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桂亮邮箱

针灸补亏正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道正法之论整体系统针法(四)

在《上古天真论》中提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这一论点,正如姚止庵所说男女之壮,并始于肾气之壮实,其后(弱)也,亦由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此故总以肾结之。然而就《内经》全书而论,起理论重点在后天,肾为五脏系统中的一脏,并无特殊处,而言及肾为先天之本仅此篇而已。由此可见,《内经》关于生命的先天理论尚处于初期阶段,并未充分论述。及至《难经》才将《内经》中肾主先天诸义归属于命门,云命门者,诸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又云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之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从而进一步发展了《内经》中生命中的先天理论。后世皆重《内》而轻《难》,《难经》中的先天论几遭湮灭,也造成了肾先天,后天概念的混淆,实在有辨明之必要。


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难经》中的命门理论的确是在《内经》中的先天理论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而使后世医家在其基础上根据太极图和先天图,构思出了命门太极理论。它是以二肾与命门组合成命门太极函三为一的组织结构,以中间命门为肾间动气,氤氲消息,圆融而不碍滞,具有生生不息之机,有不期然而然之神功,创造出命门太极理论的整体气化功能的新模式。而笔者所要论述的是命门太极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想象和构思,更是一种实实在在一气流转的真实内证体验。正所谓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再印证理论。笔者在命门太极理论指导下,通过针法来培养先天元气,在其培补过程中发现,患者都能够深切感受到二肾与命门之间一气流转的体验。在针刺的体验中,患者先感受到二肾发热继而命门发热,二肾与命门之间热量不断进行相互移动转换,最终热量充斥了二肾与命门及整个腰部,由此我们可以证实命门太极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有实践基础的;并且笔者认为只有在培补先天元气的过程中,才能深切感受命门及二肾温热,形成一太极之体。有些人提出针刺命门穴使其发热是否能达到培养先天元气的效果?笔者认为如果按照命门太极理论来解释,命门穴不是命门太极的外应穴位。而且命门太极是一整体无对应经脉,故无主穴。

《上古天真论》中还谈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表述肾不但藏先天之精,而且还藏纳脏腑活动化生的后天之精。这种认识成为后世论述肾与其他脏腑的先后天辩证关系的依据。肾藏先天之精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于其他脏腑的后天活动化生精气进行培育,才得以不断滋生,二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即是如此,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如此。临床上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就是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通过以上理论的指导,笔者提出了先后天并重,肾为先后天之枢纽的理论。在《内经》中重视脾胃,后天化生的精气对先天之精的培育,以脾胃化生的后天精气为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

笔者总结:运用针法培养先天元气是笔者研究针道的成果之一,而针法培养先天元气的最终目的和效果就是保养肾气延年益寿,治疗疾病则以整体启动治疗局部,奇正相生,孰能穷之?无病则强健身体,正如《内经》云:此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有子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1-1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9年针道之总结

桂亮

在即将挥别的2009年之际,回首这一年间的辛勤耕耘及对针道的刻苦专研,终于得到了回报。当看到自己的研究丰硕成果时,感受之前所付出的那么多心血,现在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年其实是研究针道学术最具有突破性的一年,也是这近二十年来研究针道,最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一年。现将今年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一番,也算对自己研究针道过程中的一个见证吧!
1:完成了《王道正法论整体系统针法系列》文章,此系列文章是对自己这些年来对针道理念的总概括,也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再认识和再升华。
2:针对之前著作《金针探秘》系列,进行了一次修改与修正,并且融入了最新的针灸理念与成果。特别对于文章中欠通顺的语句进行了梳理,基本能够让读者较为通畅的阅读系列文章,进而使读者会更容易理解笔者的针道思想与内涵。
3近一年多来,从理论到实践对针灸阵方进行了提炼,去繁杂而留精髓执简驱繁,完成了以一法代万法,万化归一之阵方,因为简洁是智慧的精华,从而真正领悟了通一毕万之道,也就是任何需针灸调气之疾病,皆可以以笔者所研究之一阵方统之,且疗效显著此万化归一的针方出现,其实也达到了笔者所要求和推崇的最高境界。
研究针道其实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就好比画一个圈,起点处就是终点之所。虽然都在同一点处,但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从起点至终点已经走了这么一圈,对行径之轨迹也相当熟悉,研究针道也就是摸索这一过程。回顾这些年来针道探索,开始从师承发展,而后一直由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与发挥,现今又回归师承之绝学,整个经历过程犹如转了一圈,由起点处行至终点,返璞归真从而真正的领悟了针道之真谛。
展望来年,笔者仍将《金针探秘》未修改之文章进行重新调整,也同样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求对读者能从中受到启发。另外笔者也将收录或转帖一些中医基础的文章,帮助读者从基础入手,由浅至深的了解和解读中医基础理论,进而对中医针灸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感受,通过这样的方式方法,希望能使中医爱好者感受到传统中医针灸的无限魅力。
2009年即将走过,笔者也期望所有朋友能够在新的一年中针道精进,来年会有更大的收获。
                                    
 楼主| 发表于 2010-1-20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道正法之论整体系统针法(五)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多次提出元气的盛衰聚散及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着人的生老病死。元气充足、运行正常。是人体健康的保障;元气不足或气机失调,则为致病之因,故有百病皆生于气元气虚为致病之本之说。因此防病治病也应以调护元气为本,善养生者更应正视护养此气。故张介宾说:盖天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类经.运气类》)。


笔者在《论整体系统针法》系列中也已经提到培养元气的基本理论:《上古天真论》中还谈到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表述肾不但藏先天之精,而且还藏纳脏腑活动化生的后天之精。这种认识成为后世论述肾与其他脏腑的先后天辩证关系的依据。肾藏先天之精之所以生生不息,全在于其他脏腑的后天活动化生精气进行培育,才得以不断滋生,二者是互相依赖,相互为用的辩证关系。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即是如此,肾脏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也是如此。临床上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就是这种理论的实际运用。通过以上理论的指导,笔者提出了先后天并重,肾为先后天之枢纽的理论。在《内经》中重视脾胃,后天化生的精气对先天之精的培育,以脾胃化生的后天精气为主,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反之临床上不遵循先后天同养,以后天养先天的养生原则,补后天以实先天,补先天以长后天的治疗原则,则必然在临床之中徒耗正气,无形之中必然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正因为如此笔者所研究的针法从温补中土脾胃为切入点,先立于不败之地,此乃针法之王道。

当前一些针者根本不去考虑是否合乎针法之王道,往往追求一针治病,那么历代传承的配穴方法还需要流传下去吗?一针治病不是激发元气还是什么呢?因此霸道之针是当然某些针者急功近利的具体表现,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针道。笔者所领悟和理解的针道就是:结合针道治病的境界,我们无需刻意的有目的有意图的去攻克疾病,而是要通过调气之法,顺其自然的实现合目的合意图的有常有序去引导疏通疾病,使疾病在无形之中自然消退,而一切又是如此的平淡无奇简简单单,这就是顺应自然的力量。疾病是生命抗争的表现和反应,我们不仅要读懂生命抗争的外在表象,更要探知是什么引起了生命的抗争,所以我们真正要解决的不仅仅是表象,而是表象背后的生命异样的活动。

结合针灸之法,笔者借用《内经 九针十二原》迎之随之,以意之,针道毕矣。来理解自己的针道,即是圆融的技法,从有为自然过度到无为,再加上平和的心态,这即是笔者的针道。因此欲对针道有所精进,必先对意志进行锻炼,忘却成败得失,以求达到内心的空无一物,来开启智慧的火炬。无为无不为不仅是指导我们治病的理念,心态的体现,更要贯穿调气的整体过程之中,来达到大巧若拙无法之法的境界。当然对于培元针法不仅要进行理论上的融会贯通,更重要的是如何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从真正意义上达到王道正法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0-1-29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2010年针道巅峰之作:万化归一 终极针法

                              桂亮

    万法归一之终极针法立足点在于:以简驱繁,通一毕万,以不变应万变。通过以不变应万变的针道法则施于患者,可自动完成诊断检查和治疗疾病之全过程。在针灸调气的过程中,更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灶或身体隐疾,完成千变万化的气化反应,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即是无法之法,一法代万法之奥妙之所在。
    万化归一阵方的出现,是笔者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反复思考,最终领悟了一法与万法,和无法之法的内在联系。经曰:执一为天下式,守一方能知万事,故能为天下法式也。因为在针灸配穴之中,由于治疗的需要,自然就会延伸出许多的针方与阵方。而阵方的研究一方面要考虑患者疾病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要结合中医理论的思维。如果研究的阵方虽然是结合了中医理论,却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脱节,那么这样的针方也就没有了实用性和针对性,疗效也就大打折扣了。反之一味追求某穴治疗某病,丢掉了中医理论,后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研究针灸的排兵布阵,要将这二方面妥善有机的结合,才能显现阵方的特点与优越性。
    当研究针道到一定的层次,各家的针刺手法大同小异内在已经没什么大的区别了,而后就是针灸理念的问题了。有了扎实和良好的中医理论,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自然就能够排兵布阵了,理论越全面,布阵也就越圆融,配穴自然更精细了,最终通过精妙的针刺手法,来实现针道中的攻防之道。但如果围绕着于五藏六腑之生克变化或气机升降来布阵,只能越来越繁琐和复杂,阵法的名目也就随之越来越多。直接从先后天生化无穷入手,便能化繁为简,万化归一,则根本不用任何阵法,因为我根本不与任何交手过招,掌握守一之道,就能统御无敌于天下。《淮南子》:“夫无为则得于一也。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战争者,以战为争;而法道者,以不争为争也,所谓“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当前针灸越搞越复杂,名目更是越来越多,却离针道的本质背道而驰。虽然各种方式方法令人目不暇接,但却大都在术,而不是“道”。以简驱繁以不变应万变,通过以不变应万变的针道法则,正是大道至简。通一毕万,无为而无不为,则自然脱术入“道”,真正进入“道”的境界。无为是顺其自然的发展,无不为则是自然而然的成功。在万化归一的针法调气过程中,先天之气不召而自来,天下自来归顺;不言而善应,一呼一应则疾病愈于无形;气虽无形无体,但气化之功无穷而玄妙,默默赞天地育万物调气机,生生不息坦坦荡荡,功成而身退。因此万化归一之终极针法是一切气机神妙变化的总根源,总门径。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百事之根,皆出一门;道者,更是一切变化的源泉,同样也是人之小天地的根本。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殷氏针法桂冠江南,作为入室嫡传弟子笔者也珍藏了一脉传承殷铁珊师祖的许多珍贵书稿。师祖不仅针灸技法娴熟,且文采飞扬。许多书稿看罢,令人赏心悦目,仿佛亲临师祖身边,观师祖为患者施针烧艾。从这些书稿的文字之间,感受到了师祖的谆谆教诲,一切都在这笔墨之间进行无形的交流与沟通,针法精微之处在此纤悉无遗,阅一遍有一遍的体会,阅十遍有十遍的收获。笔者在网上发表一些师祖为患者所开的病假记录,虽然只是一些病情记录,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师祖对病情的细致观察,以及针法的稳健与疗效的迅速,因此与大家一起鉴赏与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0-2-8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殷铁珊文笔鉴赏(一)

苏州市纺织品公司党支书朱有刚同志患腰背酸痛已历十三年之久,近来变本加厉,涉及四肢,行步无力,气逆上喘,头昏口干,夜不安寐,大小便均所欠佳,饭食由此减退,精神因斯不振,症非等闲,故治颇棘手也。前来敝处委以针灸治疗四度后,上述症状幸即微露曙光,究以密云颇久,阴雨绵长,所以欲望碧天青晴,而烈日当空者,尚须有待乎将来也。今宜继之以针灸,犹宜作适当之休养,针治与作逸配合,则收功效较快,我的建议暂请给以病假一个月,特此证明!
敬礼
                                                殷铁珊诊
                                            一九六一年二月十五日起
 楼主| 发表于 2010-2-13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代表喜庆!今天是大年夜,首先祝关心笔者和笔者关心的朋友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年后又是一个繁忙的开始,初二过后,一些江浙沪的病友趁假日来调养身体或进行治疗,至正月半又有二次市委举办的太极拳及推手的表演和比赛,笔者也预祝自己在新的一年中拳道精进,对丹道研究能够势如破竹!呵呵,正月十五再见!再祝愿论坛发展越来越兴旺!
 楼主| 发表于 2010-3-2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殷铁珊文笔鉴赏(二)

上海警备司令部处长上校李荣松同志患严重的胃肠病,兼之肝家炎热,所谓木克土也。受病颇久,形寒,头昏眼花胆怯十分。闻木音惕然而惊,夜不安寐便不通畅。胸闷腹胀颇难忍受,犹以胃脘中宛如冰块一团,几年来用各种方法实难消除。口狂渴,日需饮水二十磅,为此复杂,治颇棘手耳。自本年冬末来苏,委敝处施以针灸治疗。后上述症象悉数有所好转,但病根深,正气衰,欲求根除,须继之以针灸。尤宜很好的休养。然在这针灸期内,首当慎守禁忌,否则恐百战之胜,而一旦败也。谨之,谨之。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殷铁珊诊

                                            一九六0年十二月十九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針道秘旨

桂亮

用針無非在於調氣,調氣者在於先天及後天為妙用,此等法門,得之必獲自受用,切勿輕看之。訪道求師,有時訪盡一生終無所得者也有許多。而下工濫用元氣者必終將自食惡果,在筆者的文章中已經多有論述,自不必再多言了。而針技較高者,取穴少而精,從少用元氣立意,雖也能達到一定程度的治病實際療效,但畢竟不是從源頭和根本上進行根治,好比植樹者,必培其根。因此從長遠角度來看,以少用元氣立意,即使暫時有良好的療效,卻未必能夠保持長久。正因為如此,先後天並重,將二者有機的協調起來,通過以不變應萬變的針道法則,通一畢萬,這就是小術與大道的本質區別,他們之間畢竟是不可比擬的。當前對針刺手法有一定的成就者,均能夠針出氣化反映,就好比全身許多穴位通過針刺手法都能夠針出全身或腰背發熱或排寒等氣化現象,而其中關鍵的問題就是用什麼樣的中醫理論來針出這些氣化反映?並且針者是否能夠將逐步的氣化反映效驗能預先告知患者?是直接激發腎氣所得?還是從三焦別使氣化所得?或者如何如何等等,而不是針到哪里算哪里。如果連患者身體內產生的氣化現象,是好的反映或是不良反映等等都茫然不知,那麼必將禍害患者的身心健康。這些問題都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正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如果不是在正確的中醫理論指導下,所針出的氣化現象,並不是所有都是好兆頭,某些反映可能是元氣大衰的標誌,氣化反映的確是針出來了,可是疾病卻並沒有隨之好轉,有時可能愈加嚴重,此學者不可不知也,所以針者必先知己知彼,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里,這其實也就是“道”與一切旁門小法小術的天淵迥別。當前各種針法層出不窮,各種小技巧也數不勝數,殊不知真正下針只能只此一法,千千萬萬又有何用?古之所謂言下徹悟,智者一旦老師點睛,則豁然開朗。悟之則惟簡惟易,執之則愈繁愈難。學針道者,卻往往背明投暗,又不識邪正,棄正求邪。本欲求能夠依靠各種小技巧欲速見功,卻反致流弊無窮,才知道小法小術,終將無成。

正因為如此通過萬化歸一之針法,先後天相互陶融,陽氣因之而增長,邪氣便自然消退,自然默默發生變化,氣機不調自調,生生不息,功成而身退,疾病自然愈於無形之中,這就是針道的高境界,豈可以與旁門小術,同日而論哉!此萬化歸一之針法,猶性功之頓法,於此起手即於此歸根,不可不知也。能悟此大根器者,即知此一法足矣,不必在用它法,扶正在此,祛邪在此,培元在此,補虧在此,先天再此,後天亦在此。貫穿針道通三關一氣流轉,陽進一分則陰去一分,守中抱一元精雲布無為而治矣!故曰:“得其一,萬事畢”。針道秘旨,至簡至易,非過來人如何能知?當然此種言語只能與達者談,否則以為我狂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3-2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殷铁珊文笔鉴赏(二)

上海警备司令部处长上校李荣松同志患严重的胃肠病,兼之肝家炎热,所谓木克土也。受病颇久,形寒,头昏眼花胆怯十分。闻木音惕然而惊,夜不安寐便不通畅。胸闷腹胀颇难忍受,犹以胃脘中宛如冰块一团,几年来用各种方法实难消除。口狂渴,日需饮水二十磅,为此复杂,治颇棘手耳。自本年冬末来苏,委敝处施以针灸治疗。后上述症象悉数有所好转,但病根深,正气衰,欲求根除,须继之以针灸。尤宜很好的休养。然在这针灸期内,首当慎守禁忌,否则恐百战之胜,而一旦败也。谨之,谨之。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殷铁珊诊

                                            一九六0年十二月十九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3-3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殷铁珊文笔鉴赏(三)

上海市委杨士玉同志患胃病已达十五年之久,食后腹胀,怕冷特甚,左颊紧胀,头昏痛口干幸得时愈时发。年来变本加厉,发则紧密而无休止,且现通宵失眠,由此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矣。前来委敝处施以针灸治疗数次后,上述症象一一均见好转,尤且食而知味,所以胃纳大佳,究其因,昔日被病所困,故食而无味,消谷久也。但病较久不易短时根除,须继之于针灸,贵乎好好地休养,将来邪气退正气伸,精神更必大大的好转,与畴昔比之不啻判若两人,苟能为此即气盛脉旺之时,也是恢复健康之期,惟禁忌随时宜慎,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殷铁珊诊

                                 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三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余之求学悟道经历

笔者练太极早于研究针道,十六岁时便开始留心武术锻炼,因为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人都会练些拳脚功夫。开始学习太极拳也属偶然,也是朋友介绍才开始接触,起初只是惊奇于太极推手的技击。记得当时开始时学习时根本看不起太极拳,认为这是老头老太的早操,有一次我与老师说练太极拳有什么用?老师说你可以试试看,我站着不动,随你怎么用力推,我可以一步都不动。我就用力推住老师胸口一发力,却不知推了个空,一下子就摔了出去。我就对老师说我还没有准备好,再试试看。我站稳马步稳步向前推,这次总以为自己多少会有些效果了,不曾想我整个人都被抬了起来,又摔了出去。由此才重新认识了太极推手,才老老实实的练太极拳,再规规矩矩从太极推手中的单盘手开始练起,由此才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其实每个人在不断的追求中,每个阶段所需求都是不同的,拳道与针道亦是如此。当时练太极拳的心态就是练技击,以此防身强身,所以练习的方向就是招式与技巧,最好就是擒拿与反擒拿,因为这个最实用,素不知这样练习的已经是偏离了方向,可在当时又怎么会理解呢?没有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根基,再努力也是枉然!因为是背道而驰,只能是离正道愈走愈远!
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一大帮人就是起早至晚练习太极推手,一直练到腿酸疼得抬不起来,连上楼梯都爬不上,还乐此不疲。其实锻炼下桩功夫是正确的,下肢越有力重心也就越稳定,不容易拔根而起,而手上练的就只是灵活性和技巧速度,殊不知速度与技巧练到一定的程度就无法再提高了。整个锻炼方法无法做到完整一气,上下完全脱节不能够进行调整,所以无法再进一步进行深入。后来每个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老师也进行了搬家,无法进行联系,大家一起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更不用说大家一起锻炼了。笔者此时也开始进行针道的研究了,接触了传统文化,知道太极拳不应该是这样练的,但也不知道如何练习是正确的方法,太极锻炼也由此偃旗息鼓。此时气功潮席卷大地,也为笔者今后研究小周天针法埋下了契机。
对于针道的研究,刚开始跟随中医院副院长学习,针法关键在于手法,但看到老师针刺手法,实在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机缘巧合,投入殷师门墙,对于针刺手法开个眼界。从90年随师就开始了气化反应的研究,当时感觉殷师配穴就这么些穴位,说句实话不以为然。在随师学习阶段,又到全国各地进行学习研究拜访明师,后至北京有幸跟随单玉堂弟子陈师学习子午流注针法,由此对殷师的配穴方法有一定的疑惑,当时认为子午流注的配穴为最佳。笔者当时就有一个理念,那就是阵方的运用,当时也摸索出一些阵方疗效不错,那时就按照五行相配,哪些患者就用哪个阵方,当时也是对能针灸出现的气化反应现象而沾沾自喜,但那时还没有出现阵方的连贯性。气功潮的出现和当时能够针出气化反应现象,使笔者雄心勃勃,并着手准备研究小周天针法。其实当时的气功与现在研究的丹道是天壤之别,那时有位友人就推荐我看《中国气功大成》一书,这本书对我印象极其深刻,因为是一点都看不懂,因为很多都是丹道内容,满纸都是铅汞。当时就有这种想法,今后一定要对丹道进行系统的研究。小周天针法是笔者研究针道中的另一个里程碑,因为研究和完善这套针法,整整花费了10年光景,直至2000年才发表在《气功》杂志上。因为当时在针灸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气化反应,不同穴位的配伍所产生的气化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通过这些气化反应的总结和提炼,再结合气功锻炼的原理,确能出现小周天的反应气机,大的布局已经有了,但是许多细节还是很不完善,而整个细节的完善至2000年才告圆满。通过这些阵方的运用,调节完善患者的体质,而后渐进渐行,最后贯通小周天,使针法产生连贯性,这也是研究整体系统针法的粗步脉络。
笔者于2000年接触互联网,当时还请人做了个网站名曰:《道家针灸养生网站》,只是自己对互联网一窍不通,又不会管理,一年后就关闭了,最后还是觉得在网上写文章发帖比较好,故此一直延续至今。其实在网上交流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一直保持对针道研究的热情。有了这样的热情就能一直深入的探索研究。有了这样的学术探讨氛围,就不得不逼着自己继续钻研下去,整体系统针法也由此诞生而出。整体系统针法是将六十六穴的气化途径进行了总结,也是对之前所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个人理解所谓的穴性的疗效是通过针刺穴位所产生的气化线路所实现的,通过对六十六穴的气化线路进行分析,再结合补先后天的针道理念去粗存精,将针道针法精简至九路,这九套针方贯穿十二经,每套针方都有侧重变化环环相扣。这九套针方的运用在临床中疗效显著,本以为到此境地无法再上升了。至去年2009年灵光显现,重新又回顾了殷师针法,明白了以不变应万变的针道法则,最终回归殷师针法,并在殷师针法的基础上再进行了补充与完善。由此始知大道惟一,惟一就是不二,真正的针道只此一法,下手亦只此一法,贯通整个治疗过程,起手于此,收手也于此,犹丹道玄关一窍,张伯瑞在《金丹四百字叙》中说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
太极拳的锻炼虽然由于研究针道而暂时停止,但是太极的理论的摸索却日益成熟,更可喜的也是在2000年,在门诊上竟然又遇到多年就没相见的吉老师,真是天意巧合。遇见老师后,与老师进行了一番长谈,因为对于太极拳的理论已经十分的了解,与之前的盲目练习还是有所区别的。老师也谈了这些年自己锻炼太极的思想转变,身体的拙力已经化尽,因为要将自己原先的技巧与速度全部抛弃,才能有所提高,这与太极拳的理论完全一致。接着就与老师进行了盘手,发觉自己推到老师身上就是一个深深的空,而且在谈笑之间就将对方的力量从容化解,我知道这就是我所追寻的真正太极推手,之后自然重新再拾起以前所丢下的太极,重新开始重头开始。
聪明的人往往容易懒惰,因为又有老师在身边指点,所以练的过程中经常偷懒,加之研究针道花费了我许多精力,而且又要花时间看各种书籍,反而是老师替我着急。其实老师带了许多学生,而许多学生学了一些就到外面去和别人经常去切磋了,而我已经完全理解了太极推手的奥妙,因为在拙力未退尽时,尽量不要和别人进行比较高低,一比高低或者用力发力,反而会致拙力加重,虽然花费许多时间锻炼,反反复复效果却没有得到进步。而我反正就跟定老师最多练得慢一点,却不走弯路,这一点和研究针道十分相近。经过了这么多年断断续续的太极推手锻炼,身体拙力已基本化尽。因为研究太极推手并不是去争个胜负与高低,而是通过这样的锻炼方式,调节自己的身心延年益寿,锻炼自己的全身腰胯,使身体各个关节得到了运动,再结合太极拳的锻炼,使体用和一,渐入大道。
当前针道的研究终于已经全部完成,今后主攻就是太极拳与丹道了。太极拳与推手已经有明师指点了,已不必多花心思了。对于丹道的研究,由于有之前这么多年的积累,也已经有了研究和实践的目标与方向,并且此三者可以相辅相成,因为针道拳道丹道之间的原理是相通的,可以进行互补。研究学术就是要精专,人生如果这几样学术能够学通的话,我也已经知足了。现在我也每天抽时间练拳,这在以前还是无法坚持做到的,功夫不过就是方式方法加上恒心与毅力,如此才能大成,我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笔者的求学悟道之历程,一方面的确是机缘所致,另一方面个人认为是眼光独到,能够辨别真师。笔者接触过许多针灸老师还有一些名家,但真正对笔者有所帮助和启示的明师也只有一二位,针道的传授不在于技巧,到一定的阶段,针灸的理念与思路才是最重要的。针灸理念的突破,针灸水平才能也随之提高进步,拳道亦是如此。以上是笔者这些年来求学悟道之历程,也是这么多年来的一个真实写照,这么多年一路走过,而这篇文章好像镜子一样,让我好像看到自己从少年到现在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今写下此文以作见证,也可以告慰自己了,同时也万分感激这一路走来殷师,陈师和吉师在针道拳道中对我的莫大帮助,还有感谢一切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
                                            桂亮
                                      稿于2010331日晚
 楼主| 发表于 2010-4-2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殷铁珊文笔鉴赏(四)



舟山群岛城关钲东官庙弄2号徐万金同志两足麻痹不仁,入夜为火烧热,步履无力转侧不便,双手亦感疲乏,由此头昏健忘夜寐欠佳,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等,上述症状据达十余年之久矣。前经来苏委敝处施以针灸治疗三度后,宛如大雨骤止,虽乌云密布,而病况已觉好转,所以再接再厉,犹作短兵之交战,幸得连战皆捷,出奇制胜,病魔望风披靡,患者风采满喜气扬。惟病魔盘踞较久,今欲全面根除,尚须有待乎时日。按医理论之,宜乘胜追击,不容其一刻之喘息,而清剿固不可缺,亦即医疗不可中断也,且劳宜节,风寒宜避慎乎胜于针治,如认为河汉之谈,我为成果必不可保耳,特此证明!



                                              殷铁珊诊



                                      一九六一年十月十六日
 楼主| 发表于 2010-4-23 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期来苏交流学习者较多,近至上海无锡,远至广西福建,不远千里只为求学而来。其中有家长一起前来陪同者,也有朋友一起陪同者,前来学习和体验针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时治疗了前来求医的一些疑难疾病,包括皮肤病,脾冷案,腰椎间盘突出症,失眠等等,所幸经过针灸治疗在短期内均达到满意的疗效。而前来诚心拜师求学者,笔者也是倾囊相授,正如其中的一位学生所说“现在才知道您写的这些文章也只是皮毛,其中许多精髓都没有谈到,没有到这里体验和学习过,无法领略什么是真正针道的高境界。”笔者只能笑笑说如果连皮毛都没有得到,又如何得骨得髓?笔者只是认为通过答辩形式的学习,可以直接答疑解惑,使学者能在短时间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得到教益,又节省时间。否则,研究针道都要从师费时学习,旷日持久,人寿几何?
 楼主| 发表于 2010-4-30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殷铁珊文笔鉴赏(五)
浒关铁厂谭胜华同志患严重的神经衰弱已积年颇久,兼之风湿遍体蔓延可称雪上加霜耳。头昏痛而目胀口苦舌干而乏味,心跳胸闷而易烦躁,腰酸疼痛兮夜不安寐且又盗汗涟涟,二便不畅可见下元虚矣,外强中干之疾治颇棘手也。昨来敝处委以针灸治疗三度后,幸得曙光微露,上述症状已有二三好转之兆,惟根深叶茂之病决不能短时所可铲除,故宜继之以针灸,尤宜很好的休养,且宜慎守禁忌,否则中途打击不免美景不常也,特此予于证明。

此致

                       敬礼
                                 殷铁珊诊
                             一九六一年九月一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0-3 19:15 , Processed in 0.02760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