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qinglian

今天再开一帖,记录我和儿子在家读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和自由》

教师的所作所为常常凭自己的感觉而进行。在教学中和其他场合,儿童一进入状态,就是他专注的时候,他可能对一些生活细节和日常生活训练做不到位。如果他忘记了归位,在平时,我们可能会问:“你忘记了什么?”我们的原则是不能训斥儿童,要在日常生活中提醒他。你如果训斥他了,他会当着你的面归位,你一离开,他就不归位了。如果你每次都告诉孩子“你忘什么了”他一旦形成习惯,你在与不在他的行为都是一致的,这样他就会保持人格的一致。平时日常生活训练,主要让老师“跟盯到位”,就是不断提醒孩子。但是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老师能看懂儿童,能区别儿童的状态,他知道在何时应该放弃这种原则。

用“你忘记了什么”而不是训斥来提醒孩子归位,平时“跟盯到位”不断提醒孩子。但是在孩子专注的时候一定要放弃这种原则。

[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5-16 09:5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和自由》

只有当一个孩子的手安静下来,他才能慢慢安静。

换句话说,观察一个孩子是不是安静的,看他的手是不是安静的就可以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inglian 于 2010-5-14 16:52 发表
儿童的精神胚胎指导他去做的事情都是有建设性的行为。零到6岁发展精神胚胎,把精神胚胎实体化的这个过程是建设性的。如果这些建设性的行为都得到满足的话,就像蒙特梭利说的,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善的,他一生的目的就是不断地完善自己,包括恋爱与婚姻。

我相信,成人也一样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和自由》

儿童应该更喜欢工作而不是游戏,游戏没有智力目的,游戏结束后儿童没有成就感,但工作结束后儿童会有成就感。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和自由》

给儿童的宽容一定要宽容到让他故意破坏一下,去感知对与错。儿童与成人不一样,成人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儿童得感知一下,这是儿童的一种心态,在这时我们一笑置之就行了。或者有的老师当孩子这样做时,将其抱在怀中说:“你知道的,对不对?”孩子就笑了,他知道你理解他。

[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5-17 20: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和自由》:关于自由和纪律

有了自由,孩子们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他,就有了自我控制力。什么样的纪律能超过这种纪律呢?

[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5-16 09:5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

看看周围人们的脸就知道。得到充分爱的人,不但是按照事情规律行事,也是平静的,体谅人的,想帮助人的。大人小孩都是这样。而那些所谓的添麻烦的“老孩子”,既不是正常的大人,也不曾是正常的孩子。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第83页

当一个人在真正成熟的时候,他会对爱人顺从。什么是顺从?在感情上,在生活中,意志的升华就是顺从。

也就是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肯就下的人吧?

[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5-17 10:2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第85页

一位名叫唐河的家长听了蒙特梭利讲座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来了个180度的转变。那天,她那小家伙怯生生地说:“妈妈,我想......”唐河说:“你想出去玩,妈妈知道。今天你爱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孩子说:“那我晚上回来晚了可以不?”“可以呀!你晚上不回来都可以。”那小孩12岁。他说:“啊,原来可以这样啊!”他特别高兴。晚上坐在楼下不上来,一直坐到12点才上楼,见到这情景,这位家长说:“我知道我的孩子第一次感到快乐是什么!”当然她说的有点过头了,那孩子不可能不回来。后来那个孩子变化非常大!一想到以前唐河就哭:“我虐待我孩子12年,我......”我安慰她说:“你那么出色,觉悟得那么彻底,你孩子来得及。你的孩子能慢慢走上另一条轨道,一条自然的正常的发展轨道。”

这样的发展轨道必须有一个条件:就是这个孩子拥有了自己的自由,这个自由,是心灵的自由。

我们每天跟孩子说很多很多的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不要跟别人打架,不要把衣服弄脏,不要回来晚了,不要跟谁谁玩,不要捡东西吃......无形中,我们在束缚和剥夺着孩子的自由,为什么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要不要这样和那样?我们能不能不要说那些讨厌的“不要”?

[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5-17 10: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关于奴役孩子 第92页

这些成人可能就在孩子身边,正在为“教”孩子而尽力。我们想给孩子,我们用我们的主见,“强行”让孩子这样那样。我们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暗示孩子,惩罚孩子,这就是在奴役孩子。就算不讲负面的结果,就算只讲正面的,情况又能怎么样呢?儿童处于直接经验时期,所有的经验应该来自于孩子自己。如果儿童在他自己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经验,那他自己就是他自己的主人,但现实是,我们成人认为这个经验好,就强迫孩子接受。大多数的孩子经过这种强制之后,这方面的能力被成人奴役了,他跳不出成人给他设的框框,这就是所谓的画地为牢。

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各种道理,最后得出结论,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把我们肤浅的人生经验强行灌输给孩子,这就是在奴役孩子

[ 本帖最后由 qinglian 于 2010-5-17 10: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

中国人有句话说“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我特别不赞同这个观点,我认为中国没有小皇帝。至少有一点,皇帝是要受到极大的尊重的,我们的孩子没有受到这份尊重,他的许多权利被剥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1 qinglian 的帖子

我想到我们这有个小男孩,好几次跟儿子到我家里来玩,可是每次没玩多久,他的爸爸就来敲门了(也不知道他怎么打听到我家的),然后这个小男孩就一声不吭地跟着他爸爸走了,他爸的那个样子感觉就像是押解犯人的样子。

好可怜的孩子啊,没有一点点的自由,据儿子说,那个孩子每次出来都是偷偷出来的,家里人从来不让他出来,要让他在家里写作业。难怪每次出来玩,就被他爸及时给“押”回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

让一个生命正蓬勃发展的孩子用心计获取爱是可悲的。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摘抄《爱与自由》

我们曾说过,正常的儿童总在“思考”。他看上去不那么“机灵”,但他总在“启动他的思维机器”。儿童的思维需要时间,因此正常的儿童是沉静而安详的,有时像“傻呆呆”的,这是他进入了“沉思”状态。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儿童的思维活动及其能力会自然地发展起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4-11-23 22:47 , Processed in 0.02896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