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674|回复: 2

治咳的几个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19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篇是延伸甘草干姜汤中所说之不足,

想以甘草干姜汤治好咳是有可能的, 但难度也高,

甘草干姜汤是以治阳不足为主, 若刚好也把寒气所引起之咳也治了, 那算到的;

人之咳如伤寒论所说:咳嗽发于肺, 不专属于肺病也, 五脏六腑感受客邪皆能致咳, 所以然者, 邪气上逆, 必干于肺, 肺为气动, 发声为咳。

所以, 咳嗽是很复杂病因及病机所导致,

以下是提供一些经验方及设想其可能原理, 无法将所有咳嗽一网打尽, 不过, 若是理为正确, 那病邪再怎么变, 也可依其理而治之。

脏之肺金系主肃降, 肃降之力会导致肺之另一种力量: ”宣发”!

上焦如雾,

这些雾来自于脾()土之水谷受心火或肾水受命门火加温而化气升腾而上,

这些在高温状态的雾气需要被加压降温才能肃降为人体所需津液,

而加压降温就是肺的责任, 肺将聚集于上焦的雾状(水谷精微)”压入百脉, 才能疏布于全身, 这是宣发之力;

这大概是<内经>所说的:


食气入胃, 浊气归心, 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 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 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 五经并行…”, 之意,

而在津气之循环中, 胃身为储藏生成津气原料的仓库, 脾身为输布所有津液的功能, 也是不可缺的;

从伤寒论的六经系统切入, 太阴系之肺与脾则贯穿了整个输布津气的功能,

而阳明肠胃则是专供提取津液之库, 这都是相通的。

从大原则来看, 津气之循环代谢也就是内经所言: 地气上为云, 天气下为雨!” 当然,我们不知气津之升腾及肃降来来回回了几次, 但应该可以肯定这种气津循环是很频繁的!

津被蒸腾到气态需要火, 火不够力则津无以化气,这是甘草干姜汤的主治病机, 再严重点, 就需用小青龙汤来生发阳气及袪除阴寒之气。

当气被蒸腾到一定程度, 阳极生阴的机制才能开展, 气则进入肃降与宣发的通道, 阳则入阴, 这里又取决于温度、压力及气的内容”,

肺或中、上焦之温度太高或肺之压力不够, 都无法化津,

故会有不同属性的呼吸道病证, 例如: 咳或喘或咽喉不利,

是以在阳明病脉证中, 也会咳的问题,

因为当阳明主证因阳明肠胃之过热, 造成气无法生津的状况存在时,

这些逆气就会影响肺而造成咳或喘。

像这种气的问题, 只要五脏六腑所生逆气占据了原本肺之宗气的一定空间, 就会咳逆。

小青龙汤主治是以外感寒邪的咳为主(可参考之前所写),

若是因寒生热, 则就需考虑是否使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方或越婢加半夏汤方,

其适用证如伤寒论所言:咳而气喘, 目如脱状, 脉浮大者…”,

人体在某种情况下, 为了抗寒而过于启动人体的热机制, 造成气一直在蒸腾状态, 无法收回成津, 故脉显示浮而大,

肺受迫而咳而喘, 这种咳是很激烈的,

故以小青龙加石膏, 或越婢加半夏汤治之,

这二方的共同点是在治表有寒但里有热气的证,

故方中有走表的麻黄或桂枝或生姜, 及减降过热助肃降及生津液的石膏及半夏。

厚朴麻黄汤方类似于小青龙汤加石膏方,

论中对此方的用法很简短, 只说了咳而脉浮,

实务上我用此方有时可收奇效, 但没中的机率也高, 大约5:5,

因个人比较难以从文来判定适用时机,

但若从方中切入, 用到厚朴应该是脾的机能出了问题, 脾之湿寒之气较重, 故需用厚朴来袪湿寒并把太阴之津化气提升到太阳之表, 以利麻黄除表证之邪,

其中石膏之量重于小青龙汤加石膏方及越婢加半夏方, 又同时加入杏仁、半夏, 故其使用之时机应该是中上焦之气过热的程度更重, 上焦热气与水气混杂;

个人有个小经验, 每当病人说有股逆气一直在喉及锁骨之间,如有一群蚂蚁爬之痒时, 不得不一直咳, 加上有涕、痰, 大概就可下厚朴麻黄汤

当然, 这尚有待各位先进提供更好的看法。

麦门冬汤治咳而上气, 咽喉不利, 脉数者,

以脉象来论, 上述三个方之脉为浮大,

在阳明病脉证篇, 阳明之气过激造成津液无法回收, 都有浮大脉之表现,

这种热是很强烈的,

而以麦门冬汤之脉数来看, 阳迫气血则脉数, 这种热的程度并未造成津液回收的失常, 而是气血之运行较速;

当人体在与外邪对抗之后, 耗损了大量津气, 袪邪已成, 故机能需开始逐渐回复正常, 气津必须回补, 此时就是麦门冬汤的使用时机,

故麦门冬汤是在病后收尾”,

有些人在治病后, 常留有一些尾证, 例如, 觉得咽喉似有痰, 但又咳不出, 或是偶而觉得喉中有物, 有事没事干咳个两三声, 或是咽喉干燥到想咳一、二下以便产生些津液让喉咙舒服点…,

方中麦冬甘平微寒, 补益病后胃气虚损之问题,

加上粳米、大枣, 复胃气及补津液之意图很明显,

而人参甘微寒, 可将过热之气回复到一个气津界面, 不管要化气或化津都方便, 这大约是麦门冬汤的使用原理。

真武汤加五味子、细辛、干姜治咳, 则是架构在少阴病脉证之下,

这种咳来自于肾阳不足造成的肾水泛滥, 其使用时机最好是抓准少阴证,

这样成功率会高一些。

小柴胡之加减方治咳可搭配着小柴胡证来使用,

当有小柴胡汤的适应证, 然后又有咳时, 不妨下小柴胡加减方。

咳之病脉证千变万化, 以上谨以个人经验提供参考,

凡病仍须仔细辨证论治, 治法治方多不同, 故不可迷信某方专治某病, 如此才是伤寒论之大道也!

发表于 2015-6-21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较小的孩童如何去辩证呢?不会说,不会咳吐等问题
发表于 2015-6-22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6-24 20:33 , Processed in 0.0399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