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7839|回复: 17

河南一山村仅剩4名老人 曾是“世外桃源”(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11-29 05:35:09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山上的日子很简单,干活、吃饭、晒太阳。乔套行动不便,老伴裴花玉扶他到墙边晒太阳,安顿好了,便干农活去了



村民裴花玉老人。为照顾老伴她每天都要下地干活




村民乔套老人。他身体一向不好




村民乔进朝老人。他和老伴一直留在山上




村民谭敏权老人。她想下山和儿子住




村里其他人家都空着,谭敏权索性把鸡养在隔壁亲戚家遗弃的院子里




                                                 裴花玉在家附近开辟了一块菜地,产的蔬菜够他们两口子日常吃



11月26日清晨,晨光透过坍塌的土坯墙,洒在偃师市府店镇麦秸坪村一座座长满蓬蒿的院落里。

麦秸坪村位于海拔800多米高的山鞍地带,是偃师市海拔最高的村庄。这里地处“世外”,但并非“桃源”:因人口外迁,原来100多口人的村子,只剩下4位老人。

河南商报记者 高瞻展/文 侯建勋/图


寂寞笼罩的小山村


62岁的谭敏权养了4头牛,吃罢早饭,她吆喝着赶牛上山。在满地的黄蒿间,老谭感慨,“这儿以前都是梯田,种玉米、小麦,现在都荒了。”

汽车开不上麦秸坪,步行上山得两个多小时。上世纪90年代,大部分村民放弃了祖屋、梯田,搬到山下,留在村里的,只有村西头的谭敏权、乔进朝夫妇,村东头的乔套、裴花玉夫妇。

快到中午,裴花玉端着玉米面糊糊,去屋北一处空院落喂鸡,曾经的邻家小院,已成了一只大公鸡、五只小母鸡的领地。

喂完鸡,她摸出一个鸡蛋,带回去给老伴乔套做西红柿鸡蛋面条。乔套患有脑梗塞和帕金森氏症,家里全靠她操持。

一台黑白电视,是裴花玉老两口打发时间的唯一方式,只要家里有人,它就一直开着。


这里曾是个“世外桃源”


“我们百年以后,(麦秸坪)就再没人了。”谭敏权说,都因为山上条件差,村里男孩娶不来媳妇,只能去女方家“倒插门”。

70岁的乔进举老人说,自己1976年从麦秸坪迁到山下时,村里还有120多亩地,130多口人,山上风调雨顺,也算是“世外桃源”。

他说,清道光年间,一户姓董的人家就开始在麦秸坪垦荒。后来董家搬走,附近夹沟村的乔石头因输了遗产官司,一家三口迁到这里,搭起草房,开垦梯田。

麦秸坪地处高处,降水足,土壤又是耐旱的红壤,无论旱涝,都能保住口粮,那时山下战乱频繁,自然有姑娘嫁上山。改革开放后,山里交通不便,副业发展不起来,村民收入提不上去,才慢慢没落。

20多年间,100多名村民离开麦秸坪。每年农历二月初、“十来阴”,迁出的村民会回到山上扫墓,也有搬出去的老村民,要求死后在麦秸坪村祖坟里下葬。

可山里的人,仍想着出去。谭敏权说,两个儿子娶媳妇,每个都得花几万元,小闺女念师范,去年才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现在下山买一处宅基地得十几万元,在大城市买个房子得几十万元—没有余钱,也就搬不下去。


乡土记忆是否就此终结


据报道,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在纪录片《遗失麦秸坪》导演、安徽大学毕业生万方看来,麦秸坪从兴盛到衰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相比被遗弃的村舍、农田,他更担心,村落的消失,一段乡土记忆是否就此终结;人本是聚群而居,对于坚守在村里的、“被现代化遗弃”的村民,政府是否应给予相应的救助?

在偃师本地论坛里,麦秸坪从未被遗忘;今年4月份,《遗失麦秸坪》获得2014年全球华语大学生影视节提名奖,媒体的报道又把大山深处的村庄推到舆论场上,也有人慕名登山探访。

但裴花玉的山上生活,仍没什么变化,只是老伴乔套的病,一直在加重,“万方去年来拍纪录片时,他还能自己挪动两步,现在一点都不能动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报道,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10年间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

有人才有村庄,人都扎堆儿到城市了,村庄的老房子和地谁来管呢?

在自然的真山真水之中,被遗弃的老房子到处都是,为什么没有人去住呢?


现在正值一个思维与结构的转型期,最有价值的东西正被目光短浅者所遗弃,放眼未来,中国山村迟早要成为像黄花梨那样稀缺的最具增值空间的收藏品。
发表于 2014-12-1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叹一声不知所以
发表于 2014-12-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地方还没那么夸张,今年也开始和家人考虑是否在老家盖房子的事
发表于 2014-12-2 0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y 于 2014-12-2 05:03 编辑

嗯,人都信人少快富奔小康,现在全奔到家家减丁,处处绝户了。

不过你看,这不全部都往北京,上海,深圳跑吗,大家心知肚明那儿人多才钱多,有人此有土有财啊,《中庸》三千年前说的,我们这三代人信了减丁绝户发大财的邪说。我们面临的是五千年来从末有过的灭顶之灾,毫不夸张,我们会目击这一些,这个村子只是一个缩影而已。
发表于 2014-12-2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消失的自然村可以随意去居住吗?想要取得那里的居住权应该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吧?
发表于 2014-12-2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小城市,很多都是这样的,村子里有房无人,因为政府都在搞城镇化,靠近城市的农村全都拆迁了,一户人家都分得3-5套房子和现金,城市范围在逐渐扩大。随着年轻人不断外出务工,农村的小伙子小姑娘已经习惯的城市生活,所以在外面挣钱后,都在城市里买房子,不愿意回到农村。甚至有很多小姑娘是“城里没房子不嫁”,这样也造成了房价涨了停不下来。还有一些边远山区的,交通不方便,都不愿意回去,外出回乡后都在城市里扎堆买房,所以小城市的人口不断扩大,房子总是销量这么好,都是因为很多人不愿意回乡了。农村只能闲置在那里了。
发表于 2014-12-2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源配置问题。就像当初毛老人家发火后医疗资源才下乡。
若当地就能收入不错,估计赶着都不走了。

类似下面的链接可做对比。【收入多,早婚县】
http://news.hsw.cn/system/2014/1202/187688.shtml
发表于 2014-12-3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没有孩子,我是真想去那里住。
发表于 2014-12-3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乡村住也有困难的,比如治安差,像我们白天就常有不三不四的人去偷盗,家里一般只有老人在家,中年人外出务农了,而派出所离得远,也管不到,再说生病什么的,去医院也远,孩子读书上学又困难,怎么回去住?
发表于 2014-12-4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纵观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对于农业以及农庄的进化未必没有先例。未来十年左右就会有它的优势显现出来。中国式农场就会慢慢在乡村复苏。这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世界,在中国,人们农耕意识从未消失。现在日益爆满的城市终将达到自己的极限,人们不得不另辟幽静,有远见的人早已经在偏远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纵观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对于农业以及农庄的进化未必没有先例。未来十年左右就会有它的优势显现出来 ...
湾湾的妈妈 发表于 2014-12-4 09:57



    远见!
发表于 2014-12-4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极必反。天道轮回。
发表于 2014-12-27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aturef 于 2014-12-27 04:44 编辑

我就想去这种地方,开辟一片新天地。而且已经在泰国做到了.

泰国在保留传统,和向西方开放两个方面,都比我们深入。于是在他们边远山区的农村里, 有一个年轻时在世界各地旅游过, 能说英语的泰国人, 娶了一个日本妻子, 回到自己的家乡, 开了个国际化农庄, 接待来自世界各地, 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年轻人, 体验生活,学习农法。每天吃素, 干三小时农活,  没有电视, 每晚禅修一小时, 西方年轻人很爱参加。这不是故事, 是现实的事。我过几天还要再去。

中国的问题, 是人太弱了。辜负了祖宗留下的好山好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22 04:09 , Processed in 0.03465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