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2322|回复: 0

百年来对儒家的误会(上)—命运不如意,你该怎么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钧钧妈 于 2016-1-22 16:32 编辑



温良恭俭让的“错”?

尽管身为炎黄子孙,现代的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误会却达到了很令人讶异的地步。例如在坊间流行说,南京大屠杀时,5个日本人就能够押着2000个中国人去杀害,这罪过全部要由儒家的人来承担,都怪中华文化提倡温良恭俭让,把人们教得毫无勇气去反抗。
但是大家看看,不要讲南京大屠杀,现在的伊斯兰国,不是照样几个人拿着枪就能够押着2000个人上坟场去杀害吗?无辜被杀的人们里面有日本人、有俄罗斯人,还有强悍的中东人……这又该如何解释?我们是不是觉得,全世界所有这些民族文化都该去承担这个罪过呢?当然并非如此,这不是佛陀的教育,不是孔子的教育,也不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更不是耶稣的教育,如果硬要怪罪给文化,这就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很多人都误会儒家文化,说儒家叫人听天由命,什么事都要无为、坐以待毙,批判儒家思想对国家毫无贡献,甚至说中国的积弱都是儒家害的。但是我不知道他们看到的是儒家的哪些文章,才会这样说,难道是看到“温良恭俭让”就这么定义儒家文化吗?难道其他国家的文化没有教导我们对人要有礼貌,要宽阔吗?难道其他国家的教导都是叫你一定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才能够平安生活吗?事实也不是如此,我们现在来例举儒家经典里面的一些话,来了解真正的儒者吧!



人各有命

孟子》里面有一小段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意思是说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吉凶祸福,这都是命。看到这里好像是说既然都是命,我们就不要去努力了,就逆来顺受,不论碰到多么横逆的人也不要反抗了。不是这样,孟子说“莫非命也”是说人世间碰到的很多事,真的都是命运中安排来的。“命也“,意思就是“无法选择”,虽然人世间有很多事情你可以选择,但是依然有很多事是无法选择的。

比如你很努力,生意做得好好的,可是忽然间上游欠了一大笔钱不还给你,拖垮了你的公司,这个是你愿意的选择吗?不是,它实在是你避都避不掉的,你并不想要这样,但是它还是来了,对不对?或者是你交了一个很好的朋友,但是没有想到,某天他卷了你的款潜逃了,你不想要这样,但还是发生了。

人们说:我们自己有责任啊,朋友是自己交的,公司是自己选的,创业也是自己做的。就算是我们有选择,但是还有这样不幸的人,在路上开车或骑车,莫名其妙来了一辆大卡车翻车把他压死了,这种事情也是他选择的吗?肯定不是的。人世间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选择,比如刷牙要用什么牙膏、哪一个品牌,可以慢慢选。但是生命可以活多长,就不是你选的;朋友会不会逃你的债,也不是你可以选的;嫁的对象会不会自始至终很爱你,坦白讲,这个更不是你可以决定的。很多的横逆一发生,都不是人们所想要的,但是人生的吉凶祸福真的必然会发生,这就是孟子说的“莫非命也”。



何为正命?

孟子下面的话更有意思,他说“顺受其正”,就是不论你碰到什么样的顺境逆境,一定要依正理而行,依正理去应对、去处置、去承受。因为顺受其正,孟子后面还说“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岩墙就是快要倒的墙。一个真正知道天命的人,他不会站在危险的地方,不会站在危崖边让风一吹掉下去,不会站在一面摇摇欲坠的危墙下,风一吹墙倒了被压死。如果我们要站在危险的地方,去攀很高很高的危岩,去玩很危险的游戏,却没有把安全配备弄好,然后摔下来死了,还有人经常飙车,18岁就死了,却说“哎呀,命也”!这个不是命,这个叫做自作孽、自己找死,自作孽跟寿终正寝不一样。

孟子接着说“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意思是尽了你的正道,尽了努力去处理,最后还是死了,这个叫做正命,命该如此。“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桎梏就是手铐脚镣,戴着手铐脚镣而死,不是正命。例如自作孽去犯罪,然后被抓到刑场枪毙,很年轻就这样死掉,这不是命。

所以什么是命啊?命是在正理之下、在正当行为之下、在光明磊落的情况之下,我们该受什么吉凶祸福,就坦坦然然地去接受,这叫做“莫非命也”。

但是戴着手铐脚镣,被绑起来去送死,比如有人说的“5个日本人就押着2000中国人去死”,就不是正命!如果当时的人们都读过儒家的书,他们会愿意这样轻易被杀害吗?肯定不愿意!经典告诉我们,儒家教出来的人绝不会毫不抵抗,他们会尽其道而死,会说“这几个日本人,侵略我的国家民族,我要跟他们拼了”,会英勇地拿起锄头拿起石头和这5个日本人拼命。现在我们知道,儒家教导的不是有些人误会的“无论碰到什么危机,什么敌人,都不要反抗,反正这些都是命”,并非如此!



君子的作为

再来看《孔子家语》里的一小段,看孔子遇到事情时是毫无作为,还是应该要有一个君子的风范。

齐国有一个卿叫做陈恒,杀了他的君齐简公,然后立了平公为君,他自己做了宰相。这是臣杀君,虽然古代臣子弑君的也很多,但齐简公并不是多么昏庸无道,反而是无道的臣陈恒去杀君。孔子当时在鲁国为官,听了很生气,就斋戒沐浴三天,去告诉鲁哀公。古代的臣有大事要禀告君,都是要先斋戒沐浴;君要见满朝文武或者大臣,也要斋戒沐浴。孔子对鲁哀公说:“恒弑其君,请伐之”,意思就是齐国的陈恒大逆不道杀了他的国君,这是臣杀君,我们可以名正言顺出兵讨伐他。如果臣子杀的是暴君,像武王伐纣,全天下都会鼓掌叫好;但是如果国君没什么大错,臣为了夺位去杀君就不可以,会引起公愤,天下人人得而诛之。

为什么孔子会这样说?古代大国之间发生大事时,大的诸侯国就可以代天子去讨伐。孔子做过鲁国大夫,曾经是国家元老,即使不任职了,如果有大事会影响到国家的安全或民心士气、或有乱事发生需要主持正义时,都有职责要提醒国君。于是孔子就尽职去禀告鲁哀公说,现在我们应该出兵去讨伐乱臣,鲁国当时国力很积弊,鲁哀公没有答应。孔子讲一次,哀公没有答应,改天再讲,他还是没有答应,总共讲了三次,他也没有允许。然后鲁哀公就对孔子说:“鲁国现在这么弱,我们以弱小去伐强大的齐国,结果将会怎么样?”孔子回答说:“陈恒杀他的君,百姓

有超过一半是不认同的,以我们鲁国这么多的人加上齐国那些赞同应该伐陈恒的百姓,就可以把陈恒打败了。”孔子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一个人杀了他的君,并不是全国的人都赞同,肯定有人反对他,这样就说服了鲁哀公。

但是鲁哀公不敢做决定,就要求孔子说:“你去告诉季氏(鲁哀公下面的三个权臣之一)”。孔子于是辞别了鲁哀公,退下来却没有去找季氏。为什么?因为这样做不合理。孔子认为“我做过鲁国的大夫,不是做季氏的大夫,季氏不是诸侯只是大夫。我做为一个大夫,要去跟另外一个大夫报告国家大事,没有这个理!我虽然是一个退下来的大臣,可以去跟国君报告,但是没有必要去跟国家里的佞臣报告,对不对?“他觉得很伤心,“因为我以前做过大夫,天下有大乱有大事时我有职责要跟国君报告,今天已经知道陈恒杀君的罪,不敢不跟国君报告,但是鲁国能不能出兵去伐齐,那是鲁哀公要决定的事情,不是季氏要决定的事情,所以我不跟季氏报告。”

举这段例子是要告诉各位,孔子就是儒家的一个代表,你看他碰到这样的事情,是在那里默默无闻地承受?还是努力想办法说“天下有乱事,我要怎么样把它给平叛?”孔子就是在积极想办法,他做了该做的事情,并不是在一边等着任人宰割且甘之如饴。



儒家的处世态度

再举《孔子家语》里面的一段,品味一下儒家的人所教导处世的态度,究竟是不是只要“温、良、恭、俭、让”就可以了。

鲁哀公问孔子说:“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儿子听从父亲的命令算孝吗?臣听从国君的命令算忠吗?孔子不回答,来问子贡,子贡就说:“儿子听从父命是孝,臣听从君命是忠,这有什么好怀疑的呢?”然后孔子却回答“子贡啊,你真是个鄙陋的小人,枉费我教你这么多学问啊!”孔子解释说,过去的明王时代,万乘之国,如果君王旁边设有诤臣七个人跟他抗争、诤谏,这个天子就不会犯过错;千乘之国,如果诸侯旁边有设诤臣五个人,他的国家就不会危亡;百乘的卿大夫,旁边如果设有诤臣三个人,可以跟他诤谏、敢去犯他的颜色、敢激怒他,他的禄位就能够世代不替、长远保留。做父亲如果有一个儿子能够跟他抗争、能够来诤谏他,那父亲就不会做不义的事情。所以儿子如果只听从父命,哪里能够孝呢?臣如果只听从君命,哪里能够圆满他的忠呢?

所以最后孔子的答案是:“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贞就是忠。做儿子要审其所从,去审量父亲所说的话哪些可以听从,哪些可以不从,不能从的我们就要诤谏。做臣也是一样,对于他的君要仔细检验,哪些对的可以从,哪些不对的不能从,不能从我们就要直接诤谏,诤谏不行就犯他的颜色,让他生气,都没有关系。“勿欺也,而犯之”,孔子曾这样教导弟子事君之道,也就是说君上有错时宁愿冒犯诤谏也不能欺瞒迎合。

从《孔子家语》的这一段,我们就可以知道,孔子的思想不是说做儿子的就要百依百顺地听从父亲,因为父亲不是圣人,父亲处事有对也会有错。对的要听从,错的不必听。但是不听从就要跟父亲大吵一架吗?也不是这样。因为父亲对我们的恩莫大,母亲对我们的恩莫大,我们不能大声地跟父母吵架,但可以正色直辞地跟他说道理:“父亲,从古人的角度来说,这个错错在哪里;从明理的角度来说,这个错错在哪里;从公平的角度来说,这个错错在哪里……“作为一个儿子,要做好父亲的军师;作为一个臣,当然是要做好国家的栋梁,而不是跟着一个国君的好恶走。

因此我们看得出,古代的儒者是要人们做一个有为有守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软趴趴、随意服从的人!

摘自《幸福内心禅》第136集http://www.ximalaya.com/7816526/sound/10250239



黄庭禅网站:http://www.htz.org.cn/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黄庭禅微信公众号:neixinchan。
      直指人心,清净本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三七养生加入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06:59 , Processed in 0.0412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