎刃而解。当然,这时大家最关心的往往是具体的方法,实际上方法古人早就用言简意赅的文字概括过了:既然是“水流湿”,那么“火就燥”不就解了?
若问具体方法,曰:艾灸中脘、关元、右足三里穴,以知燥热为度,须适可而止,莫过犹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