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怀西行者

博客推荐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时要看远,就是有远大的目标和梦想。
    中年时要看透,就是对事物要客观了解,从事实出发。
    老年时要看淡,一切事情或经历或没经历,都要看淡、冷静。
    成功分事业、功名、利禄,这是外在的,主要是在改变人的气质。
    所谓成功,给人好感,给人善良,给人信心,给人诚信。
    发心出家,立志不能变,无论如何不可改变初衷,为了生死而修行,不管别人如何,自己不能变坏。道心时时增、日日增,常检查自己心有没有变,变了及时找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woof.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3-6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有多么的显达,无论有多少财富,名声多大,病死来临无可奈之何!有多大的生存欲望,事业未完,子女未养,心愿未满,死亡到来,空手而去,千古如是。
    人就是有一口气在,什么都在乎。也知道死了,一无所有,什么都与其无关,但就是放不下。看是能看得开,放下有点难。
    人活着是为什么?
    是为了繁衍后代?
    是为了创造世界?还是为了炫耀什么?
    人活着,各有自己的想法,或为了满足某些欲望?
    欲望本来很难满足,也无法满足的。
    如人想发财,多少算发财?
    如人想美女帅男,走在一起都不是。
    如人想养儿育女,可是儿女长大了,天各一方,亦不听父母之言。
    世间是无法令人满足的,但可以知足。知足则能满足,满足则能快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wqpx.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主张万法缘起无主宰者,业系轮回。解脱由各自净化三业(身、口、意),非是神救者。
    众生平等,造恶业则当受报,下沉低贱众生;造善业则感善报,上升高等级众生。如是因,感如是果报,并不是神能主宰。
    佛经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性而说的种种法门,依此法门体解修行则能解脱。
    佛教的佛菩萨形象只是令人生起恭敬心,瞻仰礼拜的一种行法。种种像只是引发真心的一种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wxd5.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与己相应的法门始终坚持着,必能有所受用。如果朝三暮四,精进几天又懈怠下来,什么也不想干,肯定难得相应。
    有的人稍有智慧,却信心不足,又无恒心,易生傲慢,还看不起那些每天看似很笨的礼拜、读诵、念持。别小看,他能坚持天天如此,已经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就值得敬仰他,说明他信心满满,才不懈地坚持着。
    有的人悲观厌世,有种不想活的样子,出离心有点,菩提心不生。有少分菩提心,就能随分随力、自觉自动去做为佛法为众生的事,任劳任怨,任何事都觉得应该付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wxu8.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意识不能了解的,妄言“无”,或“没有”、“不存在”,为入邪见。  
     二、习气重:习气太重了是障道法,如瞋心、淫心过重,好说人之是非等,若不能改变,与修法难相应。
     三、业障重:人如果福报不够,或福报提前享完了,就会事事不顺,或多病、心不安、阻碍多等。

    对以下几个字的理解:
    财:财不能没有,生活必须,够了就好。太过奢侈不好,财多了令人迷失方向。
    色:不能碰,碰了惹事。
    名:有名能利益他人则可要得。如果名大了,一生也不自在,不自由,为名所累。
    食:吃饱就好,只要是健康食品。
    睡:睡觉在调节身体,少了困乏,多了生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09f.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6-12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沙弥问:佛能如是知未来世何时下雨的雨点数量,说明一切无法改变。以此推论,哪个众生何时往生亦是定论,那我选择放逸有何过错?
    佛之境界,众生无法知晓。众生心念,佛能知之,这也是经典中说到的。佛有悬记菩萨及罗汉未来成佛之事迹,并未见悬记所有凡夫众生之事迹。
    勿以凡夫之见,妄测诸佛之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1je.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命真正的目的與價值

人生雋語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
   
依佛教來看,生命是由過去世的「業力」(身、口、意造作所留下來的,對自己的影響力)所召感推動,而生息不已地輪迴於宇宙之中的。

而生命的苦與逼迫,則是由於缺乏智慧的指引,從而造下錯誤的業才產生的。

因此生命的真正目的與價值,正是要追求智慧的開顯,及慈悲的提昇,藉此方能幫助自己也指引他人,都解脫業力輪迴的束縛,從而使自他皆得生命的大自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43015d0102wu0h.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怀西行者 于 2016-6-29 08:15 编辑

宁静,来自内心。
    烦恼!放不下过去的往事,又在乎于未来的担忧,或执着于现在,心不平静。
    贪婪、嫉妒、自私,心就无法平静。当人们心远离贪、嗔、痴、爱、恨,内心自然将升起那份宁静。
    得到了不要狂喜,不嫉妒别人,亦不过多羡慕别人,常思念圣贤的德行,心灵就会升起那份宁静。
    当你独自一人时,品尝孤独与恬静的享受,内心不恐惧、不犯罪,心中的宁静自然升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346.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6-29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弟子位、執弟子禮、具弟子相

道念提撕

◎ 法藏比丘的非思不可

  一個學修皆未有成就的人,他到底該保持多少的謙卑與恭敬──對法?對人?那一付自以為是的貢高,除了增長無明之外,如何還能看到「法」的所在?

修道,必須在最無理當中看到道理,在最平凡當中看到不凡,在是非當中看到覺性,在貪染當中看到放下,在他人的客氣當中看到自己的貢高和無明!

而這,必須要有一顆永遠「居弟子位」的心情,才能任運而紮實地做到──又豈關乎他人的好壞、有無與對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43015d0102wu3c.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7-4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要增長往生願心】
我們念佛念念要增長願力。念佛重如泰山,什麽叫重如泰山?法界心中念出的佛號,還入法界心中去;這是就心來說。從實相義來說,但就願往生這件事情來講,你必須句句與往生之願相應,這句佛號才不白念。

打個比方說,有一顆樹,平常你就用一根繩子往西邊拉,它就慢慢長,再往西邊拉,再長再長。你拉它三年,這顆樹一定朝西邊長,哪一天把這根繩子弄斷了,樹還會繼續朝西長。長到很大棵了,你拿鋸子去鋸,不用拉它,它還是會往西邊倒。我們人的願心亦是如此。要增長往生願心,念阿彌陀佛要至誠懇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b43015d0102vlsr.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7-10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生起或善或恶,托境而生。
    如有人见财生盗心,见色生淫心……
    如人见布施生随喜心;见学戒、持戒生防护心;见礼佛、诵经生精进心……
    如见懒散生退堕心……
    在修道上,先应依善处,起精进。其次要有胜缘,即正法增上他音及内如理作意——听闻、作意。
    再有暇满的思想,自圆满:得人生,生善处,诸根具,具净信,离诸障。他圆满:正法存,良师益友,有资具。
    还要有善法欲,正出家,乐远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45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8-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选择学佛,是我们的信仰,不是我们遇到挫折和想不开,是因为佛法启迪智慧,能清除烦恼。
    学佛不是躲避现实,而是面对人世间,有更多的了解——世间无常,缘起性空的道理。
    学佛能改变人生的苦痛,因为佛法能够解决人的生、老、病、死、苦。
    佛法告诉我们去除欲望,知足常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552.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是生命和心灵的力量。
      一个人没有信仰,就会为所欲为,什么事都敢做。在没有信仰人的心里,没有因果,没贤圣。做好事与做坏事没有区别,没有前因后果,没有过去与未来……
      有信仰,心中有目标、有尺度。
      有信仰,生活是积极向上的,因为信仰,认为一切都有因果,善恶各有报应,做什么都会思虑再三。虽然烦恼、习气无法抑制,也会心生惭愧、忏悔。
      每个人由于智慧不同,故信仰浅深不一。有人追求未来的鸿福,有人祈求生命苦痛的解脱,或心灵的升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axw.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快乐、苦的原因在哪里?因为缺乏对“苦”的认知,对“苦”的体验不够深刻。如果对“苦”知解了、体验了,就会生起对世间苦相的信解,相信人世间是苦的、无常的、无我的,以此入心,便生厌离而起修行。
      人们往往等到人生最后,生大病了,知道病苦,大限将至,才知道无常之理。此时欲修行,身心力量及时间已经不允许了,带着几分痛苦和遗憾而死去,却期待来生再修。来生能成就人身者,跟今生一样的情形,能有几人?不能成就人身者,又待何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c65.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问生活太累了,如何轻松?
    人一半是为生存,还有一半是为了满足欲望、虚荣、攀比。
    失去的如何追讨呢?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属于自己,又何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
    逆境中如何调整自己?
    只有放下自我,改变心态,状态就改变了。昨天已去,今天短暂,明天未卜。昨天已过去了,不可追讨。不要让昨天占据今天,努力把握今天,不要为明天想太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84f30102xez4.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7 14:47 , Processed in 0.02203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