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0960|回复: 25

什麼是正見?(古国治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發現很多學佛人士,學了佛學的一些知識,了解一些佛法的道理,便認為自己有了正知見。其實佛法的正知正見不是隨便亂用的,否則就成了混淆視聽,毀謗佛法。


現在節錄一段【持世經】上關於正見的觧釋,提供有心人士參考。


持世,一切诸见皆名为邪,乃至涅槃见、佛见;破坏一切贪著诸见故,名为正见。
又无诸见,无取诸见,不念不贪著不缘不行不分别一切诸见,是名正见。


以是正见为见何等?见一切世间虚妄颠倒,为诸见所缚,如是见时,名为安住断一切见。于是正见亦不念不见,不贪著分别乃至涅槃见、佛见,为不起一切见故行。


云何名为正见?一切法寂灭,念相不生不灭 , 同于涅槃,如是亦不念不分别是一切法,不念不分别不现在前,不正不邪,不取不舍,是名出世间正见。


何故名为出世间正见?是人不得世间,不得出世间,度世间已无所分别,是故名为出世间正见。


正见者如知见世间,出世间亦如是,是人不复分别是世间、是出世间,断诸忆想分别,名为出世间正见。


是人不见邪、不见正,断一切心所念,名为正见。


又正见者,于诸法中更无差别,是故说名正见。


又正见者,如实知诸邪见义。


又正见者,观诸邪见即是平等,是名菩萨摩诃萨安住正见。


南懷瑾先生在《藥師經的濟世觀》這本書裡說:以佛法而言,证到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位,不算得正见,乃至成就了辟支佛果还不算;唯有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弹指之间,当下彻悟,这才是正见。所以‘楞严经’提到:‘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这是正见。‘见见之时’:大菩萨悟道见道的时候。‘见非是见’:那个见道之见,不是眼睛看到什么,也不是心里或打坐时看到什么的见。‘见犹离见’;那个见道的见,离开能见所见。‘见不能及’:不是你的思想观念所能达到的,这四句偈还不是正见,只是正见的第二层投影,形容辞而已。由此可知一切众生学佛,要对佛法产生正见之难,学佛没有正见,大部分都在邪见中。所以佛说一切众生因有增上慢覆蔽心故,‘如是愚人自行邪见’,自己走入邪见之路不说,还影响别人,令无量俱胝有情,堕在大危险的深坑,永不超生。为人师者,一不小心就走入这个道路。那么,他的果报如何呢?‘此诸有情,应于地狱、傍生、鬼趣流转无穷。’ 严重的下地狱,轻一点的变傍生、畜牲,有些变饿鬼道众生。因为犯了邪见,不得佛法的正见,有了增上慢,又因为自是非他,嫌谤正法,因此,轮转到下三道受果报。

发表于 2014-5-6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每一次来这里都有收获。
感恩南师,感恩古老师,感恩三七养生网的各位老师!
阿弥陀佛!
发表于 2014-5-13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见”是八正道之首,正见不明,道路就会走偏。
发表于 2014-5-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寻找中医 于 2014-5-13 21:26 编辑

回复 3# vstone


    八正道所讲的“正见”,并非这里讲的正见。理由如下:
1 八正道的正见,主要是小乘的“四谛”见。(第一:正见 谓人修无漏道,见四谛分明,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名正见。)
2 楼上经文明言,不仅八正道不算正见,即便“一切诸见皆名为邪,乃至涅槃见、佛见”。(《圆觉经》也说,“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3 经文明言:又正见者,观诸邪见即是平等,是名菩萨摩诃萨安住正见。(可与“烦恼即菩提”互参)。
4 最明确的是最后一段提到的:“以佛法而言,证到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位,不算得正见,乃至成就了辟支佛果还不算”。
而八正道是小乘证果的途径。但即便按照八正道"证到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位,不算得正见,乃至成就了辟支佛果还不算".

佛教讲的护法,也是一样的意思,南怀瑾先生在《圆觉经略说》里也提到,没有悟道证道,没有资格叫“护法”,因为连法是什么都不知道,护个什么。

但并不是说,小乘不重要,大彻大悟固然好,但也是渐修而来(《楞伽经》也提到了)。大乘的路子是从理入,先领悟到理。(也就是普通所谓悟道了,并非证悟)但是修行还得老老实实走人天乘,小乘的基础。否则容易落入狂禅。

这里讲的正见,是最彻底的,最根本的。也是佛法最无价的东西。

等到哪天我们悟到了,算是知道了影子,可以开始修行了。否则,即便“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
发表于 2014-5-1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证悟,是否也只是证悟某一种状态?五蕴皆空是一种状态,欲望执着也是一种状态。比如水分子在不同的温度下状态不同,各种修行和证悟,和液体的水想证悟固体水或者气体水的状态是否类似呢?

对于大彻大悟的人,证或不证也许已经不重要;但是想“实践检验真理”的人,修行证悟体验各种状态,尤其是超越自己所处的状态则很有意义。就如推算出勾股定理,那么不去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去测量一下,没有直观感受。

而佛,大概是既彻悟,又能不受束缚穿梭于各种状态的觉者,通俗的说就是能实现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这也是无穷多状态中的一种状态。
发表于 2014-5-14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寻找中医

不错,可以说是“小乘”的八正道。但不少人认为的“小乘”的阿含经其实是所有佛法的基础,是根本佛法。就像是一个国家的宪法一样,其他的法律都不能违反宪法的准则。在中医当中我们知道为什么要尊崇素问、灵枢、伤寒、金匮,就是因为它们是真正的经典。2,3千年前的地球人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在其后的1,2千年间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虽然不能说这种变化没有它的价值所在,但真正的经典早在2,3千年前就已经确立了。

其次,正见本来就是指正确知见的意思,我觉得不需要把它复杂化、虚无化。在学佛的开始,如果没有正确的知见,那么学佛根本就无法起步。因为常人如果不能判断佛法的正确性,怎么可能找到正确的佛法去修行?信佛不是盲信,对佛法信心的确立是在正见与实证基础之上的。以正见为首的八正道才是达到离苦、解脱、涅磐的正确方法,阿含经第1178经说“永离一切苦 演说一切苦,苦习苦寂灭 贤圣八正道”。

这里还要提一下,就是在部分信佛人当中,有一个较大的误区,那就是不知道阿罗汉就是涅磐前的最高境界(有余涅磐)。在原始佛法中,阿罗汉与佛有几乎是相同的含义。阿罗汉是指“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只有进入一种不退转的涅磐之道,才能称为阿罗汉。
发表于 2014-5-14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燕果

五蕴当中的状态有千千万万,但涅磐的状态(其实不能称为状态)是唯一的。五蕴当中的任何事物都是无常、无我、空、苦的,它们必然处于无尽的轮回之中,无一例外。所谓证悟,就是对这种五蕴实相的了然与体证,虽然这一步已经非常难了,但还是要知道这只是佛法的第一步,而出离五蕴的涅磐才是佛法的最终目的。

举个例子,这就好比我们在一个迷雾森林当中迷了路,而大多数人把迷雾当作实有,一直在找寻迷雾本身,那么是永远找不到出口的。这时有一个有透视能力的人,他能看穿迷雾,看出森林本来的样子,这时,他告诉大家,我们不要被雾气所迷惑,我们要抓住那森林里的那些树木,这才是实相。但看到森林的本来面目,并不代表就找到森林的出口了,走出森林才是目的所在。
发表于 2014-5-1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燕果

五蕴当中的状态有千千万万,但涅磐的状态(其实不能称为状态)是唯一的。五蕴当中的任何事物 ...
vstone 发表于 2014-5-14 05:38


如果没有分别,那么也没有'本来面目'和'非本来面目'之分。迷雾下的森林是森林的一种'相',没有迷雾的森林是另一种'相',无非是迷雾中的人里,有一部分知道森林有各种'相',想努力突破现有状态,实现其他状态。就如量子力学里的波函数'坍塌',在坍塌前,也就是实际体验前,一切不过是个概率。
发表于 2014-5-1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燕果

佛法中并不是说没有分别,如果一切都没有分别,那么也就没有佛法与外道的差别了,那你怎么知道你修习的是佛法呢?

迷雾与森林并不是不同的相,而是森林是实相,迷雾是因为人有六触而生的表象。迷雾中表象的不同是由于五蕴的不同组合所形成的,佛法说的不分别是要超越这种分别的表象,而看到其背后实相的共性。

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坍塌在于物质的相互作用和信息的相互匹配,是从底层到高层的构架方式。由于在基本粒子层面上随机性的存在,才导致我们自由意识的存在和涅磐的可能性。
发表于 2014-5-14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见与相,如果分可以分很多层次,只有在同一层次里谈,才有谈论思考的可能。如果混杂着讲,根本讲不清楚。
古国治老师讲的“正见”,是虚无的“见”,是最高的,目的是警示大家要谦卑。如心经和金刚经最后一段。是无,是非无,是非非无。和实相实见不是一回事。争论这个层次的“见”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只要有就是错,就是无也是错。甚至古老师这个也是错的。
而一般意义上我们是要分“正见”的,但是别讨论那个终极正见,谁讨论那个谁错。
一般意义的正见,就是“中庸”,这个还能讨论。说白了,就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看那个道理更和与自然。而和与自然(天时地利人和)的广度(空间)与深度(时间)就是“见”的层次。
见从另一个侧面分:就是万物,三,二,一,无。。。。。。
发表于 2014-5-1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燕果 于 2014-5-15 00:06 编辑
回复  燕果

佛法中并不是说没有分别,如果一切都没有分别,那么也就没有佛法与外道的差别了,那你怎么知 ...
vstone 发表于 2014-5-14 12:07


真相和"非真相", 是人意识产生的区别, 就如水要变成水汽, 在地球的条件下需要加热到高温才能实现, 而用'外道'的办法, 也许永远也变不成水汽甚至变成冰. 但水汽和冰, 本质是一样的, 只是水在不同角度的体验. 如果脱离了水的体验, 就无所谓液体水和汽体水的区别, 就类似于'空', 而不去体验, 其实也是一种"体验". 就如微观粒子的实验里, 你如果根本不关心粒子的路徑, 那它如何走只是一个概率, 只有当你选择了一个角度观察, 走的形式才成为现实. 有了体验就是'色', 没有体验就是'空', 而空本身也是一种体验, 空也是色. 只要有体验, 体验里的事物就具有某种逻辑或者概率分布, 不是任意发生, 而是按照某种逻辑在发生联系. 也许"实相"指的就是这种内在逻辑或者概率分布?

微观粒子相对于人来说是微小而似乎无序的, 人相对于宇宙, 也是微观粒子, 想象一个银河系一样的巨人观察人类, 人类和粒子不该有区别. 我们之所以感受到区别, 因为我们的体验角度的限制而已.

以上都是我最近的胡思乱想. 源于去迪斯尼乐园体验星球大战. 在模拟的声色环境中, 如同身临其境. 而想到人也许也是生活在模拟环境里, 只不过模拟的是六感. 在模拟室每个人找一个位置坐下, 不同位置的人的体验不同, 每个人在世, 也就象模拟世界里找了一个人身位置. 你不去这个模拟世界, 什么都没有发生, 你进去了, 你体验它的一切; 但你不进去, 又是另外一种体验.
发表于 2014-5-15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则然

你说的不错,顶楼提到的正见是虚无的“见”,这个正是我不赞成的。我前贴就提到,不要把一些简单的名词复杂化、虚无化。虚无化的结果只能是使人无所适从。佛经是写给普通人看的,不是写给神仙、或者某种高级生命看的。把佛法的概念虚无化,就是等于认为普通人根本无法理解佛法,那么修习佛法也就无从谈起。况且,正见这个词在阿含经中是有明确定义的,随意改变概念的内涵并不妥。

其次,说到终极的真理,那么只有涅磐。涅磐当然不是用语言可以精确描述的,但这不妨碍我们理解达到涅磐的路径和方向,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指月的手指”。我们只要理解了手指的方向,并按照这一方向前行,就能达到终极的目标。所以,不可混淆终极目标的不可精确描述性与达到目标的方向的可理解性与可行性。

再次,佛陀教导我们的是如实知见,傲慢与谦卑都是我慢的一种,傲慢是过高的看待自己,谦卑则是过低的看待自己,它们都不是如实的反应,都是佛法所说需要摒弃的。如实才是真正的取于中道(不是中庸)。
发表于 2014-5-15 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stone 于 2014-5-15 05:06 编辑

回复 11# 燕果

关于人生、世界,每个人都会有些胡思乱想的,呵呵:)不过,这里不少问题的答案,在佛法里其实早就给出了。

你提到的真相和"非真相",牵涉到差别与共性的问题,总的来说,差别与共性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你说的水、冰、汽的共性就是它们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而差别就在于水分子之间的凝聚状态与相互作用的不同。差别与共性就如同阴与阳一样,它们是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的。不能因为有共性的存在,就否认差别,也不能因为有差别的存在就否认共性。

人的意识发生的过程,与其说是水的状态变化,不如说是由氢原子与氧原子结合而生成了水分子的过程,氢原子与氧原子本来都各自有其自身的特性,而当它们结合以后产生的水分子则出现了不同于氢和氧的新特性,这就是我说的构架。构架的高层出现了低层所不具备的特性,并由此逐层往上,构成了复杂的五蕴世间。

你说到的体验,其实是在五蕴的高层出现的一种反观的能力。因为五蕴的实相是无我的,并不存在一个体验的主体与客体,就是说没有一个谁去体验另外一个什么谁或东西的问题(是你在体验星球大战,还是星球大战在体验你?)。所谓体验只是局部对整体的反观,这种反观是建立在五蕴的高层构架之上的。所以,在五蕴的底层(比如微观粒子层面),是没有这样一种体验的,那种状态下所具有的,只是一种相互作用。在量子力学中,波动性与粒子性本来就是微观现象的两个侧面,粒子的弥散存在与局域化存在就是在与不同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性。

五蕴的表象就是我们通过六触感知到的世界,五蕴的实相就是无常、无我、空、苦。
发表于 2014-5-15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vstone


   Vstone网友总是耐心解释,和你讨论屡有收获。
发表于 2014-5-15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有时正在为不知谦卑是何物而感到苦恼呢,自己觉得寻找谦卑的感觉是走在不归路上的一节必修之课吧。如果不知谦卑,那自己的狂妄如何对治呢。这只是自己的理解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08:13 , Processed in 0.0366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