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荷香清露

我和孩子的读经笔记(有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辰辰又进步啦10-04-06
  好长时间,日记中记的都是自己的一些感受了,总觉得辰辰读经日复一日,好像没什么好写的了。可是现在回头想想这些日子,惊喜地发现,辰辰其实一直在进步着呢!


  这周,辰辰读经,已经可以用很正规来形容了。每天都能在我的指挥下,收拾好茶几,再铺上报纸,然后,把要读的几本书整整齐齐地放在左上角,开始认真地指读。前面几天,是我们一起跟着佳佳读,后几天,我领读,他跟读。这是他的要求。他觉得,他对经典已经熟悉了,我领读的速度可以稍快一点。我有时不小心读错的音,他会读出正确的。能一次性读完所有内容。


  很好玩的是,午睡的时候,我有时会和他坐在床上读一些。往往是读着读着,他就睡了,可是嘴巴还是在跟读,只是声音越来越小,后面连声音也听不到了,只看到他的嘴巴还在动……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听课笔记:《子罕》之二:子畏于匡(论天命与承担)(10-04-0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文字本身的意思很好懂。只是,孔子的话,在这里闪烁出了别样的光辉。

  孔子和弟子们在经过匡地的时候,被匡人误以为是曾在这里劫杀过的阳虎(据说孔子和阳虎相貌很像)被围困在匡地。危险的时候,孔子说了这句话。

  孔子的话本身的意思,也没有什么争议,大意就是,文王已经不在了,文王之道不是就在我这里吗?这个“文”指的就是周朝传下来的礼乐文化、典章制度等文化遗产。老天是要灭绝这种文化吗?如果要灭绝这种文化,就不会让我掌握它了。如果老天不想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在这里,孔子表现出非凡的自信。他把自己当成周代礼乐文化制度的传承人,认为自己是承有天命的。天命在身,匡人又怎敢违天害己?体现了一种勇于承担的精神。这种担当,就是一种伟大!

  孟子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有这样担当的王者出现,孔子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讲的就是他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中华五千年文化,没有舍我其谁的气魄,是无法担当的,不仅需要气魄担当,也需要义理担当,还要有事功担当。

  讲到这里,教授例举了历代有担当的大家,除了孔子外,还有孟子、朱子、阳明先生等。也说到他的老师,中国儒家协会主席蒋庆先生的担当。每一个大家,在担承文化的过程中,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师父,倾家荡产,倾一家之力呕心沥血推广经典教育,把中华文化的传承,当作自己的天命,这,也是一种担当吧!也许,下一个王者,就在这些读经的孩子中出现!)
 楼主| 发表于 2010-4-9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很忙,没有带辰辰读经。晚上九点,要睡觉了,辰辰说:“妈妈,我要读书!”双手抱住我的腿,仰头看着我。我只好带他读。读到第四本了,他说:“妈妈,我累了,想睡觉了。”上床之后很快甜甜地睡着了。
发表于 2010-4-9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荷香清露 于 2010-4-9 09:03 发表
  昨天,我很忙,没有带辰辰读经。晚上九点,要睡觉了,辰辰说:“妈妈,我要读书!”双手抱住我的腿,仰头看着我。我只好带他读。读到第四本了,他说:“妈妈,我累了,想睡觉了。”上床之后很快甜甜地睡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辰辰今日语录(2010-4-10)

  上午带辰辰去买菜,刚下楼走出大门,细雨飘到脸上,我说了声:“下小雨啦!”辰辰马上纠正:“不是小雨,是毛毛雨!”哈哈,还真是毛毛雨比较贴切呀!的确只是毛毛雨而已。辰辰得到肯定,又补充说:“毛毛雨更细,都看不到呢,要看车窗那里才可以看到呢!”

  小子最近小嘴可甜了,时不时用醉S人的眼睛看着我说:“妈妈,我喜欢你!”如果我说“我也喜欢你”,他就会说:“我更喜欢你!”

  晚上吃过饭后,爸爸要带辰辰和小狗下楼散步了,辰辰边穿鞋边叫:“姐姐,你吃了那么多,下去减肥吧!”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培养辰辰习惯的一些感受(10-04-15)

  越来越发现辰辰的一些习惯需要规范了,于是,这些天在有意识地培养他的一些习惯。
首先,我要求他读经的时候,一定要把茶几铺上报纸,读过的和没读的,分成两堆摆整齐。这个他做得很好。

  读经的时候,我要求他坐端正,手眼口都要到。他也在慢慢适应中,做得越来越好。记得春节期间我放松了读经,他就有了很多理由推脱。春节后恢复读经,花了好长时间,才慢慢又开始了。

  那天午睡起床,我要求他自己起来。他哭了。因为之前他醒来都是先叫妈妈,然后和我腻歪一下,就把他抱起床了。我以为这也是一项亲子乐趣。可是到现在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就想规范一下了,在他哭的时候,也装没被打动,只是提要求。他哭够了,就自己乖乖起床了。那以后,每天早上,中午醒来,都是自己乖乖地起床了。

  我正在总结这些习惯培养感受的时候,看到我的师姐也在说孩子习惯的培养,就转来了:

  很多人,包括家长和老师都认为孩子小,不能要求孩子坐在那读书,不必规范他们的行为,不必要求孩子安静一段时间。因为大人们认定玩闹是孩子的天性,他们肯定难以坐住的。所以,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大人们大都选择让孩子自由玩闹,甚至引导孩子们玩闹,而没有想过可以让孩子养成坐定的习惯。对孩子来说,玩闹当然很好玩的,没有不喜欢的。当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领,大人们认为是该规范孩子行为的时候了,于是试图想让玩闹惯了的孩子安静下来,而这个时候的孩子往往没有表现出大人预想的那样,他们依然很难静下来。大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收效甚微。一番努力之后,大人哀叹,这孩子就是太好动了,专注力很差,静不下来,真拿他没办法。从此,大人孩子齐齐陷入痛苦之中,因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场合是需要安静下来的。好动的习性一旦养成,就没那么容易安静下来。

  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如何描绘全凭和他们接触的人拿主意。孩子3岁以前是性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如果这个时间段不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孩子的性格基本就和大人的相差不远。如果养成了不好的习性,以后要纠正可要费一番功夫了。而如果在3岁以前就注重这些,以身作则,那么孩子在好榜样、在合适的氛围中就能得到熏陶,形成好的性格。这样的性格一旦养成,将会伴随他一生,不会轻易改变。


  就如经典。

  如果孩子是一棵小树,那么才能是枝叶,人品就是根本。一位国学大师说过:少儿读经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中华文化最好的货币就是经典,在年幼时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他们长大后一定会知道怎么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7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辰辰读了易经第51-55卦,大学第二节,文学启蒙《岳阳楼记》,成语接龙第900-1000个一遍,听了两遍录音。补读完了前天未完成的易经3卦。连续读经40分钟。进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18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辰辰读了两次。听了两遍录音。

  上午读了一次,完成得很好。

  到了晚上读经时间,我还没说,他自己主动说:“妈妈,我要读书啦!我乖吧?!”然后自己收拾好茶几,一口气读完了四本书,花时30分钟。然后上床睡觉了。

  之所以读这么快,岳阳楼记是他自己一口气读完的,成语接龙差不多也能背诵了,我提示了几个地方。易经和大学,是我领读的。

  对经典熟悉了,他的嘴里,常不由自主地吟哦出来。晚饭之前在吟哦岳阳楼记,玩玩具的时候,在吟哦大学......

  今天看过神奇校车中的一本《腐烂小分队》,里面有词语“臭到捏鼻”“臭到晕倒”,今天小狗不小心拉了屎屎在地板上,他马上捏住自己的鼻子说:“臭到捏鼻!”赶紧做逃跑状......


[ 本帖最后由 荷香清露 于 2010-4-18 08:1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给我的惊喜10-04-18

  今天,是我们读经第42周的最后一天。

  周末这两天,时间充裕,我让孩子白天读一遍本周内容,晚上读一遍。昨天,所读的文学启蒙和成语接龙,辰辰基本能背诵,大学也很熟悉,易经则稍显生疏。

  今天晚上的读经时间到了,辰辰说,他已经长大了,要自己读,不用妈妈管了。说完就自己找好书,整整齐齐地摆放好,很快就把文学启蒙中的《岳阳楼记》,成语接龙的100条成语,大学第一部分自己指读完毕!

  易经的5卦,则需要我稍加指点,95%能自己认读出来。

  三岁半的孩子,能自己独自指读,哈哈,辰辰真给了我不小的惊喜!
 楼主| 发表于 2010-4-20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听课笔记 子罕之三—之七(10-04-19)

  子罕之三:求道之路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遂欲从之,末由也已。”
讲到这句,教授简直是一唱三叹啊。他大致是这么解释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圣人之道,高妙,难以琢磨,摸不着,抓不住。需要用心去体悟,用生命去印证。可是,并不是不能学习的,孔夫子真是太会循循善诱了呀,他用“文”、“礼”来引导我们入道。让我欲罢不能,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其上。好像有一个高远的目标树在前面,我无法停止自己的脚步。

  圣人之道是教人明理、教人以智慧的大道,正道,一旦开始入道,是欲罢不能的。儒家入道之路有两条:一是理入,一是学入。学入,直接告诉他该怎么做就是了。“学然后知不足”, 学无止境,学后方觉学之难。颜回之叹,可知颜回之境界之深。颜回有幸,有师若孔子,自可“见其进,未见其止”。

  可是现在有些人,甚至有些学者,动不动就说:学国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呵呵,一听到这样的话,就觉得无法和他们对话。未学之,何以取舍?学过,有了价值判断,才有判断的权利。说到底,“精华”、“糟粕”之说,就是嚼人家的甘蔗渣。如果你真想学圣人之道,虔诚地去读,才是正道。

  子罕之四:待价而沽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记得我上初一的时候,听语文老师说了这句:“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当时老师的解释大约是:孔子也是爱财的。似乎带点贬义。所以教授讲这句的时候,我特意仔细听了)

  周教授不止一次在讲课中说到:贯通六经,才能真正弄懂某部经典,经典不能采取翻译的方法去理
  教授对这句话的解说,也充分体现了他通读六经,站在不一般高度的对经典的理解。

  孔子具有治国之才,又有高德,所以子贡会有此问。

  儒者就是这样,学了平天下之学问,学而优则仕,学成文武道,货与帝王家。可是,不是什么人要货,孔子都是可以“货与”的。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孔子在等待的沽者,是文王式的,刘备式的。

  儒者从孔子开始,就开了这么一个先河,不主动推销自己,而是待价而沽。不屑于推销自己,这是多么大的格局呀!美玉于斯,烁烁其华,想忽略他的光芒都不行啊!

  子罕之五:逝者如斯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般人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时间宝贵,一去不复返,要珍惜啊!

  教授则说,这句话说得是,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去,道体之本然。老子曰:天体刚健。

  人类历史也一样,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去不复返。

  时光确实是宝贵的,学习、求道,要抓紧时间啊!

  子罕之六:好色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好色,指一切美好的映像,一切美好的事物。好的风景,好的文字,好的图画,美好的女子……

  好好色,是人之常情,是人的本性。

  刻意为善,是出于私心,是伪善,是假德。

  道德有真假之分,好德如好色,才是真道德。
  (讲到此处,教授把这个好色,和现代的好色比较讲了一番,对现代的好色批评若干….)

  子罕之七:后生可畏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教授讲到这里,说起了他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初接触国学经典的往事。然后才讲后生可畏:我读经二十多年,研究二十多年,可是,看到现在好多读经孩子,才几岁,就能背诵多部经典!不能不感慨后生可畏!我自己没有童子功啊,大学了才开始读经典!

  (感谢推广经典的各位老师,我家孩子也从小开始读经了)

  这句很好懂,教授重点讲了个“闻”:闻道。重要的是要尽早开智,开悟。早读经典,早开智。社会需要人格培养,这样的人,才具备人格风范。人格挺立起来了,干什么都很大气。-经典就是教我们做人的。人立起来了,做事就容易。(若干例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时的辰辰(10-04-20)
  
  辰辰自己读经的时候,有时他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我问:你怎么那么慢呀,他说:我在认字呢!

  有时候,他不读,停顿一下。我问,怎么停了?他说:我在想这个字怎么写。

  读到幽字,他说:妈妈,这个幽字,外面有个山,里面有两个幺。

  读到车,他说:妈妈,我也会写车,先写.....

  由此我想到那天听教授说的: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可以观,可以画.....辰辰一定是在脑海里,有了这个字的空间图像,呵呵,自恋一下

  辰辰才上幼儿园小班,可是他们每天都有一点作业。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就有作业,不好。可是一个多月下来,辰辰没有把作业当成负担,他很喜欢他的那点作业,随之形成的,是学习的好习惯。
  每天一回到家,辰辰就想完成他的那点作业。感觉就因为这点作业,给了他成就感,给了他展示的地方,更让他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感谢幼儿园!

  群友西米(328433108)  9:37:54
  中国汉字,每一个都是一副有意义的美丽图画
  孩子更能发现这副画的美和灵性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辰辰读易经给我的震撼10-04-22

  今晚辰辰读经的时候,给了我不小的震撼。

  本周读的是文学启蒙中《前赤壁赋》、《篱翁对韵》中的“一东”、《大学》第二部分、《易经》第55-60卦。
  《篱翁对韵》,他在听过两三遍之后,基本就能自己读了,个别地方需要我提醒一下,其余地方连记忆带认字,能自己读。《大学》由于听过了,也能自己读出来,《前赤壁赋》以前读过,这次也能自己读了。最陌生的,就是《易经》的这5卦。

  这周听了几天,读了两次易经了。

  昨晚,他要求我领他读易经,我领,他跟。

  辰辰有个爱好,读旅卦,就要数一数这卦里有多少个旅字。今晚也一样。不过令人震撼的是,他读到每卦的大象辞的时候,就抬头对我笑:“原来是这样!”刚读地56旅卦的时候,读到《象》曰:山上有火,旅。他这么说了,我还以为是偶然的。可是读到57卦的《象》曰:随风,巽,他也对我笑着说了这句话,读58卦的《象》曰:丽泽,兑;59卦的《象》曰:风行水上,涣;60卦的《象》曰:泽上有水,节,他都是这样的表现,给我很大的震撼!难道孩子,真的具有天生的颖悟?每卦的大象辞,是这卦的灵魂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语听课笔记 子罕之八: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对子路,读论语的都很熟悉。他是个个性分明的人,率真可爱。也是唯一敢质问孔子的弟子。我个人很喜欢他,孔门有了这么一位弟子,读论语多了很多乐趣啊)。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这句很好理解,就不多说。要说的是这种态度的可贵,所以孔子才赞叹子路。

  孔子有教无类,弟子中有贫寒如颜回、子路的,也有富如三家子弟,国君之子。古代等级森严,求学也是分阶层的。孔子打破了这一陈规。

  但是孔子能做到,学生们不一定能做到。在贫困低贱中长大的孩子,内心深处的自卑感无法根除。
可是,子路能做到。

  忮:怨恨(有点今语中的“仇富”的味道)。

  求:要求,贪求。古代对不同的人,要求是不同的。对庶民,不以君子之道要求,鼓励他们求财,求富贵。对士大夫,最高要求,则是求德,求道。古代是福德一致的社会,儒学,就是功名利禄之学,学成文武道,货与帝王家。现代人不学儒学,因为各项考试都不考儒学,如果儒学成了功名之学,自然就会得到推广。作为王官学、治国平天下之学的儒学,在几十年之内,必定会成为必考之学。

  孔子对子路的态度,说明了圣人的价值取向。

  君子谋道不谋食,不是说君子就不求财了,而是外在的财富不能成为价值,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古今优秀人物的共同特点,就是都突破了一般的价值观,求财不是他们的终极目标,所谓堪破钱财。但往往这些人都不会缺钱。更不会为钱烦恼。

  子路的认识,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做不成的呢?确实值得先生这么表扬。表扬用的句子,居然还来自诗经,这下,率真的子路可高兴了,终身诵之,呵呵,很可爱。这下先生又来泼冷水了。“是道也,何足以臧?”君子本来就应该这么做的,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呵呵,孔夫子真是因材施教啊,这对师徒的故事,也很生动有趣!论语中有多处类似的对话。
发表于 2010-4-26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之道贵以专
发表于 2010-4-27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家孩子快三岁了,平时也在读一些三字经,和唐诗。但是没有像你这么有计划性的来规划。一般是睡觉前爷爷给他读一些。然后他就记住了。发音也不太标准。

可以把你手上现在的资源列一下表给我吗?非常盼望得到你的指点。比如哪些是网上可以下载的,哪些是要自行购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20:00 , Processed in 0.0394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