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3934|回复: 6

柴静为什么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凤凰知道]柴静为什么名满天下谤满天下?

  [导语]当身边的大妈都举着手机向你推荐柴静团队的纪录片《穹顶之下》时,你不能不折服于片子在传播上的巨大成功。但关于柴静和《穹顶之下》的争议和批评,规模也同样巨大。

  传播学者胡泳说:“有关柴静的争议和当年有关韩寒的争议有些奇异的相似,比如,说柴静成了一块试金石。”当年的方韩大战,只余下没有荣誉的废墟。如今萦绕在柴静和雾霾话题周围的撕咬,又在陈述着什么样道理?

  ●信息污染和成见的威力

  在许多自诩有科学素养的人看来,柴静调查雾霾是不见自己眼中梁木,挑别人的毛病,不看自己的问题,因为她是烟民。

  笔者的一位医生朋友甚至隔空给柴静孩子的肿瘤诊断了病因:柴静是高龄产妇+资深烟民。笔者未经求证,当时就信了柴静是资深烟民。有人认为,在那一刻网上怎么也得有一千万人相信这个说法。

  直到大象公会的主编@黄章晋发微博:“关于柴静是个资深烟民,稳健谨慎的说法是,至少我从没见过柴静抽烟。”直到柴静身边的好友也开始发声力证自己从未见到过柴静抽烟,这一说法才开始在笔者心中动摇。

  信息污染,在热点议题中已是从不缺席的常客。事实一再证明,大论战中各种动机的搅混水是普遍的。但搞信息污染容易,辩诬澄清就会难上千百倍。

  另一个问题,对一些人来说,柴静一贯恼人的文青腔调和矫情文风,也成为评价她作品的一个出发点。百无一用是文青,这就是成见问题。

  幼稚感性,喜欢煽情而不重视客观性一向被作为文青的标签,也是柴静过去屡受批评之处。但是相信此次很多人完整看过纪录片后再难作此评价。

  对于以孩子作为切入点,可能无助于雾霾调查客观性的问题,媒体人@朱学东说:“情感表露未必一定影响专业判断。”“这个时代我们早已成了当事人,不是旁观者。我们‘并非替他人说话,而是与他们一起说话’,这也是权利所在。”

  回过头来说,文青身上的最大特征应是其理想主义气质,都说世道变坏是从嘲笑文青开始的,道理在此。相比市侩,幼稚的文青难道不可爱得多?

  ●骂啥请别骂动机

  虽然片中柴静专心研究“雾霾是什么?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但却迎来了几乎是对立主义下的骂声。有人骂她是公知,拍《穹顶之下》是制造矛盾,挑拨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有人骂她是五毛,是变相维稳。

  这些骂声的共同点就是以阴谋论的方式,在质疑柴静的创作动机。质疑动机这种现象在网上也非常平常,见怪不怪。

  《罗伯特议事规则》曾经制定了这样的议事规则:“不质疑动机——不能以道德的名义去怀疑别人的动机。”

  为什么不能怀疑别人的动机?《罗伯特议事规则》认为:一,动机不可证;二,要审议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某件事,对动机的怀疑和揭露本身就是对议题的偏离; 三,利己性是人类共有的本性,在不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利益最大化并不为过,指责他人动机毫无意义。

  既然动机不可证实,一切揣测都将无意义,并且会折射自身的种种不堪。

  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总是自然而然的质疑动机?

  有人认为,原因在于社会诚信的危机。

  ●培养有腔调的批评还有待时日

  柴静的作品并非完美到无可批评,但是批评还是有高下之分的。

  美国人保罗?格雷厄姆认为:反驳分为7个层次,最低的3个层次分别是谩骂、以人废言、批评对方的态度和语气。这3个层次都是情绪宣泄,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反驳。比如以人废言,这种方式并不直接驳斥发言的内容,而是攻击发言者的人格或因为其所属团体(职业社团族群)而否定其发言。有人将这种反驳方式直译为“在井里投毒”——认真地反驳观点太难,把你整个人搞臭则很容易。

  接下来的四个层次分别是反对,即只提出异议,不提供论述和依据;反驳:用论据和推理来支撑自己的异议。有的放矢的反驳:引用原文内容并指出这段文字的谬误,并解释这为什么是错的;一阵见血的反驳:针对原文主旨和大意论述其谬误。

  从方韩大战,罗永浩王自如优酷约战,到此次萦绕在柴静和片子周围的争议,绝大多数的反驳和批评都仅仅停留在情绪宣泄上,站队和抬杠是第一位的,更有有意无意的信息污染,浑水摸鱼。少有人心平气和,辩风干净扎实,对事不对人。

  学者“@余世存非常道”说:“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无望,这样的圈子平时你好我好,怎么一到具体事情上都暴露了兽性,一定要对方认自己的喜好观点才算罢休。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希望,无论如何,这些圈子不是大一统了,从具体事情上都见出政治的社会的立场观点之不同;假以时日,多元政治社会就能够实现。”


  柴静确实是块试金石,映照着社会人心和复杂人性。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上花开 于 2015-3-3 15:45 编辑

自觉不自觉之间听了看了关于许多该片和柴静的评论和争议,相比片子,评论和争议对我的冲击力更大,甚至有种要窒息的感觉,这样一部片子竟带给人有一种冲破不了的感觉。学者“@余世存非常道”说:“有人从争论中看到了无望“,我觉得我正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
       如果版主或管理员认为发在这里不合适的话,就删除吧。
发表于 2015-3-4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看到了希望
发表于 2015-3-6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讨论围绕着柴静而不是报道的问题本身, 已经说明了问题观众对她的立场是有了解的.

就象美国有个有名的纪录片导演, 叫Michael Moore, 基本他一拍片子就知道他是什么观点. 但是他的纪录片拍得很有冲击力, 我一开始很喜欢看, 但后来看到美国人的各种反驳, 就能客观一点了. 美国的每个大媒体, 后面都代表利益集团的利益, 基本你电视翻到哪个台, 就能猜到主持人会有什么倾向, 新闻会强调什么, 淡化什么.

我觉得质疑动机是可以的, 有动机也是可以的, 但是从各个角度来讨论问题, 看各方的观点很重要. 中国的问题是, 有话语权的总是一批人, 而别的观点很难发声, 比如从事煤炭, 石油, 钢铁工作的普通人, 你永远听不见他们的声音, 发声的总是大城市里的这批生存已经不成问题了的文人. 有了互联网后, 情况好多了.
发表于 2015-3-6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个人认为对大地来说还我本来面目是最好的。人大代表大会发声的应该是生活在工厂一线的工人朋友们,俺在这里向他们致敬。这是不是就符合了老师所说的泰卦了呢。
 楼主| 发表于 2015-3-7 0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陌上花开 于 2015-3-7 08:06 编辑
如果讨论围绕着柴静而不是报道的问题本身, 已经说明了问题观众对她的立场是有了解的.

就象美国有个有名的 ...
燕果 发表于 2015-3-6 00:13

     
     嗯,你说的是对的,多听一些声音和反驳,能让人更能从中分辨。但仅仅是有助于分辨而已,但不能左右和主宰分辨。
     关于这个片子,我是看了争论才去看片子的。
     我承认,以我自己的性情、知识、生存环境和阅历,我看不出和理解不了很多很多诸如此类人们所说的“真相”。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忠于自己,心的感觉才最重要。
发表于 2015-3-7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燕果


    嗯,大多数时候都是有话语权的人在说,而且能够传播。这牵扯到了人权问题,利益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06:49 , Processed in 0.0317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