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bay

湖南省男子不孕率直线上线的原因调查(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9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elia1990

什么叫符合实际?

您顺便百度一下就知道您做期货朋友算出来的数字和实际海关数据差多少? ...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6-29 08:50

不知道你看的统计数据中有没有豆粕?是不是差别在这里?
咱先不讨论具体数字,这个问题最终实际上是人民对动物蛋白及植物蛋白需求量增加以及耕地在不断的减少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如果是你,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解决粮食、肉类、饲料等多种需求?
相信那个期货的贴子说得很清楚了,为什么你非得要揪着数量的差异不放呢?难道里面的分析你一点都没看?
发表于 2011-6-29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数据,老子曰:“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邦观邦,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只要看看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过的是什么生活,那么别人也就过的是什么样的身活。需要数据吗?不明白的始终不明白,不相信的始终不相信,无需过多的争辩什么。
发表于 2011-6-29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elia1990

对啊, 我们都没有生活在真空中, 都是转基因食品的"小白鼠".

那您为什么还质疑楼主的发 ...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6-29 08:56

我质疑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科学试验就下结论的做法。
如果我说不孕率上升是手机普及引起的,相信证据更充足。
你到全国各地走一走,发现医院做广告最火的就是治疗不孕症的专科。说明什么?说明全国这个市场很大,不仅是在湖南,全国各地都是这样,你总不能说全国各地都在吃转基因大米吧。
而随着手机的普及,男人受电磁辐射量的增加,不孕率在不断升高,因此不孕症增加是手机普及造成的。
这个推论你认为科学吗?这是全国范围的调查,比仅限于湖南局部的调查更具有普遍性。
我还有更离谱的推论:改革开放后,离婚率在不断上升,经济越发达地区,离婚率越高,因此离婚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发表于 2011-6-2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6-29 09:58 编辑

回复 107# celia1990

您的帖子我都认真看了. 咱俩先把数据搞清楚, 再谈下面的问题.

数据差的太离谱了, 9000~7500~3744.


请看这个数据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ommoditiesNews/idCNnCN045756920090122?rpc=311


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8888&ids=
发表于 2011-6-29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 celia1990
全国早就已经悄悄地转了,不信,你可以随意,随机到任何一个乡下或随意找一个农村人问一问:“你们家种的稻谷还能留种吗?”他们的回答一定是“不能”,而且是“早就不能了”
更有甚的是,昨日一朋友谈及自己种的花,几乎都不能留种了,就是最最普通的那种我们小时候经常见到的一种叫“指甲花”的,都不能自己再度开花了。还有我们小区的桂花树,也几乎是哪个季节都开花,虽然我文化不多,但也记得小时有一部片子叫“八月桂花香”,要桂花香,怎么也得到八月(农历)吧?,朋友告诉我,这些花早被嫁接了。。。。。
发表于 2011-6-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9# celia1990

全国人民都在吃转基因大豆油是个事实吧, 闷头吃了10年(从2002年算起), 对吧?

湖南湖北和广西, 一个是偷偷种植转基因大米5年多, 一个是偷偷种植转基因玉米10年多, 这几个地区的精子出了严重问题, 不能单和手机联想到一块吧?

还有, 那去年山西母猪流产, 猪不会用手机呀?
发表于 2011-6-29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好象记得ranbaobao说过, 她甘肃张掖(育种基地)的亲戚还是朋友说当地农民拿挣育种的钱去看不孕不育.

现在西北是转基因玉米的育种基地, 看佟屏亚去年写的调查记事.

西北玉米制种基地考察记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99e8230100msfg.html
发表于 2011-6-2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 我们的食用油市场是有进口转基因大豆5500多万吨+转基因油菜籽160万吨+自种5000多万亩转基因棉花籽+自种4000多万亩转基因玉米+转基因葵花籽(目前还没有官方准确数据)组成的.

多么惊人的数据!
发表于 2011-6-29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悄悄沦陷的葵花!

本帖最后由 姜与炙甘草 于 2011-6-29 10:25 编辑

葵花在大豆玉米之后被洋品种严重挤占(图)http://seed.aweb.com.cn 2010年11月16日10:16 农博网-- 《新快报》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葵花籽“Made in China”势减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一份来自中国坚果炒货协会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美国葵花籽已经占到我国食用葵花籽种植面积的50%,今年更是达到60%。这是继大豆、玉米后,我国又一个生存空间被洋品种严重挤占的农产品。

  据报道,该份统计中显示,自2002年以来,以美国葵花籽(简称美葵)为主的杂交葵花籽,以其高量产、外形美观而受到国内葵农的青睐,不到十年时间已迅速替代了国产葵花籽常规品种,到今年已经占食葵总种植面积的60%。

  报道中提到,美葵的品相好令许多炒货企业都开始转选美葵。据悉,在有大大小小两千多家炒货企业的安徽省,有60%的企业选择的原料就是美葵。安徽省真心食品2010年葵花籽原料需求近一亿公斤,该公司采购部王经理直言,选择美葵就是看中它产量大、外形好的优点。

  尽管美葵在食品行业大受欢迎,但也有专家表示担忧,如果我国种业市场由“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据中国之声报道,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有专家即表示,洋种子大面积、全面地占领我国的种子市场,不仅令产业利润被侵蚀了,更重要的是,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业的种子被外国公司或品种控制,今后产业发展的风险会大大加大。而该报道中也特别提到,已经习惯了种美葵的农户在今年发现,往年只需五十多元的种子,今年一下就涨到200多元,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得不咬紧牙继续用美葵种种植。(记者 邱春燕)


中国60%食用葵花籽种植面积已被美国转基因种子占领!

每年的秋冬季节是炒货业的产销旺季,葵花籽更是年节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休闲食品。但一份来自中国坚果炒货协会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美国葵花籽已经占到我国食用葵花籽种植面积的50%,今年更是达到60%” 。这是继大豆、玉米后,我国又一个生存空间被洋品种严重挤占的农产品。我国的种子产业为何频频遭到挤占?种子产业被挤占将造成怎样的后果?请听中央台记者汪群均、安徽台记者罗曼、巴彦淖尔台记者图亚的报道。

  
秋季开始的每个傍晚,是北京真武庙二条街边一个炒货摊生意最好的时候。摊主年纪不大,善谈。他说他那最受欢迎的是炒原味瓜子。这么个小摊,仅葵花籽一天就能卖出100多斤。 没有谁会在意,自己买的瓜子是美国种还是中国种。摊主也只知道进的原料内蒙产的最好。

  
但记者近日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坚果炒货专业委员会得到的一份材料显示,美国葵花籽正在给我国的坚果炒货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与忧虑。

  
在这份呈报给农业部种植业司的材料中介绍:

  
自2002年以来,以美国葵花籽(简称美葵)为主的杂交葵花籽,以其高量产、外型美观而受到国内葵农的青睐,不到十年时间己迅速替代了国产葵花籽常规品种,到今年已经占食葵总种植面积的60%。

  
坚果炒货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将给我国特色农业及向日葵种子行业带来巨大隐患及威胁,后果十分严重。 只是,除了专业协会和专家,种植户和炒货企业并不知道或在意这份隐患。

  
内蒙古巴彦淖尔狼山镇70岁的陈虎旦种了一辈子的葵花2002年美葵刚出现时,他并不稀罕那洋玩意,但看着换了种的邻居种的美葵产量那么高,扛不住也换了种子,今年更是把40亩地全种了美葵。

  
陈虎旦:我今年葵花种的“5009”,就上了(亩均)752(斤)了,基本葵花就断住(赶上)小麦的产量了,你看厉害不厉害,我今年70了,听也没听说过葵花能上(亩均)700-800(斤)这个样子。

  
老陈所在的巴彦淖尔市地处河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向日葵种植基地,今年总产的6亿公斤葵花籽80%是“亩产高、皮色美观”的美葵。

  
炒货企业看中的正是美葵的品相,有大小两千多家炒货企业的安徽省, 60%的企业选择的原料是美葵。安徽省真心食品2010年葵花籽原料需求近一亿公斤,该公司采购部王经理直言,选择美葵就是看中它量大,外形好。

  
王经理:美葵量大,量是一个方面,籽,包括口感,美观各方面,还有一个价格方面,采购肯定是一个综合的比较,东西摆起来就比你好看,大小均匀。

  
至此,像大豆、玉米一样,美葵毫无悬念的掌控了我国食葵杂交种子市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这次跨国种子公司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张永健介绍,在刚进入的时候,为了让农民认可和接受外来的新品种,财力雄厚的跨国种子公司会给足农民甜头:

  
张永健:因为他经济实力比较雄厚,所以他采取的方法比如先将种子免费,或者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给农民,种子本身的价格优势,所以农民开始愿意种他这个,农民在种植的时候,他不会关心这种子是哪来的,是洋种子还是国产的,它更关心的是它的经济性能性价比怎么样,他的投入会不会得到更多的收益,经过几年农民就形成了种植的习惯,就愿意种他这个,就不去选择或使用国产的种子。形成依赖以后,进口的这些洋种子在逐步逐步的提价。 此时,种惯了洋品种的农民会发现,洋种子的价格也开始疯涨了。已经习惯了种美葵的陈虎旦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明年的美葵种子价格,这两年它涨的实在太离谱了:

  
陈虎旦:现在农民主要是承受不起种子吧,去年的“135”是五十来块钱,今年一下就长成二百多块钱。但是长成二百,也得咬住牙种。

  
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种子是粮食安全的关键,种业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但自2000年《种子法》颁布之后,中国种业开始了市场化进程。由于国内种子企业规模较小,难与大型外企抗衡,造成跨国公司大量涌入。

  
这些外资企业除了严重挤压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紧在国内进行研发布局。今年7月,有媒体报道称外国公司已控制中国市场70%的种子来源。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控制了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涉及到所有蔬菜作物,随后迅速扩张至粮油领域。大豆、玉米纷纷沦陷,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玉米更仅用3年时间就迅速成为中国第三大玉米品种。

  
有专家担心, 如果我国种业市场由“洋品种”占据主导地位,将会给我国粮食安全带来很大隐患。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张永健:

  
实际上现在洋种子大面积、全面地占领我国的种子市场,我想可能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产业利润被侵蚀了。特别是我们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如果农业被人家捏住喉咙,这个产业的风险会加大的。
发表于 2011-6-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elia1990 于 2011-6-29 12:00 编辑
回复  celia1990
全国早就已经悄悄地转了,不信,你可以随意,随机到任何一个乡下或随意找一个农村人问一 ...
shallylai 发表于 2011-6-29 09:33

1、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也不能留种
2、难道花也被转基因了?

你提供的证据恰恰证明了不能把一切不正常的事都往转基因上扯。
发表于 2011-6-2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6# celia1990

难道您不知道这也是转基因的一种吗?多问几个人吧。
正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根本的意思,“务本”就是万事万物追本溯源的意思。当你发现万事成物的根本是怎么的时候,就明白“道”是什么了。
发表于 2011-6-2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杂交稻不能留种, 最起码它没有跨过物种之间的界限, 是植物与植物的杂交, 像动物界的马和驴杂交的骡一样.

而, 转基因践踏了物种之间的界限, 把动物和植物结合起来, 他们想取代上帝之手吧(按西方的信仰).
发表于 2011-6-2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6# celia1990

花草~树都有转基因的! 南方的木瓜树和按树都是.

请看这个http://www.37ct.com/redirect.php ... o=lastpost#lastpost
发表于 2011-6-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8# 姜与炙甘草

杂交,只是人类迈向转基因的最开始,跟转基因的原理和目的是一样的,急功近利地想得到人类自己想得到的。
正如最初的农药叫“666”(这正是魔鬼的代称)一样,一旦用了第一次,就会用第二次,用了第二次,就会有更毒的第三次(代)。。。一直到现在欲罢不能,最终一招致人命
发表于 2011-6-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celia1990

全国人民都在吃转基因大豆油是个事实吧, 闷头吃了10年(从2002年算起), 对吧?

湖南湖北和广西, 一个是偷偷种植转基因大米5年多, 一个是偷偷种植转基因玉米10年多, 这几个地区的精子出了严重问题, 不能单和手机联想到一块吧?

还有, 那去年山西母猪流产, 猪不会用手机呀?
姜与炙甘草 发表于 2011-6-29 09:50


1、如果全国不孕率的水平近几年都是稳定的,恰恰是这三个省在上升,那么可以说与转基因有关,否则根本证明不了什么。不过据我所知,近几年全国不孕率都在逐年上升。
2、那个先玉335只在晋中种植吗?如果别的地方也种,但母猪却没啥事,能不能证明不是先玉335的事?
3、我举手机的例子只是告诉你把一些所谓的科学论据拿出来再用科学的方法推理出来都能得出所谓的科学的结论。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当然反驳也很好反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4-19 14:55 , Processed in 0.0324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