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查看: 18659|回复: 47

阴阳体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6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阴者主体而阳者主用,阴者为藏而阳者为府。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为体,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为用。心部于表,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为生之本,神之变也,主行血脉,宣通敷布六府所化水谷之气于周身。此阳之用也,故太阳主用。肾治于里,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主养藏精。藏者为体,故少阴主体。然而太阳所宣布的水谷之气由何而化,水谷之气又由何而用。此少阳与阳明之功也。少阳相火从藏精转化而来,肾所藏的精气经由罢极之本肝的疏泄作用而产生了少阳生发之气,称为相火。相火分为两路,一路从手少阳三焦敷布周身而为周身生化之原动力,一路从足少阳胆入中助脾化谷而产生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上奉心肺而行荣卫。阳明与手少阳三焦之气合化而成太阳磅礴之气。少阴所藏之精气从何而来,又为何而藏。藏精由太阴收降经由太阳化合而得的精华而成。而太阴肺主治节,通于秋气,处理无用之废物,经由净府与鬼门而排泄,将精华之物收降入肾而封藏。阴者藏精而起极者也,藏精是为了起极而化生为用。阴阳体用环周不休。太阳主外,太阴主里。太阳主外以行用,太阴主里以补体。然少阴主体而却是太阴主里者何?少阴虽主体而藏精,但少阴肾不能自藏精,必经由太阴治节处理后收其精华内降入肾而藏。肾之藏是被动的接纳。由此可见: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主一身之里,太阳主一身之用,少阴主一身之体。少阴为先天元气之本,不断接受后天的不充;阳明为后天灌注之本,得先天原气的开发而运化利用。先天原气开发,为生命之原动力,后天水谷之气开发,为生命生化的物质基础。
发表于 2013-10-18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裘万吉


    赞叹!
   论坛久不见如此真知灼见!
   裘老师何方高人,能否给个联系方式?以方便后学求教。
   另外,裘老师遗漏了厥阴。
发表于 2013-10-18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不见,万吉先生不但医术愈加精湛,见解也是愈加纯粹,赞叹!
发表于 2013-10-1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裘万吉


    赞叹!
   论坛久不见如此真知灼见!
   裘老师何方高人,能否给个联系方式?以方便后 ...
可遇 发表于 2013-10-18 21:39


裘先生发在本论坛的医论不少,多有独到见解,点开用户名搜索帖子即可看到。
发表于 2013-10-1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三七生

谢先生!
早起使用了搜索功能,大略拜读了一番。
根据时间的先后,可以看出裘老师一路走来的正信正念和正精进。
此贴所论六经已有化繁为简一以贯之的功力。
深感佩服。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9 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三七生

先生过奖了。承蒙先生指点,才开启了学生的学用伤寒之路,学生铭记先生的教诲。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

本帖最后由 裘万吉 于 2013-10-20 14:30 编辑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要治病,必先明病理,欲明病理必先明生理,逆生理即病理也。调三阴三阳以复生理运行即治病也。那么人体生理是如何运行的呢?首先人身一小天地也。天施地承万物化生。人身之中何者配天?何者配地?又何者为万物化生?又天气流行分春夏秋冬,此四时之序,天气依序而流行,往复环周不休。而人身又何以应之?必须一一对应落实。《内经》中医生理学从第二篇《四气条调神大论》开始至第九篇《六节藏象论》中医生理学已经构建完成,中医藏象学是六节藏象学而非五行藏象学。内经中无五行藏象篇。此为中医同道所必须引起注意并重视的。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藏气流传循天道正轨,配三阴三阳依四时之序而行六节环周,往复不息。此人身之道也。亦人身之天道也。六节藏象之理论从此得以构建。人身之藏象如何应天呢?《六节藏象论》篇曰: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此四藏应四时,即应天之二十八宿对应的四象。藏气流传依四时之序而流传。此人身之天也。而谈人者,重在生化也,生化之流行,是在天气之生发后生气加于地而变化地中之精微,然后出地之精气推于气交之分,再与直接流于气交的生气合化而生化万物。因此在太少阴阳四节中加入了阳明与厥阴,以尽阴阳之用。两阳合明也,阳明为产生君火以明而设。两阴交尽也,阴尽则阳生,厥阴为阴尽生少阳相火而设。如此则天地合化而推于气交而万物得以化生矣。人身的一切有形都在太阳心的宣通血脉输布水谷精气于周身之后而生化。心者君主之官,德施普也。人身的一切有形即万物也,且时刻处于生化之中也。出地之精气处即人之地,地出五味也。脾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此即人之地也。凡十一藏取决于胆者,以人身之气得胆中相火而化水谷为阳明之精气以奉生身也。脾胃不能自化水谷,必得胆中相火温煦而后才能化谷。因而脾称备化。阳明中寒,水谷不化,因胆中少阳相火不足也。所以脾胃称后天之本,而却又言十一藏取决于胆者,以水谷必得胆火才能变化为用也。人体的生化因天施地承而生化。生化之大权在天道的流行,即藏气的流传。藏气流传循天道正轨难见也。见者为病。复藏气的流传即复天道之有序运行即病得治。所以治病就是纠正三阴三阳的有序运行。治的是天道而非地道。天以六为节而地以五制会。后世的五行论治,言的是地道而非天道。地道之五藏功能俱五行属性,按五行生克理论运行。仲景著《伤寒论》之所以取六节以论治。是取于天道,执天之行。才能流芳百世而永不灭也。后世以五行论医,所以至今中医之道难行,几处灭亡者,大概因由于此吧。弃天道而取地道,阴阳移位,天地反覆,人道失节也。
发表于 2013-10-20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是如何治病的:要治病,必先明病理,欲明病理必先明生理,逆生理即病理也。调三阴三阳以复生理运行即治 ...
裘万吉 发表于 2013-10-20 13:56


再赞!
若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
常有人言伤寒与内经不相干。亦旁征博引,言之凿凿。有心与之明辨,却是心中了了,言下难名。裘老师今儿个算是说得明明白白了。赞叹钦佩,难以言表。
发表于 2013-10-20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想请教一下裘老师。
伤寒例: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二十四节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也。
其中节和中气,裘老师有没有研究心得。能否给后学讲讲?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裘万吉 于 2013-10-20 21:54 编辑

回复 9# 可遇

伤寒例倒没看过,此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以决病生死。也不知如何而决。但《灵枢》有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决病法,十二经脉左右各一,合而为二十四脉,阳脉主表十二,阴脉主里十二,阴阳互为中气。主治一身之病。而人身经络之气所行皆在五输,阳脉六六三十六输左右合为七十二。此中是否有联系。不得而知。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可遇

但不知兄对节与中气有何见解,不妨道来听听。或许能开启点迷思也说不定。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裘万吉 于 2013-10-21 07:22 编辑

回复 10# 裘万吉

一月的上半月为节,下半月为中气。上半月气主升而下半月气主降。气升主外属阳而气降主内属阴。大概节以候阳,中气以候阴吧。而每月随四时寒热溫凉之化,其阴阳气各有多少,阳气多而阴气少者,病在阳则可能是伏气后发病,病在阴则可能为时气感而即病者。《金匮真言论》有冬病在四肢,夏病在藏之说。冬气在内而外虚,时感于寒而即发者名伤寒,寒之伤于外而阳病。夏气在外而内虚,伤于饮食生冷则病发于内而阴病。若反此者,可能是伏气后发病,因生气趋此则客邪宿疾不能容也。是正气欲除宿疾之见证也。兄意如何?
发表于 2013-10-2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的精彩答得精彩,过瘾.
发表于 2013-10-21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的好打的妙,过瘾。
发表于 2013-10-2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可遇 于 2013-10-21 11:09 编辑

回复 11# 裘万吉
愁煞后学,后学惫懒,又不敏于逻辑,虽时有灵感,亦难于言表。
只能看裘老师分花拂柳娓娓道来钦羡不已
四时者,春夏秋冬
八节者,四立二分二至
二十四节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其中四立皆属于节。二分二至皆属于中气。
内经有说,根于中者,名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名曰气立,气止则化绝。
我的思考是,节,求之根于外,中气,求之根于中。
内经还有说: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我的思考是:节,主升降,中气,主出入。
病发于阳或者病发于阴,当有发于于节或发于中气之辨。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则亚之。后学不敏,或有臆想。请诸前辈指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5-19 15:59 , Processed in 0.0268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