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7224162

感冒发烧常用方对证用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地天气如何?如天气晴好,气温渐升,大衍方,方中用干姜不用炮姜,四剂。
发表于 2009-4-3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先生,收藏了慢慢学习。
发表于 2009-4-30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chhhwg 的帖子

小儿这两天也有点嗓子哑,不知道是不是热的。上次喝了大衍方之后,没能按照先生帖子里写的再喝党参和干姜泡茶,不知道是不是有影响?
发表于 2009-4-3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谢谢
发表于 2009-5-2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正在发烧中,不知能用庄严先生的大衍方否?

庄严先生您好!孩子已经烧了第三天了,早上4:40左右喝了生姜红糖后,6:30体温在39.1(没加0.5)。7:00再喝麻黄理中冲剂。昨天看到您的大衍方,感觉孩子的大多症状比较相似,不知可否一用?
下面为小儿本次发烧经过及症状:
小儿家住武汉,近几天温度在17—24度间,阵雨。小儿现有3岁9个多月,有过敏性鼻炎,贫血,此次为第一次不用凉药及西药治病,过程如下:将近吃了半个多月治鼻炎的中成药后,于4.26号咳嗽加重。27号有低烧37.5度(腋温,以下温度都为没加0.5度的),精神较好,有汗,服用桂枝加附子汤两天后,29号发烧已好,但咳嗽加剧,几乎不能停,咳吐三次,都是清加浓的痰。睡前老公给配了麦冬,山药,白芍,五味子的一副药,症状当晚减轻许多。30号早上只是偶尔咳咳,有痰,但不会吐。但30号下午5点左右,又开始烧。始量温度:37.8,无汗,下嘴唇红艳精神状态较差,喊腿疼,手冷。30号一晚,我们没采用任何退烧措施。
5.1日早上7:00开始用麻黄理中冲剂。8点,小儿起床后量腋温:38.5;9点左右喝了180ml杂粮米糊,躺在床上,精神不太好,但说话清晰有力。10点左右再量:39.3,开始有汗;此后一直昏睡,中午1点左右吃了一些宝宝水饺,一两左右,量烧:39.5。因为出汗太多,就带他洗了个热水澡,头身全擦干后,上床,盖薄被。下午3:00喝麻黄理中冲剂,出汗,但体温只微降,手脚凉。到下午5:00左右,小儿无汗,下嘴唇红艳,疲软嗜卧,两眼乏神,浅睡易醒,两颊烫而不红,饮水多,喜温饮,不踢被。但体温攀升至39.8,于是我熬了生姜葱白红糖水,小儿喝下后开始出一些汗,但体温降得不多。下午6:40,体温已过40度,又给喝姜枣汤。到晚上8点左右,体温降至38.2度,吃了点面条。
原本以为可安心睡个好觉,可11:40量烧,发现又烧到40.3度。于是按先生说的该孩子泡脚喝生姜红糖水。12:20,孩子开始出汗,慢慢温度退到38.5左右。可怜他爸一夜未睡,给孩子擦汗。到了5.2号早上5点左右,孩子又没汗了,体温有升至40度。我们又给他灌生姜红糖水,出汗,手脚温冷,舌苔边缘红,中间大面积白,降温至39.3,神志清醒。早上6点左右,吃了大半个面包。7点大便,黑,不太硬,到最后的有点稀,黑黄。
昨晚看了先生的帖子,觉得大衍方的描叙与小儿病情相像,就是发烧时间有些不同,不知小儿是否应改服此方?我们是最近才找到这一网站,看得最多的是三七先生的感冒方,也不知道小儿是属于太阳证好是少阴证,请先生多多指教。

截止5.2日早8:20,(发帖前)小儿已服麻黄理中冲剂,体温降至38度,出汗,盖薄被,手温,脚温凉,有咳嗽,有痰不会吐,有清鼻涕,口中有异味,舌苔没什么变化还是白,两颊不红。
真担心一会儿不出汗了,温度会不会有上升。这样的高温,不知还要烧到几时?

[ 本帖最后由 取经人 于 2009-5-2 08: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1、春、夏天本就相当于生姜、桂枝、麻黄等药效,且今年运气风热太过,极少有麻黄理中汤证、加味小青龙汤证等方证的呈现。请各位家长慎用此类方,包括姜枣汤。

2、“将近吃了半个多月治鼻炎的中成药后,于4.26号咳嗽加重。27号有低烧37.5度(腋温,以下温度都为没加0.5度的),精神较好,有汗,”——是否判别人体发出求助的信息了?如有,作为家长正确解读了吗?并能对应于相应的方药吗?否则任何的误用包括中药,也是对人体的一种伤害,甚则对人体原本正在进行良性抵抗的一种逆向作用。

3、“29号发烧已好,但咳嗽加剧,几乎不能停,咳吐三次,都是清加浓的痰。”如果桂枝加附子汤为正治就不当出现予“麦冬,山药,白芍,五味子”为正治的肺气不敛之证。这说明了什么?——之前予桂枝加附子汤为误。29号的发烧大体可以确定为相火失位,用了辛温走散药将本还可收归入里重新加以利用的热量挥霍耗散了,此时体气更衰,病更进一层。

4、“30号下午5点左右,又开始烧。始量温度:37.8,无汗,下嘴唇红艳精神状态较差,喊腿疼,手冷。”——得正治后,失位相火收归入里居正位,能正面抵抗了。有如原本被盲目地发派至东北应战,过后才知晓敌人是在沿海一带搔扰,得以又返回真正的作战战场。长途奔袭,体气难免过耗。所以“精神较好”转为“精神较差”,也是人体发出求助的信息。同时兼失位相火显证:“下嘴唇红艳”。——可作为家长,却“30号一晚,我们没采用任何退烧措施。”——此时应予大衍方或加味四逆汤,结合当时的大气、脉、证而定。

[ 本帖最后由 7224162 于 2009-5-4 17: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5、不是任何发烧都是要求汗以退烧,有的是以尿、疹、鼻衄、排便等,甚则无明显排邪之显证,烧可退。总之要顺应人体之体气和六气或春夏秋冬运行之正序。

“发汗二字,误却医家不少。须知仲景伤寒论之麻黄桂枝汤,皆发汗之方,其中自有得汗之理,并非麻黄汤桂枝汤将人身的汗提而出之也。缘人身阴阳之气,和合则治,分离则病。既分离又复和合,则汗出也。人身气降化水,水升化气。脏腑荣卫之气,升降调和。气化水而不滞,水化气而不停。一病外感,脏腑之气郁于内,荣卫之气郁于外,气水化生之间,即停滞不通。汗即停滞的水气,此为作汗之原素一也。荣卫分离而又复合,阴阳交通,即生津液,一如夏日酷热,一旦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气通而降雨泽,此为作汗之原素又一也。具此两种原素,所以荣卫一和、自然汗出而病解。经方发汗,实际上乃调和荣卫也。此理自古至今,未明于世,何发之有。伤寒阳明腑病忌发汗、服承气汤得大便后,病人安卧而通身得微汗,而病解。三阴脏病忌发汗,服四逆汤后亦通身微汗,而病解。并非承气汤四逆汤发汗,亦脏腑荣卫之气复和之故。温病忌发汗,亦与桂枝杨证忌用麻黄之理同。温病之得汗而解,亦与桂枝汤证用芍药敛荣气以与卫气平,自然得汗而解之理同。不过不可用桂枝生姜大枣炙草热性横性之药耳。”(《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温病忌发汗何以温病非得汗不解》)

6、关于热水澡的问题——“温水泡澡、擦酒精(擦酒精是温水泡澡的激进版)、减少衣被、贴乒乓贴,这些方法都是通过降低体表温度的方法,让君主(这里我不知道该用‘大脑’还是‘心脏’,所以暂时借用‘君主’的说法吧,7224162说的‘君主’指的是‘心’,因为中医上讲‘心为君主’)下令体温不用再升高了,但其实体温的升高是为了更好地作战。所以按三七生和7224162的观点,这些方法就等于等于通知战斗中己方的总司令粮草和军火不用增加了。不过,从现实点的方面看,一些物理降温的方法可以降低体温,让家人(甚至经常包括自己)放心些,好过因孩子烧得太高而让他吃退烧药(甚至抗生素)。不过擦酒精太激进、如同满头大汗时吹空调,故不提倡。”

[ 本帖最后由 7224162 于 2009-5-4 17:04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叩谢先生!

刚看到您的帖,先谢,在消化!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7、5月1日的治疗,多次予麻黄理中汤或生姜葱白红糖水、姜枣汤等,汗虽出热仅微退或不降,“躺在床上,精神不太好”转为“疲软嗜卧,两眼乏神,浅睡易醒,两颊烫而不红,饮水多,喜温饮,不踢被。”——再经误治,能量消散,体气进一步减弱,人体由之前还能局部抵抗转为几乎不抵抗,君主不静。——此时正治之方为大衍方:炙甘草5克,炮姜2.5克,麦冬4克,五味子2克,菟丝子3克,黑附子0.5克,山茱萸4克,酸枣仁1克(杵)。如当地天气睛好温高,或上方服一剂后仍饮水多体温无明显下降选用此方:生淮山5克,生白术2.5克,麦冬4.5克,五味子2克(杵),熟地3克,益智仁1.5克,乌梅4克,莲子1克。

[ 本帖最后由 7224162 于 2009-5-2 09:2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8、“12:20,孩子开始出汗,慢慢温度退到38.5左右。可怜他爸一夜未睡,给孩子擦汗。到了5.2号早上5点左右,孩子又没汗了,体温有升至40度。”——汗出烧暂退后复升至更高,可知这种汗出为邪汗,释邪攻正之汗,寅吃卯粮之汗,花了钱却不办事反添乱。如果是正汗、排邪之汗,汗出一次热退一层,且睡渐安稳,热退不会复升,应会酐睡至七时过后。且厥阴病之虚寒证或精虚证,本当先引在外之失位相火收归入里后,未破陈寒者,在经阳明合之后才会有汗出,以示太阳开,正汗。此例立即汗出必为邪汗。

9、“早上6点左右,吃了大半个面包。7点大便,黑,不太硬,到最后的有点稀,黑黄。”——再经“灌生姜红糖水”误治,仅存的一点阳明燥气、正气本当固守却因排便后得以一并当作邪气排出了。伴见的“吃了大半个面包”,我是怀疑为相火客居脾脏位之隐证。
发汗法强行向上拽牵拉风筝的那条线致风筝一时松手,厥阴少阳经表位一时现虚象,则阳明大肠腑位的燥气不能固守,现排稀便之证。但好在虽一时松手未至脱手,中气尚能立即恢复趋圆运动,故未成频泄水泄、多汗易汗虚汗恶风之虚象,中气尚有生机。故之后又转无汗,失位相火侵入脾脏位的前沿哨所——厥阴少阳经表位又得以夺回占据。但相火失位客居表上和精虚证的局面依旧。

“温病,全由疏泄偏胜,阴液耗伤,相火外泄,阳根微少,中气薄弱之故。如再用燥烈开泄之药发汗而助疏泄,相火益泄,阴液益耗,中气益虚,是以登时病重,或至于死,此汗之过也。……温病大便泻下,前人认为热有出路,然脉虚忌泻,根本大防,岂可忽诸。”(《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本帖最后由 7224162 于 2009-5-5 10: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截止5.2日早8:20,(发帖前)小儿已服麻黄理中冲剂,体温降至38度,出汗,盖薄被,手温,脚温凉,有咳嗽,有痰不会吐,有清鼻涕,口中有异味,舌苔没什么变化还是白,两颊不红。”——元气受误治牵引,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至此兵源有限,无法正面抵抗了。——首先排除少阳相火不降的柴胡类方证。问:孩子觉口苦口干口粘吗?主动讨水喝吗?颈肩背部酸痛等不适吗?咽堵痰多吗?咳频咳剧呈阵咳吗?咳时伴泪或汗吗?当地天气如何?

[ 本帖最后由 7224162 于 2009-5-4 17:32 编辑 ]
发表于 2009-5-2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所言极是

真是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我们真是悔,感觉把孩子当实验品了!小儿现在已无汗,体温38.5,呈上升趋势。因为我们对您说的大气和脉还没吃透,只能看些表象,不想去找西医,也不知我们武汉什么中医像三七网上的医生们一样本着以看病救人为根本出发点,所以实在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恳请先生指点!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唇色如何?精神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09-5-2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气就说说当地的天气,大人怎么穿衣。不必看脉。
发表于 2009-5-2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先生给方,孩子说肚子疼,头晕,阵咳,现在无汗,不咳时眼中也有泪(很湿润),口不苦,今天不怎么要水喝了。咽堵痰多,睡时有呼噜。孩子说颈肩背部不酸痛,下唇还是较红。今天武汉报的有雨,但现在为多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19 21:11 , Processed in 0.02135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