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李小玩

何谓“快乐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5 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燕果


    您好燕果老师,我倒是没研究秘书是怎样培养出来的这个事。我觉得吧中国人现在正在迈入一个很大的误区。咱就说说养孩子这件事。现在的状况是自己生的孩子不愿意自己养,为啥,嫌麻烦呀,孩子一哭一闹家长大部分都嫌烦。而那些退休以后闲下来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一方面是要给自己找些事做,一方面是为了某些情结【比如感到自己年轻时没带好孩子,带着要弥补一些啥的心理来帮忙带孩子,把自己的余热都想着咋对孩子好,不惜一切的来满足孩子的要求】。妈妈爸爸们呢,觉得这样挺好哈。省心,省力,省钱。慢慢的这种心态就延续至今了,延续至今的状态是,孩子一般都是隔辈带,主力是老人,妈妈爸爸是参与者。哪还有心与心的交流呀,哪还有孩子一哭一闹,当家长的明白是为啥吗。一般就是直接花点钱给孩子买吃的,喝的,玩的,就打发了。就造成当今物质社会的进一步飞跃。考取功名为啥呀。我觉得现今的公务员们能发自内心的回答这个问题的不多,在书本上学到的喊口号占大多数。就凭喊口号和对物质疯狂的追求就能让一个国家的体系健康,可能吗。
发表于 2014-7-5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1# 淘崽子

是这样的. 我家一个亲戚的孩子就是平时丢给爷爷奶奶, 周末父母接回来, 父母怕孩子对他们不亲, 就毫无原则, 百般溺爱, 样样包办. 现在这孩子大学毕业了, 我看很成问题, 他和父母除了物质上的交流, 没有别的交流. 工作父母给找, 车和房子父母给买, 现在逢人就抱怨父母没给他找女朋友, 只差要父母给他喂饭了.
发表于 2014-7-5 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咱再说说中国的女人们【我也是女人哈】,现今社会就说没结婚以前的吧,往往是文凭越高,结婚生孩子以后就越不会带孩子甚至于不会抱孩子,我看着真的是有些悲哀。都在为文凭努力了,带孩子这种小事谁还会关心呀。殊不知其实喊输在起跑线上,是妈妈们输了。自己的孩子都没耐心带,能是块好地吗,能做到厚得载物吗,能做到把自己的老公当天吗。我看够呛。这可都是一系列的连环反应,涉及的面是非常广的呀。我碰到过的孕妇只要是能说上话的,问孩子生下以后的打算时,基本都是指望着长辈们帮忙带孩子。对于自己带孩子这件事好像都不会考虑或者处于茫然的状态。都觉得忙着赚钱那才是大事。就造成了一系列的混乱。在这个唯物主义为首要社会里。养家应该是男人们来担当的这件事妈妈们宁可舍弃孩子也在争着担当,为啥呀,人不重要,物质重要呀。其实妈妈们对于孩子是最重要的,妈妈们养好,引导好启蒙阶段孩子就是对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呀。现今状况培养出来的孩子男孩子长大成人后,没啥养家的概念,因为可以啃老呀,另外女人也可以养家呀。好一些的男人结婚后去外面吃喝玩乐的时候,给自己的女人打电话时还是有些愧疚感的,再次一点就是满嘴跑舌头为在外面的的行为撒谎,搪塞。再次一点就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都不会饿的。再就是稍有压力,就拿家里的老婆孩子出气,甚至于大打出手。现今社会的离婚率越来越高。不都是‘我’最重要了吗。害怕,恐惧其实从一生下来就先是从妈妈身上感觉到的。孩子心里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们都在溜号,孩子想抓住妈妈的手的时候,妈妈死气白咧的不能让孩子抓到手,因为还有比看孩子还轻松些的事等着去做呢。在这种氛围成长起来的孩子,让他【她】松松手都费劲,害怕呀。没安全感呀。咱要是让他做到有担当,会尊重,有孝心,会感恩。身心健康。那不都是白扯吗。就是这一个位置的错位,就造成了现今社会的颠倒乾坤了。为啥有的国家把哺乳期延至到孩子几岁以后呀,可能是认为妈妈们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小孩子就是在为国家做奉献吧。今早听了一会【宝莲灯】的主题曲【爱就一个字】,真心希望每个家庭都是歌中唱到的那样。真心盼望着妈妈们的回归。
发表于 2014-7-5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印象里大概这一位置的错位始源于日本片【排球女将】起的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小玩 于 2014-7-5 12:27 编辑
咱再说说中国的女人们【我也是女人哈】,现今社会就说没结婚以前的吧,往往是文凭越高,结婚生孩子以后就越 ...
淘崽子 发表于 2014-7-5 07:24


你这说的极好。
你看看现在大街上推着童车到处走的,那些年轻的妈妈们,还有一些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们,他们都在造孽啊。孩子坐在童车里在前,大人在后面,尤其是过马路的时候,处于最危险的地方倒是孩子了,在后面的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还有在地铁里、公交车上,大人也推着童车挤上车,孩子处于低处都是最危险的地方,假若有汽车突然闯过来,有重物突然掉下来,首当其冲的都是孩子。每每看到这样的镜头,我心里都十分悲凉,现在的父母连爱护孩子动物的本能都丧失了。
   记得报纸曾经报道过的一次车祸,一位才两三个月大的孩子的母亲,推着童车横过马路时,被突如其来的汽车撞倒,肇事司机拖着童车逃跑,孩子死了,大人一点事都没有。事后舆论都谴责司机无良,孩子母亲悲痛欲绝,可是从没人检讨母亲的行为是不是太无知了。
     过去婴儿都是妈妈抱着背着,孩子在母亲怀里时最安全的,遇到危险的时刻,妈妈们都是把孩子搂得紧紧的。有了童车之后,大人都懒得抱孩子了,孩子睡着了也推着童车到处走,孩子常常处于一种不安全、不安定的环境里,能不影响他的成长吗?
     我还记得报纸上还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与一位小车司机为停车位的事情吵起来,因为她的童车挡住了汽车进退的位置,司机要她让一下,她不肯让,此时她不是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是把车子继续堵在那里做要挟,结果司机一气之下把童车举起摔在地上,孩子被摔死了。固然司机的行为应当谴责,但是孩子母亲不是首先护住自己的孩子,只为争一时之气,付出惨重代价,也应该反思。
     这就是母亲的变异,对下一代人的祸害啊。过去物质贫穷惯了,总以为一切先进的东西都是好的,其实不然。
发表于 2014-7-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童车的危险性,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容易意识到,危险一旦来临,下意识间童车确实是最顺手的挡箭牌。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童车的危险性,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容易意识到,危险一旦来临,下意识间童车确实是最顺手的挡箭牌。 ...
三七生 发表于 2014-7-5 12:35



    这是我写的一篇文章。


      年轻妈咪们,请抱起您的宝宝   

     在马路上,时常可以看见推着童车横过马路的年轻的妈咪们(也有许多公公婆婆、爷爷奶奶)。童车被妈咪们推在前面,妈咪在车后,宝宝被置于最危险的地带,虽然人行道上亮的是绿灯,没有车辆行使,但看到如此粗心大意的妈咪们,内心总是为她们担心:“年轻妈咪们,请抱起您的宝宝吧!”

     人类很多动物性的本能,是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而丧失的。自从有了童车,宝宝就从母亲的臂膀中脱离出来,置于了远离母体呵护的童车中。母亲得到解脱,却逐渐丧失了保护孩子的本能,孩子的不安全感,在和母体接触渐少了之后与日俱增。试想一下,还有什么地方比母体更加安全温暖的地方呢?

     孩子的安全感是和母亲的亲密接触而建立的。行走中的童车,一方面处于风险之中;另一方面,当孩子酣然大睡时,晃动给他们的不安稳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

     记得女儿小的时候,如果外出,我总是下意识地让女儿行走在人行道的内侧,自己置于外侧,如果有意外发生,外侧的风险更大。现在回忆起来,当时这样做是很自然的事情,并不是有意去注意的。那时,每次带女儿出去玩,都是自己和她爸爸轮流抱着的,当时童车还属于奢侈品,没有现在那么普及。但家里也有别人送的小童车,我们也很少用,总觉得在马路上推着走不安全。

     而现在的年轻妈咪,推着童车穿行马路已经习以为常,一边置孩子于最不安全的前方,自己在车身后;一边漫不经心,毫无保护孩子的意识。

      前两年在深圳发生的香港货柜车司机撞死两三月大男婴事件中,当时男婴母亲正是推着童车准备过马路,货柜车司机违章,结果首当其冲的是置于童车里的孩子,孩子惨死,母亲却无恙,这样的悲剧母亲是否也应当反省反省?

     动物保护孩子的本能,不仅仅表现在危险来临那一刹那,还在于对环境可能存在危险的预知。

       大人如果没有这种预知能力,那么她也就保护孩子的本能就减弱了。
发表于 2014-7-13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燕果


    赞成呀,小时爸爸拿着棍子迫,口中念的最多是以后找工作,孩子思维怎理解呀。大了确实感受学识少,单单英语就冏死了。
发表于 2014-7-2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父母真的缺乏安全教育啊!
不是父母,是全社会都缺乏。这是一个必须从小就反复说反复教育的问题。
昨天刚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个母亲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闯红灯横穿马路(很宽的大马路)。
孩子在她右手边,被冲过来的大车撞飞了……当妈的没事。这种人当妈,配吗?!
还听小区里开出租车的邻居讲过一件真事,就是他一个公司的同事哈。
在一个小区里正开车走着,很慢很慢,估计时速也就5公里吧。
这时候一个当妈的,推着个小车带孩子出来。
下台阶的时候,她不是把车倒着拉下来,而是往前推。
注意,是下台阶的时候。
然后也没给孩子系童车上的安全带。
结果就把孩子给“倒”出来了!
然后,那个倒霉的出租车司机正好路过,孩子正好被“倒”在他车轮子下面。
虽然车开得很慢,但因为太突然司机根本来不及反应,就从孩子身上碾过去了!
四五个月大的孩子,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发表于 2016-1-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李小玩

...其实我们六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教育恰恰实行的就是快乐教育,这种教育是德智体相结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密切与实践结合的教育...
------------------------------
赞同,我也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那时候,劳动是主要的,学习是次要的。
发表于 2016-1-23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小玩梳理新旧教育的来龙去脉,理清了教育思路,而燕果的教育观站的角度更高,视野更开阔。

此贴我很受益,感谢诸位的讨论。
发表于 2016-1-23 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其实有两个版本:
一个是理论设计上的,光辉灿烂;
一个是物理实现了的,差强人意。

赞美时使用前者,批评时列举后者。
发表于 2016-1-23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根据本帖讨论,整理出李小玩的两种教育比较(1)、(2)和燕果的教育视野。把它们放在我们当地教育空间供大家学习。
发表于 2016-1-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1973年,美国科学家在上海的小学发现了神马?
http://www.kunlunce.cn/jczc/fl111111111111/2015-10-17/1422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07:01 , Processed in 0.03407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