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养生

 找回密码
 三七养生加入
楼主: aliliya

属于我自己的树洞贴,一个人的倾诉(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2675 小蚂蚁

      儿子拿铅笔在白纸上戳出了很多点点(1-2mm长),边戳边说:小蚂蚁。
      叹服,儿童真的天生会画画。
      因为儿子四指握笔,很用力地点,所以,感觉动词“戳”比较合适。
 楼主| 发表于 2012-8-11 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2676 树洞2669和2671

      这两件事其实是挨着发生的,我先是洗豆浆机,边洗边处理情绪,随后,吃豆浆的时候因为找白糖的而发生了那段对话。
      我后来也很奇怪,当老公指责我的时候,我咋那么淡定地试着去理解他、回应他,我怎么做到的?
      下午突然想到:哦,我在此之前刚刚释放了愤怒呀!所以才有那份淡定。
      否则,你指责老娘,老娘自己都气的要跳脚了,哪儿有闲心思闲工夫共情理解你呀~
      这里,真的是体现出释放愤怒的好处了。
发表于 2012-8-12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常常骂自己,我知道那个滋味并不好受
aliliya 发表于 2012-8-11 23:12



    我和你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并不难受,是在提醒自己,说到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发表于 2012-8-12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并不难受,是在提醒自己,说到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
只管耕耘 发表于 2012-8-12 08:12

那岂不是白干?明知白干还要干?为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你的情况可能不一样。我并不难受,是在提醒自己,说到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 ...
只管耕耘 发表于 2012-8-12 08:12


自己骂自己的时候,什么感受都没有吗?还是有一些除了“难受”之外的其他感受?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12 11:53 编辑

2677 需要

       早上气氛愉悦,和老公聊天。
       我:昨天早上你说觉得自己承担的太多了,需要我分担什么吗?
       老公:分给你我不放心。
       我:那你以后有什么需要,可以告诉我,我们一起看看咋办。
       老公:好,以后再说。

       老公单位下面就是银行和家乐福,所以家里大部分缴费和购买日用品的事情常常都是他包办。
       厨房工作我一般只洗碗很少做饭,家里是否缺什么柴米油盐糖,我还真不清楚。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12 11:55 编辑

2678 爱的魔药(《游戏力》P082)

       另一个游戏的灵感也源自莎士比亚,叫做“爱的魔药”。在《仲夏夜之梦》中,仙后的眼睛上滴了爱的魔药之后,会爱上她看到的第一样生物,不管他长得有多丑。这正是孩子所需要的,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或说了什么,即使像怪物一样,他们仍需要被爱。当我们用他们的方式来参与,他们就可以摘怪物面具,变回原来那个愿意合作、开心积极的自我……当孩子做出可恶的事情——给你看他们嚼了一半的食物,或是说出不好听的话时,我喜欢用这个爱之魔药的游戏。“亲爱的,我刚才看到的画面,是我这辈子看过最美的,你可以让我拿我的素描本把它画下来作纪念吗?”在你被冒犯时,只需要说:“谢谢!”就足以使孩子笑声不断。我的侄女莎拉七岁的时候告诉她妈妈说:“我跟科恩说他是个怪胎,他回答谢谢!真是个怪胎!”然后她跑回来我这里一直笑,再告诉我她觉得我有多奇怪。


      啊~~~~~~~~~~~《游戏力》中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超出很多成人的理解!
      作者面对孩子的时候,实在是太有感觉了!佩服之极!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2679 人体拔河游戏——不管我们多急切地表达了我们的爱,他们仍会感觉自己不被爱或者没被爱够(《游戏力》P082)

       如果有两个大人在场,假装争夺孩子也会很有趣。
       “我要头。”
       “哈哈,我拿到脚了,这是最棒的地方。”
       “不行,他的全身都是我的,我好爱好爱他。”
       这个人体拔河游戏,是另一个能结合身体接触和笑声的例子,还有夸大感情的成分。孩子有个有趣的地方,那就是不管我们多急切地表达了我们的爱,他们仍会感觉自己不被爱或者没被爱够。可能他们无法一直感觉被爱着,虽然他们并不为此困扰,但几乎每个孩子在某些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许多父母和孩子会用这种滑稽的方法,夸张地表达爱和情感,这对蓄满杯子很有帮助,因为滑稽的部分是如此出其不意。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12 12:25 编辑

2680 爱

       用爪子敲《游戏力》敲了两段,泪眼扑簌扑簌。
       作者这些人,他们对孩子身上正在发生着的事,真的是超敏感啊。
       很珍贵,很感动。

       学会去懂得爱,学会去爱。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2681 摘自中里巴人的微博

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复杂,很好解决,却纠缠着很多‘理’在其中,就难以解决了。所以我们要学会置之不‘理’。

行动是改变思想的捷径。想好了,就去做。思想在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改变。你想往东,脚步却总往西走,永远无法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莫期待环境的改善,社会的改善,只谋求自我的改善。环境因你的强大而改善。

我们探索‘长寿’,总是研究长寿的食物,长寿的水,却忽略了长寿的思维,长寿的心。

劝人不如劝己。劝人都是在劝他‘舍’。可他‘舍不得’,谁能劝得了呢?

困了就睡,不分时间。不困强睡,气血不入,徒强心烦。想睡了,是身体告诉你,现在可以储存气血了。

冷风一吹,汗毛竖起。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人一疲乏,就会蹲下。这是身体自己的对话。多听听身体的声音。它会告诉你该怎么做。

有人愿意做小院落的主人,有人愿意做大宅门的管家;有人愿意建造自己的小屋,有人愿意装饰别人的大厦;有人生活是为了自己的感受,有人活着是为了别人的观瞻。你选择什么道路,你就是什么人。

我们看到的颜色和猫眼中的截然不同,哪个是世界本来的颜色?我们听到的声音与狗听到的也截然不同,哪个是世界真正的声音?人觉得香甜的食物牛羊却扭头不理,牛羊喜欢的青草我们却觉得苦涩难咽。香甜美味是食物本来的气息呢?还是我们的感觉?看来,我们的感觉,比现实世界更真实。

教育不是传授和灌输,而是让你心领神会。不是给你食物,而是给你食欲。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2682 哦,求求你了……(游戏力实践)

      下午,一家四口都在家,我躺在客厅沙发上,儿子扭搭扭搭走过来,把我拖鞋拿走,扔到大卧,又回来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愣了一下,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办,然后我做出夸张的可怜的样子,并哀求着:求求你了,把我的鞋子拿回来吧,我好需要它们,求求你了~~
      儿子笑得更开心了,笑得好灿烂,然后,他就去大卧把鞋子拿回给我。
      过了一会儿,他又要把我的鞋子拿走,这一次,我可怜地貌似愤怒地抗议着:哦,不!哦,NO!请不要把我的鞋子拿走~~~
      儿子笑着拿走,回来之后又笑眯眯地看着我。
      我又用之前的那个语调哀求:哦,求求你了,把我的鞋子拿回来吧,我真的想穿鞋,哦,求求你了~
      儿子又去给我拿回来……又拿走……又拿回来……又拿走……又拿回来……
      这个游戏乐此不疲地玩了四五个来回。

      《游戏力》P084:过度夸张的言行,让大人变得像个傻瓜,这已经够好笑的了,但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孩子觉得自己超有能力。孩子们经常让同龄的对方感到无助、无力、愚蠢、或能力不足,这样他就不需要自己去承受这些感受,但这样做通常只能以冲突和混乱收场。在孩子们以牺牲别人的方式来获得力量感受的情况中,没有人会最终胜出。这就是大人需要参与这类游戏的原因——由此孩子之间就可以不这样彼此伤害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2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liliya 于 2012-8-13 13:06 编辑

2683 和儿童做游戏的困难之处

      想我那会儿还没有孩子的时候,和老公去有小孩的朋友家做客,我一般对孩子都是表面客套,但实际上是拒孩子千里之外。
      我不能真的对孩子好,因为我知道,如果我真的对他们很好——他们就会缠上我!
      那样的话,我就没办法和其他成人聊天神侃。
      老公那时就是一个对孩子很好的人,所以,每次去一个朋友家,都被他家小孩缠上,陪玩这陪玩那,一直到走。
      老公回家也喊累,但下次仍是如此。

      楼上提到的游戏,还有今天晚上QQ母女来我家玩,和两个孩子玩过家家,都有一个特点:一遍一遍地重复,重复重复重复,而且,当你真全身心地和孩子在一起,孩子就会喜欢和你玩,喜欢找你玩,貌似更多时间都交给孩子了。

      所以,这里也是我感觉到的,和儿童一起做游戏的困难之处——孩子的游戏对很多成人来说,没趣,无聊,而且,重复,一遍一遍又一遍,很长时间。

      和孩子在一起,其实是要学会,和自己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2684 钝刀子割肉

      http://216.24.199.190/thread-65740-1-1.html
      《乖孩子的伤最重》这篇文的作者是一位工作在深圳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一线的老师,觉得写的很朴实,很写实——“刚开始女孩子始终沉默不语,在辅导老师的百般鼓励下,才终于喃喃般吐出对母亲的抱怨,没有什么惊天之语,都是琐碎的生活细节。无非是母亲事无巨细的唠叨,做作业的时候字不够整齐,走路的时候腰板不够挺直,冲凉的时候速度不够快,学习成绩应该怎样,与同学相处应该怎样,如此等等。”

      通常会以为,只有破口大骂、打孩子才是伤害,可是这篇文里提到的,却是——“没有什么惊天之语,都是琐碎的生活细节。无非是母亲事无巨细的唠叨”。

      钝刀子割肉。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2685  摘自敏敏1976的微博

       父母不停地抽打孩子,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停下对自己的鞭策。快一点!要坚强!要取悦别人!要完美!要成功!只有父母挣脱捆绑,让心自由,才有可能为孩子建造一个心灵的巴学园。
 楼主| 发表于 2012-8-1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2686 《鸿雁》——内蒙古民歌

      鸿雁   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 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   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天苍茫  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鸿雁   北归还   
      带上我的思念   
      歌声远   琴声颤   
      草原上春意暖

      鸿雁   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酒喝干   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昨天在《中国好声音》又听到这首歌,真心喜欢。
      小时候,见过几次大雁南(北)飞,真的就像课本上写的那样:一会儿排成一字型,一会儿排成人字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三七养生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三七养生

GMT+8, 2025-5-1 14:38 , Processed in 0.04510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