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首重德行。“不学礼,无以立”,原来简简单单的“兄友弟恭”,耳濡目染下,潜移默化间就会熏陶了人心。
在孔子家语里面有这么一小段(弟子规也有教导)--“兄友弟恭”,讲什么是敬重长上的礼。“兄辈雁行”,说跟兄辈一同走路,所谓兄辈,就是长自己三、五岁,要跟雁阵飞行一样走在他后面一点点的位置;如果跟父辈走在一起,父辈就是长自己十岁以上,就要退到他正后方随行。这种风格一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碰到比自己长几岁的人,自然就会跟他行礼,办事也会对他退让。因为无形中你就会知道谁大谁小,谁要敬谁,谁要带谁。
现在的人就会觉得,那我比他小我就要恭敬他,还退后他几步,岂不是很吃亏?!其实大家都误会了,如果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他反而更紧张。他会觉得,比我小几岁却这样敬重我,那我该怎样示范我的德性给他们看,怎样照顾这些小辈呢?所以以后凡是有好的,他就会想到他的小兄弟,该承担的,他也会跳出来。
譬如说军队里面,同官阶的少校、少尉,一集合都要排队,虽然官阶一样,但年纪有大小,年纪小的一定要让年纪大的,也就是说请年纪大的去站排头,并不是年纪大的自己去争排头,而年纪大的也要退让,但是年纪小的就会退到后面再把年长的推到前面去。年纪长的推卸一次两次,不能推卸第三次,推卸第三次就是无礼,仅仅是排队而已,就有这个次序。所以同样都是少校,却要懂得敬年长,这样一来以后凡是比他年长的,他都知道要去尊敬。
再譬如古代打猎,年轻骁勇的一定猎物比较多,年长的就会比较少,可是分享猎物的时候却是长辈的比较大块、比较多。这么一来,善战骁勇的年轻人就不敢气势嚣张,他心里就会有一种要服务年长的概念,这个风气自自然然就会被带出来。走在乡间路上,只要看到两鬓斑白的长者,那些黑发年轻人就会一个箭步上前把他提的重物拿下来帮他提,然后自然地走在他后面,服务人的心念不就这样出来了吗?
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么简单的道理行事,之后在路上就不会经常再看到头髮斑白的人提着重物那种可怜的景象。我们现在在路上,经常会看到七八十岁的人推着三轮车,没有人理他。现在如果有老人家提着重物,你敢去帮忙提吗?也许你也不敢去帮忙,因为没有人这样做,怕被对方误会。以致于现在的我们都变得自私自利、逞强斗狠,年轻人一上了公车、地铁,就稳坐在位子上,老人上来他也不懂得要让位。现在的教育家很是头痛,不知道该怎样教育小孩懂得尊敬老人,也不知道怎么样让他们去服务社会。
我们内心教育基金会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看到现代教育体制的一些缺失。我们设立私塾,去做正确的教育,匡正现在的不足。第一个要教的就是德行,所谓德行,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与人应对进退的基本礼数,打从内心知道这样的礼数的好处、对人对己的好处,甘愿地去落实。譬如说对长者应该有恭敬的心,对兄长应该有退让的心;而为长者的应该对后辈有爱护的情怀,要有带领他们走向正路的基本责任。对父母孝顺,兄友弟恭,这些五伦都是古代教育体制里面最平常的东西。现在没有人落实,到处都是科技学校,到处都教技艺,却很少有学校教道德。现在的学生连五伦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谈怎么落实。
现在内心教育基金会正在开办的小树苗成长营,共两天的时间。在这两天的课程里,每一个活动看起来都像是在玩乐,但其实我们在玩乐的过程中,教给孩子们办事情大小先后的次序。餐桌有餐桌礼仪;对待父母有对待父母的礼数,比如每天早晚问安;应该先做功课还是先玩乐?我们会告诉他们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希望给他们一个可以从小落实在生活上的正确方式。然后第二步才是技艺,有了德行,技艺是自己会的。怎样叫做自己会?所谓德行就是肯学、肯吃亏、肯努力,有了这些德行还怕学不好技艺吗?
本文截录于“幸福内心禅”第41集 ,欢迎收听
http://www.ximalaya.com/#/7816526/sound/2317503
根据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讲师口述 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