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557|回复: 5

网络小说《中医天下》节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网络小说《中医天下》,当时觉得写得不错,今天重新翻出来看一看,觉得很有意思,摘录一段和大家分享,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到网上搜来看看。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天医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8-8-12 9:00:03 本章字数:2921

        


《老子》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类经。阴阳类》)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是故“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内经》


以阴阳为总纲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是辨证论治的基石。

    ——————————————————————————


唐纪对宋浩叙说了一番医门旧事,随后又道:“据说现在天医门人遍布世界各地,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天医门人在行医。旧时的九门十八家医门都以各种形式延续了下来,共同支撑着中医医道的命脉。虽然其中也有变了性质的,但大多数都以发扬中医医道为己任,维持着传统医学的发展。”


唐纪接着感慨一声道:“虽是如此,现今的状况是中医大有被西医取代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西医主在治病,中医则主在调病,就是调理阴阳的平衡。中医和西医,中药和西药,其实在理论上是两个完全不同概念的问题,在治疗上倒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而在药物的研究上若全部按研究西药的方法则有可能将中医引向歧途。”


唐纪接着道:“中药是讲究性味归经的,以寒、热、温、凉的药性,也就是‘四气’,加以辛、甘、酸、苦、咸五味,按其升降浮沉的特性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若是放在实验室里化验它的分子结构,是否能杀死某个病毒细胞,那么绝大多数的中草药都会令那些研究者失望的。因为他们从那些草根树皮上分离不出他们所期望的东西,当然,一些少数的中草药在实验室里还是能研究出些成果的。但在整体上这么做是偏离了中医真正发展的轨道。以人参为例,在实验室里化验出的结果几无价值可言,甚至还赶不上胡萝卜的营养成分高。但人参大补元气的特性,尤其是山参在虚症的急救中,在古代的病案和现代的临床实践中都已证明确有奇效的。”


“中医的发展并不排斥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来验证和提高它,有些药物是可以在实验室里提纯它的有效成分,进而提高治病的疗效。但有些则不然,仍要按自然之材进行传统的炮制。一味药炮制的方法不同,甚至是时间上的差异,都能导致它具有了不同的药性,这些才是中草药的特点,是那些研究分子结构的人永远也不会了解的。从西医的角度去研究和看待中医是不行的,所以要找出一个合理的适合中医自己真正能发展的道路来,这是当务之急的大事!”


宋浩听到这里,不住的点头称是。


“老伯,西医的针对性是单病的治疗,而中医则是整体的调合,说高一点,那就是天人相应。真正的高层次的医道,是要找到那种适合人与自然间可以调治疾病的契机,有时甚至可以不药而治。”宋浩说道。


“说的好!所谓上工治病不用药,是那医家洞彻了天地的奥秘,领悟了天人之间的平衡关系,以自然之法调合疾病。虽是不用药,但万物皆为药,就看医家怎样运用了。”


“我且给你讲个故事罢。”唐纪随后道:“这是一则关于古代医家药王邳彤的传说,勿论其真假,只是说明万物可为药和以自然之法调治疾病的道理。那邳彤有药王之称,在他眼中万物皆可为药。一次,南方瘟疫流行,邳彤怀着济世救苦之心远离家乡前去为百姓治病。就在邳彤离家不久,其母患了重病,百医无效。眼见不治,为了不误时间,其兄邳祝只好带了母亲去南方寻邳彤治疗。”


“待寻到邳彤,邳彤给母亲诊断之后,暗里惊讶之余,随对母亲说道,‘非儿不孝,乃是儿不才。母亲所患奇疾,非人力可为,虽有药治,却是世间难寻。但若天地有情,念我为世人一心疗疾之德,或能机缘得遇。母亲保重,随兄长回乡去罢,以待命运安排。’邳彤诊治疫区民众,自无暇照顾母亲,其兄邳祝只好带了母亲返乡。”


“行至野地,其母口渴难耐。邳祝安置母亲于路旁,四下里却寻不见水源,正焦急万分时,偶在树林中发现了一个死人头骨,内存一汪雨水,然水中竟有两条小蛇嬉戏。邳彤无奈之余,用树枝将两条小蛇挑出,顾不得什么脏水了,端于渴极的母亲喝了。”


“后行至一村庄,其母腹饥,便寻了一户人家欲讨口饭吃。可巧那户人家的媳妇生了一对双胞胎,而那家的婆婆是个瞎子,公公是个拐子。正值家中添了双胞胎,高兴之际,见有人来讨饭,便热情地将产妇吃剩下的一碗薏米饭加上一个鸡蛋给邳祝的母亲吃了,那薏米是产妇的小姑在磨房中赶着一匹马新碾出的薏米。而那个鸡蛋竟然还是一个双黄蛋,实在是巧合之极。”


“说来也怪,那邳祝带了母亲到家之后,先前所患重病竟自不知不觉间痊愈了。几天后,那邳彤的一封家信也到了,信上写道:‘如母亲能喝到二龙戏珠天然水,吃到一胎双子双黄蛋,牛马小姑碾薏米,拐公瞎婆做成的饭,自然病除。此四般药非人力可为,若母亲命大,自然巧成药到,不知母亲一路如何,十分悬念。’”


“那邳祝看罢大惊,想起一路所遇,正合邳彤所开之药方,忙回信告之一切。邳彤接到信,得知了详情,感叹道:‘真是神灵天佑!我邳彤当顺天行事,普济众生,以报天恩才是。’”


说到这里,唐纪感慨道:“医道到了邳彤的这般境界,堪称天医了!只有天医,才能晓得这般天药啊!这是应合了天人之间的一种契机,非穷究万物之理不能窥破也!医道之深奥,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


唐纪随又笑了一下道:“我们谈及这种常人看来‘玄而又玄’的东西,又会有人批判我们搞神秘主义和迷信了。古代医巫不分,难免授人以柄。然而巫是什么?现今的各派宗教多起源于古老的巫术,宗教的形成,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宇宙和生命的奥秘,有时候更接近了事物的本质。道者,亦佛亦上帝,名之不同罢了,其理一也!”


宋浩听罢,感慨道:“老伯,闻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在晚辈看来,医道大者,涵天盖地,不是吃药治病那么简单的。它同时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艺术。”


“是啊!”唐纪感叹道:“学习中医本难,能领悟这种高层次医道的人就更少了。医者意也,几人能解啊!”


晚饭的时候,宋浩坐在了唐家的饭桌上,是唐纪拉他去的。


面对惊愕的唐青山、唐唐雨等人,唐纪说道:“从现在开始,宋浩不在是你们手中的所谓人质了,而是我们唐家尊贵的客人了。说起来宋浩的祖上与我们唐家还有些渊源,因为他是民国时期的名医宋景纯的重孙。”


唐氏父女闻之惊愕。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时在一旁围了一堆人,隐见一白发长须的老者坐在其中,旁边诸人对那老者的神情甚是恭敬,似乎在询问着什么。
    一人道:“纪先生,我这病看了许多的大夫都不济事,可真是无法子治了吗?”
    那老者笑道:“言不治之症者,未得其术也!况且你这不是病。”
    那人听了,急道:“如何就不是病?每年总有几次腹痛的。”
    宋浩这边闻之,明白了那些人是在求医问药的。
    此时闻那老者道:“适才老夫为你把了脉,知道你是一个体质特殊的人。所谓病走一经,就如常时说的火走一经一样,有的人一着急上火,就能令某颗牙痛或身体某个部位不适。你这个人则是病走肠胃,但有内外之因令邪侵病生,便自感到腹痛,然则如厕之后一泻即安,诸般病由皆从肠胃走了。也就是说你的肠胃是排病的通道,虽感腹痛,却是在排病呢,用不着特意地去治。并且按脾胃虚症下方投药也无功的。只要不去管它,你这付特殊的肠胃可保你一生无大病哩!”
    那人听了,也自有所恍悟道:“按纪先生所说,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有次单位例行体检,说是我患上了肝炎,要住院治疗才行。结果还未等到住院,便拉了几天肚子。待住院复检的时候,一切已恢复正常了,令医院的那些专家教授们惊讶得什么似的,都说是不可能的事,再就说体检时肯定是误诊了。其实类似的事情有好几次呢,哪能次次都会误诊呢!”
    那老者笑道:“这是你天生异秉,造成了后天之本胃体的特殊性,胃在五行属土,土载万物,又能中合万物,万物入土,皆可化为土,你的胃土强盛,故可化一切病由。腹痛即泻,特殊反应,排病而已,无它异的。”
    那人听了,大感欣慰道:“照此说来,日后不管患上了什么病,都不用服药了,拉几次肚子就能解决了。”
    老者笑道:“就是这个理,日后你会有更加确切的切身体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洛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决生死,处百病,但求一个气血通畅,以至不假于药物而达自身康健,这也只是一个开始,对生命真正认识的开始。”
    “天人相应!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天地自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和自然之间也应该有一种‘经洛’来联系的罢,否则感应何来?五运六气当是另一种相应的方式。更为主要的是,人要增加自身经洛的敏感度,才能更加敏感地感应自然。”
    “现代之人对自身认识得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经洛的认识,竟然还处在一种验证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地清楚地认识到古人早已提炼出来的精华,甚至于仍处在一种模糊的认识阶段,不知是倒退了还是落后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日,宋浩读累了,又来到大殿上听那肖伯然给弟子们授课,却讲述的是医学课,宋浩便悄悄地走到那些坐着的道士们的后面,坐着听了。众人对宋浩这位客人已习以不常,任他自便。
    肖伯然此时讲道:“我道家针灸术的理论实质上也是中医学的理论,只是更侧重于太极阴阳、五运六气,研究河图、洛书、九宫八卦以及干支甲子在针灸术中的应用。世行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便是由此演化而来。”
    “世界之始,道之生成。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出而万物成。八卦统属全身,古今医家以八卦为则,创以八卦针法,周身各部莫不皆然。诸如眼、耳、脐、手、足各部,皆可以八卦分区相应于五脏六腑,辩证治之,其效捷速。这是在天人相应之下的时间、空间上的整合。”
    “针灸之道,在于调理激发十二经脉之气血,使之通畅无阻,这是最为直接的,所以古人最重针法。其实无论针药,在于维持人这一机体的阴阳平衡罢了。药物有归经,以寒热之性调合阴阳,平衡内外,道理也然。”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干支甲子历数推演,可知万物运行变化之规律,进而决生死、断吉凶,趋利避害,顺天因时。中医之内涵皆在其中了,这是习医者必修之课,否则仅晓针法药性,不足以为大医,混迹于世间乞食的一庸医罢了。”
    “医乃仁术,济世活人之本,入大道之门!中医一道,实可谓察天地之秘,洞明生命之本质,入大道之阶梯。”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作者的中医修为还是非常深厚的。
 楼主| 发表于 2016-3-28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肖伯然正在给宋浩讲解《内经》中关于五运六气的经文。这种“运气学说”是以天地日月周期性的气候运行变化,加以阴阳五行干支演绎推算,进而揭示出一种“天道”运动的变化规律。
    肖伯然说道:“明五运六气,便是明天道,可为‘天医’!现今所谓时间医学多源于此说。然而古之圣贤示以后人这般窥破天道之法,当世之人几乎无人重视,或有为者,也只是在理论上的一些研究罢了。”
    这时,无果进来禀报道:“师父,山外医馆传来消息,有一病甚为缠手,众师弟无法医治,还请师父开示。此为一年逾六旬的男性病人,体瘦却感身重,且畏寒肢冷,夜必腹泻,脉沉细,投附子理中汤不效。”
    肖伯然闻之,略一沉思,说道:“岁乃丑末,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体虚受困,脾土邪犯,原方中加几味芳化湿之药即可。太阴脾经择穴重灸。”
    “弟子明白!”无果听后,施礼退去。
    “湿寒当令,体虚受伐。医人‘医天’之药也应有别,总在振复阳气。”肖伯然复对宋浩说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10:50 , Processed in 0.03043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