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589|回复: 9

如今医院的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7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洪钧看医院(一) (2010-01-23 10:58:56)


                                    ——这就是我们的大医院


3年前,我曾经应邀到南方某大城市的一个大中医院会诊。


那里的医生们都很阔气,院子里的医生私家车至少几十台。


主管医生是个中医博士生。他的上级大夫至少是主治医吧!


然而,病历上有如下长期医嘱:


11.2%乳酸钠200ml+5%葡萄糖100ml静点日一次


我问:为什给乳酸钠?

答:患者有酸中毒。


我问:为什麽不多用5%葡萄糖稀释(按:至少要800ml)。

答:怕增加心脏负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


我问:你是否知道乳酸钠首先是盐?如此高渗的盐更容易引起心衰?而且给这么多碱性盐,没有水怎么排出来呢?

答:(不说话)。


又问:酸中毒有什么依据?

答:肌酸、肌苷等高。


问:什么书上说根据这两项诊断酸中毒?

答:(不说话)


又问:乳酸钠是长期医嘱,莫非患者长期酸中毒吗?

答:(不说话)


以上医嘱显然完全是胡闹。中医博士不知道有关基本知识,难道他的上级大夫也不知道(显然是不知道)。实际上,请我会诊之前,大主任和副院长早就看过病人了。

假如我是院长,这样的博士、主治医、主任和副院长,统统辞退。


然而是请我会诊,我还不好意思把整个医院说得一无是处。


更奇怪的是:


这个病人肝脾都很大,腹水严重,长期进食很少,自然严重消瘦。还有明显的贫血并低蛋白。那里却首先怀疑“甲减”,于是每日给甲状腺素400微克(记不清了,反正是常用量的3倍左右)。


我说没有任何根据怀疑“甲减”,四日内完全停用甲状腺素。


这时我问:患者进食很少,却使用大剂量甲状腺素——剧烈提高代谢率(用后体温在37.5度左右),他的体内烧(按:生物燃烧)什么?

答:(不说话)。


我说,假如是营养情况比较好的人,可以烧脂肪。但他很瘦,几乎没有脂肪了,于是只好分解蛋白供燃烧——即消耗最重要的生物组织。这就是为什麽肌酸、肌苷等高。

以上诊断和处理又显然是胡闹——但我不能当面这样说。


实际上,今天是第一次公开说。


这个患者还使用了中药——大概因为是中医院。


然而,煎剂中有参附,输液中同时使用参附注射液。


我说:用人参是可以的,用附子没有道理。


患者脉象细数,面色萎黄,舌瘦质红苔少。


最后,那里问我还采取什么疗法。


我说:无论你诊断如何。当务之急是停用甲状腺素,纠正严重营养不良。最好的办法是多次给全血。当然,也可以多次(不是3、5次)给白蛋白或血浆等,但肯定不如全血好。如此处理两周后,如果明显好转,就还有希望。否则,另请高明。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洪钧看医院(二) (2010-02-04 10:34:41)[url=][/url]


——感冒误治病危   


2005年1月底2月初,感冒流行,我每天处理他医误治而迁延不愈或病情复杂危重的病人。下面介绍一个因为误治而危重的典型病例,但愿读者不要犯这样严重的错误。


郭某,男,71岁,,2005年1月20日初诊。


上午,门人和亲戚陪同患者的亲属来请,说患者住在医院已经15天,越治越重,院方没有明确诊断,只是告病危,希望我去看一下再让病人出院。我说:去看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我不能让病人出院,因为没有那样的情理。


结果是病家自动出院,傍晚请我去家里诊视。


病情十分危重。


患者昏迷,大小便失禁,极其消瘦,轻度呼吸困难,全身中度僵硬,腹部凹陷,双眼不能闭合,瞳孔略大正圆,对光反应存在。出院时体温38℃,目前37.5℃。没有典型的肺气肿体征,左胸听不到心音,右胸心音较强。左上肺呈管状呼吸音,全肺均可闻及呼气末粗啰音。叩诊心界缩小,全肺均无叩实。血压140/90mmHg。脉象弦滑略数。因为不能张口伸舌,只见舌尖干瘦苔白而糙。


病家已经准备好后事。询问病史却使我大吃一惊。


原来,15天前患者去医院就诊时,还可以自己上下3层楼做各种检查、化验。当时是按心衰收住院的。然而,还可以上下3层楼的人,即便有心衰也不必住院。住了15天,治成这样,病家不满可想而知。


于是查看医院的检查化验结果。


照了1次胸片,做了2次CT、2次彩超、多次心电、多次血常规、一次血流变、多次尿常规、1次肝功能等。除胸片显示肺纹理增重外,其余没有有价值的发现。由于患者一直不能进食,近两天院方又怀疑胃癌,还想做消化道造影或胃镜,但患者已经不能坐起,又半昏迷,只好作罢。


看来,目前很多同行离开仪器不会治病了。可惜,做了这么多检查、化验却把简单问题弄得很复杂,治疗基本上是错误的。

其实,患者入院前的病史很简单:原有轻度老慢支,正值感冒流行,感冒4天,轻度发烧、咳嗽、食欲不佳。


年高体弱,有轻度老慢支,感冒4天未愈没有什么奇怪。没想到就这样按心衰住院了。


怎么治的呢?


由于每天有微机打出的逐项收费单,用药情况很清楚。大体是:


常用的抗生素和双黄连、清开灵、甲硝唑、环丙沙星等都用过,每天都要用三种以上。


皮质激素每天用,但不是每天超大剂量。


强心药几乎每天用。


速尿几乎每天用。


令人不解的是,还多次静脉使用硝酸甘油、高渗盐水、碳酸氢钠和硫酸镁等。

更为错误的是:虽然昼夜吊着瓶子,每天输液却不超过1200ml,而且其中只给5%葡萄糖500ml,其余都是盐。

可能有人说:心衰病人不能多给液体。那么,为什么给那么多盐呢?况且又给高渗盐水、碳酸氢钠等?病人长期进食很少,不给糖,能量从哪里来呢?

家属确认,住院15天,患者体重减轻5kg以上。显然是错误的治疗导致严重消耗。


问题还不仅造成严重消耗。上述误治都可以导致病人昏迷,但最主要的是给液体量和给糖严重不足,却同时使用强利尿药,再加上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导致严重的内环境紊乱——包括脱水,全身僵硬也是结果之一。病人尚未死亡已经是万幸了。

上述治疗毫无章法,任何疾病都会被治得越来越重。

……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曾经行医的病人 (2010-11-25 09:31:53)

     刘YW,男,30岁,威县城西街人,2010年11月4日初诊。


近一年来经常感冒且不容易好。目前已经感冒70多天,曾经在多处多次就诊无效。主要不适是全身酸沉乏力、心慌气短、胸闷、咳嗽、饮食减少。二便可、睡眠可。体型中等,神淡漠。面色潮红。下唇有较大的血痂。脉象沉弦有力,舌苔灰黄略厚。血压120/100mmHg


处理如下:

人参6g、党参10g、黄芪20g、当归10g、白芍15g、川芎8g、熟地20g、五味子8g、陈皮12g、桂枝12g、生甘草5g、生姜20g、大枣6枚(掰)。常规水煎日一剂。

补中益气丸、金匮肾气丸各9克日3次


11月10日再诊:自觉大好——病去过半。体力好转,不再心慌气短。脉象不再见有力。血压120/80mmHg。面色不再见潮红。咳嗽大轻。精神大体正常。


按:此次就诊时,患者才主动补充说他也上过3年卫校而且开过诊所。但停业已约5年,现在做烟酒批发生意。言下之意他对疗效很满意,特别是对中药疗效如此之好颇感兴趣。


11月16日三诊:称病情反复。详细询问得知,原来11日自觉嗓子疼痛,于是就诊于昔日学医的同学服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和地塞米松3天。但是,自昨天开始又感到全身酸沉、心慌气短且咳嗽加重,食欲也较差。于是和他对话如下:


我问:你看过那本书上说感冒需要使用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和地塞米松呢?你上卫校时先生给你讲过这样治感冒吗?


他答:书上如何讲感冒的治疗我忘记了,卫校的老师也没有讲过这样治感冒。但是,以前我认识的人似乎都是这样治。反正是有了炎症,用这些消炎药不行吗?


我说:不能说阿莫西林、罗红霉素是消炎药,应该说它们是抗菌素。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一般抗菌素都没有抗病毒作用。所以,用他们治感冒完全是错误的。地塞米松确有消炎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很大。你现在的面色潮红等症状就是它的毒副作用所致。至于阿莫西林和罗红霉素有什么毒副作用,请你自己看看说明书。你的食欲再次减退,主要就是它们的副作用所致。


我又问:你仔细读过阿莫西林、罗红霉素和地塞米的说明书吗?其中说过他们能治感冒吗?


他答:我没有仔细读过,粗略读读也大多不懂。总之,见别人这样治感冒,我就这样治了。还有是给病人服药、输液用得样数少、量小就不挣钱,于是只好多用药。


哎!这就是中国西医界的现状。


不要认为只有这位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在大医院工作过的人滥用药物。实际上他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很多大医院的资深西医大夫也是这样胡乱用药,甚至比他还胡来。


我只好继续处理如前,并告诉他以后再感冒最好是来服中药。否则莫如休息并多喝水——姜糖水更好。如果想买药,就买最简单、最便宜的一种——如感冒通、藿香正气水等。

最后,中医界的情况也不乐观。很多人受西医影响,也滥用抗菌素和皮质激素略如上。即便是用中药,他们也是一开始就静脉输液给清开灵、双黄连等。

 楼主| 发表于 2015-8-7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2010-11-16 09:28:13)


以下是一个颇遵信我的患者刚刚(2010-11-13,15时左右)告诉我的他岳父的故事——非医生讲的病案。不知道网友们是否相信以下所说——我整理的他的话——我是完全相信的。


之所以立即整理出来上博客,是希望读者接受本文题目的意思:有病不治,常常等于找一个中等的医生就医。换言之,对病人来说,虽然有病不一定完全扛着,但一定不要就医太积极。特别是不要有病乱投医。对医生来说,尽管不是希望你老是保守,但是,采取重要治疗措施时,一定要权衡利弊。如果不能保证(或至少有95%的把握)你的治疗比静观其变好,宁可听其自然或采取虽然保守(或人们认为已经落后)但肯定安全的措施。


可惜,对目前的医界来说,很多人考虑的基本上是自己的经济利益:尽量让病人多花钱。


对他们来说,以上和以下所说只是迂腐之谈。


但我还是觉得说出来于心稍安。



患者高PR,男,44岁,广宗高三周人。由于他的病在我这儿疗效较好,又因为闲谈中提及我的岳父已经95岁(他问我的夫人那里去了。我说去照顾她的90多岁的父母去了),他才说起了他的91岁的岳父——他感到他岳父两次大病都意外的完全或基本康复是件怪事。


第一次是老爷子80岁时不慎跌倒导致右腿股骨干骨折。恰好他的邻村有一位学习过西医骨科又与老爷子有点亲戚关系的医生——显然这位医生不能算是专家,只能算是“中医”——中等水平的医生。这位“中医”带着便携(床边)X光机登门为老爷子做了诊断并同时做了外固定加跟骨牵引。就这样,老爷子躺了3个多月就下床了。又经过了两三个月的锻炼,居然没有遗留任何后遗症。不敢说此后他健步如飞,却比一般80多岁的人活动敏捷。


去年老爷子91岁了。春天的一天忽然意识不清,卧床不起,左侧肢体全瘫。这显然是急性脑血管病(老百姓统称脑血栓)。大概因为年纪太大了,村医处理很不积极。静脉输液(支持输液加上静脉用药)做了3天,就因为穿刺困难且没有好转的迹象而放弃了——明确告诉家属准备后事。于是,家属立即请人就在老爷子住的院子里做棺材。就这样又呆了3天,其间只有子女们试着给老爷子灌点水。


没料到,第4天的一大早,老爷子睁开了眼。肢体也开始动弹。过了半晌又说饿了。于是家人赶快给他喂流食。


到了中午,老爷子问:外面这么大动静,是在给我做棺材吧?


家人也不再忌讳,说:是!


老爷子说:好!早准备好!免得到时候忙乱!


然而,那口棺材至今没有用上。


老爷子又到处走动了。


虽然左腿不是很灵便,却走得相当快。一般也不主拐杖。


他说:91岁了,一场大病不死,看来是要我活一个整数!



洪钧按:大家觉得老爷子的这两场病好得奇怪吗?

我认为完全不奇怪。倒是如果当时给予“充分”治疗——实际上是过度治疗——必然后果严重:老爷子早就死了。

我的经验:股骨干上三分之一和中三分之一骨折,最好的办法是恰当的外固定+牵引+手法复位。具体操作,一言难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查看,也可以看书。

然而,目前的骨科书(中国骨科大夫们?)“改变了观念”,对上述股骨骨折绝大多人是积极做内固定手术。这样积极的手术不敢说完全错误,但是,它劳民伤财且常见很难处理的合并症和后遗症是没有问题的。

问题是,骨科手术很值钱:一台手术下来两三万、三四万不稀奇,少的也要大几千。于是,想挣钱的又基本上不考虑病家经济利益的医生见骨折就积极手术,就不奇怪了。

然而,假如当年给这位80岁的老爷子做内固定,我相信即便勉强愈合,也活不到今天。更不可能功能那么好。

为此,索性顺便说几个本村的病例。

近几年,本村有3、4个人发生过股骨骨折。只有一个人没有住院。可惜,住院手术的那几个人不但花钱很多(最少2万,最多7、8万),卧床的时间也长很多。最后还都多少有点后遗症。

没有住院的这位主要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就在家做了简单的外固定——牵引也没有做。然而,他躺了3个来月,就下床了。不久,完全康复,到现在他早已在建筑工地上努力做泥瓦工近两年了。

至于老爷子的那次急性脑血管病,我看也是医生不积极治疗后来又放弃治疗使他受益。

至此,希望朋友们注意。急性脑血管病固然根子是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但是,急性发病时大多有诱因。诱因大致有:过度劳累、感冒风寒、恶性精神刺激、烟酒过度、暴饮暴食等。


及时且恰当的解除诱因也是重要的。即不要一味在脑子上下功夫:脱水、利尿、扩张血管等是目前最通行的。这位老爷子发病的诱因很可能是劳累或饮食不当。只要他的脑血管没有破裂、完全阻塞,除去诱因之后,完全有可能自愈。他昏睡了5、6天,劳累或饮食不当自行缓解(支持输液和用药也有作用),于是他奇迹般的基本上康复了。

高PR还说:他岳父得益于有小毛病一般不就医。老爷子很少得病。感冒了,多喝水就能好。偶尔闹肚子,饿两顿加上饮水,也能好。其实,这都是西医书上有的。现在的医生们可能都忘记了。

高这样说是为了证明:平时少用药的人,有了大病用药很灵。

其实,这更说明老爷子的心态好。他不怕病,也不怕死。试看,去年他清醒之后说话那么坦然、淡定,就知道他一辈子总有一个从容的生活心态。

最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句话,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 意思就是:有病不治,常常等于找一个水平中等的医生就医。这八个字,还有另一种略异的解释,从略。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洪钧,河北省威县人,1945年生,1969年毕业于原第七军医大学,后长期在原籍作临床工作。1978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届中西医结合研究生,专攻东西方比较医学史,师从马堪温研究员。1981年毕业,毕业论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毕业后,在河北中医学院任教。1996年辞去教职,辞职前为该院副教授。辞职后未在任何单位供职。

主要著作:

《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983内部,1989安徽科技出版社)
《内经时代》(1985内部)
《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1987内部)
《伤寒论新解》(与马堪温先生合作,1996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河北卫生年鉴》(策划主持人,副主编,1989河北科技出版社)
《希波克拉底文集》(译著 1990安徽科技出版社,2008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二十讲》(2007年安徽科技出版社)
《医学中西结合录》(2009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
《赵洪钧临床带教答问》(2010年1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

在期刊杂志上正式发表的论文约40篇。《近代中西医论争史》有美国宾州大学席文教授作的英文摘要。《内经时代》和《中西医比较热病学史》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撰文评介。

作者自述:

我读的大学本科是按六年制设计的课程,研究生学了三年。

在国内,我亲自做过从最基层到最高层的医疗卫生实际工作。

中西医的医疗、科研、教学和预防工作,我都较长时期从事过。

医疗方面,我主持过大外科和大内科。

所谓大外科包括普外、骨(创伤)外、胸外、泌尿外、脑(神经)外、皮肤科、妇产科和五官科等。其中以对普外比较熟悉。其他专科比较常见或容易处理的问题也都独立处理过。比如,近作《医学中西结合录》中,就有我处理手外科和眼外科的经验。

所谓大内科包括消化、呼吸、心脏、神经、血液、内分泌等,也包括传染病和儿科。在综合医院里,中医科也属于大内科。

从二十多岁时开始,我处理各科疾病都力求中西医结合,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近二十年来,我保存了相当完整的医疗记录。

《医学中西结合录》能集中介绍我一个人的近千则病案,主要是因为我连续不断地治病,又连续不断地保留了记录。

1998~2000年,我以中医师身份在英国看病一年半。

我有写作的习惯(其实自觉很吃力),常常把自己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写成文章或专著。

医界——特别是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学界的不少老中青朋友知道我,主要是通过我的著作。

多数朋友认为,有我这样的学历、经历、知识面、理论造诣、技术专长、书面表达能力,特别是较长时期接触中西医各主要临床学科,又有近二十年不间断临床经验记录的人很少见。

发表于 2015-8-8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这般的破坏折腾,也非立马就死翘翘了。与生俱来的元气,时刻护佑着身体。元气在此姑且称之为“游戏币”吧!是当下所谓医院或非驴非马的中医院敛钱游戏的资金流。。。断流即人死,医院则已榨尽了患者的金钱,间或已名利双收了。因为最后往往都有一个必死的病名罩着你。。。
 楼主| 发表于 2015-8-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03年在当时的中医药论坛曾与网名肖红的赵洪钧先生相遇,当时由于立场不同,曾针锋相对地争论过一些问题,现在看来颇有些意气用事之嫌。平心而论,在学术上他应该算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也是我所知道的当代中西医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人。
发表于 2015-8-8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感恩先生分享!!
发表于 2015-8-8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三七生

昏迷状态保持5-6天,未给予输液等人为的干扰。等于是机体自我调控了向外的能量消耗及产生了自然辟谷的状态。同时又是一个无思无虑的状态。所以机体有了一个最佳的自修复状态。待自修复到了感觉需要补充后天水谷精气来支持的时候,就自动复苏了。苏醒后的第一需求就是饮食供给,所以产生了饥饿。
发表于 2015-8-1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医疗界现状正如赵老先生所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06:26 , Processed in 0.02402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