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1855|回复: 35

薛健:被误解误传的“孝”— 兼说《弟子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22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如意轩 于 2015-6-22 19:55 编辑

我们知道,自汉唐以来,注解经典几乎都偏重训诂词章、训注章句,而把孔子学说最根本的东西丢掉了。到了宋儒的理学家,又把《论语》等四书解释错了。这样一来,不仅使孔孟思想被人曲解,也使得孔孟的形象被扭曲了。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进而造成许多人对四书和孔子的误解、反感。
所以,长期以来孔孟思想就被误解误传,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孝”的问题。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学而〉篇1.12章句讲述有子关于“孝悌”的问题时说:“讲到孝悌,是人的根本,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但关于“孝”的全面含义是什么?南先生接着引用了《礼记·礼运》里的“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来阐释“孝”的正确含义:“中国人谈孝字,‘父慈子孝’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
谈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孝。而这个“孝”一直被误解误传为单向的晚辈对长辈的孝,强调孩子必须无条件的对父母好。这也是《弟子规》被一些有识之士质疑和诟病的重要原因,其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和“号泣随, 挞无怨”等等说教,明显违反人性,片面强调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因而,这明显与主张回归人性、以人为本的孔孟思想相抵牾。而真正的、完整的儒家文化,宣扬的是父慈子孝双向的行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司其职。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才能实现“主圣臣贤,国之福也;父慈子孝,家之福也。”
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从小没有得到父母的爱,没有得到最起码的关爱和照料,甚或被控制、虐待、遗弃,你如果要求他长大了孝顺父母,比较难,对他来说要求太高,一般人做不到;再则,如果子女不孝,站在父母的角度应该反思,是因为父母自己没有对子女付出慈爱照成的。尤其是在子女年幼的时候,对孩子心灵照成的伤害,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渐矣。只是做父母的自己不知不觉罢了。所以,南怀瑾先生说:“我们后来讲孝道:‘你该孝,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说法有问题,天下的确有些‘不是的父母’,怎么没有‘不是的父母’呢?这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孔家店被人打倒,这些冤枉罪受得大了。”
由此可见,明清以来,像《弟子规》这样“借用孔孟的帽子”或打着儒家文化旗号的各种训蒙文和书籍,里面讲的东西并不都是真的儒家思想,也夹杂了编者自己的私货。特别是《弟子规》,对儿童教育采取生硬的、诫条式的说教,整篇充斥着命令的“须”和禁止的“勿”,看不到一丝“父慈”的关爱。这明显与儒家文化的“父慈子孝”、“循循然善诱人”的教育理念相左。“父慈”在前,是因,“子孝”在后,是果;有了“父慈”这个因,一定有“子孝”这个果。相反,没有“父慈”这个前因,就不可能有“子孝”这个果。中国古代先贤了知这个人性、人情和因果律,故而提出“父慈子孝”的理念。当然,这里所说的“父慈”是符合人性需求的关爱,而非溺爱和控制性关爱。《弟子规》颠倒因果关系,只片面强调“子孝”,这不仅违背人性和圣贤教育理念,也会给千万个成长中的孩童带来心灵的扭曲和痛苦。所以,《弟子规》不适合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
综上,像《弟子规》这样片面强调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的“孝”,是被误解误传的“孝”,不是孔孟和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孝”。而真正的“孝”,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双向的爱,而且有客观上的先后,不能只强调“子孝”一方面。所以南先生说:“就是说父母好比两个朋友,照顾了你二十年,如今他们老了,动不得了,你回过来照顾他,这就是孝。孝道的精神就在这里,假使一个人连这点感情都没有,就不行。”
发表于 2015-7-3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毛说过一句话“路线错误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古代经典倒不必去考证谁是正宗,谁的理解才是书中的本意,关键是如何用的问题。就如中医,明医用的好惠泽苍生,落在庸医手上,则可能祸害无穷,而不能因为有庸医的存在就认为中医无用。对《弟子规》以及其他中华典籍的态度亦是如此,平民百姓学习《弟子规》更加知书达理,本性纯良向善;而统治者断章取义用之,则可能成为民之束缚,不能因为如此,就废除不用。哪个朝代不需要秩序,不需要礼仪、礼节?守护秩序礼仪,难道仅仅是对统治者有利,对百姓就没利了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绪化发言?对不起,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记得在山西寺院,师傅让我背《弟子规》,我以为《弟子规》虽然说得不错,但没什么,有些不以为然,而后经过多日背诵,大多数经文了然于胸,其理解感悟与当初 不可同日而语。若以科学的多角度观察理论,则面目全非,更不用谈受益了。其与圣人济世平乱之慈心悲旨天渊之差矣!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方舟子质疑中医的科学性,梁溯溟批判《黄帝内经》,国人群起而应,。。。。。。。等等混乱现象,现在人们怀疑经典 否定经典,互相攻击 诽谤,自证高明,实则愚蠢可怜至极。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3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谦明生


    应该说,今人如要让自己的孩子读《弟子规》,必须自己先理解和学好《弟子规》,否则,说的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就失去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了。古时候中华文化大一统,整个国家社会家庭传统价值观占主导,父母言行是以国家社会的价值准则为标准的,孩子学习《弟子规》,不仅从书本上得到传统文化启蒙,还从父母亲人乃至社会群体中耳濡目染,身体力行,是处在知行合一的氛围中。所以,《弟子规》更多是孩子识文断字的蒙学读物,其内涵多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诠释,学起来并不困难。
    今人读《弟子规》,没考虑到环境时代发生了变化,中华大一统逐渐分崩离析,大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一方面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得不与传统割裂,努力融入当代社会,以适应社会发展竞争需要;另一方却又想守住传统,让孩子恪守传统,而自己又不能身体力行给孩子提供传统的氛围,孩子理解起书中内涵自然也是分裂的。与其抱守残缺,还真不如彻底放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8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小玩 于 2015-6-28 11:54 编辑

闲来翻了一下《弟子规》,看到这段“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对“亲”的过,要通过“谏”来使双亲改正,可见,孝文化也不是让晚辈一味单向顺从。说中国孝文化是单向的,其实没很好读懂中国文化,孝文化是整体中国人的文化,孝道适用于任何人,只不过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要求。《弟子规》是写给幼龄儿童的,其内容多在礼仪、规范、做人品德上加以训导,换今天的话说就是尊敬长辈、文明礼貌、团结友爱、诚信明理、自尊自爱的具体化,内容很健康没什么不妥。如果这也跟培养“奴性”挂钩,那是不是遵纪守法的人都可视作“奴才”了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4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与善共舞 于 2015-6-24 10:55 编辑

回复 12# 李小玩


亲的高见句句入心,非常赞同。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后人理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恐怕是很难做到的。但是,我们从“人之初,性本善”这个角度去换位思考,其实也很容易想通。也就是说父母所为再怎么“不是”,从他们当时的处境、生活状况、所教育的程度去理解他们的“不是”,是认识局限所致或者生活所迫导致,出发点在于无知或愚昧,而非出自恶意,也就可以理解了。比如成千上万的留守儿童问题,如果单是指责父母不管孩子的“不是”,而不考虑父母所面临的生存压力问题,这种指责就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味道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孝”并不是父母对我好我才“孝”,父母对我不好我就不孝,而是父母对我不好时我也能孝,当然这也不容易做到,所以孔孟之道是圣人之道。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拘泥字眼谈“父慈子孝”也是一个误区。如何理解“父慈”呢?是否皆是慈眉善目才叫“慈”,事实上很多孝子是棍棒出来的,并不是“慈”出来的。很多时候家庭教育往往伴随着棍棒,慈中有严,严中有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认为父慈,应当是父亲发自内心的“善”,当父亲执着于善的时候,他对孩子有时是慈祥的,比如孩子顺的时候;有时是“暴君”比如孩子的行为违规的时候,他扮演的是双重角色,结果都归于“善”。
   “ 父慈子孝”更像两个并列词组,也就是说做父亲要慈,做儿子要孝,而不是前因后果的构成。如果套用因果组合,那么古语说的“慈母多败儿”,何以又成相反了呢?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3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孔孟也好,弟子规也好,都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产物,站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可以理解的。我觉得非要把儒家变成一个超越时代,无所不能的超级理论,才是真正束缚人思维的做法。

这几天读“古代的中国”,真正能体验到周公制礼的伟大,儒家做的事情,在当时的环境下解决了当时的问题,奠定了一个统一国家的文明基础,本身已经非常伟大了,无需再让它承担它所不能承担的使命来证明它的伟大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22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理。
发表于 2015-6-22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孝难于父慈,故文化在于子孝,怕愚人讲理,故传之大众与“顺(孝顺)”。
做学问,修身养性,要想在”慧“上有所获,一定要从二至一,抱元守一,执着于”理“是抱二至三,至无穷。

或者说:“父慈”这个前因,就不可能有“子孝”这个果。这样因果关系的道理,看戏就行。放在自己身上,如果想更有智慧心胸,应该是:父不慈,不好,不对,所以我要”学不学“,我要孝顺。在古人”子不言父过。“皆是智慧,而非道理。

试想,有智慧或者学智慧者,知道别人不好,还要跟着学,讲这样的道理,如果是”人性和圣贤教育理念“,不是羞杀圣贤。

作为父亲要慈爱孩子。不过这个就是禽兽都有的能力,讲太多有何意义(禽兽不如的不讨论)。当然可能涉及怎么爱孩子的问题,这个是仁者见仁,不在讨论之列。
发表于 2015-6-22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白石清歌 于 2015-6-22 21:59 编辑

抛开父母慈不慈,单就我们能来人世间而言,这个恩情已经难报答了。
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就是这个意思。

从最初父母给你一条命,到最终你给父母的只是一个小小的骨灰盒,
时光匆匆复匆匆,我们给予父母的实在太少又太少
时光催人老,莫等人入黄土再尽孝


这个是从世间法来说。
从佛法来讲,父母子女皆是前缘,恶缘善缘,无缘不聚。如果是恶缘那你能否通过孝顺去化缘去了缘?你欠的债总要还啊!
所以无论从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来说,古人讲孝顺,哪点有错?

现在这时代,孝都不存了,还奢谈顺!!!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老師曾經推廣兒童讀經,但是現在的兒童讀經,很多把孩子搞得死死板板,見到人行九十度鞠躬,一天花八個小時,甚至十個小時,拚命背誦.有的加上戒尺,走上嚴厲懲罰之路.很多所謂私塾的讀經,已經讓孩子對讀經非常反感,排斥和畏懼.老師知道這些情形說:唉!很後悔當年提倡兒童讀經.現在的兒童讀經把弟子規視為很重要的教材和教育依據.其實老師推廣的兒童讀經包含了中國文化古籍和西方經典,並沒有要走上復古之路,弟子規這一套把孩子搞得死死板板,這是台灣另有其人推動的,這不是老師的教育理念,他自己幽默風趣,腦子靈活.有些學生因學佛修定而變得木木獃獃,他看到就罵,怎麼學成這付死樣子!討厭!就我所知連太湖大學堂教出來的學生,還不能達到他的理想.他經常說教育難啊!南老師對教育極為慎重,尤其當他看到許多人為賺錢而搞教育則極為痛心.
——摘自古老师:點燈的人---南懷瑾先生紀念集讀後感言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我们看历史,经常可以看到有个因果律,如清朝,孤儿寡妇率领三百万人,入了中原,统治了四万万人,最后清朝完了,又仍然是孤儿寡妇,夹了一个皮包,回到关外去了。一部历史,怎么样开始,就是怎么样结束,好像呆板的。古今中外的历史,也几乎完全是跟着循环往复的因果律在演变。清朝孤儿寡妇入关以后,顺治很年轻就死掉了,不过这是清朝一个大疑案,有一说顺治没有死,出家去了,这是清人历史上不能解决的几大疑案之一。接着康熙以八岁的小孩当皇帝。到十四岁,正式亲政。老实讲,那时候如果是平庸之辈,要统治这样庞大的四万万人的中国,是没有办法的,但这个十四岁的小孩很厉害,康麻子——康熙脸上有几颗麻子的——十四岁开始统治了中国几十年,(康熙八岁当皇帝,十四岁亲政,六十九岁去世,在位六十一年。)清朝天下在他手里安定下来。当时,中国知识分子中,反清复明的人太多了,如顾亭林、李二曲、王船山、傅青主这一班人都是不投降的,尤其是思想上、学说上所作反清复明的工作,实在太可怕了。结果呢?康麻子利用中国的“孝”字,虚晃一招,便使反清的种子一直过了两百年才发芽。满清的入关,有三部必读的书籍,哪三部书呢?满人的兵法权谋,学的是《三国演义》,还不是《三国志》,在当时几乎王公大臣都读《三国演义》。第二部不是公开读的,是在背地里读的——是《老子》,当时康熙有一本特别版本的《老子》,现在已经问世,注解上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当时每一个清朝官员,都要熟读《老子》,揣摩政治哲学。另一部书是《孝经》。但表面上仍然是尊孔。说到这里,诸位读历史,可以和汉朝“文景之治”作一比较,“文景之治”的政治蓝本,历史上只用八个字说明——“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么一来,康熙就提倡孝道,编了一本语录——《圣谕》,后来叫《圣谕宝训》或《圣谕广训》,拿到地方政治基层组织中去宣传。以前地方政治有什么组织呢?就是宗法社会中的祠堂,祠堂中有族长、乡长,都是年高德劭,学问好,在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每月的初一、十五,一定要把族人集中在祠堂中,宣讲圣谕,圣谕中所讲都是一条条作人、做事的道理,把儒家的思想用进了,尤其提倡孝道。进一步分析,康熙深懂得孝这个精神而加以反面的运用。要知道康熙把每一个青年训练得都听父母的话,那么又有哪一个老头子、老太太肯要儿子去做杀头造反的事呢?所以康熙用了反面,用得非常高明。此其一。

其二:当时在陕西的李二曲,和顾亭林一样,是不投降的知识分子,他讲学于关中,所以后来顾亭林这班人,经常往陕西跑,组织反清复明的地下工作。康熙明明知道,他反而征召李二曲作官,当然李二曲是不会去作的。后来康熙到五台山并巡察陕西的时候,又特别命令陕西的督抚,表示尊崇李二曲先生为当代大儒,是当代圣人,一定要亲自去拜访李二曲。当然,李二曲也知道这是康熙下的最后一着棋,所以李二曲称病,表示无法接驾。哪里知道康熙说没有关系,还是到了李二曲讲学的那个邻境,甚至说要到李家去探病。这一下可逼住了李二曲了,如果康熙到了家中来,李二曲只要向他磕一个头,就算投降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民族气节问题;所以李二曲只好表示有病,于是躺到床上,“病”得爬不起来。但是康熙到了李二曲的近境,陕西督抚以下的一大堆官员,都跟在皇帝的后面,准备去看李二曲的病。康熙先打听一下,说李二曲实在有病,同时,李二曲也只好打发自己的儿子去看一下康熙,敷衍一下。而康熙很高明,也不勉强去李家了。否则,他一定到李家,李二曲骂他一顿的话,则非杀李二曲不可。杀了,引起民族的反感;不杀,又有失皇帝的尊严,下不了台,所以也就不去了。安慰李二曲的儿子一番,要他善为转达他的意思,又交待地方官,要妥为照顾李二曲。还对他们说,自己因为作了皇帝,不能不回京去处理朝政,地方官朝夕可向李二曲学习,实在很有福气。康熙的这一番运用,就是把中国文化好的一面,用到他的权术上去了。可是实在令人感慨的事,是后世的人,不把这些罪过归到他的权术上,反而都推到孔孟身上去,所以孔家店被打倒,孔子的挨骂,都太冤枉了。

实在讲,孝道的精神绝对是对的,要说它对的理由,很多很多,现在是讲《论语》,不在本题外说得太多,只在这里提一下,就可以了解“孝”可以治天下。由各人的孝父母,扩而充之爱天下人,就是孝的精神。这个精神的更深处,我们再看一下《孝经》,就了解了。

---论语别裁  为政第二
发表于 2015-6-23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之文,是在正本清源。
发表于 2015-6-23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则然 于 2015-6-23 14:12 编辑

1#楼所讲道理,不用学,我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就可以做到。而且这个道理我们也很愿意听。而且平时我们自己生活中遇到纠纷争斗吵嘴也是这样讲道理的。----------------------------------------------------------------------------------------------------------

百善孝为先,不明白,多行善。行善要效法君子“直道而行”,别是"别人善,我才善;别人不善,我也不善。“  要会”学不学,以复众人之过“,这样个人和环境才能提高和改善。
发表于 2015-6-2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某个传统学问,若能知其本源和流变,应该是很不错的。

  至于具体到个体,其言其行非要执取一端,其权利也天然不受侵犯???
发表于 2015-6-23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则然 于 2015-6-23 18:12 编辑

回复 13# ttxxhh

如果要突破自己的格局,或者理解智慧,或者修行修身,登堂入室的明显标志之一就是能执取一端,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抱元守一地修行修身。

没有“执取一端”的修行,只可能得到道理,而不是“常道”。

如果执着于道理和因果关系,还依然是一个糊涂人,就是再明白,也是自己格局下的小道理,小因果关系,小聪明,小心胸。
发表于 2015-6-2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李小玩
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4 08:11 , Processed in 0.0291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